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後再染髮 URGENT

2007-03-30 5:01 am
我幾日前在saloon 漂了髮, 後再染髮, 頭髮變了橙啡色
但太sharp and bright了~
我現在需要很快再染深色點
是否只可染回全黑? 不可淺色點?
除了去Saloon 可以怎樣做? 可買一盒盒那些嗎? 有什麼牌子可介紹?
我都知傷頭髮, 可以怎樣做?

回答 (2)

2007-03-31 11:16 am
✔ 最佳答案
你可以試下去賣髮型用品果d地方買goldwell 11v+6%嘅雙氧奶~
份量1:1~咁就可以洗走你唔鐘意果隻色~
但係要注意~呢個配方會幾"那"~
用時小心~唔好整太多@頭皮~
咁整完出黎個色就會有d ash~不過都幾淺~
參考: [email protected](可add msn再慢慢詳談)
2007-03-30 5:06 am
染髮成為一種時尚,但人們不知道,染髮劑裡含有多種有害的微量物質成分,如果頻繁染髮,久而久之則會對身體產生極大的危害,不僅會使頭髮脫落,而且還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如皮膚過敏、皮膚癌、惡性腫瘤等。

測試表明,染髮劑一般都含有有害的物質成分,如對苯二胺。

專家提醒市民,染髮不應頻繁。尤其使用永久性染髮劑,1個月不要超過1次,其他型的最多半個月用1次。


  實驗地點:天津科技大學精細化工實驗室
  實驗原料:合成染髮劑
  實驗現場:
  1、稱取5mg染髮劑放入30ml帶塞容量瓶中,並加入0.25g硫代硫酸胺。
  2、加入含有2—氨基—4-甲酚的甲醇溶液10ml,振蕩混合,放置5分鐘。
  3、取出2ml,注入氣相色譜儀中,檢測對苯二胺的含量。
  實驗結果顯示,染髮劑中的對苯二胺類含量約為1-5%,此外含有油酸、丙醇、異丙醇、氨水、酚類等成分。

染髮劑一般都含有有害的物質成分,如對苯二胺。
染髮劑的成分分為以下幾類:染髮主劑、溶劑、表面活性劑、添加劑。
『研究顯示染髮劑致癌機率小』
美洲醫療協會期刊中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平日喜歡染髮的男女罹癌率並不見得比不染髮的人高。研究報告指出,可能有一些極為罕見的癌症與染髮劑有關,但由於有關此類癌症的研究太少,故其研究結果是否正確仍大有商榷餘地。上述研究報告作者之一,蒙特婁皇家維多利亞醫學院後博士生艾特敏南表示,他及研究小組人員研究了所有有關染髮劑會致癌的報告及證據後認為,使用染髮劑並不會增加罹癌的機率。他表示,無論使用永久性染髮劑,或暫時性染髮劑的男女,均不必擔心會因此罹癌。

艾特敏南和兩位西班牙研究員組成的小組使用事後研析的方法做出上述結論。他們有系統地蒐集了自一九六六年迄今年一月發表的七十九篇有關染髮劑與癌症關連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將注意力放在三種最常被認為與使用染髮劑有關的癌症上。這三種癌症分別為:膀胱癌、血癌及乳癌。研究發現,使用染髮劑與膀胱癌及乳癌完全沒有關連,但與血癌似乎有一點尚需進一步證實的關連。

研究也發現,使用染髮劑可能會增加罹患唾腺癌、腦瘤及卵巢癌的機率,但由於有關這些癌症與染髮劑關連的研究報告迄今只有一至兩篇,故科學家認為染髮劑是否與這些癌症有關連,還需更多的研究才能予以證實。940524。

染髮劑的成分分為以下幾類:染髮主劑、溶劑、表面活性劑、添加劑。


  經專家介紹,目前染髮劑一般可分為:暫時性染髮劑、漸進式染髮劑、半永久性染髮劑和永久性染髮劑,用得最多的是永久性染髮劑。

染髮劑中均含有對苯二胺類物質,它是一種能引起皮膚過敏反應和多種疾病的有害物質,雖然國家對其含量制定了標準,並規定使用時必須嚴格按產品說明進行調配,不得任意增加濃度,然而,即使在允許標準範圍內使用此類染髮劑,仍有少數人發生過敏性皮炎。


  專家說,目前市場銷售的染髮劑大都含有使細胞產生突變的活性有害物質,其中氧化型染髮劑含有20餘種化學成分,它們之中的九種會引起細胞突變,若長期大量使用,又不注意清洗,可能導致癌症。普通的染髮劑若連續使用10年,皮膚吸收1%,就有可能誘發皮膚癌、膀胱癌等病;老年人如果經常使用,人的機體的各種防禦與排毒功能均有所減退。


  專家提醒經常染髮的市民應該要注意以下幾點:
  1、應盡量減少染髮的次數,使用永久性染髮劑最多1個月一次,染完後應及時洗頭,以免頭皮累積藥物。
  2、選用沒有添加過氧化氫的半永久性和暫時性染髮劑,對頭髮的傷害較小;染髮或燙髮最好只處理頭髮中、尾段部分,減少頭皮對藥物的吸收。
  3、染髮前一定要做皮膚測試,確定沒有過敏反應,才試用該產品。測試時把染劑抹在手上或耳朵後面,觀察1天,最好是2-3天,看局部有沒有紅腫反應現象。
  4、如果要染髮,最好改用無副作用的天然染髮劑,這是防止染髮劑副作用的最有效方法。
  5、在選購染髮劑的時候,應選購正規商店包裝完好、標識清楚的產品,要看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特殊用途化妝品的批准文號及執行產品標準號;在選購進口產品時要查看進口化妝品衛生批准文號、中文產品名稱、製造者名稱、地址以及經銷商註冊的名稱地址,以免購買到假冒偽劣的產品
參考資料: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82701549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23: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9000051KK040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