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國資料

2007-04-09 7:08 pm
我想問邊度有得search 三國ge 資料, 例如人物資料, 仲有每場戰爭等等

回答 (6)

2007-04-09 7:22 pm
✔ 最佳答案




三國資料館
 


三國帝系表

諸葛亮八陣圖之謎


三國興亡

羽扇綸巾的諸葛亮形象


大事年表

諸葛亮家族表


三國書籤

州牧的形成


三國地圖

隆中策


三國志簡介

榻上策


三國演義介紹

梁父吟


三國演義不是羅貫中寫的?

建安風骨


三國吳簡

君權與相權


劉禪的身世之謎

建安七子簡介


三峽工程 張飛讓路

馬謖的下落


諸葛亮究竟幾出祁山?

七擒孟獲之謎


三國歇後語

斷送西蜀


歷史名城奉節灰飛煙滅

三國演義序─金聖嘆


出師表賞析

鍾嶸詩品


諸葛亮罵死王朗嗎?

諸葛亮年譜


華佗給關羽治過傷嗎?

三國人口比較


「桃園結義」時劉備多大年紀?

三國成語(一)


三國成語(二)

三國官制


九品中正制

四世三公的由來


三國各州位置

洛陽將修復關羽首級墓塚


三國演義年表







〈一〉魏

圖片參考:http://mail.cs.nchu.edu.tw/~s9156011/images/Wei.gif

 
〈二〉蜀

圖片參考:http://mail.cs.nchu.edu.tw/~s9156011/images/Shu_pic.gif

 
〈三〉吳

圖片參考:http://mail.cs.nchu.edu.tw/~s9156011/images/Wu.gif

















2007-04-13 2:27 am
三國是中國的一個歷史時期。東漢末年,曹操統一中國北方並實際上以丞相的職位掌握東漢政權,取得「魏王」稱號,加九錫。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繼承其位,同年強迫東漢的末代皇帝獻帝劉協將皇位禪讓給他,建立了曹氏政權,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政權正式滅亡,三國時代正式開始。221年,以益州為根據地的劉備自立為皇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同年,割據揚州、荊州、交州等地的孫權接受曹魏政權的冊封,開始稱「吳王」。229年,他正式稱帝建國,國號「吳」,史稱「東吳」。已經事實上控制曹魏政權的司馬家族於263年吞併蜀漢後,司馬炎於265年廢魏元帝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西晉於280年攻克江南的孫吳政權,正式統一中國,三國時代就此結束
2007-04-10 6:58 pm
我推薦這幾個網站
http://www.e3ol.com/ 中華三國在綫 (大陸網)
這個網站有齊了三國所有武將的資料、三國遊戲攻略、各位大陸網友對三國武將的個人看法等。
http://home.kimo.com.tw/renhaosan/new_page_5.htm 三國文學
這個網站有三國主要武將的資料、主要戰爭的資料等。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96%E9%A1%B5&variant=zh-hk
維基百科
可以搜查所有資料。(包括三國)
http://hk.search.yahoo.com/ 雅虎香港搜尋
搜查網站的工具。
2007-04-10 9:13 am
yahoo,google'''
wiki
三國ge 資料 :

三國是中國的一個歷史時期。東漢末年,曹操統一中國北方並實際上以丞相的職位掌握東漢政權,取得「魏王」稱號,加九錫。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繼承其位,同年強迫東漢的末代皇帝獻帝劉協將皇位禪讓給他,建立了曹氏政權,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政權正式滅亡,三國時代正式開始。221年,以益州為根據地的劉備自立為皇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同年,割據揚州、荊州、交州等地的孫權接受曹魏政權的冊封,開始稱「吳王」。229年,他正式稱帝建國,國號「吳」,史稱「東吳」。已經事實上控制曹魏政權的司馬家族於263年吞併蜀漢後,司馬炎於265年廢魏元帝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西晉於280年攻克江南的孫吳政權,正式統一中國,三國時代就此結束。

古代中國地區中,皇帝稱號只能由一個人使用,但是這時同時出現了三個。西晉時陳壽編撰的史書《三國志》從公元184年黃巾之亂之後的東漢末年的動亂時期開始記述,所以歷史學家多以黃巾之亂的結束為三國時代開始。明代羅貫中根據這個時代的歷史為藍本而撰寫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成為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9%E5%9C%8B&variant=zh-hk
---------------------------------------------------------------------------------------------------
人物資料 :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襄陽人,名士司馬徽稱其為鳳雛,與伏龍諸葛亮齊名。東漢未年本為群雄孫權名將周瑜的郡功曹,後成為劉備的重要謀士,歷任耒陽令、治中從事,官至軍師中郎將,死後追賜關內侯,追諡為壯繆侯。

龐統少時未有名聲,只有叔父龐德公看重他,弱冠(二十歲)時便叫龐統與司馬徽見面。當時司馬徽在樹上採桑,龐統則坐在樹下和他交談,由早談到夜,司馬徽甚覺驚奇,稱龐統為荊南士人之冠,評他為「盛德」,更讚歎龐德公知人的才能,龐統開始漸有名聲。

後任為南郡功曹,周瑜佔領南郡,領為太守,龐統仍擔任周瑜的郡功曹。後周瑜病卒,龐統前往江東弔喪,遇到聞名而來的陸勣、顧劭、全琮等。龐統認為全琮:「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你好施予、慕賢明,有點像汝南人樊子昭。雖然智力不多,但仍是一時的佳話。)」

又認為:「陸子可(陸勣)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顧劭)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陸勣有資質駑鈍的馬的腳力,而顧劭則有資質駑鈍的牛能負重走遠路的能力。)」有人便問:「如所目,陸子為勝乎?(如你所見,陸勣較勝?)」龐統解釋:「駑馬雖精,所致一人耳。駑牛一日行三百里,所致豈一人之重哉!(資質駑鈍的馬雖厲害,但只能負起一人。但資質駑鈍的牛一日能走三百里,所負又豈止一人!)」於是顧劭招待龐統留宿,並問道:「卿名知人,吾與卿孰愈?(你評價過如此多名人,我與你如何?)」龐統說:「陶冶世俗,甄綜人物,吾不及卿;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教化世俗,薦舉人物,我不及你;但論帝王的秘策,攬、倚、伏的精要,我則較有利。)」

眾人受到龐統點評後都十分滿意,更與他結為朋友,說道:「使天下太平,當與卿共料四海之士。(當天下太平時,一定與你談盡四海之士。)」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E%90%E7%B5%B1&variant=zh-hk

三國人物生卒年列表
http://blog.roodo.com/ephesos2005/archives/638384.html#comments
------------------------------------------------------------------------------------------------
每場戰爭 :

三國戰役
黃巾之亂 | 董卓討伐戰 | 官渡之戰 | 赤壁之戰 | 合肥之戰 | 潼關之戰 | 漢中之戰
夷陵之戰 | 諸葛亮南征 | 諸葛亮北伐 | 姜維北伐 | 魏滅蜀之戰 | 晉滅吳之戰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9%E5%9C%8B&variant=zh-hk

-----------------------------------------------------------
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98%E6%B8%A1%E4%B9%8B%E6%88%B0&variant=zh-hk
2007-04-09 10:56 pm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

人物資料(生平,事件)
例如:1.袁紹
袁紹(?-202),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高水西北)人,出身於「四世三公」的官僚世家。少時為郎,靈帝時辟為大將軍何進的椽屬。中平元年(184年)任中軍校尉。靈帝死,紹勸何進召董卓進京誅滅宦官。及何進為宦官所害,立即率兵進宮,將宦官無論少長一併殺光。董卓入京後廢少帝,他出奔冀州。初平元年(190年)與各地州牧、刺史起兵討卓,被推為盟主,號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又聯合公孫瓚迫冀州牧讓權,自領冀州牧。後利用烏桓擊敗公孫瓚,鎮壓黑山軍和河北地區的民變隊伍,遂佔冀、青、幽、并四州,建安二年(197年)自稱大將軍,兼督州事,成為當時最大的割據勢力。紹外寬而內忌,剛愎自用,拒絕謀臣沮授所建積蓄力量以圖天下之策,與北方另一較大割據勢力曹操爭戰。五年,雙方決戰於官渡,主力被曹操消滅,逃回鄴城,於七年憂鬱病卒。死後,諸子爭立,均為曹操所滅。

例如:2.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謹,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人。祖為太尉,父是洛陽令。初與孫策相友善。後策將東渡,瑜率兵迎,遂定江東。時喬公有二女,策納大喬,瑜娶小喬。建安五年(200年)策死,遂事孫權,為中郎將,與長史張昭同輔政。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破荊州。時江東文武多有主和,以為「不如迎之」。瑜力主戰,對權說:「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駐夏口,保為將軍破之。」甚合權意。時諸葛亮過江遊說孫劉聯盟,權意愈決,遂成孫、劉聯盟,周瑜率水軍於赤壁大破曹軍。劉備佔有荊州,瑜以備為梟雄,上疏請徙之於吳。孫權不納。後又請伐蜀,權許之,瑜至巴丘病死。瑜性情恢朗,頗得人心,唯與程普不睦。對音樂造詣也很深,如有闕誤,必知之,知之必顧,故當時人常說:「曲有誤,周郎顧。」

戰爭(有前因後果)
例子:官渡之戰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爆發了一場決定性大戰。當時北方割據勢力以袁紹最大,曹操次之,兩大勢力決戰是勢所必然的。袁紹有軍隊數十萬,佔地面積又大,但不得人心;曹操能用於對抗袁紹的軍隊僅三、四萬,但比較得到百姓擁護,而且獻帝在他手中,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年二月,袁紹遣謀士郭圖、大將顏良直撲白馬曹操所置東郡太守劉延,自己親率大軍駐屯黎陽。曹操採用聲東擊西的戰略,引兵向延津,袁紹派兵增援。曹操見袁紹中計,立即親率輕騎直趨白馬,陣斬顏良,袁軍大亂潰散。袁紹大怒,下令渡河追擊曹操。在延津以南,曹操故意將輜重棄置路上,袁軍紛紛搶奪。操乘機敗袁軍,誅袁軍大將文醜。

曹操儘管在白馬、延津取得局部勝利,但敵強我弱的態勢仍未根本改變,於是決定誘敵深入,主動撤退到官渡,深溝高壘,固守陣地,以待有利時機。雙方在官渡相持數月後,曹操出奇兵火燒烏巢,盡焚袁軍糧草輜重,並趁機向袁軍全力進攻,一舉消滅袁軍七萬餘,袁紹和兒子袁譚率親兵八百餘騎逃過黃河。此一戰役,曹操以少勝多,殲滅袁紹的主力,為統一北方奠定基礎。

地名
例如:華容道
古縣名,西漢建置,位於今湖北潛江縣。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赤壁戰敗後取此道北歸。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羽守華容道,放曹操北返的故事。

故事
例如:空城計
空城計是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諸葛亮空城退敵的故事。諸葛亮率軍出祁山北伐曹魏,佔領隴右三郡,曹魏朝廷大震,急忙派軍支援隴右。為阻止曹魏援軍,諸葛亮派馬謖率軍鎮守關中通往隴右的咽喉要路街亭。不料馬謖違背諸葛亮的部署,被曹兵打敗,街亭失守。司馬懿奪取街亭之後,揮軍往蜀兵的屯糧之所西城殺來。當時諸葛亮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和兩千五百軍士。面對司馬懿殺來的十五萬大軍,諸葛亮下令隱匿旗幟,諸軍各守自己的崗位,不得妄自出入和大聲喧譁。大開四面城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諸葛亮身披鶴氅,頭戴綸巾,帶領二位小童在城樓焚香操琴。魏軍殺到城下,見狀大疑,不敢貿然進城,請示司馬懿。司馬懿認為諸葛亮行事穩重,必不貿然冒險,故料城內必有埋伏,遂下令退兵。蜀軍就憑諸葛亮的空城之計,安全撤返。

三國帝系表
魏: 1. 武帝曹操 2. 文帝曹丕 3. 明帝曹叡 4.齊王曹芳 5. 高貴鄉公曹髦 6. 元帝曹奐
蜀: 1. 昭烈帝劉備 2. 後主劉禪
吳: 1. 大帝孫權 2. 會稽王孫亮 3. 景帝孫休 4. 木帝孫皓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54: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9000051KK012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