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關於古人資料

2007-04-03 5:30 am
古人資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處的朝代: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平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後世的貢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3)

2007-04-03 5:42 am
✔ 最佳答案
孫臏(?—前316年),其本名不傳,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因其受過臏刑(剔去膝蓋骨),故名孫臏。他是孫武的後人,生於中國戰國時期的齊國阿鄄之間(今山東省的陽谷縣阿城鎮,鄄城縣北一帶)。戰國時期曾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幫助齊國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

目錄 [隐藏]
1 生平
1.1 逃亡齊國
1.2 田忌賽馬
1.3 桂陵之戰
1.4 馬陵之戰

3 參看
4 參考資料



[編輯] 生平

[編輯] 逃亡齊國
孫臏自幼師承鬼谷子,並與師弟龐涓一起學習。龐涓在未學成時便下山出使魏國,但孫臏則繼續修行。後來墨翟向魏王推薦孫臏,於是魏王便召請孫臏出山相助。但龐涓自知不如孫臏,害怕孫臏來到魏國後會影響自己的地位,就在魏惠王面前誣陷孫臏私通齊國,並割去孫臏的膝蓋骨,及在其面上黥字,但卻對孫臏假慈悲,幫孫臏包紮傷口,要他把孫子兵法寫出來,然後再殺了他。孫臏的僕人告跳孫臏此事,孫臏於是裝瘋藉以暪騙龐涓,並在齊國使臣的幫助下逃至齊國。


[編輯] 田忌賽馬
齊國將軍田忌賞識孫臏的才能,收他為門客。田忌經常與齊王賽馬,卻屢次敗陣。孫臏在得知賽馬分上中下三等進行後,便向田忌建議,要與齊王賭上千金,並且保證必勝。田忌信任孫臏,照其話做了。孫臏便叫田忌以其下等馬裝作上等馬與齊王的上等馬比賽,這場會大敗,接著,將其上等馬裝作中等馬,將其中等馬裝作下等馬,分別與齊王的中等馬及下等馬比賽,便可反勝兩場,獲得最終勝利。田忌結果贏了這場賽馬,得了齊王千金,而孫臏亦因此名震齊國。


[編輯] 桂陵之戰
如欲得知詳細資訊,請參看桂陵之戰。

周顯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趙,國內空虛,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果然誘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孫臏又在桂陵(今河南長垣)伏襲,大敗魏軍,並生擒龐涓。但孫臏在這次念在同門之誼放過了他,但言明下次必報被處臏刑及鯨面之仇。這場戰爭甚為著名,孫臏不直接引兵救援趙國,而攻打魏國以解趙國之圍的這個策略,更留傳後世,即圍魏救趙。


[編輯] 馬陵之戰
如欲得知詳細資訊,請參看馬陵之戰。

在桂陵之戰後,龐涓不服輸,而魏王亦想擴張領土,因此在公元前342年,魏王派龐涓進攻鄰近弱國、韓國 。韓國向齊國救援,孫臏向齊宣王提議坐山觀虎鬥,待魏韓火拼一番後才出兵救援,這樣則「尊名」與「重利」皆得。結果在韓國奮戰五場皆敗後,齊王派田忌及孫臏統兵去救韓國。龐涓這次直接回兵與孫臏決戰,孫臏則選擇避其鋒芒,以減灶之計成功引誘龐涓進入預定埋伏地點,萬箭齊發,大敗龐涓,逼使龐涓自殺,報回當年被害之仇。從此齊國稱霸東方,魏國則每況越下,無力爭霸。


[編輯] 孫臏兵法
如欲得知詳細資訊,請參看孫臏兵法。

孫臏著有《孫臏兵法》,進一步發展了吳起的軍事思想,其後曾失傳,不過在1972年於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再被世人發現,並被刊印發行。
2007-04-06 12:34 am
漢武帝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幼名劉彘,是漢朝的第七代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漢高祖劉邦的曾孫,其母是皇后王娡。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漢族皇朝最輝煌的功業之一。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內政

漢武帝創立年號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繼續他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佈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引入了刺史的官級,監察地方。在軍隊和經濟上則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同時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他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在古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但是一般認為他利用儒學敦化民風,同時採用法術、刑名鞏固政府的權威,即是所謂的「表儒裡法」。當時積極啟用的汲黯和對司馬遷用宮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漢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相當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他在繼續推行景帝時各項政策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頒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多分封子弟為侯,使王國封地被分割,以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國勢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權,鞏固了皇權的神聖地位;再設置十三部刺史,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在軍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權,充實了中央的軍事力量;在經濟方面,整頓財政,頒佈「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打擊富商大賈;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在思想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對後世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漢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開發,他確立了察舉制度,是中國有系統選拔人才制度之濫觴,對後世影響很大。

漢武帝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人口統計。


對外關係

漢武帝對外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馬邑之戰起結束前朝對匈奴的和親政策,開始對匈作戰,派衛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脅,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並消滅了夜郎、南越政權,在西南先後建立了七個郡,使今天的兩廣地區自秦朝後重歸中國版圖;同時他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並發展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在東方,他派兵滅衛氏朝鮮(今朝鮮北部),置為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

漢武帝晚期由於連年對匈奴和西域用兵,並由於舉行封禪,祀神求仙,揮霍無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稅增高,致使農民大量破產流亡。天漢二年(前99年),齊、楚、燕、趙和南陽等地均爆發了農民起義。漢武帝曾在輪台頒下《輪台罪己詔》「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以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

通過連年的戰爭開闢西域﹑東征朝鮮﹑將閩越﹑蜀及百越等蠻族融入中華民族中。


晚年

公元前88年,漢武帝叫畫公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給霍光,意思是讓霍光輔佐他的小兒子劉弗陵作皇帝。子幼母壯,為了防止太子的年輕母親鉤弋夫人重演呂后稱制的局面,漢武帝狠下心藉口處死了她。 公元前87年, 漢武帝駕崩,葬於茂陵,廟號是世宗。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濟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後的廟號。他的前半生是立下赫赫武功的軍事家。平竇建德、王世充之後,始大量接觸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即位為帝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此舉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封建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生平

早年
李世民於隋朝開皇十八年(599年)出生,是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的次子。公元614年李世民娶妻長孫氏,(登基後稱長孫皇后)。公元617年,李淵以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都督、統右三軍,起兵反隋。攻克長安後,李世民官拜京兆尹、受封秦國公。公元618年,遷趙國公。李淵稱帝後,李世民拜尚書令、晉為秦王。此後,李世民經常出征。自武德元年起,李世民親與三場大戰役:一、破李軌,平定隴西薛仁杲(薛舉之子),剷除了唐朝自西方的威脅;二、敗宋金剛、劉武周,收復並、汾失地,鞏固唐朝的北方;三、在虎牢之戰中,一舉殲滅中原兩大割據勢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集團,使唐朝取得了華北的統治權。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班師返京時,受到唐京軍民以崇隆的歡迎。武德四年冬十月,封為空前未有的天策上將、領司徒、陜東道大行臺尚書令,食邑增至二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闢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與秦王府相結合,儼然一個小內閣。

玄武門之變
此後,李建成知李世民終不肯屈為人臣,而李世民也認為是自己奠下唐朝開國的基業,與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猜忌日深,兩派大臣之間互相傾軋。其中宰相裴寂、謀士王珪、魏徵、東宮衞士將領薛萬徹等追隨李建成、李元吉;秦府謀士杜如晦、房玄齡,將領秦叔寶、尉遲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從李世民。大臣長孫無忌等暗中支持李世民。其餘將領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五年後(公元626年),李世民在長安城宮城玄武門發動「玄武門之變」,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被殺,爾後李淵讓位,李世民即位為帝,次年改元貞觀。

貞觀之治
貞觀元年(627年),人口因隋末戰爭銳減,戶不滿三百萬,經李世民君臣四分之一世紀的努力,政治安定、國力強盛,至唐高宗永徽三年(西元652年),人口增加了八十萬戶,奠下了高宗、武后、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基礎,史稱貞觀之治。
630年,李世民令李靖出師塞北,挑戰東突厥在東亞的霸主地位。唐軍在李靖的調遣下,滅東突厥,李世民因此被各國尊為「天可汗」。在位期間,唐朝積極推行了府兵制、租庸調製和均田制,並加強科舉制等政策。
李世民本身也是個英武善辯之人,但是有鑑於帝位得之不易,加上隋煬帝楊廣本人亦以爾雅雄健善辯聞名,隋卻因此鑄下衰亡的大錯,因此在位期間,李世民鼓勵群臣批評他的決策和風格。其中魏徵廷諫了200多次,在廷上直陳皇帝的過失,在早朝時多次發生了使李世民尷尬、下不了臺的狀況來。晚年的李世民因國富民強,納諫的氣度不如初期,偶爾也發生誤殺大臣的遺憾,但是大致上仍剋制、保有納言的風範。641年,唐室嫁文成公主給吐蕃的松贊干布。
《資治通鑑》有記載,李世民貞觀十六年廢太子李承乾之後、改立李治為皇太子之前,李世民之三子一弟李承乾、四子李泰、李祐及弟弟李元昌俱謀取帝位,致李世民心灰意冷之曲折,史載:「承乾既廢,上御兩儀殿,群臣俱出,獨留長孫無忌、房玄齡、李世勣、褚遂良,謂曰:『我三子一弟,所為如是,我心誠無聊賴!』因自投於床,無忌等爭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刎,遂良奪刀以授晉王治。」晚年李世民著《帝範》一書以教戒太子李治,總結了他的政治經驗,同時評述自己一生功過。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另外,李世民精擅書法,以行書寫碑,為後世鼻祖。著名作品有《溫泉銘》、《晉祠銘》等。史家曾疑李世民生前,指定以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所作蘭亭集序為陪葬品。近年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者研究,《蘭亭集序》應該不在李世民之昭陵,而在高宗、武后所合葬的乾陵之中。
公元649年,李世民得了痢疾,醫治最終無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掖門代理國事。649年7月李世民病死在唐京含風殿。葬於今中國陝西禮泉縣東北50多里山峰上的昭陵,諡號為「文皇帝」。


修史之證

終李世民一生,都擔心日後史家如何評論「玄武門之變」,於是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閱讀《起居注》和《實錄》,打破歷代皇帝不可閱讀的先例。雖史書記載李世民要求「削去浮,直書其事」,但據考證,史家認為李世民曾多番修改兩書。


軼事

李世民有次與敵對戰前,僅率領一名騎兵一起充當偵查工作。途經一處草原高地,因為太累與士兵一起睡著,被敵人發現,本來意欲圍殺李世民。此時突然有一條蛇追老鼠,奔到騎兵臉上,驚醒騎兵,才發現身邊都是敵人,於是李世民與騎兵上馬逃亡,李世民本人左右開弓,百發百中,終於逃出追擊。


天可汗

貞觀四年,西域各國君主在長安請求唐太宗為「天可汗」,意為天下總皇帝/天下共主。「天可汗」除了是一種對唐朝皇帝的榮銜,還是一種有實質意義的國際組織體系,以維持當時各同盟國的集體安全。在這天可汗制度內,各成員國均有獨立主權,不得互相攻擊,而作為盟主的唐帝國,則有一定的權利和義務︰

● 通過由天可汗下詔冊立,宣示各國的繼承人為合法。

● 各成員國之間的爭執,由天可汗派員仲裁。

● 若成員國受到攻擊,天可汗要給予援助。

● 天可汗可以調動各國軍隊組成聯軍,攻擊違反同盟利益的國家。

天可汗制度始於唐太宗,唐高宗、武后、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都曾接受天可汗的尊號。
參考: 維基百科
2007-04-03 6:44 am
姓名: 秦始皇
身處的朝代: 秦朝
生平事蹟: 秦始皇姓嬴名政,公元前259年生於趙都─邯鄲。其父為秦莊襄王,名子楚,
母趙氏。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去年,子楚即位,呂不韋做了秦的相國。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滅了六國。秦始皇在統一後的大一年中曾五次巡幸各地。在最後一次的巡遊,由左丞相李斯、宦官趙高和胡亥陪同。秦始皇病死沙丘途中。
對後世的影響: 秦始皇的政策措施
1.在咸陽至各郡之間修築統一標準的馳道,以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
2.沒收銷毀民間的所有兵器,鑄成由十二枚銅人為柱的巨型帝王編鐘樂器──宮懸,以示天下一統,不再用兵。
3.下今拆毀各諸侯國修建的關塞、城廓、川防。
4.在全國推行統一的度量衡標準。
5.統一全國文字。(小篆)
6.統一錢幣,全國使用圓形方孔錢,促進了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7.修建了規模宏偉的"阿房宮"。
8.下令以一百多萬人築長城、修馳道、建驪山陵。
9.將天下豪富十二萬戶遷到咸陽,既充實都城,又便於控制。
10.廢除分封制,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度,將天下分為三大六郡,每個郡設守、尉、監。

焚書坑儒

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下令焚書,一時,大量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前212年,秦始皇以方士盧生、侯生誹謗皇帝、妖言惑眾為理由,牽連坑殺儒生460人。這兩件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浩劫,史稱"焚書坑儒"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5-01 00:16: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2000051KK045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