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门覺得中环哪条街最能代表英国的­­面貌

2007-04-11 4:06 am
给我2-3条街
跟英国的人,地方等有关的都可以
只是街名就可以

回答 (3)

2007-04-11 5:05 am
✔ 最佳答案
有很多很多例子

皇后大道 -- 是紀念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皇
砵甸乍街 -- 是紀念香港第一任總督砵甸乍爵士
堅道 -- 是紀念香港第三任總督威廉.堅爵士
德輔道 -- 是紀念香港第十任總督德輔爵士
西摩道 -- 西摩 (Seymour) 是英國一個城市
遮打道 -- 是紀念英國商人遮打爵士
2007-04-11 8:05 pm
1.下亞厘畢道的山坡:

中環是香港的心臟地帶,也是港島開埠後最早開發的地區,也是香港的商業中心。早在1841年英國人佔領香港的時候,英國人便率先在中環建立其軍事基地,並迅速地興建了多條主力幹道。在今下亞厘畢道的山坡,早在1841年開埠時己劃為政府專用地段,作為港英政府象徵的港督府便座落在政府山的中央位置。

2.皇后大道

1842年2月,香港政府在香港島維多利亞城,即是今日的中環及上環一帶(當時維城的範圍比今天法律定義中的少),以移山方式建造第一條大馬路。這亦是香港最早的填海工程。其英文原名「Queen's Road」原是紀念當時的英女皇維多利亞女皇,理應譯作「女皇大道」,但被華人師爺誤譯為「皇后大道」。雖然當局曾於1890年澄清錯處,但道路的錯誤中文名稱最後還是將錯就錯沿用至今。香港日治時期,皇后大道曾被改名為「明治通」。

3.遮打道 / 皇后像廣場

皇后像廣場原名中央廣場,用地是1880年代填海所得的土地。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香港政府鑄造了一座女王的銅像,並於1896年5月28日在中央廣場揭幕。重達3噸的女王銅像,放置位於中央廣場核心位置(遮打道與獲多利街交界)的拱頂亭座之內,與卜公碼頭構成中軸線。1897年,政府將中央廣場更名為皇后像廣場,「皇后」一詞實際是政府官員將英文「Queen」誤譯所致。

4.都爹利街 (Duddell Street) /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以南。

都爹利街本身是一條小街,只有一端可以通車,在與雪廠街連接之處,建有一條花崗石樓梯與4支煤氣燈,煤氣燈屬全港僅餘,歷史悠久,已於1979年8月15日被政府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參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07-04-11 4:21 am
都爹利街
下亞厘道
己連拿利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11: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10000051KK0503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