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也有出色的數學研究。在西漢,天文學和曆法專家劉歆(公元前 50 - 公元 20 年) 因被差使去為國家發展一套標準的量度體系,他從製造一個青銅的圓柱器皿,算得 p = 3.15;而另一位天文學家東漢的張衡(78 - 139 年),《後書》記載了他從觀看天星球體而得出圓周率的值約為(= 3.1622...)(以單位圓及其外切正方形的面積比為 5 : 8 來計算)。後來王蕃(217 - 257 年)發現更準確的圓周率數值: p = 3.155...。
顯赫的一頁:劉徽
到了魏晉(約 263 年) ,數學家劉徽是中國數學史上第一個為圓周率定一個有系統及紮實的計算方法,他發展了一個新的圓周率計算方法-「割圓術」:
他先作一個半徑為 10 個單位的圓,再由它的內接正六邊形出發,運用畢氏定理,求得六邊形的面積,這為圓的下限;他再延伸得長方形(如圖 3 示),求得圓面積的上限。劉徽以此作為基礎每次倍增正多邊形的邊數,計算出正十二邊形、正二十四邊形……直至正一百九十二邊形的面積,求得:
3.141024 < p < 3.142704
他在《九章算術注》(載於方田注)中寫道:
「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
可見他也有如安提豐和布賴森的「窮舉法」的想法。而他以割圓術計算 p 其實也與阿基米德的相似:他們都運用了「窮舉法」的意念(每一步倍增多邊的邊數),兩位數學家都分別是古代東西方唯一計算到 p 上下限的數學家;不同的是,劉徽只用內接多邊形和相關的面積計算 ,而阿基米德則用外切多邊形和對應的內接多邊形的周界計算 。不過,礙於科技資訊不發達,相信劉徽是獨立開創以多邊形面積迫近圓面積的窮舉法-「割圓術」來找出圓周率的值的。最後,劉徽更求得正 3072 邊形的面積,從而得出:
p = 3927/1250 = 3.1416
即 p 的值準確至小數後三個位,後人稱為「徽率」。
去
http://db.math.ust.hk/articles/history_pi/c_history_pi.htm
一定幫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