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Happy Corner,在台灣則被常稱之為阿魯巴(Aluba,發音方式類似日語腔調)或是上樹,是一種在東亞地區男性學生之間很受歡迎、用來虐待或開玩笑的團體遊戲。
手段
多名同學把一名男生抬起,然後以硬物來玩弄其下體,包括在柱上磨擦:
在香港,這些行為通常稱為「con人」和「被人con」。
台灣則為「阿」與「被阿」。
亦有將二人同時抬舉,彼此下體互相撞擊:
香港稱為「X-con」。
臺灣稱為「對阿」,即「對撞阿魯巴」,又稱作「雙龍會」。
2005年發展出將人抬起在灌木叢上磨擦拖行的變種
在香港稱為「剪草」,
台灣學生則稱之為「草上飛」。
在香港男學生宿舍,當一名男宿生生日或被發現初談戀愛時,happy corner會是其中一種常見慶祝方式,另加唱歌贈興,歌詞改編自英文的生日歌,歌詞為重覆「Happy corner to you」四次;臺灣男學生雖也有類似慶祝方式,但沒有唱歌的習慣。
在臺灣,學生玩阿魯巴時,通常都會把被罰者的下體撞往樹幹或任何柱狀事物,或以圍繞摩擦的方式戲弄受害者。通常,玩此遊戲的目的往往並非真的要製造被玩弄者肉體上的疼痛或傷害,而是一種群體意識的發揮(集中眾人的力量對付團體中唱反調或說錯話的搗蛋者),用來教訓受害者(以開玩笑的態度),或單純只是一種欺負弱小的娛樂。
在廣東,這種遊戲被稱為磨柱,主要是把被罰者的下體撞往牆角,然後磨擦。很多時候太過激烈的玩法會磨穿甚至磨損褲子,且磨柱側重於磨,而不是撞。
名稱由來
在此種遊戲在不同地區幾種不同的名稱中,「Happy Corner」的起源是比較沒有爭議,它單純是源自生日快樂歌《Happy Birthday》的一種變體,但關於台灣所使用的稱呼「阿魯巴」,起源則有點曲折。
在早期,台灣的年輕學子間就曾見過零星的類似遊戲出現,但當時此遊戲並沒有比較明確的命名,只有像是「撞條仔」(台語,撞柱子的意思)之類的俗稱,或是根據遊戲時使用的對象工具而有像是上樹、上柱、上窗、上飲水機或乃至於上某人之類的稱呼。後來在解嚴前後,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的學生在玩這個遊戲時,用台灣話群呼:「乎死(台語中發音類似「四」)啦!」當時因為該群學生中有一位剛得知阿拉伯文的「四」讀作「阿魯巴」(arba'atun)遂呼之,登時一呼百應,乃成該群學生後來遊戲時的代號隱語。此種用法其後逐漸傳開,乃成「阿魯巴」一辭的主要意涵。
而在差不多同時,學生間流傳一個笑話:「有兩個探險家誤闖一個滿住食人族土著的島嶼被抓,該族的族長審問兩名被俘的闖入者,要求他們在處死與「用橡皮筋彈老二(陰莖的俗稱)」之間作一抉擇。第一名受害者心想世間應當沒有任何事比一死還糟糕,因此選擇了「用橡皮筋彈老二」。第一名受害者被彈的叫苦連天,第二名受害者看到這樣的慘狀,要求希望能一死以求解脫,卻不料土著們唯一一種處死刑的方法,竟是用橡皮筋彈老二彈到死。」由於這笑話與阿魯巴遊戲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漸漸地被合而為一而用阿魯巴來替換橡皮筋行刑之說,並流傳開來。而也因為笑話中有提到「島嶼」這件事再加上發音相近,因此很自然而然地被與加勒比海島嶼阿魯巴(荷蘭屬)聯想在一起,反而將原本源自阿拉伯數字的緣由給遺忘。
但是,遠在地球彼端的加勒比海島嶼阿魯巴上,並不真的存在有食人民族與類似的行刑方式。事實上,大部分台灣的學子普遍沒聽說過阿魯巴這地名的存在,對於這名稱的認知也僅止於這種不雅的遊戲而已,因此當人們聽到阿魯巴島時,往往會誤以為是虛構的玩笑事物,是個亟需闢謠的錯誤認知。
Happy corner文化產生的問題
Happy corner文化在1990年代在香港的大專界非常流行,特別是作為迎新營的重要活動。更可怕的,是有小部份人把這種遊戲用到兩個不太熟悉的異性同學身上,類似模擬性交。有學生因為拒絕參與有關行為,而被學長批評為「不合作」、「態度惡劣」。有學生因為抵擋不住朋輩的壓力而屈就,造成心理上的創傷。而這個年代的大學生,在性方面亦異常開放。有人指正是因為這種 happy corner 文化做成的。因此,這種活動受到一些人士的批評,據說會影響其性能力。亦曾有人在報章撰文來批判這種文化。
由於這個遊戲危險又含性暗示,2005年1月台灣教育部發文給各級學校,要求禁止學生玩阿魯巴。此外國防部早在2004年年初就已下令禁止於軍中玩阿魯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