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五大古都的洛陽的詳細資料

2007-04-13 9:52 pm
我想要五大古都的洛陽的詳細資料

回答 (2)

2007-04-14 3:05 am
洛陽城我們分成<規劃>,<布局>,<變革>這幾部分來討論。

 
洛陽這城市名字的由來

洛陽,原作「雒陽」,古為豫州的一部分,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因境內有伊、洛兩水,也舊稱伊洛。東與鄭州市相連、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鄰、西與三門峽市相接,北隔黃河和焦作市相望。


歷史

洛陽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城市,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先後有東周、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共11個王朝在此建都或陪都近900年,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較長的城市之一。洛陽在明清時期為河南府治,民國時期設有專員公署,1948年置洛陽市,但為縣級市屬洛陽地區管轄,1956年升為地級市(省轄市)。


洛陽建都年表 朝代 名稱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時間
夏* 斟鄩 偃師二里頭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師屍鄉溝 商湯、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兩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東周 洛邑 王城(澗河兩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西漢 雒陽 漢魏故城 高祖 前202年—前199年
東漢 雒陽 漢魏故城 光武帝至獻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陽 漢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晉 洛陽 漢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陽 漢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 東都、東京 隋唐故城 煬帝、恭帝 606年—618年
唐 洛陽宮
東都
神都-武則天
東京
隋唐故城 高宗、武后、中宗、玄宗、昭宗、哀宗 六帝 657年—908年(其間都洛40餘年)
後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後唐 東都 隋唐故城 莊宗、明宗、閔帝、末帝 923年—936年
後晉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約2年)
民國 洛陽 今洛陽市 1932年

洛陽的特色小食

一、牛、羊肉湯
牛羊肉湯、牛羊雜湯都是葷湯。就拿最常見的牛肉湯來說吧,它是把牛骨和牛肉放到一個大鍋裏,用小火慢慢地燉,直到肉爛、湯白(牛奶狀)時才算到了火候,這時把肉撈出切片,湯待用。
這裏有三件事是最重要的:一是熬湯要捨得花時間,有時侯傍晚就開始熬,整整要熬一個晚上;二是要捨得放佐料,湯鍋裏都有一個小孩兒枕頭般大小的佐料袋,裏面據說放有花椒、八角、肉桂、草果之類。當然每家的佐料裏面肯定都有秘不示人的東西或祖傳的秘方;三是開始就要把水添夠,不能兌水,也就是老喝家所說的 “原湯”,這也是湯行業中的行規。
喝湯的時侯,先在碗裏放上切好的肉,撒上蔥段和香菜末,然後再用翻著花的滾湯一澆,一大碗牛肉湯就做好了,然後根據個人的口味再放辣椒油。喝上一口,頓感濃香醇鬱、無芡自粘、掛唇留齒、厚重無比,味道好極了。一些老喝家常常說:“清晨一碗湯,神仙都不當”。
二、丸子湯
丸子湯是葷素搭配的,丸子有牛羊肉丸、豬肉丸、豆腐丸、豆麵丸、焦炸丸和魚丸等等。光豆麵丸還分黃豆芽的、羅蔔的、粉條的、香菜的好幾種。丸子還分油炸的和水煮的。論個頭,大的如核桃一般,小的就像寧波的湯元一樣,光看看都眼花繚亂。待用滾熱的骨頭湯一澆,香氣四溢。吃起來有葷有素、有焦有軟、有脆有綿,別有風味香可口。
三、張家餛飩
張家餛飩,又稱“馬蹄街餛飩”。創始人為張須,至今已有150年的歷史。1920年,張家餛飩第二代傳人張坤對配料和品種加以創新和改進,以白麵雞肉、雞血、薄雞蛋餅、蝦仁、水粉絲、榨菜等為主料;而以大油、胡椒、醬油、雞湯、豬肉湯、陳醋等為輔料,冬天配韭黃、大蔥,春天配嫩韭、香椿。從而使張家餛飩具有製作精細、味道鮮美、噴香適口、酸辣具全的特點。
四、潘金和燒雞
潘金和燒雞在洛陽久享盛名。創始人潘根生,1941年其子潘金和開始營業,以其風味獨特,經營靈活,故生意興隆,遠近馳名。如今經營潘金和燒雞的是金和之子栓柱。配料有丁香、草果、豆蔻、大回、小回、花椒等。潘金和燒雞製作精細,味道純正、皮色黃中透紅。肉質外焦裏嫩,食後滿口餘香。
五、胡辣湯
胡辣湯是洛陽別具風味的小吃,已有百年歷史。精烹細作、味道鮮美、經濟實惠、方便群眾、聞名城鄉。始於老城,現遍及大街小巷。主料有精粉面、粉條、肥豬肉。配料有花生仁、芋頭、山藥、金針、木耳、蔥花、蒜片、麵筋泡。
六、新安燙麵餃
新安燙麵餃,已有70多年的歷史,在千里隴海線上聞名。新安燙麵餃,用精白粉作皮,豬前胛後臀肉作主餡,配適量大蔥、韭黃、白菜心、生薑,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鹽、味精等。把面燙好,擀成薄皮,包成如新月型的面餃,上籠清蒸,十分鐘即可。其特點是皮薄如紙,色澤如玉,五味具全,鮮香不膩。
七、漿麵條
漿麵條(也叫酸麵條,其原因是發酵後的漿酸味十足)最重要的就是打漿了,漿常用的是綠豆漿和麵漿(其他有紅薯漿等,這必須得等到季節才有),而最好吃的綠豆漿,家庭最常用的是面漿。做漿過程其實就是發酵,放入發酵物,充入適量的水,放入少許曲,然後放置24-48個小時,等發酵物溶解或者漿味很醇厚的時候就可以用了。
麵條是普通的麵條,當然有講究的非手工面不吃的。煮麵條的水中必須調和稠稠的麵湯,然後放入適量的漿,多少以個人口味定奪,喜酸的就多放一些了。然後等麵湯滾了後,放入麵條煮,等麵條8成熟時要放入事先炒好的配菜,比如小白菜、青菜等等,不要炒的太熟了,也不要放入鍋中太早,否則等麵條熟了就沒有菜的味道了。煮面不需要太長時間,大概15分鐘也就好了。起鍋前要放入鹽、拍碎的大蒜、蔥花(喜歡吃韭菜的也可放入少量)、花椒粉少許、還有最關鍵的味精!記住,這道飯千萬別放醬油,破壞顏色。
還要放入調製好鹹花生豆(可夾雜一些青豆)和芹菜段(用熱水過一次,去掉澀味就可以了)。喜歡吃辣一點的有三種選擇,一是大蒜瓣生啃,二是辣椒油攪拌,三是本地土產,韭花辣子醬,這尤以韭花辣子醬為最佳了!
九、清蒸魴魚
魴魚產于伊水,故有"伊魴"之說。以其製作簡單,香淡味純而聞名。漢唐時期常以此魚招待貴賓。相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和"九老會"的詩人們,在飲酒賦詩時,常食此魚。
十、洛陽水席
"水席"起源於洛陽,這與洛陽的地理氣候有很大關係。 洛陽四面環山,地處盆地,雨量較少,氣候乾燥寒冷,民間飲食多用湯類,喜歡酸辣以抵禦乾燥寒冷。這裏的人們習慣使用當地出產的澱粉、蓮菜、山藥、蘿蔔、白菜等製作經濟實惠、湯水豐盛的宴席,就連王公貴戚也習慣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製,久而久之逐步創造出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洛陽水席,並逐漸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風味。
洛陽水席的特點:一是有葷有素,素菜葷做,選料廣泛,天上的飛禽、地下的走獸,海中的遊魚,地裏的菜蔬均可入席。可以根據設席者的經濟狀況,可簡可繁,豐儉由人。二是有湯有水,味道多樣,酸、辣、甜、咸俱全,舒適可口。三是上菜順序有嚴格的規定, 搭配合理。
如果去"九朝古都"洛陽,人們大都會向你介紹"洛陽三絕":洛陽水席、洛陽牡丹、龍門石窟。而現在,不用出京城,在南禮士路的"厚德福"酒樓, 您就可以品嘗到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洛陽水席。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全席共設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 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鹹、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碟是葷素三拼,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 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後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上滿。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時蔬無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
時下,講營養、求滋補為飲食時尚,洛陽水席甜鹹適口,葷素搭配,其菜品清汁少油,而且經濟實惠,一桌席24道菜,定價分為400元、600元。 京城豫菜名店"厚德福"在店慶百年之際請來洛陽經營水席最著名的"真不同"飯店明廚掌勺,首家推出洛陽水席,8折優惠,還推出枸杞烘皮肘、鐵鍋蛋、司馬懷府雞等系列典故菜肴。正宗原味的洛陽水席能否贏得京城食客的芳心?你一嘗便知。
十一、鯉魚躍龍門
鯉魚為黃河名魚,自古就有"洛鯉伊魴,貴似牛羊"之說。肉嫩味美,營養豐富,聞名中外。鯉魚跳龍門,造型優美,寓意吉祥。只見烹製好的鯉魚,昂首盤中,栩栩如生,仿佛欲躍而起。加之有青山襯托、狀如門闕,頗富山野情趣。食之味美無窮。
十二、長壽魚
長壽魚,是具有藥用價值的一道菜。其特點是味鮮,甜鹹酸三味俱全,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一年春天外出遊獵,過邙山,來到黃河之濱。故地重遊,神氣清爽。突然一條赤色鯉魚,躍出水面,在陽光下,金光耀眼。劉秀大喜,遂命人捉回宮去,禦廚別出新裁,與枸杞子同燒,名曰長壽魚。劉秀食後,頓覺精神倍加,疲倦消失,常食之,身體卻健康起來。爾後,傳入民間,成為洛陽的一道名菜。
2007-04-13 10:02 pm
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又作「雒陽」、「洛邑」,古為中州、豫州的中心地帶,因境內有伊、洛兩水,也稱伊洛,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夏太康遷都斟 ,商湯定都西毫;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相襲,共十三個王朝。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隋唐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歷史上的洛陽居華夏腹心,和長安一起作為東西二京達兩千多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至元代後相對衰落,但仍然是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

建國後的洛陽是一個新興的重工業和旅遊城市,憑藉著良好的工業基礎、厚重的文化底蘊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這座「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又重新散發出了無窮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機。
洛陽建都年表 朝代 名稱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時間
夏 斟鄩 偃師二里頭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師屍鄉溝 商湯、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東周 洛邑 王城(澗河兩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西漢 雒陽 漢魏故城 高祖 前202年—前199年
東漢 雒陽 漢魏故城 光武帝至獻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陽 漢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晉 洛陽 漢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陽 漢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 東都、東京 隋唐故城 煬帝、恭帝 606年—618年
唐 洛陽宮
東都
神都-武則天
東京
隋唐故城 高宗、武后、中宗、玄宗、昭宗、哀宗 六帝 657年—908年(其間都洛40餘年)
後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後唐 東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閔帝、末帝 923年—936年
後晉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約2年)
民國 洛陽 今洛陽市 1932年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41: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13000051KK0237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