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如何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
不思善---思善就有境,不思善就沒有境。例如我想孝順父母,就有父母的境,然後才有孝順的善。我想布施,就有乞兒的境現前,才有布施的善。我想恭敬,就有師長的境現前;想禮拜,就有諸佛菩薩的境現前。所以思善、善境現前,善境亦是妄想。境一現就遮蔽清淨心。不思善,善境不現前,無妄想,心則清淨。
不思惡---思惡亦有境。想罵人就有人的境;想偷就有物的境。所以思惡則有惡境現前,惡境當然又是妄想。不思惡,沒有惡的妄想,心則清淨。
不思善,善境空,不思惡,惡境亦空,善惡境空,善惡的念亦空,正與麼時,境亡心寂,就是無念心,但還未到家,無念心只是一個功用。一日一夜無念心,七日七夜無念心,正與麼時---
釋迦佛七日七夜無念心,正與麼時,夜睹明星,豁然大悟。
一念未生以前即是無念,無念就是話頭,所以無念只是一個功用。正與麼時,從無念心而起疑情。
禪宗一法,所謂疑情就是這個境界。它不是思善,思善何必要你疑;它不是思惡,思惡又何必要你疑;它不是善境,善境就是善境,不需要你疑;惡境就是惡境,亦不需要你疑。就正因為不是善境、不是惡境、不是善念、不是惡念,無善無惡、無境無念,名之為無念。無念相續不斷,正與麼時,如何是---就是疑情。
有些人用功的時候,無念心坐香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正與麼時,在這個無念心中,看一下那個是自己的本來面目。在無念心中,看一日乃至七日,你就會在無念心中識取自己的本來面目。但是千萬不要急,在無念心中捱下去,終有一日可以碰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在無念心中,食不知食、行不知行,行路的時候,一頭撞向石柱,地一聲,立即悟道。在無念心中,觸著碰著,都可以令你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