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Q:什麼是隱逸?
A:《二十五史》中常見有「隱逸傳」這一列傳。「隱逸」這一名詞被廣泛使用,成爲隱居之人的通稱。何謂“隱逸”?隱者,隱蔽之意;指隱居的高士。如後漢書˙卷十七˙岑彭傳:「招聘隱逸,與參政事,無為而化。」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我們與山林隱逸不同,既然奉旨召我,君臣之禮是傲不得的。」當中的隱逸皆指隱居之名士。因此「隱逸傳」就是記載這類隱居高士的列傳。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出路無非有兩條,出仕抑或隱逸。自春秋戰國時代起,就已經約定俗成,學而優則仕,書中自有千鐘黍。知識分子十載寒窗苦讀,目的就是爲了出仕做官,出人頭地。一旦成爲士階層的一分子而不去做官,或者是已經做官而歸隱者,都是隱士。
史書通常所記載的人物都是對國家民族有貢獻的,青史垂名,但隱逸傳則是例外,書中所記載之人稱爲閑人(或出仕後就立定去向,重歸田園),對國家、社會無任何很大貢獻,爲何爲其作傳?
因為他們有名氣、有學問、有道德、有能力,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的確,在中國文化史上,不管何朝何代,對隱士的尊崇是始終如一的。《史記》的第一個列傳講的就是隱居在首陽山、餓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之後的史書中的《逸民傳》、《隱逸傳》、《高逸傳》、《高士傳》、《真隱傳》,雖然稱呼不一,但都是為這一類人立傳。
王績是隋唐時著名的隱居之士,亦為著名詩人,隱居後即潛心作詩。其事皆記於《新唐書》、《舊唐書》的《隱逸傳》中。他但求有道于己,不求有功于時,所以自以“無功”爲字,因後與其兄王通隱居于北山東皋,所以自號“東皋子”,又因極能飲酒,常一飲五鬥,所以又自號“五鬥先生”。從他的字、號,便可見他的思想。其實他名垂後世的原因,是他在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以詩賦著稱于世。其詩多寫田園山水,淳樸自然;其詩中猶以《野望》一篇最傳。
還有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更於《宋書》、《晉書》、《南史》三部史書的《隱逸傳》中記載。陶淵明一生曾做過幾年地方小官,後“不爲五斗米折腰”,辭官回家,從晋安帝義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隱居不仕。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歸田的這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三部正史均為陶淵明立傳,幷將其歸類于「隱逸傳」,與其他同時代拒官不仕的隱士,共同構成一組隱士群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什麼是方技?
方技所指的是:
亦作「方術」,指醫卜星相各種技能。
「方技」是中國古代用自然的變异現象和陰陽五行之說來推測﹑解釋人和國家的吉凶禍福﹑氣數命運的醫卜星相﹑遁甲﹑堪輿和神仙之術等的總稱。
方術起源于原始社會的巫術。由于古代社會生産力和科學知識所限﹐人們相信天主宰著一切人事﹐人間的統治者受命于天﹐把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風雲雨雪﹑山川草木﹑鳥獸蟲魚等的變异﹐視爲灾异和祥瑞的徵兆。相傳有“明堂羲和卜史”等官吏專門觀天文﹑察時變﹑紀吉凶﹐用卜筮來傳達天的意旨﹐幷用祭祀來消灾祈福。
用自然的變异來推測人事的吉凶禍福是唯心主義的﹐除去它附會的迷信觀念外﹐其觀察﹑記錄和用陰陽五行來說明自然的變异﹐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現象及其變化規律﹔有的方士從事煉丹和神仙之術﹐也積累了不少化學和醫藥的知識。因此﹐方術可以說是“科學思維的萌芽同宗教﹑神話之類幻想的一種聯繫”。中國古代的天文﹑歷數﹑醫藥﹑化學是和方術交織在一起﹐幷且是從方術內部發展起來的。
http://www.hoodong.com/wiki/%E6%96%B9%E6%9C%AF
孫思邈是著名的醫師,因方技包含醫學,自然歸於方技中。其事見於《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一(方伎)孫思邈傳》及《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一(隱逸)孫思邈傳》
孫 思 邈 ( 5 8 1 ~ 6 8 2 ) , 唐 代 著 名 道 士 , 醫 藥 學 家 。 他 搜 集 民 間 驗 方 、 秘 方 , 總 結 臨 床 經 驗 , 廣 泛 搜 集 了 以 前 許 多 醫 論 , 醫 方 以 及 用 藥 , 針 灸 等 經 驗 , 兼 及 服 餌 , 食 療 , 導 引 , 按 摩 等 養 生 方 法 , 為 醫 學 和 藥 物 學 作 出 重 要 貢 獻 , 後 世 尊 其 為 「 藥 王 」 。 (來源文章:孫思邈)
其他醫師如名醫華佗 ,就收於《三國志.魏志.方技傳 》
以下顯示曾出現有關方技/隱逸列傳的史書:
書名
隱逸
方技
《史記》
史記日者傳/龜策傳
《漢書》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
《三國志》
魏志方技傳
《後漢書》
逸民
方術列傳.
《宋書》
ˇ
《齊書》
高逸
《魏書》(指北魏)
逸士
藝術傳
《梁書》
處士
《陳書》
《北齊書》
方技傳
《周書》(北周)
藝術傳
《隋書》
ˇ
藝術傳
《晉書》
ˇ
藝術傳
《南史》
ˇ
《北史》
ˇ
《舊唐書》
ˇ
ˇ
《舊
五代史》
《新唐書》
ˇ
ˇ
《新
五代史》
《遼史》
ˇ
《金史》
ˇ
ˇ
《宋史》
ˇ
ˇ
ˇ表示有該列傳
此外元史/明史也有「隱逸傳」及「方技傳」(以上列表可能尚有不善;望能指點)
http://www.singtaonet.com:82/arts/200702/t20070208_465858.html
http://www.sinica.edu.tw/~wujs/reading/report-yiJL93021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