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的個人背景小時經歷

2007-04-04 6:22 pm
畢卡索的個人背景小時經歷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回答 (3)

2007-04-04 6:26 pm
✔ 最佳答案
巴伯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畢卡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加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編輯] 生平
畢卡索出於生1881年西班牙的馬拉加,15歲進入巴塞隆納美術學校就讀,接著轉學到馬德里聖費爾南多美術學院。

1900年10月後,由於朋友的死,進入藍色時期。製作了各種以貧民為題材的作品。在巴黎的時期(1900年-1904年),創作了《卡蕯傑馬的埋葬》(1901年)、《生命》(1903年)、《年老的吉他演奏家》(1903年)、《熨衣的女人》(1904年)等窮人生活的作品。

1904年—1906年這段時間,被稱為粉紅色時期,作品包括《賣藝人一家》(1905年)、《站在球上的少女》(1905年)、《拿扇子的女人》(1905年)。

黑人時期(1907年-1909年)是由《亞維農的少女們》(1907年)這幅畫開始,此時期的畢卡索受到西班牙古伊比利比銅雕和非洲黑人藝術,還有塞尚和格列柯的影響。有些畫評家將亞維農的少女們叫作立體主義,並將1907年—1925年稱為畢卡索的立體主義時期。

分析立體主義時期(1910-1911)

綜合立體主義時期(1912-1914)

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主要居住在巴黎,巴黎收復後加入法國共產黨。

1973年4月8日在法國穆甘逝世。

2004年5月,畢卡索早期作品《拿煙斗的小孩》(Garçon à la pipe)以1.5億美元的價格被拍走,刷新了1990年文森特·梵谷一幅畫作825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


畢卡索名作《格爾尼卡》,3.50x7.82米



[編輯] 畢卡索與達基列夫
1915年,畢卡索結識達基列夫。1918年,畢卡索與芭蕾舞者Olga Khokhlova結婚,起意為俄羅斯芭蕾舞團設計。他的舞臺設計包括1924年首演的Le train bleu(夏奈爾為其設計戲服)和西班牙三角愛情舞劇「三個角的帽」(The Three Cornered Hat, El Sombrero de tres picos)。
2007-04-04 6:31 pm
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

巴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生於西班牙的Málaga (Andalucía),父親José Ruiz Blasco (1838-1913),是個繪畫教員,母親María Picasso López (1855-1939),他後來正是因後者的姓氏而譽滿天下。

1891年,他舉家遷居La Coruña (Galicia),在那裡,他考取了美術學校,很早就顯示了出眾的藝術才華。1895年,他在Barcelona繼續學業,全家也遷到那裡定居;後來,他又多次去Madrid上繪畫班。

到1898年,他已經掌握了嫻熟精湛的繪畫技巧,並與Barcelona前衛派藝術界經常往來。

Picasso一方面熱烈地參與在酒吧間裡開展的激烈討論,另一方面也投稿給各刊物,但是與這些刊物合作的時間一次比一次短。雖然如此,但他在這裡接觸了充滿民間藝術的人道主義色彩和象徵主義主題的環境,這對他往後的成長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促使他興起非要到巴黎去不可的願望。

Picasso首次去巴黎是1900年,從9月待到12月,以後又多次重返巴黎,直到1904年春,他決定在那裡定居。他的第一個寓所是位於著名的拉維尼安廣場的「浮動洗衣房」(又譯洗濯船)(Le Bateau-Lavoir)。

在巴黎,他與當時文化界最重要的代表有了接觸。兩年之間,他的畫室就變成了諸如Max Jacob、雅里(Jarry)、Maurice Raynal、Salmon、Reverdy、阿波里內爾(Guillaume Apollinaire)、杜亞爾(Tual)和斯泰因(Gertrude Stein y Leo Stein)一家等人士的聚會之地。

1905年夏,他到荷蘭住了一個月,除了繪畫和雕塑活動之外,他還兼做一些造型藝術工作。

他結交了美麗的Fernande Olivier,1906年夏,到Barcelona、Gósol (Lérida)等地旅行,對羅馬雕塑和古伊比利半島雕塑有深刻印象。同一時期,他遇到野獸派 (fauvismo)這一新運動領袖馬諦斯(Henri Matisse)6,野獸派運動在前一年秋季沙龍(Salon de Automne) (Salón de Otoño)展引起很大轟動;透過馬諦斯的介紹,Picasso熱愛起非洲原始藝術來了。

可能是在1906年至1907年那個冬天,Picasso開始繪製「亞維儂的姑娘」(Les Demoiselles d’Avignon)第一批習作草圖,他曾長時間地繪製這幅作品,這幅作品儘管經過多次修改始終沒有完成,但卻成為理解和表現空間的一種新方式,一種完全具有革命意義的方式。

他結識了德國年輕的收藏家坎維勒(Kahnweiler)。坎維勒對他的工作很感興趣,並與他訂了一項合同,使他得以維生。同一時期,他認識了布拉克 (Georges Braque)和德安 (André Derain),當時,布拉克還在忙於野獸派的探索,德安則已經開始研究塞尚(Paul Cézanne)9的結構問題,這些結構問題通過他們之間的關係,朝著早期立體主義這個方向發展。

1909 年,Picasso在奧爾塔(Horta de Ebro, Tarragona)度過了夏季,在那裡,他繪製了一些立體主義10風景畫。這些作品在當年秋季,由弗拉德(Vollard)代為展出,同年他還在摩納哥唐懷瑟畫廊舉辦了一次展覽。

雖然畢卡索沒有參加沙龍畫展,但是他的繪畫卻被那些最時髦的青年以極大的興趣加以研究。他的作品不久就成為立體主義革新派的代表。1910年,他與德安一起到Cadaqués (位於Cataluña的Gerona)去作畫,次年又與布拉克一起到色賀(Céret)去;而每次他都是滿載創新的收獲快感而返回巴黎。許多青年,雖然並不充分理解畢卡索繪畫語言的複雜性,但卻都趨之若鶩地追隨了他的足跡。

Picasso在與Fernande Olivier斷絕關係之後,又與馬塞爾.漢伯特 (Marcelle Humber)結為伴侶(Eva是她的名字,許多畫上都有這個名字);Picasso和她偕同布拉克一家度過了很長時期,特別是1912、1913、1914,這三年的夏天。在這些年中,Picasso的繪畫在法國國內外名聲日盛,這都要歸功於坎維勒。這些年代是Picasso聲名鵲起的時期。在摩納哥、科倫和柏林等地舉行的歷次國際畫展中,Picasso的立體主義繪畫有著異常突出的地位(在這些繪畫中,空間根據一系列相繼採取的視點層層分解開來,並且引進了新的另一度空間:即時間)。國際性前衛派雜誌都刊登他的作品,在所有最先進的藝術中心,人們都在議論他的創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Picasso留在巴黎,而他的同伴們都奔赴前線,這不是什麼偶然因素的分手,而是共同利益的決裂,因為德安轉向恢復傳統,布拉克則致力於立體主義成果的系統整理工作。
2007-04-04 6:26 pm
畢卡索 (PICASSO)西元1881年-1973年 西班牙

  全名巴布羅.路易茲.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在所有二十世紀的藝術家中,肯定是知名度最高的,以他為主題的書藉、報導、影片不計其數。父親荷西.路易茲.布拉希是藝術教師,出生於西班牙馬拉加。畢卡索為西元1900年開始就一直站在歐洲藝術的最前線,他終躋身成為現代藝術最有影響力及獨特創造力的一位藝術家。


  畢卡索早期作品的內容都是真實生活的題材多過藝術或自 然。他的「藍色時期」(約西元1901-1904年)中強烈的 憂鬱與絕望的氣氛是受了末世紀關注生與死的影響。當時的法國、 西班牙,瀰漫著憂鬱消沈的氣氛,臉色蒼白的年輕人懷抱著厭世情 緒,大部份畫家生活困頓西元1901年畢卡索在畫家雲集的蒙馬 特附近租了間畫室,但作品乏人問津,生活艱苦,個性靜默孤寂, 此後三年,他放棄了鮮明的色彩,所有畫都淹沒在一片藍色之中。 在1901年創作的「藍色自畫像」可見一般,在這幅畫中他憂鬱 色的背景,更是表現出他內心的情境,不過難以看出的是他那時才 20歲。其實的雙眼、削瘦的五官以及淒然的神情皆透露出他的精 神狀態,藍色的大衣,藍那時因好友卡薩蓋馬斯企圖自殺,才讓畢 卡索從朋友的絕望與死亡中產生極大的影響。畢卡索曾經對藝術史 家皮耶,戴克斯吐露道「我是在想到卡薩蓋馬斯已死之時開始用藍 色作畫」。西班牙畫家卡薩蓋馬斯死後,對畢卡打擊相當大,而他 也以朋友的死為題,畫了五幅畫。
  畢卡索在西元1904年5月搬進了「洗濯船」, 當時已是藍色時期的末期,後來遇見費南蒂.歐利維耶,因 為她,畢卡索重拾信心逐漸放棄單用藍色作畫。西元190 5年畢卡索創作「流浪藝人家族」為「粉紅時期」揭開序幕 。「粉紅時期」(西元1904-1906年)畢卡索所使 用的色調豁然開朗,採用了粉紅色,灰色及黃土色系,氣氛 形成一股沈痛的悲情。「雜耍藝人之家」主題採自馬戲團和 戲院,那時的蒙馬特,特技演員皆與畢卡索相識。藝術家感 同身受當時社會與政治的不平等,此婉轉的方式呈現在作品 中。之後畢卡索在一次替俄國芭蕾舞蹈團做裝飾舞台工作時 認識了一位舞蹈演員奧嘉.寇克洛瓦,因她氣質出眾,風采 迷人,畢卡索深受吸引,終於在西元1918年兩人結婚, 三年之後兒子保羅出世,此後畢卡索終於有個幸福美滿的家 庭。西元1907年畢卡索完成了「母親與孩子」,雖然這 題材之前已畫過,但這一幅作品卻是他創作生涯的轉捩點, 此畫脫離了「悅目」的繪畫,形成了一種新的造型語言。
  畢卡索畫出一種出乎意料的影像,母親不再慈愛, 小孩不再天真,兩個臉孔帶著威脅,而紅、藍色衣服亦有他 特殊的含意。畢卡索存感摧毀一般大想像中的母愛形象,同 時也顛覆傳統繪畫技巧。他曾說過「過去一幅畫是許多東西 相加的結果,可是在我的作品裏,繪畫是一連串破壞的總和 」之後作品「亞維農姑娘」亦形成空前的震撼,這是有史 以來不注重女性美,而以呈現人體的真相的一幅畫作。它與 「母親與孩子」有著相似之處,如人物的面孔皆與非洲面具 或是西班牙原始雕刻作品頭顱很相像。因有一次畢卡索參觀 了巴黎的大洋洲與非洲博物館之後,心中大受震撼:原來竟 有一種藝術不自限於描繪現實,複製現實!這是一種自發性 的,原始的藝術。之後畢卡索不斷強迫自已去感覺事物的「自 發性」。他將自己孤立起來,自由的追遵自身的創作本能, 而不去理會周遭人的想法及意見。當時有些人以為畢卡索是 個不可救葯的瘋子,只有收藏家康威勒了解支持他,康威勒 集畫商、收藏家、藝評、出版人各種身份於一身,他是畢卡 索作品最重要的畫商。
  一次大戰前,歐洲經濟繁榮,大戰結束後,人們意 志消沉,法國雖已戰勝,郤也滿目瘡痍,社會已出現回歸傳 統潮流,畢卡索等人,敏銳察覺時代走向,創作上亦形成一 股新古典主義旋風。開始致力於寫實的新古典創作,如睛朗 的天空,如雕像般的臉孔,穿著古代衣服的女人…等畢卡索 曾短暫的投入新古典主義,後來又轉向超現實主義的創作。 「賽跑」即是畢卡索「新古典主義時期」的代表作。
  過了一段平靜溫馨的日子,畢卡索開始對奢侈無度 的生活感到厭倦,他開始另外展開了一場熱戀,那女主角是 瑪麗.泰雷茲。她先是畢卡索的模特兒之後成了情人,「坐著的瑪麗.泰雷茲」是兩人相遇十年後完成的名作,畢卡索 用畫筆把與她相遇的瞬間感覺畫了下來,這幅作品完成時畢 卡索已55歲。而這幅「坐著的瑪麗.泰雷茲」已成 為畢 卡索美術館中最引人注目的肖像畫。西元1903年代是畢 卡索私生活最多變的時期,當時畢卡索已與奧嘉結婚又與瑪 麗同居又開始愛慕女抏影師多拉.瑪爾,而奧嘉生了保羅, 瑪麗生了女兒瑪雅,為了爭奪他,三個女人的戰爭於是展開 。這幅作品是在畢卡索與瑪麗的關係受到嚴重傷害時,所畫 下的。畢卡索創作「坐著的瑪麗.泰雷茲」之時,畫壇流行 把畫中人物變形再重組,當時人們見到這種變形畫作,都歪 著頭,難以理解,於是畢卡索的畫,變成了「看不懂」的代 名同詞,其實這是畢卡索的繪畫特色之一,他創造出新的變 形美感,一種新的藝術觀,畫中奇特的眼睛鼻子、扭曲的雙 手,等等…乍看突兀,但細細品味時,亦可發現五官特徵雖 變形,其實仍然無損地保留著,畢卡索曾說「吾繪所知,非 繪所見」或許這句話多少可以領會畢卡索的藝術吧。
  西元1933年起,畢卡索的創作中增加了一個新 的題材-邁諾托。畢卡索透過希臘神話的人身牛頭怪獸來陳 述自己的故事。西元1936年畢卡索和瑪麗.泰蕾茲及女 兒瑪雅在海邊生活,原本應該很幸福,但那時第一任妻子拒 絕離婚,畢卡索夾在對兩個女人的愛情與責任中,過著惡夢 般的日子,從1935年5月起,他再也無法作畫或雕塑, 唯一能表達只能透過書寫。之後在朱安松林,畢卡索漸能作 畫,並且在1936年5月完成一幅神秘的不透明水彩的畫 作「邁諾託與死母馬」,畫中的邁諾託不是別人正是戴了面 具的畢卡索,而死母馬正是瑪麗-泰蕾茲。畢卡索在此畫中 表達他面對奧嘉及瑪麗兩人曖昧難分的情感。畢卡索的這幅 作品無疑是自傳,但仍然藏著許多難解的奧秘。之後又作「 穿阿樂干服裝的邁諾托屍體」,毫無疑問的此畫中邁諾托是 愛害者,它穿畢卡索最喜愛的阿樂干衣服而死。直到西元1 955年的作品中「狂歡」亦可看出與「邁諾托」有關的畫 作,如畫中的那名打鼓的女子,是否很像「死母馬」呢?。
  畢卡索於54歲開始寫作,一如往常,他喜歡建立 自己的規則,完全不管拼字,文法及標點的規則,他的書寫 與繪畫一樣非常強勁靈動。「藝術筆紀」是他用法文及西班 牙文寫的詩。而最有名的「歐卡茲伯的葬禮」是取材自畫 家.葛雷柯的一幅畫作。而畢卡索還寫了兩齣劇本一是「從 尾巴被抓住的慾望」在1941年所畫,其一是1952年 的「四個小女孩」這些都得到熱烈的讚賞。自西元1936 年起西班牙即遭受內戰的蹂躝,4月格爾尼卡城遭到法朗哥 將軍同黨的轟炸,內憤悲痛不已的畢卡索藉著創作,來控訴 戰爭的殘酷,於是「哭泣的女人」傳達了西班牙人民的心聲 ,畫中女人穿著黑衣,披頭散髮,臉孔因痛苦而扭曲,手中 一條白色手帕,整個輪廓突出在淺紫紅色的背景。這其中沒 有眼淚,畢卡索畫的不只是一個被痛苦折磨的女人,而且是 「痛苦」本身。六月初畢卡索推出一幅控訴恐佈戰爭的傑作 「格爾尼卡」,之後才畫一系列哭泣的女人為題的作品。「 格爾尼卡」道盡了所有的戰爭,它的畫面比相片還具說明性 ,比記錄片還更動人心弦,它並不是描繪實況而是用一種造 型語言,來傳達絕望、恐佈、憤怒、等等情緒。在格爾尼卡 遭到轟炸之前西元1935年,畢卡索在巴黎認識了一位漂 亮攝影師兼畫家,朵拉.瑪兒,在她身上畢卡索找到了知心 的人,從此畢卡索周旋於兩個女人之間一位是溫柔的瑪麗. 泰蕾茲,另位是知性美麗的朵拉.瑪兒。畢卡索在西元19 37年創作了一幅「朵拉.瑪兒像」在這幅肖像中,姿態與 鮮明的色彩都透露出朵拉的強烈個性。最引人注目的是畫中 的紅眼睛,畢卡索曾說過「對我而言,朵拉從來就是哭泣的 女人」
  同時具備繪畫長才又是優秀的雕塑是史上少見的, 16世紀的米開朗基羅就是這樣的一位藝術家,但因文藝復 興時期,藝術本就要某種全才,如此才能熟悉各種藝術創作 。而畢卡索不可諱言的,亦是一個全才的藝術家,對他而言 繪畫與雕塑是不可分的。耐人尋味的,畢卡索在藝術創作上 掀起高潮的題材,竟是傳統不過的一靜物。畢卡索把真正的 實物貼在畫布上,不使用任何的畫筆或顏料。他與朋友布拉 克走向這條探索之途,如此到那時他平面的繪畫走向了立體 。畫作不再只是反映現實,而成了獨立的實體。西元194 6年,畢卡索認識了陶瓷匠左冶.哈米耶,隨即展開了陶瓷 創作。西元1948年,畢卡索在瓦洛希附近租了一間工作 室,工作室附近有個專門堆放破陶瓷的場地,「拾荒大王」 就開始挖掘他的金礦。從50年代作品中,皆可看到碎陶片 及金屬與石膏的組合,不管是人或動物的雕塑,畢卡索都能 創造出新奇的組合。畢卡索曾說「我從不尋找我只是發現 」他總是可此在偶然拾得之間,化成名副其實的藝術品。
  畫家在晚年繪畫的主題皆是人物,而且人像皆沒有 特定的模特兒如1970年所作「坐著的少女」,不過眼讓 人感覺是在描繪瑪雅或其他自己的孩子。而同年9月所作「 坐著的老人」,畫中刺眼的顏色,亂流的油彩,老人恍惚的 神情,表現出畢卡索強烈的慾望。這激烈的畫作是很特別的 ,因一般悲傷的畫作,皆與暗色相連結,而此幅畫中,畢卡 索郤選擇鮮豔的橘色與綠色、藍色搭配來表達,在他之前, 只有畫家梵古曾此奔放的色彩與哀傷的題材來顯示強烈的對比。
  


收錄日期: 2021-04-19 23:56: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4000051KK0079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