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十個中國的歷史人物
回答 (4)
✔ 最佳答案
1.漢武帝(漢代)
2.唐太宗(唐代)
3.張騫(漢代)
4.鄭和(明代)
5.司馬遷(漢代)
6.李時珍(明代)
7.蔡倫(東漢)
8.張衡(漢代)
9.祖沖之(南北朝時代)
10.李白(唐代)
1)李白( 701-762年 ),唐代詩人,有詩仙的美譽。
2)岳飛( 1103-1142年 ),北宋時期的民族英雄。
3)沈括( 1033-1097年 ),北宋時期的人,是《夢溪筆談》的作者。
4)朱熹( 1130-1200年 ),南宋時期的儒家。
5)耶律楚材( 1190-1244年 ),元代的丞相。
6)鄭和( 1371-1435年 ),是明代人,人稱三保太監,曾七下西洋。
7)李時珍( 1518-1593年 ),明代人,《本草綱目》的作者。
8)李自成( 1606-1645 ),是明末人,自稱''闖王'',後攻入北京,迫使崇禎皇帝自殺。
9)孫中山( 1866-1925年 ),清末、民初人,帶領人民推翻滿清政府,號''國父''。
10)張居正,明代人,曾於明神宗時期實施一條鞭法,後被奸人所害。
魏武帝 曹操 (155-220)
字 孟德
三國時魏國的真正創業者,一代奸雄,他通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控制東漢王朝,為其子曹丕代漢建魏,最終平蜀滅吳打下了堅實基礎.他以權謀,奸詐,殘暴聞名,同時他也是卓有成就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此外,其書法,音樂,圍棋技藝亦接近國手的水平.
魏文帝 曹丕 (187~226)
字子桓,三國時魏武帝之子。自幼隨曹操爭戰弓馬純熟,性好文學,博聞強識。是歷代帝王終有名的文學家,作有典論及詩賦函札百餘篇。漢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將,兼副丞相。父卒,嗣為丞相。建安二十五年代漢即帝位,在位七年。在位間才取寬仁政策,減少徭役和兵役。排除異己。卒諡文帝。
晉武帝 司馬炎 (236-290)
晉開國君主,司馬昭之子。昭死,繼位為晉王,後魏帝讓位,乃登上帝位,建都洛陽,滅吳,統一中國,在位二十六年。
晉惠帝 司馬衷 (259-306)
晉武帝之子。性愚騃,賈后專政淫虐,帝不能制,及趙王倫殺后,自為相國,諸王相爭,遂成八王之亂,以至五胡亂華,後中毒崩,在位十七年,諡惠。
屈原 (約前340~約前277)
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傳為湖北秭歸人。出身貴族,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主張聯齊抗秦,選用賢能,但受貴族排擠不見用,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於漢北,於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其忌日成為後人紀念他的傳統節日 -- 「端午節」。重要著作有《離騷》、《九章》、《天問》等賦,對後代文學影響極大。
孔子(前551 - 前 479)
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為體」。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與影響了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一大部分人近兩千年。
包拯 (包青天)
包拯(999-1062)自希仁,蘆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聖五年(1027)進士。 中進士後,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遠去為官,直到雙親相繼去世,守孝完畢,才在親友的勸說下為官,期間長達十年之久,故以孝聞於鄉里。
魏徵 (580 - 643 )
魏徵(580-643)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理家業,曾出家當過道士。隋大業末年,魏徵被隋武陽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丞元寶藏任為書記。元寶藏舉郡歸降李密後,他又被李密任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卷宗。
清 林則徐 和『鴉片戰爭』
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鴉片戰爭(Sino-British Opium War)改變了中國的歷史,也改變了香港的命運。
嘉慶中葉後,清朝的統治日趨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國」自居,虛驕自大,閉目塞聽。而同一時期的歐美列強卻有長足發展,並把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作為他們擴大海外市場的主要目標。而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業國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國」思想,一直以來中國人對外來的產品的需求很小。外國商人為攝取暴利,從華南將大量鴉片走私輸入中國,鴉片的輸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餘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已猛增到四萬零二百箱。鴉片的氾濫,影響了民眾的身心健康,使吏治敗壞導致中國白銀外流,政府財政收入短絀。道光延續自雍正以來的禁煙政策,但鴉片走私不但不見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態的發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覺。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討論禁煙的看法,朝野對禁煙的看法不一,最終打東道光帝的是當時湖廣總督林則徐的禁煙奏摺。林則徐一針見血地指出:若再聽由鴉片氾濫下去,則數十年之後中原再無可禦敵之兵,也沒有可以充餉之銀。這種局面顯然是道光帝無論如何也不想看到的,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
明 鄭和(1371~1435)
本姓馬,小字三保,明雲南人。成祖時為太監,賜姓鄭,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東岸等處,開中外交通最遠的航路,宣揚威德, 助馬來西亞建國,海外諸國爭來朝貢。時人稱為三保太監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
在公元一四○五至一四三三年這段短暫的時間,總兵太監鄭和所指揮的寶船船隊,七次英雄式的遠航,遍及了中國海與印度洋,從台灣到波斯灣,並遠及中國人心目中的黃金國--非洲。雖然中國從阿拉伯商人那裡得知歐洲的存在,但並不想去那裡。歐洲這個「遠西」之地,所能提供的只有羊毛和酒,對他們來說,缺乏吸引力。在這三十年之中,外國的貨品、藥物與地理知識,以空前的速度輸入中國;相對地,中國也在整個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間和影響力。當時世界的一半已經在中國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無敵的海軍,如果中國想要的話,另外一半並不難成為中國的勢力範圍。在歐洲大冒險、大擴張時代來臨之前的一百年,中國有機會成為世界的殖民強權。
參考: 中華傳奇
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琊郡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大臣,名士司馬徽稱其為伏龍(臥龍),與鳳雛龐統齊名。
岳飛:
北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二月十五日,岳飛誕生在相州湯陰縣永和鄉(今河南省湯陰縣)的一戶農民家庭。岳飛從八、九歲起,就從事各種農耕工作,如牧牛放羊、拾柴割草、燒火煮飯等。勞動使他從小就鍛煉出超人的臂力,並具有結實的體質。
李世民 (599-649)
中華帝國千古一帝,為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淵之次子。出生於武功(今陝西武功西北),四歲時曾有相面先生預言說,此子將來必能濟世安民,因以為名。
嬴政:
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他的曾祖父是秦昭王,祖父是孝文王,父親是莊襄王。公元前 259 年正月,嬴政生於趙國首都邯鄲。
項羽:
項羽(公元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原楚國人。出生於名將世家,精通兵法,武藝高強。因祖父項燕為秦所殺,而立下反秦之志。 公元前209年與叔父項梁殺秦會稽郡守殷通,在吳(江蘇蘇州)起義,並擊敗秦將章邯。
漢高祖 :
(前256-前195)漢高祖-劉邦, 性情豁達大度, 知人善任,起初參加由陳勝,吳廣帶領的起義,後加入楚國的陣營,趁另一位將軍項羽,和秦的大軍打拉鋸戰,沒有秦國主力和他的軍隊對陣之餘,第一個攻進秦國的首都咸陽,滅了秦朝,被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并以蜀地為基地,和項羽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文有張良,武有韓信,後方有蕭何的輔助下,終於把項羽的軍隊包圍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 項羽突圍不果,自殺于烏江邊.
吳大帝孫權
182年—252年,字仲謀。222年在金陵稱王,229年稱帝,建立吳國,即東吳,史稱孫吳。222年—252年在位。父孫堅,兄孫策。
漢昭烈帝劉備
(161年—223年4月24日),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的建國者。
曹操
(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
呂布
(?—198年),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市)人。東漢末期的代表性的武將。善於弓馬騎射,臂力過人,被比喻為西漢名將李廣,有「飛將」的美譽。在民間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說。呂布雖驍勇善戰,但又勢利多變,故除其勇武為人所記,個性卻並不為人所喜。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56: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4000051KK037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