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行星,又稱惑星,是自身不發光的,環繞着恆星的天體。一般來說行星需要具有一定的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以至於它的形狀大約是圓球狀,質量不夠的被稱為小行星。但請注意,科學界至今並沒有對行星作出一個科學上的定義。隨著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逼切。歷史上,行星的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行走一般。太陽系內的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後來人類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望遠鏡被發明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20世紀末人類在外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現在已有近百顆太陽系外的行星被確定。
恆星是指宇宙中靠核聚變產生的能量而自身能發熱發光的星體。過去天文學家以為恆星的位置是永恆不變的,以此為名。但事實上。恆星也會按照一定的軌跡,圍繞着其所屬的星系的中心而旋轉。恆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成員。
除了太陽外,最接近地球的恆星是半人馬座的比鄰星.它有40萬億(4後加12個零所表示的數字)公里遠.它放出的光須4.2年才能到達地球.
天文學家推斷在已知的宇宙當中大概有7 x 1022顆星星.這是7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很多恆星的歲數在10億年和100億年之間.有些甚至接近137億歲,宇宙被推斷的大概歲數.它們的大小由細小的中子星(比一個城市還要小)到超紅巨星(supergiant,比太陽的直徑大1000倍,大約是16億公里)。
恆星並不是平均分佈在宇宙之中,多數的恆星會受彼此的引力影響,形成聚星系統,如雙星、三合星(triple stars)、甚至形成星團,及星系等由數以億計的恆星組成的恆星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