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清明節可指二十四節氣中之"清明"或指民間祭墓的節日。節氣是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特定的紀念意義。從節氣來講,清明在農曆的三月,相當於西曆的4月5日左右。每到清明,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清明"於古代農業生產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清明若作為節日,則與純粹的節氣有所不同。中國人相當重視慎終追遠和追根思源,早於西周時已有祭墓之俗,至唐已遍及貴族士庶,並將拜掃的日期定為寒食節,後逐漸與清明合而為一。清明由節氣之一發展為民間祭墓的節日,就是注入了寒食禁火、掃墓等習俗而成的。唐朝大詩人杜牧《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形象地記述了人們上墳歸來時的心情。除祭祖掃墓外,民間還有春遊、踏青、植樹和插柳等習俗,至今仍為民間所重視,並寓以新的內容。
相傳在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取得天下之後,回鄉想要拜祭父母的墳墓,卻因連年戰禍,一座座的墳墓長滿雜草,墓碑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
劉邦非常難過。部下翻遍所有的墓碑,直至黃昏日落,依然沒法找到他父母的墳墓。最後,劉邦從衣袖裏拿出一張紙,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爹娘在天有靈,目下風刮得這麼大,我把這些小碎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娘的墳。」說罷,劉邦把紙片向空中一拋,果然有一片紙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劉邦欣喜得不得了,馬上傳人重為整理墓塋,而且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一定上墳。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有人拜祭。也有說在春秋時代時,晉國大公子重耳遇奸人所害,忠臣介子推護送重耳離開晉國。由於介子推希望重耳能安然返國,做個勤政愛民的國君。因此在流亡期間,介子推仍盡心盡力的照顧重耳,甚至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并當上了國君,成了後來的晉文公,並一一犒賞曾協助過他的,卻將介子推遺忘了。經旁人提醒後,晉文公才趕忙請介子推前來領賞,誰知介子推已帶了他的母親到深山隱居了,晉文公和臣子在山中尋了許久,仍遍尋不著。這時有人獻計放火燒山,認為介子推是有名的孝子,一定會背著母親跑出來。然而大火燒了很久,仍不見介子推出現,等火熄滅了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背著他母親,已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晉文公見了後相當傷心懊悔,就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一天,以紀念介子推的忠誠。而清明節亦是由寒食節演變出來的,至於祭祖掃墓的習俗,亦是由古人祭拜介子推慢慢演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