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 源 危 機

2007-04-11 5:05 am
為何會出現能源危機?

如何解決能源危機?

回答 (3)

2007-04-19 4:31 am
✔ 最佳答案
能源危機是指因為能源供應短缺或是價格上漲而影響經濟。這通常涉及到石油,電力或其他自然資源的短缺。能源危機通常會使得經濟休克。很多突如其來的經濟衰退通常就是由能源危機引起的。事實上,電力的生產價格的上漲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汽車或其他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石油產品價格的上漲降低了消費者的信心和增加了他們的開銷。


經濟影響
市場經濟的能源價格是受供求關係的影響,而供求關係中的供或求的變化都可以導致能源價格的突然變化。
雖然一些能源危機是由於市場應對短缺的價格調節產生。但是在有些情況下,危機可能是市場的流通不暢缺乏自由市場而導致。一些經濟學家的觀點認為1973年的能源危機是加劇是由於價格控制起了重要作用。
2007-04-11 5:19 am
能源危機
能源危機是指因為能源供應短缺或是價格上漲而影響經濟。這通常涉及到石油、電力或其他自然資源的短缺。能源危機通常會造成經濟衰退。從消費者的觀點,汽車或其他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石油產品價格的上漲降低了消費者的信心和增加了他們的開銷。

能源使用不斷上升,但是供應並不足夠或不穩定,會引致能源危機。最深刻的教訓是七十年代石油禁運,以及同時的油價標升。
為了應付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入手。
開拓新能源
核能已不是新的能源,太陽能、風力和地熱亦更為常見;較新的能源包括海浪、潮汐、生物能、電池等。詳見「新能源」部分。
地熱




地熱是來自地球深處的可再生熱能;它來自地球的岩漿和放射性物質的衰變。這種熱能的儲量相當大,但是開發不易,且受地質條件的限制。
地下水的在地殼內循環,或深處的岩浆侵入到地殼後,會把熱量從地下深處帶至近表層。在有些地方,熱能會隨著湧出的熱蒸汽或熱水而到達地面。

氫能




氫能的力量可參考氫氣彈的威力;不過,氫能的大規模採集比較困難。
水藻可成新能源
實 驗 中 研 究 員 截 斷 供 給 水 藻 的 硫 和 氧 氣 ﹐ 逼 使 其 轉 作 產 生 氫 氣 的 生 理 模 式 ﹐ 二 十 小 時 內 水 藻 即 由 排 氧 變 為 排 氫 。一 公 升 水 藻 培 養 液 每 小 時 可 生 產 三 毫 升 氫 氣 ﹐ 相 信 將 來 可 再 提 升 至 少 一 百 倍 。 他 們 說 ﹐ 一 個 小 池 塘 裏 生 長 的 水 藻 產 生 的 氫 氣 ﹐ 足 以 為 十 部 車 供 應 能 源。

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是利用氫與氧起化學反應,變成水狀時的化學能源,直接轉變成電力的發電裝置。即一般含有豐富氫原子的的天然氣,巳可推動燃料電池發電。
為導引各界積極推行節約能源,長期持續提高節約能源效益,經濟部訂定「節約能源措施」推動各項業務,經由效率管理、獎勵優惠、技術移轉、技術服務、與教育宣導等五項策略,針對工業部門、運輸部門、住宅及商業部門,以改善能源使用效率、促進省能設備產銷,並發揮交通建築之省能效果,達成節約能源目標。




2007-04-11 5:13 am
石油及煤短缺/再生能源供應不穩定的問題:
  「汽油會漲價。」
  「公共交通工具會加價。」
這種即時反應,只觸及問題的冰山一角而已。油價持續上揚,正是石油供應見頂(Peak Oil)的直接影響,石油藏量已走向極限,這是地質上的因素,令石油無法再增產應付持續上升的消耗率,油價將升上更驚人水平,廉價石油不再。(……詳見「供應見頂 有跡可尋」)「廉價石油不再」是文明社會一個極為嚴峻的問題,因為它的影響是牽一髮動全身,整個現代人的生活都因為石油短缺而崩潰。無論衣、食、住、行,皆不能缺少石油,更關鍵是,構成現代社會的最重要一環──金融體系,也是建基於廉價石油持續供應帶動經濟增長這前提。當石油短缺,油價攀升至天文數字,經營成本增升,導致公司倒閉,工人失業,加上百物騰貴,令貨物滯銷,企業經營難上加難,結果個人與企業都無法償還債務,銀行債貸紛紛變成壞帳,整個金融體系瓦解。交通運輸系統對現代人生活極為重要,運送貨品,工人上班,石油供應不再,整個系統便癱瘓。
廉價石油 文明血液
石油供應雖只是暫時短缺,卻即時造成價格波動,風暴過後,9月首星期的美國原油價格便攀上新高,每加侖報3.04美元。短暫供應受阻,卻帶動油價急升。為甚麼?
因為現時是產一桶,用一桶,沒有空間去容許停產。且看以下數字:
50年前,全球每年石油消耗40億桶,從新開發油田採得石油約每年300億桶
.今天,全球每年石油消耗300億桶,從新開發油田採得石油約每年40億桶
入不敷出,不少主要油田已不能再增產,但全球需油量卻連年增升,仍能維持產油的國家若有任何風吹草動,填不到這個消耗量,便帶動價格波幅,石油輸出國產少一點都不能。更重要是,價格維持高企,產油國自然想增產,即使擁有尖端勘探技術,亦無計可施,因為石油蘊藏大限已到。無油可增,乃自然現象,不是技術問題。(……詳見「供應見頂 有跡可尋」)
  這些都說明,因油價高企而動搖經濟,確是事實,那不是財經新聞入面的一堆數字,而是影響一般市民,更是當下正在發生。
  將目光放遠一點,這種經濟影響亦會是全球性的,當石油供應見頂,油價繼續攀升,導致世界各地公司工廠無法運作倒閉,工人失業,物價飛漲,食物用品供應短缺……人類的文明生活可謂進入黑暗時期。石油短缺的最先影響,自然是油價高企,當情況持續惡化,更會引致經濟衰退。
油價高企 連鎖反應

  整個人類文明生活都由石油支撐,所以整個經濟體系亦和石油產量起著唇齒相依的關係。石油供應短缺隨著油價增升,產油國的收入自然會增加,但石油入口國的經濟收益無可避免遭到削減,帶動全球經濟無法增長,只有下降。隨著油價上升,工業生產成本增加,物價暴漲,出現通貨膨脹,失業問題加劇。若油價持續高企,通貨膨脹轉劇,失業問題進一步嚴重,對貨品需求下降,打擊零售市場,影響出口,整體生活水平下降,經濟步入衰退。全球金融體系的建立,完全依賴在石油和天然氣能持續增加供應這前提,石油地質學者Colin Campbell博士指出,銀行願意借出投資成本,在於相信以石油為基礎的廉價能源,能帶動經濟發展,債項得到抵償,賺取利潤。 另一方面,公司工廠的建立,亦必須透過向銀行借貸獲得成本,投資發展,隨著石油缺乏,油價上升至一個難以承受的水平,公司便無法營運而倒閉,銀行的貸款便變成壞帳。

  除了資方,勞方亦和銀行有各種各樣信貸關係,像借貸購買物業。但隨著公司倒閉、通貨膨脹加劇,工人失業,面對百物騰貴,生活水準下降,無力償還債項,甚至破產;銀行又得面對另一批壞帳。

  石油作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而整個經濟系統,建基於金融體系的信貸關係之上,石油供應見頂,動搖了整個經濟體系的崩解,因此不少人皆認為第二次經濟大衰退要來臨了,而今回的衰退卻是永久性的,並無翻身的可能。

石油危機 不歸之路

  這些都恍似是遙不可及的預言,其實一點不遠。全球經濟體系都是由燃料所推動的能量所支持,人力所佔的比例已愈來愈少,燃料和經濟的環環相扣,密不可分。著名投資銀行家Matthew Simmons便道出了能源和經濟的緊密聯繫:「我們必須增加電力,否則不能增長經濟,畢竟,我認為沒有一位認真的經濟學者會同意,在電力零增幅的情況下,經濟可以得到2至3%的增長。」

  當然,部分人士仍然認為,既然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最終都能渡過,為何要太憂慮。對1979年因伊朗禁運而出現的石油危機,不少港人亦有印象,如每晚十時要關上霓虹光管以省能源,今天,東方之珠比以往更光更亮。

  
不過這一波的能源危機,關鍵在於情況是不能逆轉的,石油的短缺不是源於
人為因素,而是自然界的石油藏量無法再增長,沒有恢復的可能。

*****如何解決能源危機?

要解決能源危機當然是由開源和節流兩方面去考慮,開源方面,可考慮「再生能源」包括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等等,也可以考慮現在很多國家及地方廣泛使用的核能。
現在的能源如煤及石油都會在50年內用完,這都是人們過份用電、用燃料開車等等,其實若你要有關資料都可以在網上打「能源」作搜查。



解決能源危機的方法
方法1:______節省能源________

方法2._______開發新能源(如採用可再生能源e.g.太陽∕風能)_______

石油可以分為天然和人造兩種。從油田裏開採的,例如大慶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等,都是天然的石油。人造石油是從煤或油頁岩乾餾出來的,例如中國撫順和茂名等地利用油頁岩乾餾得到的石油。石油在提煉以前稱為原油,從原油之中可以提煉出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石油產品。

石油燃燒時冒出黑煙,這也是它的重要特性。石油比其他一般燃料的燃燒性能更好,放熱量最高,比起煤要高出將近一倍。石油燃燒時很少灰燼的特點,正合內燃機的要求。所以在工業和交通運輸方面,石油成為極之重要的動力燃料。石油是由碳、氫和少量的氧、硫、氮等元素構成,但其中兩種元素(碳、氫)所合成的“烴類”(由氫字中的「巠」部分加上由碳字中的「火」部分)佔石油成分的99%以上,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相比之下,含氧的化合物、含硫的化合物以及含氮的化合物只佔1%至2%。在自然界中含碳的化合物,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鹽以外,都是有機化合物。所以石油是一種複雜的有機化合物的大家族。烴類燃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這種特性是石油和天然氣成為極其重要的燃料的本質。因此人類對它的利用,在很早以前就不僅限於用作燃料,目前已經進入了綜合利用的時期。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用石油製成的產品已達至幾千種。另外,有一部份呈氣體狀態的碳氫化合物,在一般的油田裏都含有一定的數量,這種氣體被稱為天然氣。石油和天然氣在自然界中是密切地聯繫在一起的。絕大多數的油田中,都有一定數量的天然氣溶解在石油裏,開採石油的過程中,這些天然氣會被分離出來。有些油田除了有溶解於石油中的天然氣以外,還有一定數量的天然氣存在,由於它比石油輕,所以位於石油的上部,統稱為“氣頂”。實際上,石油和天然氣是個“雙胞胎”。它們的生成物質和生成環境都是基本一致的。

認識來源在於實踐。人類對於石油和天然氣生成的認識,是在勘探和開發石油和天然氣礦藏的實踐中逐步加深的。隨著人類需要石油和天然氣的數量不斷增加,人們在尋找和開採油氣田的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以指導下一步的實踐,期望找到更多更大的油氣田。在這個不斷實踐、不斷認識的過程中,對石油和天然氣的生成形成了許多概念。長期以來,對於石油和天然氣生成的問題,有過許多激烈的爭論,直到現在對這個問題還在繼續實踐和認識。從大量勘探和開發油氣田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有機學說,在指導著油氣田勘探的實踐中不斷地得到充實和完善。發展到現在,有機學說已經能夠比較圓滿地解釋目前所發現的油氣田分佈之規律,豐富和發展了有機學說。特別對陸相生油的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打破了“中國貧油”的謬論。

目前關於石油和天然氣生成認識大概可以說:石油和天然氣是有機物質在適當的環境下變成的。有機物質是生成油氣的原始材料,必須適當的環境才能變成石油和天然氣。或者說原始材料和適當的環境是石油、天然氣生成不可缺少的兩個因素。有機物質是石油和天然氣生成的根據,是內因;適當的環境是石油和天然氣生成的外界條件,是外因。中國人就是按照這一觀點來認識石油和天然氣的生成的。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11: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10000051KK054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