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一問(請不要介紹小王子)

2007-04-07 7:02 am
請介紹一本名著,我想知一本名著的書名和作家,可以是中外小說的。

回答 (4)

✔ 最佳答案
一本名著的書名:三國演義
作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是一本長篇歷史小說,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亦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齊名。作者一般認為是明朝的羅貫中,但目前尚無定論,爭論很多。小說以劉關張三兄弟、諸葛亮、東漢、曹魏、蜀漢及孫吳六大路線為中心,講述由黃巾起義至魏、蜀、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為終結。小說通篇精巧敘述謀略,被譽為「中國謀略全書」。

起源與版本
三國故事在中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臺,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至治年間出現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

現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全書24卷。亦有弘治刻本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文字粗樸,內容較平易。至清朝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


[編輯] 作者
一般人認為《三國演義》的作者為羅貫中。

不過,近年亦有對作者提出爭議。一位名叫張志和的民間學者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發現了一部明代插圖孤本黃正甫刊二十卷《三國演義》。張先生發現雖然該版本封面、序言、目錄、君臣附錄是明天啟三年補訂,而正文部分卻是早年留下的舊版本。這也讓原先的「嘉靖本為三國演義最早刻本」之說失去依據。

從《三國演義》本身內容看,也有許多地方可看出作者可能不是羅貫中。如「關雲長五關斬六將」部分,關羽尋找劉備的路線明顯不符合地理常識,而作為北方太原人的羅貫中不應對鄰省地理如此無知。而蜀國將領黃權在黃正甫版中多次被寫成「王權」,顯示該書作者可能為南方人。

胡適先生曾在20世紀30年代說過:「《三國演義》不是一個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義家的共同作品。」「《三國演義》的作者、修改者、最後寫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學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由此看來,三國演義可謂是集體著作。


[編輯] 特色

持羽毛扇的諸葛亮《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在對三國態度上,尊劉反曹鄙吳是民間的主要傾向,而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和皇室正統思想。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國演義時,把明代流傳下來的版本中不實譏望、怪力亂神之處刪除勘正。

而書中亦刻畫了近二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則被塑造成一位「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和陰謀家。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主要以個人恩怨為前提。劉備則被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而當中的戰爭,手法多樣,讀者往往感到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被認為是波瀾起伏、跌宕跳躍,使人讀來驚心動魄,將歷史上沒有的描寫得更細緻。不過,前33回寫了從桃園結義到曹操統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寫了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死於五丈原的27年,以後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卻草草收場。


[編輯] 《三國演義》故事內容大綱

[編輯] 黃巾起義
故事背景是在東漢末年至西晉初。東漢王朝最後幾個皇帝都是昏庸無能,親信宦官,疏遠忠臣,導致朝廷腐敗,百姓生活痛苦不堪。東漢靈帝在位時,就爆發了大型農民起義;黃巾之亂。黃巾首領張角據說曾遇見仙人,幸得天書,學得有效的治病方法,後雲游四方收徒,聚眾起義推翻腐敗的東漢王朝。亂世必出英雄,果然出現了像劉備、關羽、張飛、曹操等英雄人物。

全國諸侯等在大將軍何進的帶領下起兵剿滅黃巾賊,後又發生十常侍之亂。漢靈帝已故,漢少帝劉辯即位。何進欲殺皇宮裡所有禍害皇帝的宦官,不料反被宦官誘殺。眾諸侯在袁紹和曹操的帶領下,沖入皇宮,將宦官趕盡殺絕,還誤殺了不少不留鬍鬚的男人。少帝與陳留王劉協於慌亂中逃出皇宮。


[編輯] 魔王董卓
各路諸侯分頭尋找少帝與陳留王,最終由來自西涼的董卓找到。董卓護駕有功,趁機專權,掌握朝廷。董卓後來廢了漢少帝,擁護陳留王即位為漢獻帝。董卓橫行霸道,殘害忠良,引起百姓的憤怒。曹操欲行刺董卓,不料失敗而逃亡。曹操假傳聖旨,召集各路諸侯結盟反董卓。18路諸侯在袁紹的率領下殺向首都洛陽,迫使董卓劫持皇帝遷都到長安。董卓後來與人稱武藝最高強的人的義子呂布相爭美女貂蟬。呂布在王允的勸說下,殺了危害國家百姓的董卓。


[編輯] 英雄逐鹿中原
長沙太守孫堅於洛陽一口井底中發現了傳國玉璽,欲私藏起來。袁紹聞此事,大怒,欲逼孫堅交出玉璽。孫堅不肯,逃回長沙,路途中遭荊州劉表襲擊。孫堅為此事與劉表結怨,後發兵進攻荊州,不料死於戰中。在河北,袁紹與公孫瓚正在互相爭奪土地,爆發了界橋之戰。同時,許多無官位的平民領袖如劉備等正在建立起自己的實力。曹操廣招賢才,建立起了一支強悍的軍隊,準備霸佔中原。


[編輯] 曹操的崛起
曹操奉迎流浪的漢獻帝,擁護獻帝,於許昌建新都。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剿滅他的對手如呂布、張繡、袁術等,日漸強大起來,稱霸中原。後來曹操與袁紹在官渡之戰中一決雌雄,以寡敵眾大敗袁紹。曹操揮軍北上,消滅袁紹、大敗烏桓、平定遼東,統一了北方。曹操所稱霸的廣闊土地後成為建立魏國的基礎。


[編輯] 孫策立業
孫策自父親孫堅戰死後,常懷意志重振家業,稱霸江東。他拿父親所留下的遺物傳國玉璽與淮南袁術交換兵馬。孫策一旦掌握兵馬,同時又有追隨先父的老將、結拜兄弟周瑜、足智多謀的謀士等扶持,發兵進攻江東,經過多年苦戰,終於稱霸江東,坐鎮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為後來建立吳國打好了根深蒂固的基礎。不料,孫策遇刺受重傷身亡,由年幼的弟弟孫權繼承基業。孫權有周瑜、張昭等能臣勇將扶持,穩坐江東,建立起一股強大的實力。


[編輯] 劉備未成的霸業
劉備與關羽、張飛曾在桃園結義時立下承諾忠心輔佐漢室,拯救天下蒼生,不料只能空懷大志。劉備討伐黃巾雖有功,卻只得一個小縣令的官職。後來劉備投奔公孫瓚,就任平原太守,曾相約討伐董卓,於虎牢關前大戰呂布。曹操的父親曹嵩被徐州陶謙的部下張闓所殺,起兵攻打徐州雪恥。陶謙求助,劉備來到徐州協助陶謙抵擋曹操大軍。曹操退兵後,陶謙去世前將徐州交於劉備,劉備就任徐州牧。呂布被曹操打敗後,逃到徐州投奔劉備。劉備慷慨收留呂布,不料呂布恩將仇報,反奪徐州。劉備同曹操結盟,消滅呂布。劉備同朝廷大臣密謀除掉專權欲篡位的曹操,不料事情暴露。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逃去投奔袁紹,後在汝南建立實力。曹操再次於汝南大敗劉備,迫使劉備逃往荊州投靠劉表。劉表讓劉備鎮守新野,以抵抗將要南征的曹操。劉備三顧茅廬,得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輔佐,如魚得水。


[編輯] 曹操南征與赤壁之戰
曹操自封丞相,統一北方後,舉兵南征荊州與東吳。劉備於新野兩度殺退曹軍,不過失去城池,被迫南往荊州。劉表已故,荊州由幼子劉琮接管,長子劉琦留守江夏。劉備協民渡江,來到襄陽城外,求劉琮讓他進城,被劉琮拒絕。劉琮後來投降曹操,荊州落入曹操手中。劉備不得已南下到江夏投靠劉琦,途中遭曹軍追殺,百姓死傷無數。 為抵擋曹操凶猛的來勢,劉備派遣諸葛亮前往東吳說服孫權結盟抗曹。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孫權、周瑜與曹操決一死戰。周瑜不容諸葛亮,多次想加害諸葛亮,但都沒成功。周瑜暫時放下殺諸葛亮的念頭,專心策劃對付曹操。最終,劉備與孫權的聯軍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大獲全勝,曹操往北逃亡。


[編輯] 劉備、孫權相爭荊州
赤壁大戰後,孫、劉相爭荊州。周瑜領兵與曹軍展開大戰,取勝後以為自己已經攻下荊州,不料曹軍中諸葛亮調虎離山之計,荊州落入劉備手中,吳軍苦戰一無所獲。孫權不滿,派遣魯肅前往荊州向劉備討還荊州。劉備多次在諸葛亮的勸說下推辭交出荊州,說等劉琦死後交出荊州。劉琦病逝後,劉備又說取得容身之地後再交出荊州。孫權、周瑜無奈,多次想辦法奪取荊州。周瑜使美人計,欲騙劉備到東吳娶孫權之妹為妻,實為扣留劉備在東吳,逼諸葛亮交出荊州以交換主公。東吳招親,弄假成真,劉備不但取得孫權之妹為妻,還安全地返回荊州。周瑜所使出的計謀屢屢被諸葛亮識破,未得成功。最終,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嘔血而死。



have many.go 參考資料 website la,thank you
2007-04-07 11:09 pm


《飄》(Gone With The Wind),作者為瑪格麗特.米契爾,1936年出版,曾在1937年獲得普利茲獎。


書名

此書名取自恩斯特.道森的詩《sum qualís eram bonae sub regno Cynarae》第三段第一句:「我忘卻的太多了,Cynara! 隨風而去。」(原文:I have forgot much, Cynara! Gone with the wind. )書名的也同樣在小說中出現:當思嘉麗為躲避北方軍對亞特蘭大的轟擊,逃回她家族的農場塔拉,有一個瞬間,她想到:「塔拉還在嗎?抑或是它已經隨著席捲佐治亞州的風暴而去了呢?」(Was Tara still standing? Or was Tara also gone with the wind which had swept through Georgia?")【原文第390頁】


摘要

米切爾在這部作品中塑造了一位具有叛逆性格的喬治亞女性思嘉麗.歐哈拉,講述她與朋友,家人,情人在美國內戰前,美國內戰時期,和戰後重建時期的生活。同時也講述了思嘉麗與瑞德間的愛情故事。

第一部
第1章至第7章
從思嘉麗到十二橡樹參加聚會到阿舍利訂婚。

第二部
第8章至第16章
思嘉麗在戰爭早期於貝蒂姑媽和梅蘭妮一起在亞特蘭大的生活。

第三部
第17章至第30章
思嘉麗在亞特蘭大即將被攻陷時逃出,回到塔拉。塔拉的生活極其艱苦。

第四部
第31章至第47章
戰後新政權高昂的土地稅迫使思嘉麗回到亞特蘭大並最終嫁給了弗蘭克。

第五部
第48章至53章
思嘉麗和瑞德·巴特勒結婚,並最終認識到她其實並不愛阿舍利。可是瑞德已經放棄了要讓她愛上他的打算,放棄了她。


人物

思嘉麗.歐哈拉——中心人物。任性,堅強,自私的美國南方少女。(又譯:斯佳麗,郝思嘉)

瑞德.巴特勒——思嘉麗的愛慕者,第三任丈夫。特立獨行,常常冒犯別人。(又譯:白瑞德)

阿舍利.威凱茲——思嘉麗為之傾心,但他娶了梅蘭妮。(又譯:衛希禮)

梅蘭妮.哈密頓.威凱茲——阿舍利之妻。溫柔,堅強,善良。思嘉麗的大姑子和朋友,阿舍利感情的競爭者(梅蘭妮並不知情)。(又譯:韓梅蘭)

葛萊德.歐哈拉——思嘉麗的父親,愛爾蘭人;塔拉莊園的主人。(又譯:郝嘉樂)

艾倫.歐哈拉——思嘉麗的母親。(又譯:郝愛蘭)

蘇倫.歐哈拉和凱倫.歐哈拉——思嘉麗的兩個妹妹。(又譯:郝蘇倫和郝卡蓮)

媽咪——思嘉麗的保姆,和年長女伴;歐哈拉家的黑人女奴。(又譯:黑媽媽)

查爾斯.哈密頓——梅蘭妮的哥哥,思嘉麗的第一任丈夫,原為阿舍利妹妹哈尼的男朋友,且已確定要結婚。在電影版中,查爾斯是阿舍利妹妹茵迪亞蒂男朋友。(又譯:韓查理)

弗蘭克.甘迺迪——思嘉麗的第二任丈夫,原為思嘉麗妹妹蘇倫的男朋友。(又譯:甘福隆)

貝蒂帕特姑媽(貝蒂˙哈密頓)——梅蘭妮與查爾斯的姑媽,在戰時思嘉麗住在她家裡。(又譯:韓佩蒂)

百麗.沃靈——高級妓女;富有,但被其他婦女唾棄;瑞德的朋友。(又譯:華貝兒)

威爾.本特恩——一位貧苦的,只有一條腿的南方聯盟士兵。在小說第三部流落到塔拉時身染肺炎,愛上了凱倫,但與蘇倫結婚。(又譯:班威爾)

維德.哈密頓——思嘉麗與查爾斯的兒子。(又譯:韓韋德)

埃拉.甘迺迪——思嘉麗與弗蘭克的女兒。(又譯:甘愛雅)

尤格妮.維克多拉.波尼.巴特勒——思嘉麗與巴特勒的女兒。(又譯:白美藍)


重要地點

塔拉——歐哈拉一家的家和種植園,思嘉麗為保住它而抗爭

十二橡樹——威凱斯家的種植園;第一部中阿舍利的生日野餐聚會在此舉行

桃樹街——亞特蘭大的一條主要街道;貝蒂帕特姑媽居於此處;書中大部分情節在此發生;故事後半段斯嘉麗和瑞德在此擁有一所大房子


小說中的種族歧視和歷史失實

小說中的人物對黑人有明顯的種族歧視,即使按照1860年的觀點也是如此。僅舉兩例:

「黑人是多麼愚蠢啊!他們從來不會去想任何事情,除非你去命令他們。」思嘉從陷落的亞特蘭大回到塔拉後曾這樣想。

「他們竟然敢笑,這些黑猩猩!她真想把他們全都抓起來,用鞭子狠狠的抽,直到他們皮開肉綻鮮血淋漓。北方佬要給他們自由真是見鬼了!」思嘉麗在戰後看到自由黑人時這樣想。

書中重複著對美國蓄奴南方仙境般的描寫。奴隸制在這裡是一種相當仁慈的體制,鮮有體罰或責罵奴隸的事發生。奴隸們被很好的照顧,他們也都對現實很滿足。書中稱戰後的重建時期充斥著不負責任的黑人襲擊白人婦女,在立法機關之中舞弊的事件。但從現存的歷史證據來看事實卻恰恰相反。


政治

批評家和歷史學家認為本書帶有強烈的美國南方聯邦政治信仰,且對美國蓄奴南方的文化進行了不切實際的美化。書中對1864年亞特蘭大陷落和戰爭創傷的生動描寫(部分在1939年的電影中被刪去),表明作者對該段歷史進行了相當的研究。但是,其研究的材料基本上僅限於美國南方作家和歷史學家的作品。米切爾對戰爭和創傷的sweeping描述使本書於1937年5月3日獲得普利茲獎。

書中的有一部分與早期的三K黨有關:戰後,斯佳麗遭到新解放黑人的襲擊,她的男性朋友們在夜間對黑人棚戶區進行了報復性襲擊。這次襲擊被以充滿同情的筆調寫成是必要且正義的,而試圖逮捕襲擊者的執法官被描繪成殘暴的北方佔領者。儘管在此事件的描寫中並未提到三K黨,但斯佳麗後來得知阿舍利·威凱斯和其他所有參與這次攻擊的人都是三K黨成員。米切爾應該是從她的歷史研究中了解到:在18世紀70年代末期,很多地方反黑人團練都最終加入了三K黨。書中曾提到斯佳麗很厭惡三K黨,並認為男人都該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儘管這基本上都是出於她自私的考慮,好讓受驚的她多受到點關愛,且不再給可惡的北方佬更多的理由來加強有害她生意的軍事管制)。書中提到瑞德對三K黨並不感冒,但他說過如果真的需要他會很好的融入這個社會的。但小說中從未說明瑞特是否認為必須走到這一步。當地的親北方政府隨後在瑞德和阿舍利的壓力下倒台。


人物原形

《飄》的很多部分與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自己的生活有很多的相似點,這說明他的生活經歷為她的小說提供了一些原形。例如,米切爾對美國內戰時期的生活和困難的理解來自於年長親戚鄰居講述的戰時舊事。儘管瑪格麗特.米切爾說《飄》中的人物沒有現實原形,現代研究者還是發現米切爾的生活圈子裡的一些人和他認識或聽說過的人與小說中的人物有著相似性。瑞特.巴特勒被認為是以米切爾的第一任丈夫瑞德.阿普朔為原型構建的。米切爾與其於1922年結婚,並在發現他是走私販後離婚。(另:喬治亞州愛得威爾(Adairsville)的Sir Godfrey Barnsley也被認為是瑞特的原形。在名為「林地」和隨後的巴斯里園種植園待過後,米切爾可能得到了有關真壞人的靈感。)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母親瑪莎.布勞茨.羅斯福可能至少是斯嘉麗的部分原型。羅斯福的傳記作者戴衛德.麥酷洛夫發現:米切爾在做《亞特蘭大報》記者時曾採訪過87歲高齡的艾維林.金.威廉士。艾維林是瑪莎的密友,在瑪莎結婚時是她的伴娘。在這次採訪中,瑪莎的美麗、優雅和睿智,被長篇累牘的描述。瑪莎與斯嘉麗有著驚人的相似。
參考: 維基百科
2007-04-07 7:28 am
中國名著: 紅樓夢
作者: 曹雪芹
中國古典名著: 通過四大家族的興衰, 寫人,寫情入木三分. 內有人情世故, 風花雪月, 有個性分明的王熙鳳, 林黛玉, 賈寶玉, 薛寶釵, 有各色人物, 性格, 語言, 體態活靈活現, 寫人物功力蓋世.
2007-04-07 7:14 am
紅樓夢 --曹雪芹
西遊記 --吳承恩
水滸傳 --羅貫中
(中國四大名著中其中三部)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59: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6000051KK0515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