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http://www.chiculture.net/0503/html/a01/0503a01.html (好有用嫁)
大約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原始社會時期,古代先民已發明了冶銅術。在仰韶文化早期的遺址曾發現含有銅和鋅等成分的黃銅片。較後的馬家窯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又多處發現紅銅、黃銅、青銅的簡單製品和一些熔銅的遺物;至於開始能夠鑄造青銅容器之時,則始於夏代(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原始社會高度發展的陶器製造工藝,在造型設計、裝飾花紋、燒成溫度的掌握等方面,為青銅器的創造提供了直接的借鑒,同時,也吸取了玉器、牙骨、木器工藝門類的創作經驗。由製造簡單的器物到鑄造出青銅容器,是一個長達數百年的摸索過程。
至原始社會後期,生產力的發展、財富的集中、階級的出現,為青銅器藝術的萌生,創造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和社會條件。
成書於戰國時代的《荀子》,其中的〈強國篇〉,非常簡明地講到青銅劍的鑄造過程:「刑範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邪已。」
刑(型)範:就是鑄造青銅器的模子,要求製造得正確,合乎規範;
金:是金屬的統稱,這裡指銅。要求銅、錫青銅合金材料質地精美純正;
工冶巧:要求鑄造和金屬冶煉技藝高超;
火齊(劑)得:要求冶鑄的火候把握得恰到好處。
具備了這些條件,澆鑄工序完成後,等到銅液凝固,剖開陶範,鋒利的莫邪(古代名劍)就鑄成了。
一般來說,青銅器的鑄造方法,是首先用泥塑出器物的造型,再用細泥在造型的初胎上翻成模子,而後合範,再做一個內芯。與此同時,將銅與錫按需要的比例調劑好,煉成銅汁,澆鑄到合範之中,銅液凝固後,去範,再經磨礪、修整、拋光,器物便製成了。
中國從夏代開始進入階級社會,而象徵國家政治權勢和軍權、神權的青銅製造業,完全為貴族所壟斷,這些青銅器的製造均是以貴族的意志、需要和審美意願為依歸。
中國青銅器歷經20多個世紀的發展衍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一.醞釀期:夏代以前,由發現和利用自然銅到鑄
造出青銅器,約經過了20多個世紀。
二.發展期:主要階段在夏、商、周三代,約為公
元前2070-前221年,青銅藝術風格的發展情
況如下:
發展時期 時間分野
初期 夏代
商代風格盛行期 商代遷都殷(今河南安陽)以後至西周前期,約為商王武丁到西周穆王時期。
西周風格成熟期 西周後期至春秋前期
東周風格盛行期 春秋中期至戰國時期
三.尾聲:秦統一六國之後至兩漢時期,前後約
400多年。
商周美術中有些青銅、玉石、牙骨、漆木等不同材質的圓雕或浮雕作品,表現了人或動物形象。它們或具有巫術性質,或屬於禮器,或作為裝飾品。雖然其主要創作目的不是為了完成一件美術品,但卻對雕塑藝術別具意義,可說是傳統雕塑初期階段的產物。
青銅器中展示出雕塑意義的有以下幾類:
一類是酒器中的鳥獸尊、兕觥、卣等,在《周禮》等文獻中記載有這類酒器的不同名稱,如雞彝、鳥彝、象尊、虎彝等,與尊、罍等配合,用於祼(灌)祭。但在實物中不限於此,也有些造型是珍稀動物(如犀牛)或神話動物。
一類是作為器足或作器物支架之用的人或動物形象。
還有些是用作青銅器上的附加立體裝飾,通稱為犧首。
而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立人、人頭像、人面具雕塑群則是一個特例,為古代蜀人的藝術創作。
這些雕塑形象也隨不同時代的社會風俗和製作目的之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精神內涵與藝術趣味。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曾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作出過重要貢獻。夏商周燦爛的青銅器藝術,正是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成果。
春秋戰國時期,許多邊遠地區的民族陸續進入青銅時代。如活躍於北方草原的東胡、匈奴等民族,雲南地區以滇池為中心的古滇人和以洱海區域為中心的昆明人,四川地區的巴人與蜀人,新疆地區的塞族,西漢初期在番禺建起的南越國等等,都在與中原和週邊地區的衝突及交往中,相互吸收、融合,形成既有同時代特徵,又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青銅器藝術創造。其代表作品所顯示的創造精神和藝術表現技巧,與同時期的中原地區作品相比毫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