✔ 最佳答案
恆星:
恆星是擁有巨大且緻密的電漿體,是在宇宙中靠核聚變產生能量而自身能發熱發光的星體。最接近地球的恆星就是太陽。過去天文學家以為恆星的位置是永恆不變的,以此為名。但事實上恆星也會按照一定的軌跡,圍繞著其所屬的星系的中心而公轉。不像行星,所有的光都是反射的,恆星因為是一個熱源,能自己發光。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恆星可以定義為:經由重力與流體靜力的平衡趨向球體的電漿體,經由核聚變的過程產生自己的能量。恆星天文學是研究恆星的科學。
恆星是星系中最基本的成員。除太陽外,已知最接近地球的恆星是半人馬座的比鄰星.它有40萬億公里遠(4.2光年)。天文學家推斷在已知的宇宙當中約有7×1022顆(7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恆星。
個別的恆星因為總質量的不同而在它們的結構和壽命上有所不同,總質量決定恆星的演化路線與最終的結局。在赫羅圖顯示恆星溫度和絕對星等之間的關係,可測量恆星的壽命(年齡)和演化的階段。一開始,恆星主要由氫組成,還有一些氦和微量,但仍能在恆星內測量到微跡金屬。隨著恆星演化進展的過程,一部分的氫經由核聚變的過程被轉變成更重的元素,部份氣體再回到星際空間的環境中,在行星際空間組成新一代含有更多富金屬的恆星。
恆星並非平均分佈在星系之中,多數恆星會彼此受引力影響而形成聚星,如雙星、三合星、甚至形成星團等由數至數百萬計的恆星組成的恆星集團。當兩顆雙星的軌道非常接近時,其引力作用或會對它們的演化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一顆白矮星從它的伴星獲得吸積盤氣體成為新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星:
行星(英語:Planet;或有來自於日語的稱呼:惑星或遊星,源於江戶時代,現多見於日本動畫或部分翻譯新聞)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的,環繞著恆星的天體(最新的發現表明,有些也沒有繞著恆星轉)。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相對於月球)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隨著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逼切。歷史上行星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陽系內的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16世紀後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人類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望遠鏡被發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現在已有近百顆太陽系外的行星被確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衛星:(衛星是環繞一顆行星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物體。)
天然衛星:
衛星是環繞一顆行星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不過,如果兩個天體質量相當,它們所形成的系統一般稱為雙行星系統,而不是一顆行星和一顆天然衛星。通常,兩個天體的質量中心都處於行星之內。因此,有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與冥衛一應該歸類為雙行星,但2005年發現兩顆新的冥衛,又使問題複雜起來。
人造衛星:
人造衛星是由人類建造,以太空飛行載具如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裝置。不過,在不會產生誤會的情況下,一般亦可稱為衛星。如果環繞的是太陽,就可以稱為人造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