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閻錫山,字伯川,1883年10月8日生於山西省五台縣河邊村(今屬定襄縣)永和堡的一個地主兼商業貸款者家庭里。閻錫山五歲喪母,寄居舅父家,由外祖母撫養成人。九歲入私塾,16歲隨父閻書堂(子明)到五台縣城內自家開設的吉慶昌錢鋪學商,經手貸款及金融業務。1900年,閻書堂的錢鋪倒閉,閻錫山隨父躲債流落太原。為了生計,閻錫山曾在裕盛店(客棧)當過店員。
1902年,閻錫山參加了山西武備學堂的招生考試,並被錄取。在接受了三年的初步軍事教育後,閻又於1904年被清政府選送日本學習陸軍。他先後在東京振武學校、弘前步兵第31聯隊和東京日本士官學校學習了五年。
閻錫山在日本留學時,正值孫中山在日本倡導革命。遂由結識而加入中國同盟會。不久,閻錫山又遵照孫中山的指示,聯合同盟會中學習軍事的李烈鈞、程潛等28人成立鐵血丈夫團。辛亥革命時,他們大多是各省起義的主要軍事領導者。1907年,閻錫山遵孫中山之令,和友趙戴文由東京攜炸彈回山西布置革命工作。到上海時,得知海關檢查極嚴,閻錫山就將趙戴文所攜炸彈集於己身,並對趙說:“如被檢查出來,我一人擔之,你不可承認是與我同行之友。 檢查時,我站前列,你站後列。”趙戴文不解,問:“我站前列,你站後列如何?”閻答:“站後列有畏懼檢查之嫌,易被注視,仍以我站前列為宜。”果然,海關檢查人員檢查後列較為嚴格。閻錫山在度過這一難關後對趙說:“事到危難宜放膽,不可畏縮,畏縮易使人懷疑”。
1909年,閻錫山從日本畢業返國,初任山西陸軍小學教員,不久又應清庭朝考,得中舉人。回晉後,任山西陸軍第二標教官,翌年任第二標標統。閻錫山一面致力於訓練新軍,培植幹部﹔一面成立“俱樂部”,結交革命黨人,宣傳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各省紛起響應。消息傳到山西後,太原和晉南,晉北的革命黨人積極準備發動起義,山西巡撫陸鐘琦看到這種情勢,大為惶駭,立即調動兵馬加強防備。10月25日,陸鐘琦又在太原召集軍政大員會議,決定將分駐各地的巡防隊調集省城,鎮懾太原。將熱心革命士兵比較多的黃國梁部調離太原,以防意外。
這次會議,閻錫山也參加了,了解內情。會後,他立即召集黃國梁、溫壽泉、趙戴文等革命黨人召開秘密會議,研究對策。以時機緊迫,提出兩項辦法:一為遵令調拔,領到子彈後即將軍隊開往韓後嶺,伺機返回太原,舉行起義﹔二為不離開太原,領到子彈後即發動起義。最後決定採取第二項辦法。
10月29日(農歷九月初八),太原革命黨人發動武裝起義,攻占巡撫署,擊斃巡撫陸鐘琦,取得勝利。在太原起義成功當天,為籌商大計,推舉領導人,組織領導機構。閻錫山、溫壽泉、張樹幟、姚以價等起義領導人在咨議局舉行了緊急會議,陸軍督練公所總辦姚鴻法等人也應邀參加。會前,同盟會的閻錫山、溫壽泉、張樹幟等曾在閻的標本部開會,商討過都督人選。閻主張選姚鴻法為大都督,理由是:一、姚鴻法原任四十三混成協協統,是原來的直接長官,辦事較方便﹔二、如起義失敗,姚的父親任清庭陸軍部侍郎,事情好緩和。大家一致同意,並推溫壽泉與姚接洽,但姚堅辭不允。溫回報後,大家由主張選閻為大都督。選舉大會由咨議局長梁善濟主持。閻錫山、溫壽泉相繼講話說:“清政黑暗,專制已久,國是日非,民不聊生。現在武漢、西安已經起義,震動全國。良機難得,不可失去,因有這次山西起義”。姚以價在會議上強調他雖不是同盟會員,但是漢人,“驅除韃虜,建立民國,責無旁貸。”演說完畢,就發票選舉都督。選舉中,張樹幟發覺有選立憲派首領梁善濟的傾向,便立持手槍跳到主席台上,將梁善濟擠到身後,大聲號召說:“應當推選閻錫山為大都督,大家一齊舉手!”議員在驚愕中,相顧舉手,一致通過。粱善濟見勢不佳,從後門離開會場。張樹幟又大聲號召說:“應當推選溫壽泉為副都督。”大家也一致通過。這樣,閻錫山就當上了山西大都督。
1928年4月,蔣介石聯合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組成四個集團軍,舉行“二次北伐”,擊敗奉系軍閥。至年底“東北易幟”,實現統一。但“統一”不過是表面上的。蔣、馮、李幾大軍事集團相互之間的矛盾很快就因“編遣會議”的召開而表面化、尖銳化,並爆發混戰。
新的軍閥混戰是從蔣桂戰爭開始的。桂系在西征唐生智和二次北伐過程中得到很大發展,成為統一中國的巨大障礙。1929年春,蔣介石以桂系擅自免去湖南省主權魯滌平為由,下令討伐桂系。為孤立桂系,蔣介石派人聯絡閻錫山和馮玉祥。3月29日,閻錫山發表通電,率先響應蔣介石的討伐令。馮玉祥則採取騎牆政策,並欲伺機占領武漢,答應出兵助蔣討桂。沒想到。蔣介石很快就將桂系擊敗,兵不血刃地進入武漢。桂系一除,馮玉祥就成了蔣介石要迫切解決的問題。為了擊敗馮玉祥,蔣介石一面竭力收買馮的部將,一面離間閻馮的關係。
6月7日,蔣介石致電閻退掉了去日本的船票,並將馮玉祥誘至建安村軟禁起來。閻錫山一面誘禁馮玉祥,一面又想讓人“理解”他。7月1日,在致全國編遣委員會的電中閻錫山稱:“馮總司令昨已來晉,錫山若不同行,在馮總司令縱能諒解,不以賣友自利見責﹔其部屬眾多,豈能求其共諒?”他又召集部下開會,再次表示堅決與馮一道出洋。蔣介石看出閻是在演戲,就順水推舟,派出方本仁等人去勸閻錫山不要出洋。閻錫山借機下台,但仍作出為難的樣子說:“犧牲前約,自古所難,然使有裨於國家,無背信義,山非拘泥,亦不必爭此小節。”7月12日,他又到建安村向馮玉祥努力表白自己暫緩出洋並非本心,而是出於種種苦衷。
馮玉祥豈能看不出其中的把戲。但他不露聲色,而是暗中設法拆散蔣閻聯盟。馮玉祥秘密授意他的部下宋哲元等人,繞過閻錫山,直接向蔣介石靠攏,表示西北軍願意接受中央指揮,要求接濟軍餉。蔣介石看到西北軍已經屈服,認為他的各個擊破的計劃已經實現。便立即決定召開第二次編遣會議,把矛頭對準閻錫山。閻錫山看到他聯蔣壓馮的如意算盤,到頭來卻算到了自己頭上。只好又來個大轉彎,再次聯馮抗蔣。是年中秋之夜,閻到建安村向馮道歉,並提出聯合反蔣。馮玉祥看到拆散蔣、閻聯盟的目的已達。遂向閻表示願捐棄前嫌,合作反蔣。這樣,一場前所未有的新軍閥大混戰在中原大地上展開了。
1930年4月,閻錫山與馮玉祥、李宗仁等軍事首領和汪精衛、陳公博等改組派聯合發動反蔣運動。蔣、閻、馮陳兵百萬在中原展開規模空前的大混戰。史稱“中原大戰”。在發動軍事倒蔣的同時,反蔣派同時籌開擴大會議,在北平組織“國民政府”。這個“政府”的主角就是閻錫山。
閻、馮、李等軍事首領與汪精衛、陳公博等改組派經多方商議後,決定召開擴大會議。1930年4月2日,陳公博攜帶起草的《共同宣言》到太原見閻錫山。宣言要點為:推閻錫山主持軍政,馮玉祥、李宗仁主持軍事,汪精衛主持黨務﹔先行組織擴大中央委員會幹部委員會,推定常委21人,由委員會產生政治會議。4月6日,趙丕廉代閻電駐北平的鄒魯、謝持、覃振等速來太原,共策進行。27日,閻錫山召集到達太原的各方代表,交換意見。決定先邀汪精衛等人到北平商榷進行辦法。後經多次討論決定以“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名義,先發表“聯合宣言”,再發表“發起擴大會議宣言”,於7月13日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成立了擴大會議,設立中央黨部,由汪精衛負責。
擴大會議成立後,以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會銜,通電全國,發布了聯合宣言,組織了擴大會議辦事處,分別拍發了致各將領,各委員電,並派覃振專往前方慰勞將士。閻錫山、馮玉祥接電後,首先分別向中央黨部擴大會議復了賀電。閻的賀電為:“中央黨部擴大會議公鑒:寒(14)電奉悉。此次討蔣,為維系黨綱將墜而戰,為解放人民痛苦而戰。主義極明,薄海同憤,我前敵將士,抱無畏之精神,誓剪渠魁,以爭黨國生存,乃其天職。承特派覃委員慰勞,不獨錫山感荷隆情,即全體將士,亦鼓舞不置也。除分電轉知前敵將士竭誠相迎聆訓外,特復。閻錫山參(16)日”。
8月8日,在中央黨部會議廳召開了擴大會議第一次正式會議,通過了中央黨部擴大會議宣言、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組織大綱草案、中央政治會議規劃草案,並通過了常務委員會及組織部、宣傳部等各部的組成人員。不久,又召開會議,通過了政府組織大綱,決定另組國民政府。推定閻錫山、馮玉祥、汪精衛等七人為國民政府委員,閻錫山為主席。9月5日,擴大會議發出通電,敦促各位員即日赴北平就職。閻錫山遂於7日偕趙戴文等到平。1930年(民國19年)9月9日上午9時,閻錫山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宣誓就職。誓詞曰:“餘誓以至誠,奠定奉總理遺教,實行本黨三民主義及政策,必信必忠,始終不渝。謹誓”。因為閻錫山的就職時間裡有四個“九”,後被人戲稱為“四九”小朝庭。
就職典禮完成後,即將由汪精衛起草的通電簽署拍發,分請唐、馮、張、李等於所在地先行就職。同時,委任前線各路指揮,積極進行軍事部署。但後不久,倒蔣軍事失敗,擴大會議曇花一現便告結束。閻錫山在作了不到一個月的主席後,悄然離去,避往大連。由於山西的軍政領導人都是他的親信,所以閻錫山在大連仍舊搖控山西軍政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