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博士的宣教,教育,醫療對當地保守的台灣文化有何影響與衝突?

2007-04-10 7:46 am
台灣歷史

請詳細回答

回答 (1)

2007-04-10 11:26 pm
✔ 最佳答案
以下是一篇有關文章的節錄:
馬偕...從李庥牧師的中國教師那裡學會了台灣話的八音。... 1872年3月7日在李庥牧師的陪同下,馬偕登上了「海龍號」輪船,啟程前往台灣北部,途經台南府,德馬太 (Dr. Matthew Dickson)醫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不久有一個知識青年前來求教,他名叫嚴清華,是日後的第一個信徒,... 馬偕博士 .... 雖然傳教時多次受人侮辱,譏笑,用各種方法阻擾,他心裡唯一的希望就是將來全台灣的百姓,都會順服在基督的名下。
1873年1月9日,嚴清華、吳寬裕、王長水、林孽、林杯等五人泱志信主,接受洗禮,1月16日舉行聖餐,兩次儀式都由馬偕博士親自主持,皆為北部教會第 一次的記錄。繼淡水教會開設之後,緊接著五股坑、新港杜(平埔族)、和尚州(今蘆洲)等地依次傳入福音,並相繼設立教會。同一時期馬偕也在自宅展開了免費 醫療的工作,教導民眾公共衛生知識,為人拔除蛀牙,贈送虐疾特效藥,治療腳膿瘡(俗稱臭腳粘),並由國外輸入蔬菜種子如蘿蔔、甘藍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等,介紹給農民種植。同時大量灌輸西洋科學知識等,使福音由立體方式傳播,從此歸信的人與日俱增。
同年10月20日馬偕由基隆步行,經三貂嶺、頂雙溪、頭城、22日到達打馬煙平埔族村落,由此再經過許多平埔社到達蘇澳,在這些地方都替人拔蛀牙,並傳播福音,這是馬偕抵台後,第一次訪問葛瑪蘭 (即今宜蘭)平原的記錄。
此後馬偕經常率領門徒週遊台灣北部各城鎮及鄉村,以保羅的信心和犧牲的精神佈道,他曾受盡暴徒的迫害以致險象叢生,有一次在三峽傳道,被人用一塊三斤重的 石塊投擲,那塊石頭從他額前擦過,擊中講台後面的牆壁而裂成三塊;另一次在艋舺一個暴徒受人慫恿,趁馬偕在台上講道時,雙手舉起大刀衝上講台欲從其頭頂往 下劈,情勢至為危急,台下的人都束手無策,但是馬偕博士異常鎮定,他用那一雙深竅、威嚴、凜利、又有力量的眼神瞪著這暴徒。這人被他一瞪反而不知所措,上 帝始終與馬偕博士同在,他絲毫未受到傷害。此外馬偕也常被民眾用惡毒、刻薄的語句訕笑、辱罵,被擲果皮、污泥、臭蛋,他所建立的佈道所、教堂也被拆毀多 次。但馬偕不曾退縮,反而愈戰愈勇,他平日為人拔牙、施醫、贈藥、分送蔬菜種子得了不少朋友。加之他篤信真理,沉毅堅定,態度積極,雙目炯炯有神,精力充 沛,有膽識,講道聲音明晰有力。因此各地佈道所、教堂紛紛建立,皈依基督的民眾也逐日增加。
儘管馬偕在傳教的事業上有豐碩的成果,這也僅指在當時的男性社會中而言,由於中國傳統禮教的束縛,男女授受不親。女人不得隨意拋頭露面,所以馬偕無法直接 向漢人婦女宣教。往往在一個一兩百人聚會的大場面裡,婦女僅三、四人而已,而且都是老太婆。這種僵局在1878年5月27日終於解除了。這天馬偕得到了一 位本地籍的賢內助,在英國領事館內教堂結婚,由英國領事證婚。
馬偕夫人張聰明女士係五股坑教會陳塔嫂 (北部教會第一位女信徒)之養孫女,由其養祖母處得到福音,滿有基督徒的品格,她熟悉本地的風俗、習慣,對其夫君的宣教事業有極大的幫助。她自由穿梭在漢 人婦女社會當中,宣講天國的福音及耶穌的故事,成為一位極傑出的女傳教師。...
881年10月21日,馬偕離別加拿大啟程返台,... 前後培養了兩百餘名傳 教士,在台灣北部從事傳道聖工。

另一次是在甲午戰爭後,中國與日本訂立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割給日本。1895年5月29日,日軍登陸澳底,台灣各地紛紛起義抗日,基督徒受日軍懷疑為 抗日份子,民眾又再誤認基督徒與日本串通,在兩面夾攻下,各地基督徒再度遭受迫害和損失。此時,怡逢馬偕博士第二次休假假期。1895年11月他從加拿大 回到台灣後,見此情景即謁見乃木總督。直言告以台灣教會受害情形。此後教會進入一個新的境地--在日人統治下宣教。...

2007-04-10 15:27:26 補充:
維基百科簡介: http://zh.wikipedia.org/wiki/馬偕

2007-04-18 09:35:48 補充:
you re welcome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18: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9000051KK061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