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感悟 要作文

2007-04-01 3:55 am
<孝的感悟>e個題目我要作文.....你地有冇人識作呀??
字數400字最少..........要交功課.(急).........你地要幫下我~~thx thx thx.....
有分加~~

回答 (2)

2007-04-01 7:13 am
✔ 最佳答案
孝的感悟

在現今的社會,尤其是生活在一個比較富裕的都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即使親人也不例外.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講到孝的問題,有點感到可悲.甚至有許多人連孝的真正意義也不明,即使明白,也只是很膚淺,大抵認爲給父母多點錢,讓他們生活好過一點,就足可以了. 事實上,他們的物質生活的確滿足,但是他們的精神方面又是如何呢? 作爲子女,又是否已盡孝了?曾經幾何時,我對孝的理解也是如此膚淺,但讀過一則故事後,才猛然醒悟.

有一對相依爲命的母子,當兒子長大結婚後,沒有再與母親同住,但兒子卻認爲已盡孝,因爲他每月都有給生活費,這些錢卻足夠母親使用. 但不久之後,兒子家中發生一件怪事,每晚12 點都接到一個電話,但每當兒子接起電話喂一聲之後, 電話那端就挂了 (在那時,電話沒有來電顯示) .經兒子調查後,發現對方原來是來自母親電話號碼.就在那一刻,兒子流下眼淚,原來母親一直挂念他,那怕只是聽到他的聲音, 母親也心滿意足. 而作爲兒子的,在長大後,再也沒有跟母親好好坐下來談心,連母親的頭髮已變得全白,歲月的皺紋爬滿臉也沒發覺.那一刻兒子做了個決定,拿起電話……

看了這一則故事之後,我才明白到真正的孝不在於你給了父母多麽豐厚的物質生活,而是你自己真正付出了多少心意去關懷父母. 父母用自己的一生將你養育成人,當你長大後,你有了自己的生活. 在那時無論你有多忙,都應該每時每刻記挂父母,那怕一個小小的問候,但卻給了父母很大的心靈慰藉.孝是發自內心,只要你的真心付出,你的父母是能夠感受得到的,那麽他們這一生也無悔,因爲他們的子女是多麽孝順.

(這是本人自己寫的,如果太差了,I hope you do not mind .)
2007-04-01 3:59 am
「仁」是孔子倫理思想的中心,孔子說的「仁」,實際上就是「愛」的昇華,由血緣關係衍生的家庭親屬間的「愛」開始,推而廣之,最後歸結到對整個人類的「大愛」。 而「孝」則是實踐「仁愛」的根本。 正如孔子說:“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一部《孝經》是孔子與他那位以孝順聞名於世的學生曾參,在一問一答之間,說出孝的標準。在當中,可以總結出三個有關孝道的重要概念: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由人的性情中所發出的良善行為,最好的就是孝道】
【刑法上的處罸的各條款很多,而最重要的罪應該是不孝】

所謂「推己及人」,一切的德行、善行,都是由自身開始,從內到外,由親至疏,由疏乃至素不相識;仿似由一個中心點幅射擴散開去,無遠弗屆,涵蓋所有。因此,若最切身、最基本的「孝」行都做不好,則遑論其他了。

《論語‧學而篇》內:“…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說得清楚明白。「孝」的本源是「愛」,而「孝」的骨架是“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至於「孝」的具體內容,乃是廣闊無邊,也是要因時因勢因人因地而知所變通的。

前人先哲,對體現「孝」行提出了很多值得學習與及深入思考的道理、標準、指引等,但不是要人們固守其形式而忽視了內中的涵義。正如孔子自己也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可見孔子也並不固執於形式,更是主張變通以合乎時,順乎理的。

《大戴禮記‧曾子大孝》內記載︰“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這段引文亦見於《禮記‧祭義》,「不辱」作「弗辱」,意義大致相同。曾子將孝行分三等,最上者是尊敬父母,那是指發乎內心,以愛為本的真誠態度,非是追求形式外貌上的契合。 而次等者,就是懂得謹慎自己的言行,愛惜自己的身心,不做出任何令父母受到羞辱的事情來。最下者,是僅止於養活父母,在物質上作出承擔。 曾子之論,基本上與《論語‧為政篇》內所說相符:“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番說話,的確是很值得崇尚物質而薄親情的現代人,深切省思。

最後,也應一提就是,古人尊崇「孝道」,要求「子子」(意即子女要做好子女的本份);同樣地,也重視「父父」(意即父母要當好父母的本份)。「愛」是要雙向的,同樣地,禮是「尚往來」,做父母的,也要盡為人父母的天職,身教、言教、導子女於正,愛護子女,不使其受傷害,養而愛之,使其能夠健康地成長才是。在今天,一些為人父母者,對自己的父母既不盡孝,毫不尊重,而對兒女又不盡責,少愛護關顧之情,本身「父不父」而卻四處抱怨子女「子不子」的,大不乏人,那是「無諸已而求諸人」典型的雙重標準,也是頗堪深切反思的。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31: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31000051KK041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