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一般指指13至16世紀期間活躍於朝鮮半島及中國大陸沿岸的海盜。在倭寇最強盛之時,他們的活動範圍曾遠至東亞各地、甚至是內陸地區。倭寇的組成並非僅限於日本海盜,只是由於這批海盜最初都來自日本(當時稱為倭國),所以被統稱為「倭寇」。及至後期,由於日本國內政治形勢轉變,加上官府的管制,日本人出海搶掠船隻的事件已經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來自中國和朝鮮的海商與海盜,他們依從著過去倭寇搶掠的方式繼續為禍於東海,也被歸於倭寇之列。
「倭寇」的引申意義
隨著時間的推演,倭寇一詞所指的,不一定都是來自日本的海盜,明史『日本傳』記載「大抵真倭十之三」,即真正的日本海盜大概只佔三成;而朝鮮正史『世宗實錄』(二十八年十月壬戌)亦記載「然其間倭人不過一二而本國民假著倭服成黨作亂」,可見所謂的倭寇,八成以上不是真正的日本人,而是朝鮮人或中國人等冒名或混雜其間作亂。
所謂「倭寇」一辭的由來,是從『高句麗廣開土王碑』(西元414年)碑文上所記載「日寇○○(某地名)」而來,在此「寇」當動詞,即「日本侵略(某地名)」之意,而之後「倭寇」二字作為名詞獨立,用以稱呼來自日本的侵略者。另一方面,在16世紀豐臣秀吉對朝鮮半島出兵、以及中國的抗日戰爭裡,兩國的人民都稱呼侵略的日本軍為「倭寇」。而在往後的排日風潮中,倭寇更成為敵視日本人的用語。
[編輯] 前期倭寇及後期倭寇
雖然大家同被稱為倭寇,但兩者的成份其實分別很大。根據年代大致可以分為「前期倭寇」及「後期倭寇」。
[編輯] 前期倭寇
前期倭寇是以日本海盜為中心,主要攻擊範圍為當時臣服於元朝的高麗。由於先前臣服於元軍的高麗軍,在元世祖忽必烈兩次進攻日本的軍事行動中,對日本的對馬、壹岐、松浦、五島列島等地的居民進行屠殺,因此前期倭寇以這些地區的殘存者為主要構成份子,對於朝鮮沿海進行含有報復式的海盜行為,目的一方面在於奪回被俘的島民,一方面則在掠奪糧食以彌補因遭虐殺而下降的農業生產力。朝鮮史取對馬島、壹岐島、平戶島三地之名,稱為「三島倭寇」。清朝的徐繼畭所著「瀛環志略」,以及朝鮮的安鼎福所著「東史綱目」,均指出倭寇的起因在於朝鮮人(高麗人)配合蒙古侵日行為所引發的報復。
後來日本進入南北朝的動亂狀態,倭寇的活動也由於政府管制力減弱而加劇。由於前期倭寇對於日本與明朝、高麗貿易造成破壞,初成立的明朝政府對日本南朝發出討伐倭寇的要求,隨後敕封討寇有功的南朝將軍「日本國王」的稱號。之後北朝室町幕府在南北朝合一後,由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再度進行討伐,隨後受封為新的「日本國王」。李氏朝鮮的開國君主李成桂因為討伐倭寇有功得到很大的聲望和勢力,後來進行政變取代高麗王朝建立朝鮮王朝。之後隨著明朝與日本間勘合貿易的盛行,以及對馬島與朝鮮之間的貿易開放,前期倭寇也逐漸式微。
前期的倭寇,是以日本人為主體,故被稱為「真倭」(以平戶藩松浦家為核心)。
[編輯] 後期倭寇
明朝的明成祖發動政變,奪得政權後遷都北京後,據說南京建文皇帝在南方的殘餘勢力與日本海賊的力量相結合,在中國東南沿海進行報復性侵擾,由於這些南方人體型上也比北方人矮小,所以沿用「倭寇」這名詞來稱呼由日本人與南方中國人所組成的海盜集團。
明成祖晚年,由於陸上北方威脅為除,南方鄭和下西洋以後,激增的海陸來往也帶來了漸盛的倭寇侵擾,遂實行海禁政策,只開放勘合貿易(官方貿易),但後來到了嘉靖二年(西元1523年)爆發了寧波之亂,加上稍早時,葡萄牙人入侵發生了屯門之戰與西草灣之戰,此後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機,明朝遂宣佈中斷一切貿易,期望以圍堵的政策來減輕倭寇的威脅,但也斷絕許多自唐朝以來整個貿易產業鍊相關從業人員(魚業、手工業、造船業、貿易)的生計,致使貿易地下化,商業糾紛無從解決,遂轉成武力報復,倭寇之亂不減反增,造成了嘉靖倭亂。
後來的發展上,明人王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王直曾上書朝廷請求開海禁,被拒絕後,把基地設在日本的平戶藩,以反對明朝海禁政策的南方中國人為基礎,與日本人、佛朗機人合作進行走私,在後期倭寇中,很為知名。胡宗憲與戚繼光曾參與討伐倭寇的軍事行動。
15世紀半至16世紀,其活動舞臺為中國沿岸、東南亞方面,成員以中國人及朝鮮人為主,被稱為「假倭」。此時期倭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明代中國的生產力增加,但卻施行海禁政策。史書所見的最後倭寇,在1624年7月侵犯福建沿海。「推其禍始,乃由閩、浙沿海奸民與倭為市;而閩浙大姓沒其利,陰為主持,牽連以成俗。當時撫臣朱紈欲絕禍本,嚴海禁;大家不利,連為蜚語中之,而紈驚死矣。紈死而海禁益弛,於是宋素卿、王直、陳東、徐海、曾一本、許恩之流爭挾倭為難。自淮揚以南至廣海萬餘里,無地不被其殘滅,而閩禍始慘矣」。
[編輯] 之後的東亞海上貿易活動
由於豐臣秀吉發布八幡船禁止令(海盜行為禁止)的影響,倭寇的活動開始減少,東亞的海上貿易也因此平靜不少;而類似支持反清復明運動的鄭芝龍與鄭成功之類的武裝海商集團也是存在的,但是已經不稱其為倭寇了。
[編輯] 倭寇的影響
明朝與高麗、李氏朝鮮都曾經對室町幕府要求取締海盜行為。明朝甚至於與日本發展了勘合貿易。而高麗王朝的滅亡與李氏朝鮮以倭寇根據地名義進攻對馬島也是受到倭寇的影響。
[編輯] 八幡船
日本室町時代到江戸時代的海盜船通稱為八幡船,這是由於倭寇以「八幡大菩薩」作為旗幟。
[編輯] 活動地區
倭寇的根據地包括日本的對馬島、壹岐、平戶島、五島列島,以及中國、朝鮮半島與的沿海島嶼、台灣島、海南島。荷蘭人未到臺灣之前,臺灣也是倭寇的活動據點,學者研究亦證明,在臺灣活動的倭寇,亦是漳泉一帶日本方面有貿易的著名海商或海盜,不是日本人。
[編輯] 知名人物
松浦隆信(道可)、許棟、王直、李旦、顏思齊、鄭芝龍
[編輯] 韓國史料
在韓國正史『世宗実録』中,敘述「前朝之際,倭寇興行,民不聊生。然倭人不過一二,而本國之民,仮著倭服,成黨作亂。」 『大宗実録』又寫「或時,仮倭為寇。」 紀錄寇邊的倭寇,其組成實以韓國人為主。
2007-03-30 08:37:50 補充:
更多資料 就在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倭寇&variant=z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