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真宗要和遼簽訂澶淵之盟?

2007-04-03 11:11 pm
當時宋軍在宋真宗御駕親征下,打得遼兵大敗,
為什麼宋還要和遼簽和約,每年送出大量歲幣和絹?

回答 (5)

2007-04-13 1:41 am
✔ 最佳答案
第一, 宋真宗聽到遼兵犯境第一個念頭就是逃走, 還是寇準逼著他才親征的, 這樣的人又怎能指望他堅持作戰?
第二, 宋太宗時為收後燕云而三次伐遼, 均大敗, 最後一戰楊業戰死. 當時不少人算是被嚇怕了. 再者北宋承平已久, 我想大部份人倒是都寧願用金錢換取和平的
最後, 所謂遼軍大敗只是先鋒戰死, 後路被切斷而已, 戰鬥力並未受嚴重打擊. 如若遼軍背水一戰, 真不知鹿死誰手. 況且這困獸鬥還將在富庶的中原一帶展開, 大有得不嘗失的可能

其實真宗也不是毫無原則的, 最少他就堅持寸土不讓予遼. 至於歲幣, 大概沒有想到會對宋後期的經濟造成這麼大壓力吧
2007-04-14 6:39 am
比那些亂抄而毫無主見的垃圾好太多!
2007-04-14 12:40 am
對宋史認識太淺。
2007-04-04 12:24 am
澶淵之盟
http://www.cys.edu.hk/ClassSubject/CH/HTML/ch2/cyc19/relation/liu.htm

銀十萬
絹二十萬(疋)
2007-04-03 11:42 pm
澶淵之盟指北宋與遼朝(契丹)之間訂立的和約。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深入宋境。真宗畏敵,欲遷都南逃,因宰相寇準堅持,無奈親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宋軍大勝。遼恐腹背受敵,提出和約。主和的真宗於次年初與遼訂立和約,協定宋每年貢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因澶州又名澶淵,遂史稱「澶淵之盟」。
北宋與遼在澶州(今河南濮陽附近)締結的一次盟約。澶州亦名澶淵郡﹐故史稱宋遼此次和議為“澶淵之盟”。

北宋景德元年(1004)﹐遼承天皇太后和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南十縣為名﹐發兵南下。閏九月﹐遼軍進入宋境﹐採取避實就虛的戰術﹐繞過宋軍固守的城池﹐十一月﹐破宋軍守備較弱的德清軍(今河南清豐)﹑通利軍(今河南浚縣西北)等﹐抵達黃河邊的重鎮澶州城北﹐威脅宋朝的都城東京開封﹐宋朝野為之震動﹐人心惶惶。

宋朝大臣王欽若主張遷都昇州(今江蘇南京)﹐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宰相寇準力請宋真宗趙恆親征。宋真宗被迫北上。這時寇準倚重的將領是在歷次抗遼戰鬥中屢立戰功的楊嗣和楊延朗(楊業之子﹐後改名延昭)等人。楊延朗上疏﹐建議“飭諸軍﹐扼其要路﹐眾可殲焉﹐即幽﹑易數州可襲而取”﹐但末被採納。宋軍在澶州前線以伏駑射殺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一作覽)﹐遼軍士氣受挫。宋真宗在寇準一再催促下﹐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宋軍士氣為之一振。宋﹑遼兩軍出現相峙局面。

遼軍這次南侵﹐其目的只是想進行一次物資掠奪和政治訛詐﹐因折將受挫﹐表示同意與宋議和。宋真宗只希望遼軍能儘快北轍﹐不惜代價﹐於是遣使向遼求和。十二月﹐宋﹑遼商定和議﹐交換“誓書”﹐約定﹕宋朝每年給遼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不得收留對方逃亡的“盜賊”﹐雙方可以依舊修葺城池﹐但不得創築城堡﹑改移河道。此外﹐又約定遼帝稱宋帝為兄﹐宋帝稱遼帝為弟﹐宋遼為兄弟之國。盟約締結後﹐宋﹑遼形成長期並立的形勢﹐兩國之間不再有大的戰事﹐為中原與北部邊疆經濟文化的交流創造了條件。

澶淵之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迭經爭論的題目,有些讀史的人認為宋朝不能在開國之初,一鼓作氣先攻下契丹,既承認遼政權的存在,又開“歲幣”之濫觴,以後兩宋之“積弱”,只有使局面江河日下。強調澶淵之盟的得計者則指出,當日兵已攻澶淵(州)城,去開封僅在咫尺,有些朝臣已建議遷都,勸真宗或征金陵,或奔成都,只有主張強硬政策的寇準得到籌劃中樞的畢世安的支持,簇擁皇帝親臨澶淵,才能訂下這一段和約,茲後宋遼不加兵者一百二十年。況且以絹銀與契丹打交道是宋太祖趙匡胤歷來的政策,1004年和約未訂之前,真宗已打算承擔歲幣百萬之數,後來能以三十萬了事,出於意料之外。而盟約最重要的一段收獲則是沒有割地。石敬瑭於公元936年割“幽燕十六州”與契丹,內中也包括瀛莫兩州,轄今日之河間任邱等地,趙匡胤之前身周世宗北伐時已收復這塊地區,歷經趙宋保持,契丹稱之為“關南”,在和談時曾一度索還,被宋朝拒絕。因之後來真宗的歲幣每年向雄州交付,是為兩國國界,如此在和約的交涉中,南朝並不是毫無所得。

從大歷史的眼光看來,則這種爭辯,只有局部的意義,若從長時期遠距離著眼,則是從十世紀到十一世紀初年的發展,揭開了今後一段長時間的競爭。契丹之遼與女真之金以和一種由畜牧業所產生的政權,配合以新興的農業基礎,以今日的東北及熱河為根據地與南朝爭奪華北的地盤。趙宋的南朝則自信以南方的經濟和資源能戰勝對方,這種態度以趙匡胤所稱“以二十匹絹購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過十萬”表現無遺。這長期間爭奪戰,不僅影響各朝代的進程,也與以後元明清各朝的登場有密切的關係,即是日本人之製造“滿洲國”,仍是企圖在幾千百年之歷史的舊題材中覓得一個新的藉口,作他們向大陸發展的工具。

同是這幾千百年歷史的運轉,也不是如一般人所說的只有文化程度低的少數民族被文化高的多數民族所融化。在雙方全面動員之餘,中國的“第二帝國”在隋唐宋以來所展開的競爭性和外向的性格沒有長到出路,而被迫放棄。代之而起的是“第三帝國”明清的內向和非競爭性。此是後話。

刻下還待檢討的,則是何以十一世紀初年契丹與北宋會達到一種勢均力敵的局面。也只有這力量的平衡才能使澶淵之盟可能。


收錄日期: 2021-04-29 18:47: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3000051KK019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