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小時侯的事跡,建立皇朝的經過
回答 (4)
中華帝國唯一的女皇帝。傑出的女人,有絕頂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在她再位間任用酷吏以強硬的手段統治她的王朝。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她的王朝號(周)。
武曌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妃儐的一種)。李世民死後,成為唐高宗-李治的昭儀(妃儐的一種),經過長期的苦心孤詣她當上了皇后。然後再排除李氏王朝當上皇帝。
雖然在武曌她再位間任用酷吏以強硬的手段統治她的王朝,但并沒損害整個中華帝國的元氣,并使中華帝國順利地進入第二個黃金時代。
武則天年輕時貌美如花,十四歲便被選入宮,當了唐太宗的妃嬪。唐太宗死後,武則天被送到感業寺做尼姑。
唐太宗的兒子李治繼位,就是唐高宗。高宗未當皇帝以前,已經很喜歡武則天。這事被高宗的皇后知道了,她為了與其他妃嬪爭寵,便把武則天從感業寺接回皇宮,博取高宗的歡心。
武則天進了皇宮後,得到高宗的專寵。皇后看在眼,心又變得酸溜溜的,便常在高宗面前說武則天的壞話,卻惹來高宗的討厭。武則天也察覺出皇后對她的敵意,於是決心除掉她。
武則天生了女兒,有一天,皇后來探望,坐了一會就走了。皇后離開後,武則天心生一計,悄悄地走到小寶寶的床前,握着小寶寶的脖子。很快,小寶寶便不會動了。她不動聲色,照樣蓋好被子,走出房去。
過了一會,高宗來看小寶寶。當武則天揭開被子,突然放聲大哭:「哇哇!我的寶貝呀!誰害死你呀?」高宗問宮女:「剛才誰來過?」宮女顫抖地回答:「皇后……皇后剛來過。」武則天哭着說:「皇上,你要替臣妾作主呀!」高宗大怒:「哼!皇后竟然殺了我的女兒!」
最後,高宗不顧眾大臣的反對,廢掉了皇后,改立武則天為皇后。
為了登上皇后的寶座,武則天不擇手段,不惜狠心殺害親生女兒,手段非常殘忍!
唐高宗則天順聖皇后即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通稱武后、武則天、天后、則天后、則天武后、則天帝等,本名珝,唐高宗李治的皇后(655年—683年在位)、中國唐朝第一位皇太后(683年—690年在位)、武周皇帝(690年—705年在位),唐朝太上皇(705年在位),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和女性太上皇。14歲入後宮為才人時,唐太宗因其美貌賜名媚,故人稱「武媚娘」,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後改名曌(漢語拼音:zhào,是「照」在則天文字中的寫法),取意「日月當空」(有另一種寫法:瞾,取其「雙目當空」之意。)。并州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人,出生於大唐帝國的首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大唐開國功臣武士彟的第二個女兒,母親為楊氏。
目錄 [隐藏]
1 生平
2 諡號
3 子女
3.1 子
3.2 女
4 注釋
5 其他瑣事
6 參考文獻
7 參見
[編輯] 生平
她從小性格強直,不習女工,因出身官宦之家,唯喜讀書,故知書達禮,深諳政事。童年時代,曾隨父母遍遊名山大川,閱歷深厚。
十四歲入宮,唐太宗封為才人。太宗死後入感業寺出家為尼。但宮中權鬥使她還俗入宮為唐高宗李治的昭儀。655年三十一歲時,高宗冊封皇后,後加封為「天后」,參預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她是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的母親。高宗死後,武氏長期代理朝政。
690年,廢睿宗,自授聖神皇帝,改洛陽為神都,國號為周,史稱南周或武周。
女皇執政期間,由於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加上後世史學家不齒於她擁有男嬪妃(稱為面首)[2],所以史書內都對她的所作所為大加鞭韃,指其一個女人,卻如此陰險、殘忍、善弄權術。但女皇善治國、重視人才的延攬,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的確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史稱武周之治。
雖然唐睿宗李旦改姓武,為皇嗣,但武則天日漸衰老,朝臣大多認為應當由廬陵王唐中宗李顯繼位。武則天採納了李昭德、狄仁傑的諫言,「那有姪兒替姑母立廟」後,下旨接廬陵王回朝。女皇晚年希望廬陵王李顯改「武」姓以繼帝位,但李顯的軟弱使她放心不下。
長安五年(705)五月,女皇病重,朝臣張柬之等人推舉李顯繼位,恢復大唐國號,武周終於結束。武則天退位後,唐室尊稱她為則天大聖皇帝。
神龍元年(705)十一月去世前武則天發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
[編輯] 諡號
雖然唐室依照她的遺詔諡號,後來仍有數次修改:
中宗唐隆元年(710年),改為天后;
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改為大聖天后;
延和元年(712年),改為天后聖帝,未幾,改為聖后;
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為則天皇后;
天寶八載(749年),加諡則天順聖皇后。
武則天著有《垂拱集》百卷,《金輪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詩四十六首,《全唐文》編其文為四卷。
宋代洪邁在《容齋隨筆》說:「漢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謂不明」,清代趙翼謂其為「女中英主」。1994年,人們為了紀念她,將金星上的一座環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來源請求]。
[編輯] 子女
[編輯] 子
孝敬皇帝(代王)(曾有廟號——唐義宗) 李弘
章懷太子(潞王,後改封雍王) 李賢(曾改名李德)
中宗李顯
睿宗李旦(曾用名李旭輪)
[編輯] 女
安定公主早殤,後來武則天收養唐高祖女千金公主,並改其封號為安定公主。
太平公主李令月
[編輯] 注釋
^ 從684年-690年唐睿宗仍然在位期間,還有光宅、垂拱、永昌、載初幾個年號。雖然有文獻[1]把這幾個年號算作唐睿宗的,但是這段期間,武則天實際操縱朝政,睿宗毫無實權。因此大多文獻把這幾個年號算在武則天名下[2][3]。
^ 武則天的「男嬪妃」應為「男寵」而不是「面首」。
[編輯] 其他瑣事
唐太宗在世時,曾請天文師算命,天文師認為,不出三十年,李氏皆亡於一個姓武的人手裡。於是太宗屠殺武氏朝臣,沒想到所算者竟是他身邊的武媚娘。
感業寺時期,李治有次前往祭拜,看到武則天後便魂不守舍。當時,與蕭淑妃爭寵的王皇后,便趁此納武則天為自己派系,跟蕭淑妃對抗,沒想到兩人皆亡於武則天之手。
武則天稱帝後,亦有多名男寵。其中最出名者乃馮小寶,武則天後派他在洛陽東的白馬寺出家,法名懷義,但仍與武則天私通。某年於蘭盆節,當時已經逐漸失寵的懷義,為討武則天注意,不慎火燒,火勢蔓延整個洛陽。
[編輯] 參考文獻
↑ 陳光,中國歷代帝王年號手冊,北京燕山出版社 第225-226頁 ISBN 7540210311
↑ 徐紅嵐,中日朝三國歷史紀年表,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第150頁 ISBN 7538276193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中華書局,2004年 第100頁 ISBN 7101025129
維基文庫中該作者的作品:
武則天武則天——女皇之路
唐高宗則天順聖皇后即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通稱武后、武則天、天后、則天后、則天武后、則天帝等,本名珝
生平
她從小性格強直,不習女工,因出身官宦之家,唯喜讀書,故知書達禮,深諳政事。童年時代,曾隨父母遍遊名山大川,閱歷深厚。
十四歲入宮,唐太宗封為才人。太宗死後入感業寺出家為尼。但宮中權鬥使她還俗入宮為唐高宗李治的昭儀。655年三十一歲時,高宗冊封皇后,後加封為「天后」,參預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她是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的母親。高宗死後,武氏長期代理朝政。
690年,廢睿宗,自授聖神皇帝,改洛陽為神都,國號為周,史稱南周或武周。
女皇執政期間,由於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加上後世史學家不齒於她擁有男嬪妃(稱為面首)[2],所以史書內都對她的所作所為大加鞭韃,指其一個女人,卻如此陰險、殘忍、善弄權術。但女皇善治國、重視人才的延攬,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的確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史稱武周之治。
雖然唐睿宗李旦改姓武,為皇嗣,但武則天日漸衰老,朝臣大多認為應當由廬陵王唐中宗李顯繼位。武則天採納了李昭德、狄仁傑的諫言,「那有姪兒替姑母立廟」後,下旨接廬陵王回朝。女皇晚年希望廬陵王李顯改「武」姓以繼帝位,但李顯的軟弱使她放心不下。
長安五年(705)五月,女皇病重,朝臣張柬之等人推舉李顯繼位,恢復大唐國號,武周終於結束。武則天退位後,唐室尊稱她為則天大聖皇帝。
神龍元年(705)十一月去世前武則天發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
收錄日期: 2021-04-29 18:47: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8000051KK0150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