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所有香港近代史~

2007-04-05 2:51 am
急求香港割讓英國後的歷史資料(包括日治事期),重要人物,大事,小事,越多越祥盡越好,有關資料的網頁,書籍也可以,拜託了,(多多益善少少無駒)

回答 (2)

2007-04-05 3:00 am
✔ 最佳答案
我幫您搵到資料呀..希望幫到你啦


歷史
主條目:香港歷史


[編輯] 華治時期
主條目:香港史前時期、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香港明朝歷史和香港清朝初期歷史


宋王臺石碑英國佔據香港之前,還未有「香港」一詞,所以之前的歷史皆附屬於香港各地區的歷史。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在香港居住,在新界和大嶼山不少地方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人類聚居的遺址。前214年(秦始皇卅三年),秦朝派軍平定百越,置南海郡,香港正式被納入中原領土。到了唐朝開元二十四年,香港屬於循州(今惠州市),屯門軍鎮[11]的二千駐守士兵(地點為今日的屯門)主力保護海上貿易。新界五族[12]也自唐朝起遷入現時新界各處,一直到南宋時期左右。

自唐朝起(因遷海而到清朝康熙年間止),香港的瀝源(今沙田),大奚山(今大嶼山)沙螺灣的土壤適合牙香樹生長,種香及產香也逐漸發展起來。據考證[13],明朝時由東莞南部、新安全境(包括香港)的香樹製品會經陸路運至尖沙頭(今尖沙咀),用小艇送到石排灣(今香港仔),再用俗稱「大眼雞」的艚船運至廣州,然後送往蘇杭銷售。

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大步(今大埔)一帶盛產珍珠,南漢劉氏遂於963年設官辦珠場,稱為媚川都。971年(北宋開寶4年),九龍灣一帶(今觀塘)設官富場,派鹽官駐守。南宋末年,皇帝宋端宗趙昰和宋帝昺趙昺被元朝軍隊逼迫逃到香港,據說曾在土瓜灣一塊大石頭上休息,後人稱該處為宋王臺。

1514年(明朝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達並攻佔屯門,明軍於1521年(正德十六年)向葡萄牙開戰,史稱屯門海戰,結果大獲全勝。清朝初年,香港屬新安縣管轄。清廷為防沿海居民接濟明朝遺臣鄭成功,遂於1662年(康熙元年)下令遷海,加上實施海禁,香港本區受嚴重影響。後來廣東巡撫王來任、廣東總督周有德請求復界,1669年(康熙8年)朝廷允許,新界五族居民陸續遷回。


[編輯] 英治初期
主條目:香港割讓、香港殖民地時期、香港開埠初期歷史和香港20世紀初歷史


1840年代畫家筆下的香港島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不久,清朝道光皇帝由主戰轉向主和,派欽差大臣琦善到廣州與英軍談判。1841年1月琦善與義律在清廷與英國政府不知情下草擬《穿鼻草約》,並於1月20日由義律發出《給女王陛下臣民的通知》中,宣稱他和琦善之間「達成了初步協議」[14],其中包含「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並於1月26日於香港島北岸的水坑口登陸。但由於清廷及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穿鼻草約》的存在,但英國軍方並沒有撤出香港島。直至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大英帝國打敗,並於翌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的鴨脷洲才正式割讓與英國。1860年清廷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英國。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但九龍寨城除外,租期99年。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讓,形成了今日香港的邊界。


[編輯] 抗日及重光

1941年聖誕節香港淪陷,日本皇軍入城主條目:香港保衛戰、香港日治時期和香港重光

中日戰爭爆發,日軍在1938年登陸廣東,並迅速佔領與香港為鄰的廣州及附近地區,並派間諜潛入香港調查英軍的佈防位置。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數小時後,同時進攻馬來亞及越過深圳河侵佔香港。其間日本和加拿大及英印軍發生多場激烈戰事。12月25日,由於駐港英軍戰力不足,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宣佈嚮日本投降,開始了香港3年零8個月的日治時期。

香港重光以後,英國國旗再次在香港總督府內升起。當時因國共內戰再次展開,中華民國政府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公道。後繼的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後,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國民政府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


[編輯] 戰後發展

香港殖民地最後的一面旗幟,由英國藍旗和代表香港的殖民地徽所組成,1959年-1997年主條目:香港1950年代、香港1960年代、香港1970年代、香港1980年代和香港1990年代

1950年代,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韓戰與西方世界交惡,被西方國家禁運,使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轉運物資、徵集資金、收集情況的唯一地點。香港亦從轉口港轉為發展工業,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然而於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捲中國大陸,紅衛兵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後來左派公然響應國內造反派的號召,在香港多處策動暴亂。當時在香港街頭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菠蘿」[15],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其間有若干市民被真的炸彈及其他方法殺害。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以「長期利用、充分打算」的方針,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使這一件事情得以平息。

經歷過1960年代末的暴動,港英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了政策方針,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減少危害英國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衰退,但自1974年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1970年代中香港地鐵開始動工,廉政公署成立,開始實施九年免費強迫教育,並進一步擴展公共房屋計劃,如十年建屋計劃及居者有其屋計劃,皆為香港未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港英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拒絕。在1980年代初,英國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前者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但英國仍保留治權。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到北京提出這個方針,打算延續對香港的管治,但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強烈反對及絕不讓步,不過表示可以讓香港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因中方對收回香港立場強硬,期間香港的樓價、股票及港元匯價持續急挫,更於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兌美元由1982年約6港元跌至9.6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港英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佈聯繫匯率制度[16],匯率定為7.8港元兌1美元。此後聯繫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今。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簡稱《中英聯合聲明》。根據這份聲明,英國需在1997年7月1日將香港的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香港即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政策,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行,並保證香港除外交及國防外,各方面都擁有高度自治。然而1989年,受到六四事件影響,香港部分人人心惶惶,使香港的資產價格下跌,移民潮再次出現。同年港英政府推出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以穩定人心。


[編輯] 特區時期

1997年6月30日午夜於香港會議展覧中心新翼禮堂舉行香港主權移交儀式,標誌英國對香港150多年統治正式結束主條目:香港主權移交和香港2000年代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香港正式結束英國150多年的管治,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董建華為首任行政長官。然而,3個月後爆發亞洲金融危機,對香港經濟構成重大負面影響。同年,香港更首次發現有人類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1999年,主要因為美國的科網熱吹至,香港股票市場再一次進入瘋狂狀態,香港經濟略見起色。但隨著美國的科網熱減退,香港的科網泡沫亦隨即破滅,及後於2001年美國發生911事件,香港經濟無可避免持續衰退。加上以往香港扮演中國轉口港的優勢受到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挑戰,而且面對經濟轉型和全球化帶來的衝擊,令製造業北移,失業、通縮問題隨之而來。政府連串政策失誤和不擅建立良好的公關形象,令政府處於弱勢,社會不滿氣氛與日俱增,這股衰退潮一直持續至2003年尾仍未竭止。

2003年春季,由於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SARS)爆發,香港各方面都大受打擊。是次疫症中,香港有1755人感染,共299人死亡,為死亡率最高的地區。經濟損失無法估計,失業率上升至8.7%的歷史新高。同年年中,政府就《香港基本法》第23條關於國家安全問題立法時,因處理失當,成為市民對政府施政不滿的導火線,引發同年7月1日的香港七一遊行,最後政府只好暫時擱置立法。遊行過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對香港實施了一些優惠政策,如落實香港與中國大陸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以及推行「港澳個人遊」,並落實興建港珠澳大橋,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物流中心的地位,從而期望減少市民的不滿。特區政府並開始制訂人口政策吸引專才移民和投資移民,以提昇人口質素。2004年7、8月,香港開始出現輕微通脹,正式走出持續了68個月的通縮期。
2007-04-05 3:26 am
香港史: http://www.fed.cuhk.edu.hk/histor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6%AD%B7%E5%8F%B2 此網頁提供的香港歷史甚多,包括

目錄
1 史前和早期歷史
2 秦至元朝時期
3 明朝時期
4 清初時期
5 英國殖民地
5.1 第一次鴉片戰爭、割讓香港島
5.2 第二次鴉片戰爭、割讓九龍半島
5.3 租借新界
5.4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
6 日治時期
7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8 主權回歸前的過渡期
9 主權歸還中國
10 主權歸還之後

重要人物
1. 何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95%E5%95%9F

2. 周壽臣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1%A8%E5%A3%BD%E8%87%A3

3. 伍廷芳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D%E5%BB%B7%E8%8A%B3

4. 張 保 仔

張 保 仔 , 原 名 張 保 , 是 清 朝 中 葉 年 間 ( 約 1808-1810 年 ) 年 間 的 著 名 海 盜 , 出 沒 於 香 港 海 域 一 帶 。 張 保 原 本 只 是 普 通 漁 民 子 弟 , 後 來 淪 為 海 盜 , 其 中 有 一 段 故 事 。

相 傳 , 明 朝 滅 亡 後 , 延 平 郡 王 鄭 成 功 的 部 將 鄭 建 , 未 追 隨 鄭 成 功 遷 往 台 灣 , 在 廣 東 一 帶 成 為 海 盜 。 鄭 建 後 人 鄭 連 福 及 鄭 連 昌 兄 弟 , 佔 據 了 香 港 及 附 近 一 帶 地 區 , 並 於 鯉 魚 門 等 地 設 置 哨 站 ( 鯉 魚 門 的 天 后 廟 是 鄭 連 昌 所 建 哨 站 之 一 , 廟 內 現 存 一 塊 刻 有 鄭 連 昌 名 字 的 石 塊 ) 。 鄭 連 昌 再 傳 至 曾 孫 鄭 七 。 鄭 七 曾 率 眾 襲 安 南 港 , 一 度 在 安 南 稱 霸 。 但 鄭 七 及 其 部 眾 毫 無 紀 律 , 後 來 被 安 南 人 打 敗 。 鄭 七 的 從 弟 鄭 一 、 侄 子 鄭 邦 昌 等 , 率 部 眾 逃 亡 海 上 , 並 分 成 紅 旗 、 黃 旗 、 藍 旗 、 青 旗 四 個 分 支 , 再 度 稱 霸 海 上 。

張 保 原 本 是 江 門 附 近 的 漁 家 子 弟 , 經 常 隨 家 人 出 海 捕 魚 。 在 一 次 出 海 捕 魚 中 , 遇 上 鄭 一 的 海 盜 掠 奪 , 張 保 被 鄭 一 俘 擄 , 從 此 以 後 就 和 海 盜 扯 上 關 係 。 當 時 張 保 年 僅 十 五 歲 , 故 被 稱 為 「 保 仔 」 , 這 是 後 人 稱 之 為 「 張 保 仔 」 的 由 來 。

張 保 仔 淪 為 海 盜 後 , 得 鄭 一 的 重 用 , 後 來 被 升 為 海 盜 頭 目 。 嘉 慶 十 二 年 ( 1807 年 ) , 鄭 一 出 海 遇 颶 風 溺 死 , 其 妻 石 氏 ( 又 稱 「 鄭 一 嫂 」 ) 統 領 紅 旗 。 張 保 仔 在 鄭 一 嫂 手 下 , 率 領 部 分 紅 旗 部 眾 。 自 此 , 張 保 仔 活 躍 於 香 港 海 域 一 帶 , 成 為 著 名 海 盜 。 由 於 香 港 一 帶 都 是 他 的 活 動 範 圍 , 故 香 港 有 不 少 關 於 張 保 仔 的 傳 說 。

5. 董建華-----第一屆特首。破壞英國殖民地留下的色彩,破壞經濟,文化,母語教學等等
6. 彭定康-----英國最後一個殖民地的未代港督。英國人留下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事情,如廉政公署。

香港歷史建築 http://hk.geocities.com/samwong25hk/hkmain_1_5_web/index1_main_5_1.html

地方故事

1. 七姊妹道的故事
傳說百多年前,七姊妹海灣(今七姊妹道)是一個漁村,當中有七個年青的少女情比金堅,結義金蘭,大家的共通點,就是自小喪父喪母,大家便住在一起,互相召應,於是在"七姐誕"當天對天發誓: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自此之後,大家關係更好,人人稱他們"七姊妹"。可惜好景不常。一天,一班惡霸到這村搗亂,七姊妹奮力對抗,尤見七妹更為落力,那班惡霸的首領看中了七妹,並令三天內娶他過門,七姊妹互相抱擁痛哭了三日三夜,大概第三天的晚上,六位姊妹設法為七妹解圍,盡量阻撓惡霸的花大轎,以拖延時間,好讓七妹盡快逃走,可惜惡霸不足三兩下功夫就把六位姊妹擊退,由於天幕已黑,六位姊妹唯有拖著七妹向前走、向前走,走到最盡,原來是七姊妹海灣,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七姊妹把心一橫,走到最大的那一塊岩石上,齊心地叫: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之後,七姊妹手牽手,從大石上跳落海中,那班惡霸見到此情形,因畏罪,怕人以為是他們幹的,不足兩天,所有兄弟有他們的居所內剌腹自盡,而七姊妹的屍體就在七天後手牽手浮上水面,他們跳海的地方,正是現今七姊妹道與模範里的交界。

2. 藍田
位於觀塘東面之咸田新區,由下月起將改名為藍田新區。該新區之居民表示「咸」字雖然含有「咸宜」之意義,惟大多數人認為「咸」與「鹹」之音義相同,因此請求更改該區之中文名稱。彼等並且指出「咸田」予人以另一個不良印象,即謂彼等居於貧瘠之區,而商店店東在心理上則認為此乃咸田不吉利之名詞,可能使到彼等之生意不佳。另一方面成語中有「藍田生玉」。照「辭海」解釋,陝西省之藍田縣出美玉,世人因喻名門出賢子弟曰「藍田生玉」。所以「藍田」乃一非常良好之名字。負責管理該區之徙置事務處發言人今日稱,新名稱已獲得接納,以後將加以採用 。

3. 眾坊街 Public Square Street
在一九七○年代之前,油麻地眾坊街稱為公眾四方街,論者謂「公眾四方」乃英文「Public Square」的誤譯,正確的譯名應該是「公眾廣場」。這廣場是指街上俗稱為榕樹頭的空地。入夜後江湖賣藝者會在此地聚集,占卦算命、唱曲講古。後來在改正街名的時候稱為眾坊街,便是取其公眾聚集場所之意。

4. 望夫石
從前沙田是一個小漁村,居民不多,大部分以捕魚為生。村內住著一對勤勞的年青夫婦和他們的孩子,每天清早,妻子便背著孩子,送丈夫出海捕魚;到了黃昏,她又背著孩子,站在海邊等著丈夫回來。
  一天,風雨很大,妻子勸丈夫留在家中,不要出海,可是丈夫不答應,就這樣,他便一去不回來了。此後,村民每天都看到那個婦人背著孩子,站在海邊,默默地望著遠方。
  過了一段時期,人們在海邊再看不見婦人和小孩,但在山上,卻突然出現了三塊巨石,兩塊較大的疊在一起,另一塊較小的就倚在背後,遠看就像一個婦人背著孩子,在等著丈夫回家似的。於是,人們便稱那三塊巨石為「望夫石」了。

「樓下關水喉」故事
香港首次實施限制用水是在1895年,至1982年的八十多年裡,港府曾多次宣布制水,其
中以60年代最為嚴重。1963年香港出現六十年來最嚴重的水荒,全港水塘存水僅夠43天食用。自1月起規定每天供水4小時,其後更改為每4天供水一次,每次4小時。每次制水,洗澡、洗衣等皆成問題,居民苦不堪言。一家人提著水筒,於街上輪流排隊取水乃成了一般市民生活的重要環節。因輪候爭水,街坊反目,甚至鬧上法庭的事情亦
多次發生,「樓下關水喉」-- 樓下關水喉, 以往樓宇只有三至四層,每層有一個水喉,共用一個水錶,故當全幢樓宇住戶同時用水時,因水壓不足,樓上往往未能用水,因此「樓下關水喉」之聲往往不絕於耳。亦往往不絕於耳。


收錄日期: 2021-04-14 00:09: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4000051KK0354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