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2007-04-07 10:42 pm
冬至的由來係點嫁?

回答 (4)

2007-04-08 5:56 am
✔ 最佳答案
1冬至的由來

冬至又稱為冬節,依照我國傳統的曆法,以五日為一候,三候十五日為一節或一氣,在一年裡又分為十二節與十二氣,合稱為二十四節氣,這就是擇日學上所用的節氣,擇日學上是依農曆的節氣來選定吉課,而所謂的農曆則為陽曆與陰曆的結合,陽曆指的就是二十四節氣(把太陽運行的週期分為十二個階段,再劃分二十四個節氣,一節一氣為一個月。),陰曆乃為純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週期而定。),日子都在國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兩日。

冬至就是二十四個節氣的其中一個,因為冬至並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在冬至這一天,對於位於北半球的台灣,這時太陽剛好直射在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使得台灣處於冬季的季節,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迴歸線轉移,台灣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所以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又慢慢的回昇。

2.與節日有關的故事
根據周朝的記載,民間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又因為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於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就因曆法的不同,使得民間一直傳承著周曆曆法,認為冬至過後就是另一年的開始(才有吃圓仔後就多了一歲的說法)這也是冬至為何在民間會那麼受重視,但是這樣的錯誤傳承,使得民間的觀念與目前擇日學上,所用的夏曆曆法有了很大的出入,這樣的錯誤觀念應該矯正,把正確的曆法傳承才對。

另外民間有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與來到的先後,來預測往後的天氣。俗語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這是依據冬至日到來的早晚,推測寒流到台灣的早晚);俗語也說:「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麼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
3慶祝活動
儘管冬至後,日光照射逐漸北移,但酷寒的氣候仍會持續一段日子。為了替年老的長輩禦冬,漢朝有在冬至獻履襪給尊長的習俗。崔駰的「冬至襪銘」就記載了這項習俗。同時,漢朝的冬至行事也添加了祖先崇拜的成份。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十一日,冬至之日薦羔。先薦玄冥於井,以及祖禰。齋、饌、掃滌如薦豚。其進酒尊長,及脩謁剌賀君、師、耆老如正日」。這是說,漢朝人在冬至以羔祭水神玄冥及祖先,以酒進奉尊長,並在冬至這天準備「謁剌」。所未有紙,謁剌的作法是將竹木削薄後,再於其上書寫姓名。至於「賀君、師、耆老如正日」則可以看出上古以冬至為歲首在習俗上的殘留。

以冬至作為年節的傳統源遠流長,許多朝代的冬至習俗都可看出來有慶祝新年的意味。沈約的《宋書》「禮志」:「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因小會其儀,亞於歲朝也。」有人因此就稱冬至為「亞歲」。唐朝李綽的《秦中歲時記》也記載:「冬至,賜百官辛盤,謂之借春。」除了在冬至賜臣下外,官中也於此日受外邦進貢。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卷上記載,開元二年(七三○)冬至,交阯國曾進貢一株「避寒犀」,甚受唐玄宗的喜愛。

宋人注重冬至的程度,遠超過其他的歲時節慶。《東京夢華錄》卷十上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南未時,甚至在冬至前後三天商店罷市,垂簾飲酒賭博,稱為「做節」。南方甚至有句俗話說「肥冬廋年」,可以為這種現象做一註腳。

自明洪武十七年起,冬至開始放假三天。據劉若愚的《酌中志》火集記載,明朝宮中自冬至節開始,宮眷內臣都換穿陽生補子蟒衣,房中則掛綿羊太子畫貼。司禮監刷印「九九消寒」詩圖。一般認為,冬至後,要過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寒盡春來。

清朝皇室於冬至日祭天,次日百官上表朝賀。是一年當中相當重要的典禮。據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當時的「紳耆庶士,奔走往來,家置一簿,題名滿幅」。這種習俗,又稱「拜冬」。拜冬的時候,不論男女,都會穿上新衣來互相拜揖。南方人則有在冬至拜墓的習俗,稱為「掛冬」。先冬至一,日親朋之間就以食物相饋贈,提筐擔盒,往來不紀於道,稱為「冬至盤」。節前一夜,稱為「冬至夜」,人家設席飲宴,稱為「節物」。歸寧娘家的女兒,在這天一定得回到婆家。據說,冬至夜若留已嫁的女兒在娘家過節,那會使兩家都發生不吉利事情。不論貧富,家家都在冬至拜祖先,偶而也有懸掛祖先遺像的。

4.詩文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涯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是三泰。
參考: website
2013-11-29 9:00 pm
號外!!號外!!

台灣首家合法博弈網站正式成立

即日起加入本站並儲值成功,即可免費獲得讀卡機乙部!

詳情請洽官方網站 aa777.net
2007-04-13 11:18 am
do your homework ,
don' t 問 別 人 !!! = =
2007-04-07 10:47 pm
冬至就是二十四個冬節就是冬至,時間在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依照我國傳統的曆法,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一年又分為十二節和十二氣,合稱為二十四節氣,而節氣中的一個。因為它的日子並沒有固定,所以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在冬至這一天,對於位於北半球的我們,這時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正因為如此,冬至便成為曆法上重要的節氣之一。更由於古人對於這種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有著深刻的認識,所以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升了。

在古代,冬節曾是一個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就有利用「冬至」日郊祀祭天的記載,又因為周曆的正月是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元旦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才有的。漢代甚至在冬至前後,從皇帝到百官都停止辦公,全部休假來慶賀這個日子呢!

「冬至」又稱為「至節」,因為它是「陰極之至」、是「陽氣始至」,也是「日行南至」的節日。又由於冬至過後,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又有「冬節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年節相差無幾。另外,冬至又有如「亞歲」、「如正(新正)」、「履長節」等的稱呼,民間則多稱為「冬節」。又由於富人都過著豐厚的冬至,而窮人則只能貧苦的過夜,於是又有「有者冬至夜,無者過一夜」、「富人吃一夜,窮人凍一夜」的俗諺。

民間又以冬至日到來之先後,及當天天氣的好壞,推測往後的天氣。俗語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這是依據冬至日到來的早晚,推測寒流到臺灣的早晚);俗語也說:「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麼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

在冬至的應節食品方面,有許多有趣的傳統,甚至是各族的特色。例如:滿族旗人在冬至祭天祭祖之後,將祭拜過後的豬肉煮成白肉和親朋好友分享;在陜西地方,人們相信共工的兒子,在冬至這天去世,變成散播瘟疫的惡鬼,但疫鬼怕紅豆,因此在冬至這天,大家煮紅豆粥來避開瘟疫;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在冬至這天則有吃餛飩的習俗,有句俗諺說:「冬至餛飩夏至面」,另外在西北地方則多半吃餃子(餃子在明代之前稱為餛),民間甚至有流傳「吃了冬節的餃子,不凍耳朵」的諺語(據說這種習俗是來自于醫聖張仲景施藥為窮人治凍傷的故事而來的)。


收錄日期: 2021-04-16 14:11: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7000051KK021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