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同意安史之亂是導致唐朝衰亡的關鍵因素嗎﹖為什麼﹖

2007-04-08 8:39 pm
有言安史之亂是導致唐朝衰亡的關鍵因素。你同意此說法嗎﹖試打發你的意見。
****
請大家幫幫忙吧,等着用的。
****
十分感激!!!
****
會考題目來的!!!!

回答 (1)

2007-04-10 10:16 pm
✔ 最佳答案
平定安史之亂後,朝廷因無力對抗外藩,所以只能對叛將採安撫手段,令安史餘黨仍據黃河下游南北區。另一方面朝廷又封賜平亂有功的將領,各授以鎮帥,使地方 軍力繼續擴張,令兵鎮遍及全國,而中央兵力又不足與之抗行,形成內輕外重的局面,令地方藩鎮日益坐大,遂演變成藩鎮據割之局面。

史學家陳寅恪曾言:「安史之霸業,雖俱失敗,而其部將所統之民眾,依舊保持勢力與中央政府對抗,以迄於唐室之滅亡。」所以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捩點,我亦同意安史之亂是引致唐代覆亡的首要因素。

除此之外,政治、經濟、社會、亦因安史之亂而遭受嚴重破壞。例如物價飛漲、租庸調制遭受破壞、人口銳減、土地荒蕪、國防空虛等。亂後,唐室內有藩鎮割據、宦官亂政,外有回紇、吐蕃、南詔等外族入侵。內憂外患交織,令其統治逐步走向衰亡。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室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共主,對地方全無駕馭之法可言。唐室並未徹底消滅安史的餘部,也未實行削藩,相反地為早日平亂、瓦解、安撫叛軍降 將,以姑息政策招降叛軍將領,就就地把他們封為節度使,使其盤踞邊鎮要地,軍事實力得以保存及滋長,如田承嗣獲封為魏博節度使。還有一些功臣也被封為節度 使,於是形成「自國門以外,皆分裂於方鎮」之局,成為唐朝中葉以後的巨患。一般的地方藩鎮地連數州,更有地勢險要如魏博、盧龍二鎮,使鎮將能驕橫跋扈,唐 室也無可如何。特別是河北三鎮(成德之李寶臣、盧龍之李懷仙、魏博之田承嗣),原都是安史餘孽割據的地方,最為跋扈。代宗末年,田承嗣死,由其侄田悅繼 位,開藩鎮世襲之先例。唐室既不能過問鎮將的繼承,也遭受藩鎮的攻擊。從此,割據一方的節度使父死子繼,官爵自為,甲兵自擅,刑賞自專,戶籍不報中央,賦 稅不入朝廷,儼然似獨立王國。由此可見,安史亂後的唐中央再也不能控制地方,使地方勢力得以滋長,中央也因失去地方的供給而力弱。

安史之亂中,宦官李輔國參與擁立肅宗有功,平亂後獲出掌禁軍。由此開始宦官參決皇帝皇位繼承事宜,且握禁軍,權力不斷擴大。誠如《新唐書》所云︰「小人之 情,猥險無顧藉,又日夕侍天子,狎則無威,習則不疑,故昏君蔽於所呢,英主禍生所忽。玄宗以遷崩,憲、敬以弒殞,文以憂僨,至昭而天下亡矣!禍始開元,極 於天祐,凶復參會,黨類殲滅,王室從而潰喪,譬猶灼火攻蠹,蠹盡木焚,詎不哀哉!」。自憲宗起,宦官進而誅殺皇帝,掌廢立之事,僭權犯上。被宦官威脅退位 的有順宗的永貞內禪和文宗的甘露之變。而憲、敬二宗更被宦官所弒殺。宦官弄權下政治日非,人才凋零,朝政混亂,唐室更日益衰頹。

唐自安史之亂後,北方長期戰亂,生產破壞,加上藩鎮割據,朝廷連年征討用兵,國庫日益枯竭。雖有南方的稅收可勉強支持北方的朝廷,但由於藩鎮割據,破壞了 唐室北方之經濟,使北方地方殘破,生產停頓,物資短缺,而租庸調制亦因為戰亂導致的人口流徙、戶籍散佚及田土荒蕪等因素而不能再被運用,令稅收下降,使政 府不得不另立名目,徵收其他稅項以作彌補,導致人民生活困苦。加上藩鎮跋扈,地方不上貢中央,及後回紇又恃功苛索,最終使唐室財政枯竭。

唐代自安史之亂後,回紇自恃助唐平定安史之亂有功,恃功驕橫苛索,加上吐蕃不斷入侵及南詔叛服無常,導至邊防空虛。進一步損害了唐的國力,造成邊境不寧,民生日困。朝廷亦因被迫連年征戰,消耗鉅大,唐朝國威蕩然無存,天可汗制度趨於崩潰。

唐朝後期的局勢是地方藩鎮之間的互相制衡而維持中央政府不被攻陷。中央政府只在名義上統領地方,然而地方節度使已經攬下了地方的兵、財、政權,節度使的廢立更是由其部下而非中央決定。

總括而言,在地方、中央、經濟及對外關係四大方面可以看出唐由盛世突步衰落,關鍵在於安史之亂。因為經過八年的安史之亂後,唐室元氣大傷,再沒能力復元,更從此步向衰落敗亡的道路。所以安史之亂實為引致唐代覆亡的首要因素。


收錄日期: 2021-04-23 16:54: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8000051KK0149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