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時間是什麼

2007-04-09 11:39 am
時間可以改變一切.時間也可以忘記一切.但人就總是愛上給時間的捉弄.但人不能忘記時間做過的一切.你鍾意時間嗎???

回答 (7)

2007-04-09 11:43 am
✔ 最佳答案
時間是什麼?相信這樣問每個人,每個人好像都知道時間是什麼,但是要他確切的說出時間的定義是什麼,「時間」這個主題相當的值得我們去探討。

曾經四世紀有一個哲人聖奧古斯都說過:「時間是什麼?我知道它是什麼,但是如果有人這樣問我,我則無法明白的告訴他答案。」也有人說過:「時間就是機會」;更有人說:「時間就是金錢。」從這麼多人的意見中,我們看的出時間到底是什麼了嗎?

我們就把自己當作正在乘坐一台時光車,他跨行的軌道是一條是時間的軌道,它正由過去開往未來,讓我們開往這條旅程。但是在乘車之前,想想我們之前是如何描述時間的。「時間飛逝」、「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你在浪費時間」等等,聽起來時間好像是來去自如,無所不在,但是時間到底是如何運行的呢?時間,是從最古老的過去穩定地向前進,經過了現在,然後進入了未來。它不會往回走,也不會停止不動。back





現在是什麼

現在是什麼?我們假想正乘著一台時間旅行車,來到了現在!現在就是目前的這個時候。它隨時都會發生,而且總是一下就出現在我們面前。好好享用現在的時光吧!看看你究竟能擁有多少不同的感受,發現現在到底是何時發生的。正如你在看的著鏡中的自己,它正在描述「現在的時間」,你的一舉一動,都是在告訴你,現在是不斷的變化的、前進的。



現在在哪裡

現在是介於過去和未來之間。想像有條小船正順著小河不斷的順流而下,這條小船就是代表現在,它平穩的漂向未來,不管它怎麼樣的移動,但它始終都還是扮演的現在的角色。

看到的東西就是現在所發生的事情嗎

現在並不見得完全向它所看起的一樣。當我們抬頭看星空,那些就算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所發生來的光線,要經過4.3光年才會到達我們這裡。所以我們看到的星光都是過去的東西,即使太陽光也要花上八分多鐘才能到達地球。它們都是不現在所發生的事情,只是他們現在剛好同時的到達地球,現在剛好被我們看到而已。back



瞬間

短暫的時間-瞬間,你能了解瞬間的重要性嗎?許多不同的肢體語言動作都可以代表的一瞬間的消失。就如閃電而言,可能只有一秒鐘的幾分之一,但是它發生的太快,可能瞬間間就決定了變化;就如運動員也說,常常在短暫的幾秒間,也許就由冠軍到達後幾名,瞬間時間決定了勝負;就如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電腦,你只要按下一個鍵,電腦便在短暫的十億分之一秒瞬間開始執行程式。



決定性的瞬間

你是否曾在一瞬間想到一個奇棒無比的點子?偉大的想法,或是突發的想法-甚至是躺在浴缸中時候,比如阿基米得先生想出了浮力。在毫無遇期的情況下所想出來的點子,總比半點主義都沒有要來好得多?

抓得住的瞬間

有可能將瞬間抓住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可以利用相機捕捉特殊的瞬間。就在相機快門一開,閃光燈一閃一亮,接著快門閉合的一瞬間,我們就抓住瞬間。往後我們就可以藉由這個來觀賞照片,並且好好將它保存起來。這可是一種回憶當時照相情景得好方法。另外還有琥珀或是化石也是一種方法。



連續性的瞬間

什麼時候是一個瞬間得結束和令一個瞬間得開始呢?他們是不是一個接著一個,整齊的排列程一條直線?電影似乎就是以這種方式,將一格一格的底片來捕捉瞬間的畫面。但是當電影放映的時候,所有的瞬間似乎都聯合程連續的動作。back



週期

你知道時間如何定義嗎?在西元前5世紀,希臘有一個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曾說過:「數字和規律」是描述時間的兩個重要因素。古時候,先人們已經知道利用太陽和月亮的規律來描述他們所確定的時間。如古時候的中國,先民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來標記時間的變化,以當作農耕狩獵的依據。因此,凡是有「週期」的現象,古人認為可以當作描述時間的多少,所以世界上就有一連串地觀測,如「日晷」等等。於是科學家便將週而復始的規律現象所呈現的「時間」,長短定義為「週期」大小。





先想一下,一個跨步、一個耍頭、一個跳躍和擺個姿勢,這些動作你可以在一秒鐘之內完成嗎?

注意的時鐘,你會看到秒針有節拍隨地滴答滴答聲,不斷地繞行中心前進。一秒鐘是一個小時經過第二等級的分割而產生。每六十秒構成一分鐘,每三千六百秒構成一小時,還有每八萬六千四百秒就變成一個完整的晝與夜。人們都喜歡順著類似秒針滴答聲的規律節拍來傾聽、計算、搖擺、跳舞或是行進。





耽誤你一點時間!請你找隻馬錶,或是帶有秒針的手錶,讓秒針繞完一整圈,這樣一分鐘就過去了!一分鐘是構成一小時的測量單位,它比一秒鐘還要長。要花六十秒鐘才能變成一分鐘,而湊足了六十分鐘即便成一小時。



秒和分的定義

我們可以依據地球自轉中,觀測太陽的蹤跡或是竿影,而確定一天或是24小時。接著我們可以用「六十等分」將一小時細分為六十「分鐘」,將一分鐘又細分成六十「秒鐘」。也就是說將一個完整的晝與夜之24小時分成1440分鐘,在細分為86400秒鐘,我們可以依據這個來為一天分為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而近代科學家發明單擺鐘及石英振動器來計時,利用單擺或是石英鐘的規律來計時。



一天的定義

早安!晚安!我們的世界一圈又一圈的炫轉著,經過了光明的白天和黑暗的夜晚,然後又再度進入白晝、夜晚,反覆不斷的交替持續下去。

而什麼叫做「一晝夜」或是「一天」呢?根據天文學家的定義,太陽系的行星自轉一圈,稱為此行星的「一天」。所以,地球自轉一圈即是地球的「一天」,也就是「一晝夜」的長度。



12時辰的定義

什麼叫做「一天」或是「一晝夜」,我們可以根據自然的規律和現象來定出大家易懂得語言。因此在時間方面,先民利用「正中午」(圭表儀上太陽影子北指時)到下一個正中午,定義為「12個時辰」,如中國的西周就利用所謂的12地支來計時,用來標示一天中不同的時間,但是對現在而言這些12地支只是只特定某一個時段,如「子」時就是只晚上11點到深夜1點。



一個恆星月:月亮繞行地球一週的時間

我們定義一個月的時間,是以遠方星空為背景的看到月球繞行地球一週的時間,定義出一個『恆星月』(約27.3天)



一個朔望月

月亮在一個月間週期圓缺變化的規律,從「望」到下一個「望」(或是「朔」到下一個「朔」)定義為一個月的時間長短。這種命名就稱為一個朔望月。

古人利用月亮這個規律的變化,不斷地、規律地,和周而復始地月亮圓缺變化來制定陰曆;當月亮完成一次盈缺(從「望」到下一個「望」)所花的時間稱為陰月曆,也就是月亮繞行地球公轉的時間,大約是29.5天。這段時間大概是四個星期又加上1.5天。還好後來有羅馬人想出了12個月的曆法,在這每個月中額外增加一、兩天,這樣就剛好配合我們實際使用的時間。

又因為它們不是成整數,所以陰曆長短不一,大月30天,小月29天,陰曆年的長短由月整數倍所構成。陰曆的日期跟月相相關係著;如朔是初一;望是十五、十六;初七、初八是上弦月;下弦月是二十二、二十三,因為這樣人們容易由月亮的圓缺變化,觀察到當時的日期。

但是一個恆星月並不等於一個朔望月,是因為月球隨的地球繞的太陽公轉的時候,每個月有30度的變化,所以造成這兩者有每個月都有2.2天的差異。





地球除了公轉,也有繞行太陽公轉的現象。實際上地球繞行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約365.2422天,我們定義這規律地週期為「一回歸年」。也因為回歸年不是整數,所以我們用平年(365天)和閏年(366天)來區分。



24節氣

地球繞行太陽一周就是一年,先民將冬至到下年的冬至的整個春、夏、秋、冬週期變化的回歸年,平均分為12中氣,再將這12個中氣劃分為二,這個分點稱為節氣;這12個中氣加上12個節氣即為我們所稱的24節氣。我國古代地農耕、狩獵等等都與24個節氣相關係。



光年

外太空中每個星球都相距非常的遠,因此測驗地面上的距離「公里」已經不夠使用,而採取光年為單位來作為測量的單位。光在真空中每秒的速度為30萬公里,我們都以光行走一年的距離,來表示星際間的距離單位,稱為「光年」。beck
參考: yahoo!
2015-04-18 9:43 pm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15-04-10 3:05 pm
時間就是你感覺發生在自己上的事件集合
2014-05-09 9:52 pm
時者, 長短, 遠近, 快慢也。 未有長短, 未有遠近, 未有快慢, 為未有時也, 為宇宙之始也。 一生物, 則有體, 有體即有限, 有大小, 長短, 有速, 為時之生。 時者, 始也。 有心, 有時。 未有心, 為無時。 此誕始也。 未有心, 為虛無之狀。 其無久瞬之心也。 一生心, 即有久瞬之心也。 有心, 則不知何為久瞬無分之時。 故心之生, 為病。

速生。

先無之場者, 瞬亦久, 久亦瞬, 以瞬為久, 以久為瞬。 無相對也, 故久亦瞬, 瞬亦久。宇宙之始猶昨也。 無人則無時。始之前,問時之久與瞬,即錯也。問即錯,即不知。故不問。人皆為時所惑也。既無時,又何問多久?無時不以時問。
2007-04-12 7:30 pm
時間


分秒必爭,只因時光一去不復回
一切宏觀物質狀態的變化過程都具有持續性和不可逆性,此性質是它們共同的屬性,而此連續事件的度量稱為時間。

目錄 [隐藏]
1 中國人的時間觀
2 物理
3 時間的單位
4 天文學
5 計時儀器
6 哲學
7 文學
8 參見
9 外部連結



[編輯] 中國人的時間觀
時間是一種客觀存在。時間的概念是人類認識、歸納、描述自然的結果。在中國,其本意原指四季更替或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輪迴,《說文解字》曰:時,四時也;《管子·山權數》說:時者,所以記歲也。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時間的概念涵蓋了一切有形與無形的運動,《孟子·篇敘》注:「謂時曰支幹五行相孤虛之屬也。」可見時是用來描述一切運動過程的統一屬性的,這就是時的內涵。由於中國古代人們研究的問題基本都是宏觀的、粗獷的、慢節奏的,所以只重視了「時」的問題。後來因為研究快速的、瞬時性的對象需要,補充進了「間」的概念。於是,時間便涵蓋了運動過程的連續狀態和瞬時狀態,其內涵得到了最後的豐富和完善,「時間」一詞也就最後定型了。


四維時空模擬圖形
[編輯] 物理

位於塔干洛的水準日晷目前最廣泛被接受關於時間的物理理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相對論中,時間與空間一起組成四維時空,構成宇宙的基本結構。時間與空間都不是絕對的,觀察者在不同的相對速度或不同時空結構的測量點,所測量到時間的流逝是不同的。 狹義相對論預測一個具有相對運動的時鐘之時間流逝比另一個靜止的時鐘之時間流逝慢。另外,廣義相對論預測質量產生的重力場將造成扭曲的時空結構,並且在大質量(例如:黑洞)附近的時鐘之時間流逝比在距離大質量較遠的地方的時鐘之時間流逝要慢。現有的儀器已經證實了這些相對論關於時間所做精確的預測,並且其成果已經應用於全球定位系統。



就今天的物理理論來說時間是連續的,不間斷的,也沒有量子特性。但一些至今還沒有被證實的,試圖將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結合起來的理論,如量子重力理論,弦論,M膜論,預言時間是間斷的,有量子特性的。一些理論猜測普朗克時間可能是時間的最小單位。
根據史提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所解出廣義相對論中的愛因斯坦方程式,顯示宇宙的時間是有一個起始點,由大霹靂(或稱大爆炸)開始的,在此之前的時間是毫無意義的。而物質與時空必須一起並存,沒有物質存在,時間也無意義。
從人類的開始人們就知道時間是不可逆的,人出生,成長,衰老,死亡,沒有反過來的。玻璃瓶掉到地上摔破,沒有破瓶子從地上跳起來合整的。從經典力學的角度上來看,時間的不可逆性是無法解釋的。兩個粒子彈性相撞的過程順過來反過去沒有實質上的區別。時間的不可逆性只有在統計力學和熱力學的觀點下才可被理論地解釋。熱力學第二定律說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我們可以將宇宙看成是最大的可能的封閉系統)熵只能增大,不能減小。宇宙中的熵增大後不能減小,因此時間是不可逆的。

[編輯] 時間的單位
時間的基本國際單位是秒。它現在以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間躍遷對應的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


[編輯] 天文學
最早研究時間的科學不是物理學,而是天文學。天文學的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測量時間,從確定日的長短,四季的變化,到制定曆法。在中國和在西方一樣,制定曆法的需要是推動天文學理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天的天文學已與曆法或時間測量毫無關聯了,但天文學觀測對時間概念的發展依然非常重要。天體發出的光到地球上被觀測到需要一定的時間。離地球越遠的天體發出的光需要的時間也越長,因此對宇宙越遠的地方的觀測也是對宇宙越古老的時間的觀測。現在最被公認的宇宙學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時間與空間和宇宙內的質能一樣是在140億年前產生的。目前的天文學觀測估計宇宙的擴展是沒有盡頭的,因此時間也應該是沒有盡頭的。


[編輯] 計時儀器
中國古代的計時儀器有太陽鐘和機械鐘兩類。太陽鐘是以太陽的投影和方位來計時,分別以土圭、圭表、日晷為代表。由於地球軌道偏心率以及地球傾角的影響,真太陽時和平太陽時是不一致的,機械鐘應運而生,代表有水鐘、香篆鐘、沙漏。





[編輯] 哲學
什麼是時間?時間是物理的,還是心理的?對時間的感受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時間真的是不可逆的嗎?時間有開始和結束嗎?這些問題似乎都是物理或天文的問題,但哲學作為世界觀的理論無法避免對世界上最基本的一個現象——時間,做類似的考慮。 因此對時間的考慮也始終是哲學的問題。


[編輯] 文學
在文學中,時間的流逝和不可逆性是一個古今中外一再提到的內容。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句成語既體現了古人對時間的最直接的領會:日與夜,光與陰,的交匯,也體現了古人對時間不可逆性的認識以及對此的感慨。

時間旅行在科幻小說中是一個熱題
2007-04-11 1:19 am
如果問我喜不喜歡時間...
我只可以答,你沒有得選擇。
我有時會希望時間可以過得快些,有時則希望時間可以慢些就好了!
以前,我總幻想希望可以時光倒流或時間停頓。如果真的那樣,我想每個人都沒有遺憾也不會後悔。但同時,人就不會懂得把握時間和珍惜...
所以,無論喜歡與否,我們都是存在於時間之中。
這是現實...
參考: 個人感覺
2007-04-09 11:51 am
時間
一切宏觀物質狀態的變化過程都具有持續性和不可逆性,此性質是它們共同的屬性,而此連續事件的度量稱為時間。

中國人的時間觀
時間是一種客觀存在。時間的概念是人類認識、歸納、描述自然的結果。在中國,其本意原指四季更替或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輪迴,《說文解字》曰:時,四時也;《管子·山權數》說:時者,所以記歲也。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時間的概念涵蓋了一切有形與無形的運動,《孟子·篇敘》注:「謂時曰支幹五行相孤虛之屬也。」可見時是用來描述一切運動過程的統一屬性的,這就是時的內涵。由於中國古代人們研究的問題基本都是宏觀的、粗獷的、慢節奏的,所以只重視了「時」的問題。後來因為研究快速的、瞬時性的對象需要,補充進了「間」的概念。於是,時間便涵蓋了運動過程的連續狀態和瞬時狀態,其內涵得到了最後的豐富和完善,「時間」一詞也就最後定型了。


四維時空模擬圖形
物理

位於塔干洛的水準日晷目前最廣泛被接受關於時間的物理理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相對論中,時間與空間一起組成四維時空,構成宇宙的基本結構。時間與空間都不是絕對的,觀察者在不同的相對速度或不同時空結構的測量點,所測量到時間的流逝是不同的。 狹義相對論預測一個具有相對運動的時鐘之時間流逝比另一個靜止的時鐘之時間流逝慢。另外,廣義相對論預測質量產生的重力場將造成扭曲的時空結構,並且在大質量(例如:黑洞)附近的時鐘之時間流逝比在距離大質量較遠的地方的時鐘之時間流逝要慢。現有的儀器已經證實了這些相對論關於時間所做精確的預測,並且其成果已經應用於全球定位系統。



就今天的物理理論來說時間是連續的,不間斷的,也沒有量子特性。但一些至今還沒有被證實的,試圖將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結合起來的理論,如量子重力理論,弦論,M膜論,預言時間是間斷的,有量子特性的。一些理論猜測普朗克時間可能是時間的最小單位。
根據史提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所解出廣義相對論中的愛因斯坦方程式,顯示宇宙的時間是有一個起始點,由大霹靂(或稱大爆炸)開始的,在此之前的時間是毫無意義的。而物質與時空必須一起並存,沒有物質存在,時間也無意義。
從人類的開始人們就知道時間是不可逆的,人出生,成長,衰老,死亡,沒有反過來的。玻璃瓶掉到地上摔破,沒有破瓶子從地上跳起來合整的。從經典力學的角度上來看,時間的不可逆性是無法解釋的。兩個粒子彈性相撞的過程順過來反過去沒有實質上的區別。時間的不可逆性只有在統計力學和熱力學的觀點下才可被理論地解釋。熱力學第二定律說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我們可以將宇宙看成是最大的可能的封閉系統)熵只能增大,不能減小。宇宙中的熵增大後不能減小,因此時間是不可逆的。

時間的單位
時間的基本國際單位是秒。它現在以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間躍遷對應的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


天文學
最早研究時間的科學不是物理學,而是天文學。天文學的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測量時間,從確定日的長短,四季的變化,到制定曆法。在中國和在西方一樣,制定曆法的需要是推動天文學理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天的天文學已與曆法或時間測量毫無關聯了,但天文學觀測對時間概念的發展依然非常重要。天體發出的光到地球上被觀測到需要一定的時間。離地球越遠的天體發出的光需要的時間也越長,因此對宇宙越遠的地方的觀測也是對宇宙越古老的時間的觀測。現在最被公認的宇宙學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時間與空間和宇宙內的質能一樣是在140億年前產生的。目前的天文學觀測估計宇宙的擴展是沒有盡頭的,因此時間也應該是沒有盡頭的。


計時儀器
中國古代的計時儀器有太陽鐘和機械鐘兩類。太陽鐘是以太陽的投影和方位來計時,分別以土圭、圭表、日晷為代表。由於地球軌道偏心率以及地球傾角的影響,真太陽時和平太陽時是不一致的,機械鐘應運而生,代表有水鐘、香篆鐘、沙漏。

哲學
什麼是時間?時間是物理的,還是心理的?對時間的感受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時間真的是不可逆的嗎?時間有開始和結束嗎?這些問題似乎都是物理或天文的問題,但哲學作為世界觀的理論無法避免對世界上最基本的一個現象——時間,做類似的考慮。 因此對時間的考慮也始終是哲學的問題。

文學
在文學中,時間的流逝和不可逆性是一個古今中外一再提到的內容。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句成語既體現了古人對時間的最直接的領會:日與夜,光與陰,的交匯,也體現了古人對時間不可逆性的認識以及對此的感慨。

時間旅行在科幻小說中是一個熱題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53: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9000051KK0068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