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禮樂規範行為「禮樂」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社會規模與標準,「禮」規範人的行為,「樂」感染人的內心。夏商時期,禮制禮法開始成形,至周代逐步完善。西周更在血緣基礎上建立一個結合宗法、分封、等級和世襲的制度,以鞏固一個強調高下和尊卑的等級秩序。《周禮》內收錄從國家典制到人們的服飾、建築、行為方式等內容,無不受「禮」的精神所規範。
「樂」是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祭祀、上朝、鄉射等禮節時,皆要奏樂,而鐘、磬這類編懸樂器,在使用的數量及禮儀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周代所製定的典章制度及其禮制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
2007-04-02 01:07:56 補充:
禮樂教化,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則。《孝經·廣要道》引孔子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禮樂教化被歷代儒家奉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必由之道,因此也是統治者的當務之急。《漢書·禮樂志》說:"《六經》之道同歸,禮樂之用為急。"在儒家看來,禮樂具備,教化大行,則民治國安;禮樂崩壞,教化不興,則民亂國危。總之,儒學的基本精神即在禮樂教化,儒學即是禮樂教化之學。
2007-04-02 01:08:07 補充:
儒家所謂"禮樂"是什麼呢?簡言之,禮是行為儀式或規範,樂即是音樂,是詩、樂、舞的總稱。但儒家所謂樂,並非是泛指所有的音樂,而是特指"雅樂",即《禮記·樂記》所謂的"德音"。儒家言"禮樂",都是指具有正統道德意義的行為儀式與音樂。禮樂雖然並稱,各有所指,然而禮的外延比樂廣泛,禮是大概念,樂是小概念,後者可以包括在前者之中。傳統儒家言禮,即兼有禮樂二義。
2007-04-02 01:09:47 補充:
儒家所謂的禮樂教化,是以倫理為本位的人文之學。然而它卻與古代宗教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這不但表現在儒家所謂禮樂本身即起源於古代的宗教儀式,而且也表現在它在以後的發展演變中仍然奉行著這些宗教儀式。儒家並非宗教,但它卻非常牢固地保留著古代的宗教傳統。本書的目的正在於通過對禮樂文化中的宗教傳統的考察,來歷史地認識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
2007-04-02 01:10:39 補充:
《儒家禮樂文化傳統與古代宗教儀式》
http://www.fed.cuhk.edu.hk/youngwriter/chinesec/cca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