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關於詩的資料~吾該幫幫忙

2007-04-10 7:01 am
(最好有網址,冇都吾緊要)
《登樂遊原》在抒發內心感慨時運用了甚麽手法?? any advantages??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更新1:

請直接地回答以上兩問!! Thx...

回答 (1)

2007-04-10 7:27 am
✔ 最佳答案
《登樂遊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注釋
1.向晚:傍晚。
2.意不適:心情不佳。
3.驅車:趕 馬車。
4.古原:指樂遊原,稱它為古原,表明它是漢代的古跡。
5.無限:非常、極其。
6.近:接近。

語譯:
今天到了傍晚時,我心中有些不愜意,於是就坐上馬車,到古時的樂遊原上遊玩。這時望見將要落山的太陽,真是十分好看,可惜已近黃昏,不多時就要消滅了。

背景資料
樂遊原,在長安西南,地勢較高,四望寬敞,可以眺望長安全城。在秦代原叫作宜春苑,漢宣帝神爵三年(西元前59年)在這裏修築樂遊廟,所以人們便改稱之為樂遊原或樂遊苑。唐武后長安年間,太平公主在此建造亭閣,漸成為當時的遊覽勝地。每逢三月三日(上 )、九月九日(重陽),長安仕女多到此登高遊覽。李商隱在長安,曾數次到這裏遊玩,並寫了幾首有關樂遊原的詩,這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對比﹕
朝陽→夕陽
黎明→黃昏
形容早晨、黃昏的詞語,如破曉、晨曦;薄暮、斜陽
象徵意義﹕人的垂暮;對比奮發有為的青年

李商隱的《登樂遊原》是一首[五言絕句],字數雖少但意境深刻.
文字精煉 - [向晚]是時間,[意不適]是原因,[驅車]和[登]是經過,[古原]是地點,看見了[夕陽無限好]是結果. 作者於精簡握要地交代了出遊的時間,地點,原因,經過和結果.
層次分明 - [向晚]是大約時間感覺,[夕陽]是代表時間的實物,[黃昏]是時間的觀念. 作者以觀念,實物和感覺來描寫時間的層次.
首尾呼應 - [向晚],[夕陽],[黃昏]都是時間上的呼應,但因有層次感而不覺累贅. 另外,[意不適]是出遊的原因,看見了[夕陽無限好]是出遊的結果,原因與結果也是一種呼應.
留下餘味 - [只是近黃昏]是描寫作者對這次出遊的最後感覺. [黃昏]是一個共通觀念,作者以共通觀念來與讀者溝通,使讀者能領會他的感覺並在心中留下餘味.
有虛有實 -
[向晚意不適] - 虛: 大概的時間,大概的原因
[驅車登古原] - 實: 確實的經過,確實的地點
[夕陽無限好] - 實: 確實的景象(夕陽艷麗是人所共知)
[只是近黃昏] - 虛: 此句描寫感覺,所以謂虛

賞析重點
本詩抒寫李商隱登樂遊原眺望夕陽時所生的感觸。這一天傍晚,詩人心情鬱悶,便駕 馬車,登上樂遊原散心。落日餘暉燦爛,景致是多麼美好,只可惜此時已近黃昏,如此美景即將消逝,令詩人留戀不已,無限惆悵。
首兩句寫詩人遊覽樂遊原的時間和心情。對於一般遊人來說,黃昏登臨可俯瞰長安的樂遊原,遊覽名勝古跡,欣賞風景,該是心情愉快的;可是,詩人卻是「向晚意不適」。這一句連用五個仄聲字,表現了詩人抑鬱低沉的心情。詩人想借登高遠覽以驅走愁思,所以「驅車登古原」。這句用四平一仄,平亮的聲調顯出詩人欲從抑鬱中振作起來的意圖。在第三、四句,詩人的筆觸全部傾注於夕陽晚照的描寫。夕陽絢麗,「無限好」三字,是剎那間從詩人心底迸發出來的衷心讚歎;然而這心頭的愉悅只如曇花一現,清醒的理智提醒詩人:「只是近黃昏」。夕陽雖好,不能久留,又回到「意不適」上去。這兩句改用正常的律句,聲音較前二句平和婉順,既襯托出晚照之美,又似乎流露出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情。
這首詩在寫作技巧上,避免了平鋪直 ,在短短二十字中,詩意曲折,寫詩人的心情變化,一層比一層深:出發時心情不舒暢,見了夕陽美景興奮了一陣子,想到日落不禁歎息。在這曲折的佈局中,彌見詩人擺脫不去的愁思。這樣的寫法,意思一環緊扣一環,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詩人為甚麼心情不佳,詩中並沒有說明,歷來都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是自傷年老,有人認為是隱喻國勢日弱。無論是個人感慨還是家國憂思,「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都具有普遍的概括力,寫出人們對美好事物即將消逝的惋惜和惆悵,故能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


收錄日期: 2021-04-19 02:04: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9000051KK0587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