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警的字句:
「使我感興趣的是薛西弗斯一駐足,再回首那頃刻。一張
如此緊貼石塊的面龐,其本身也已僵化為石了!我見那人
拖沉重但規律的步伐踱下山岡,走向永無止盡的酷刑。那
可供歇息的一刻,如同他的苦難一般確鑿,仍將反覆再來,
那正是他恢復意識的一刻。每當他離開山顛,踽踽步向諸神
的居處時,他便超越了命運。他比那塊千鈞磐石更為強。」
「蔑視 ( scorn ) 能克服任何命運。」
「奮鬥上山此事本身已足使人心充實。我們應當認為薛西
弗斯是快樂的。」
http://www.wisdomgarden.com.hk/fgyyss/cm.htm
-------------------------------------------------------------------------------------------------------
卡繆(Albert Camus,一九一三~一九六○),為本世紀存在主義大師,「荒謬」為其思想的一大重點,在作品中時而可見人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冷漠、疏離與對立關係。一九四二年出版《異鄉人》一書,轟動文壇,一九五七年因《異鄉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一九六○年因車禍去世。卡繆生於法屬阿爾及利亞,是一個陽光普照,氣候宜人的地方,也是《異鄉人》一書的背景所在。父親為法國人,母親為西班牙人。在他一歲時父親死於戰役,由母親一肩挑起家計。在貧困中長大的卡繆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專攻哲學,於一九三六年取得哲學碩士的學位。此後從事新聞工作,在大戰期間並曾參與抵抗納粹強權的「戰鬥」組織。代表作有《異鄉人》、《黑死病》、《西西佛斯的神話》、《夏》、《墮落》、《放逐與王國》等等。
--------------------------------------------------------------------------------------------------------
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中文繁體領域較常被譯為卡繆),法國小說家、哲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出生於阿爾及利亞的蒙多維城。
他父親在1914年大戰時陣亡,母親帶他移居阿爾及爾貧民區外祖母家,生活極為艱難。加繆靠獎學金讀完中學,1933年起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在阿爾及爾大學攻讀哲學,1936年畢業,論文題為《新柏拉圖主義和基督教思想》,但肺病而未能參加大學任教資格考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繆參加了反對德國法西斯的地下抵抗運動。大戰爆發時他任《共和晚報》主編,後在巴黎任《巴黎晚報》編輯部秘書。德軍侵法後參加地下抗德組織,負責《戰鬥報》的出版工作。
加繆從1932年起即發表作品,1942年因發表《局外人》而成名。他的小說《鼠疫》(1947)得到一致好評,但是《反抗者》(1951)一書由於宣揚「純粹的反抗」、即反對革命暴力而導致了他和薩特等左派知識分子的決裂。他主要的作品還有隨筆《西敘福士神話》(1942)、劇本《卡利古拉》(1944)、《正義者》(1949)、小說《墮落》(1956)和短篇小說集《流放和王國》(1957)等。 加繆於1957年10月17日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法國當時第九位也是最年輕的獲獎者。1960年1月4日與加利馬(Michel Gallimard)同死於車禍。
他的創作喜歡以三部曲形式:小說+哲學隨筆+劇本。哲學思想在於從精神上反抗不可避免的荒誕。薩特的自由選擇是面對荒誕可採取的手段之一,而加繆則著重強調苦難之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