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的天水圍(20)

2007-04-13 4:54 am
舊時的天水圍是什麼樣子的!!!即要啊!!!!!!!!!!!!!

回答 (3)

2007-04-13 5:10 am
✔ 最佳答案
簡介

在過去十年間,位於新界西北部的天水圍已崛起成為香港的第八個新市鎮。
佔地總面積達430公頃的天水圍,是填平在后海灣畔的漁塘而成。
其中初期發展區(220公頃),現已可容納約150,000人。
在1994年,港府將天水圍列為適宜作進一步發展的目標地點,
以應付本港日後對房屋的需求,目前的設計是容納整體人口340,000。

基建工程合約

在預留區的大部份地盤平整工程(210公頃)已於1997年8月完成。
各項配合天水圍進一步發展的基礎設施工程,亦於1998年7月相繼展開。
由於工程龐大,這些工程將會分由5個合約建造。
發展區的路口改善工程已在1998年7月2日展開。
預留區南部的基礎設施及對外通路合約亦已分別在1998年6月及7月招標。
第四個建造北面幹路及餘下地盤平整工程的合約,在1998年10月招標。
至於建造濕地公園及西面幹路的最後合約,則於稍後時間招標。
所有基礎設施預期於2001/2002年間全部完成。
工程總費用約為30億元(以1997年12月價格計算)。

房屋發展

在一些現有已平整的地盤,房屋建設也已經展開。
天水圍會有不同種類的房屋組合,
包括租住公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屋苑、
中轉房屋、夾心階層居屋及私人樓宇。
居民於1999年年底至 2003年相繼遷入這些新居所時,預料天水圍的人口會逐漸增加。
舊時的天水圍的樣子好似現在的米埔
全部都是田及魚塘
我去過
由平山入, 另一條路由横洲入
參考: me
2007-04-13 5:14 am
天水圍位於新界元朗區西部,周邊被屬屏山鄉事委員會的沙江圍、馮家圍、輞井村、蝦尾新村等村落包圍,距離中環市區大約25公里。天水圍原本是元朗的一條圍村。周邊的地方前身如南生圍一樣,是一大片魚塘(基圍)。

1970年代末,以長江實業為首的天水圍發展有限公司取得了天水圍的土地資產,並打算自行把天水圍以新市鎮的形式進行發展。1982年該公司與香港政府達成協議。政府宣佈收購天水圍的全部土地,並改由政府發展天水圍新市鎮。1980年代末,政府展開了天水圍新市鎮的發展。周邊的魚塘被填平並發展成為以住宅為主的新市鎮。1992年,天水圍第一個公共屋邨天耀邨落成。而天瑞邨則於1993年落成。在1992年至1998年間,由長江實業發展的嘉湖山莊各期相繼入伙。

早期,樂湖居和天耀邨一帶是天水圍的中心區。隨著嘉湖銀座及嘉湖海逸酒店於1999年開幕,天水圍公園及嘉湖銀座一帶成為了新的市鎮中心。同年,大欖隧道正式通車,天水圍居民從此不需要依靠屯門公路來往市區。天水圍南部發展大致完成,現在已經成為非常繁榮的社區。

天水圍北的發展於1998年展開。由於董建華政府提出每年興建八萬五千個單位的政策,所以天水圍北部的公共房屋樓宇高度和密度都比南部高。天頌苑及天華邨於1999年入伙。其後的數年是天水圍北屋邨入伙的高峰期。人口急劇上升,在2001年,區內人口已達27萬。

九廣西鐵及九廣輕鐵的延綫於2003年通車。天水圍的對外交通大爲改善。2006年位於天水圍新市鎮東北的香港濕地公園正式開幕,為區內增加一個新的旅遊景點。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20: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12000051KK0579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