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下什麼是脂酶作用

2007-04-02 1:46 am
如題.....有冇人知.....

回答 (2)

2007-04-05 11:22 pm
✔ 最佳答案
脂質的分解利用

種子內儲藏性脂質的利用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將甘油三酯中的脂肪酸分解出來,其次是脂肪酸的氧化成兩個碳的acetyl CoA,最後則是將此產物合成糖類。這一連串的步驟在幾個胞器內分工進行,包括油粒體、glyoxysome、粒線體、以及細胞質等。

 

分解脂質的酵素

油粒體內的甘油三酯首先被脂酶(lipase) 經過三次的作用,前後釋放出三個游離脂肪酸,以及一個甘油。甘油在細胞質內轉化成三碳糖後,或用來合成蔗糖,或作為呼吸作用的材料而消耗。

油粒體所釋出來的游離脂肪酸先進入glyoxysome內,首先消耗一個ATP,將脂肪酸與CoA結合起來。帶有CoA的飽和偶數碳的脂肪酸主要是經由-氧化作用的循環,每經過一次循環中四個酵素的作用,就釋出一個兩碳的acetyl CoA,因此18個碳的油酸需要經過8次的-氧化作用,用了9個CoA,才可以完全分解。

若該脂肪酸的碳鏈長度是奇數,則最後一個產物是三碳的propionyl CoA,此三碳化合物再進一步轉化成acetyl CoA;然而也可能在碳鏈還相當長時,如13-17個碳,帶有CoA的脂肪酸先經過-氧化作用除掉一個碳後,再轉入-氧化作用進行完全分解。若是種子油為不飽和脂肪酸,含有雙鍵,則需要另外一個酵素的作用將該脂肪酸的空間結構加以調整(由cis態轉為trans態),才能為-氧化作用所分解。

相對於澱粉與蛋白質的分解只需要幾個水解酵素,一個脂肪酸的分解則需要一連串的基本帶謝酵素組合。脂肪酸分解所產生的acetyl CoA經過glyoxylate 循環中一系列酵素的作用,轉化成各類有機酸如isocitrate、succinate、malate或oxaloacetate等,然後進入反向的醣解作用,經過一系列酵素的作用,合成蔗糖。因此如同澱粉,合成的素材是醣類,分解的產物也是醣類。

然而並非所有的脂肪酸都轉化成為蔗糖,相反的,部份的脂肪酸會用來合成新的種子油,以及做為細胞膜的材料,特別是有胚乳油籽類種子的子葉內。

 

脂質分解利用的過程

因此除了細胞質以外,種子油的分解利用,是在三種胞器上進行,即油粒體、glyosysome、以及粒線體。這三個胞器在發芽及幼苗生長過程中的外型及酵素活性變化,在蓖麻、落花生等油籽類種子研究的較為透徹。蓖麻胚乳細胞中三個胞器常相鄰近,表示三者在脂質分解上密切的程度。

 

甘油三酯的分解

蓖麻、落花生種子發芽過程中,油粒體的一般形狀並無很大的變化,只是隨著內容物的慢慢減少,顆粒逐漸縮小。雖然油粒體內蘊藏大量的甘油三酯,可是至少在大豆落花生的子葉中,油粒體內卻很少有脂酶的活性,相反的,脂酶的活性卻大多存在glyosysome內。因而此二種子油粒體內的甘油三酯如何分解,所得到的游離脂肪酸又如何傳到glyosysome,仍有待研究。

棉花種子子葉內,則是先在細胞質中合成脂酶,然後將該酵素送入油粒體內作用。在玉米、油菜及蓖麻種子,則可以直接在油粒體內發現到脂酶的活性,不過只有蓖麻是在乾燥中的種子就可以在油粒體中發現脂酶,其餘兩種則是種子吸潤後才增加出來的。

不過蓖麻乾燥種子內的脂酶(在PH 4下的活性),可能與脂質的大量分解無關,脂質的分解仍得靠新合成的酵素(在PH 7下的活性)。有時甘油三酯釋出兩個脂肪酸後成為甘油一酯,也會直接重油粒體中釋出到來glyosysome。此時也需要glyosysome中的脂酶來加以分解。

 

glyosysome與游離脂肪酸的分解轉化

由於離脂肪酸的分解成actyl CoA,以及acetyl CA的初步轉化成四碳酸皆在glyoxysome內進行,包刮兩個主要的生化路徑,參與的酵素種類也頗多,可以說是脂質分解利用的中心部份,顯示glyoxysome的重要性,因此其形成與變化也是研究的重點之一,此課題在子葉及胚乳兩個器官上各有同異之處。

在無胚乳的油籽類種子上,油份主要儲存於子葉,子葉在種子發育後期時,就會產生glyoxysome,而且常在種子成熟乾燥後仍存在於子葉上;這些乾燥的glyxysome也含有若干酵素,不過就脂肪酸的分解而言,並不完整。當然也有部份的glyoxysome是在發芽時新形成的,形成的方法類似蓖麻胚乳中者。

在棉花種子吸潤發芽以後,glyoxysome的體積增大,達七倍之多。此胞器的增大,意味著膜的數量增多,也就是脂質及蛋白質的需求增加。膜的脂質主要是磷質與無極性的脂質。合成這兩者所需的脂肪酸就來自油粒體內含物的分解,然後再送到glyoxysome來。

除了膜脂質,增大的glyoxysome也需要大量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包括膜上的蛋白質,以及胞器內的酵素。酵素的來源因種類而異,例如就malate synthetase而言,造在種子發育時就已出現在子葉,種子成熟後在乾燥的子葉中仍可以發現到該酵素的mRNA,因此發芽時立刻可以進行合成該酵素。

當然也有部份是發芽時進行轉錄後才轉譯合成出來的。相反的,像isocitrate lyase,在乾燥的子葉裏並無相對的mRNA,發芽後才經由轉錄及轉譯重新合成出來。這些酵素在細胞質合成後再送到glyoxysome內進行脂質的分解。

在蓖麻乾燥種子含脂質的胚乳當中,並沒有glyoxsome,因此所需要的質體以及其內的各種酵素全是發芽後才形成的。發芽時,胚乳細胞的內質網在充分發展以後,尾端部位斷裂分出來的膜片段就直接形成一粒glyoxysome。該沒片段所含有的脂質及蛋白質就充作glyoxysome的材料,而且該胞器也不再增大。各類酵素也是發芽後才經轉錄、轉譯而於細胞質合成。有些酵素事先送入內質網的尾端,隨著尾端的斷裂直接包在glyoxysome內,有些則是在glyoxysome形成後直接送入該胞器內。

在西瓜、向日葵等地上型發芽的種子,當子葉露出地面見光後,子葉逐漸轉綠,儲存養分已減少很多,此時glyoxysome會逐漸轉成另一種胞器,peroxisome。原本的一些分解脂肪的酵素會被分解而消失,不過某些一般代謝的酵素,如catalase、malate DH等,仍然保留。這種選擇性的保留某些酵素,可能是由於具有選擇性的蛋白脢進入glyoxysome作用的結果。

 

脂質分解產物的轉運與利用

脂肪酸分解所產生的acetyl CoA還是在glyxysome內,經過glyoxylate 循環中一系列酵素的作用,轉化成四碳酸,如succinate或malate;前者直接在細胞質中轉成oxaloacetate,後者則先進入粒線體轉成oxaloacetate後,再釋出進入細胞質。Oxaloacetate在細胞質進入反向的醣解作用,經過一系列酵素的作用合成蔗糖,作為幼苗生長的醣類養分。在蓖麻,胚乳內所形成的蔗糖超過80%都送到子葉及胚軸。在南瓜、西瓜、向日葵等的子葉則也可以將acetyl CoA加上硝酸基而轉化成各種氨基酸,如glutamine、glycine、serine...等。
2007-04-06 3:12 am
脂酶(Lipase)
It break down fats into fatty acids(脂肪酸) and glycerol(甘油).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26 12:39: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01000051KK0340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