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戰役實際傷害人數?

2007-03-30 3:14 am
相信一般人都會睇書話平型關之戰中國「殲敵千餘人」,
但根據小弟本中史補充補習的標準答案所講,
日本軍史記載平型關戰役陣亡只有約200人。
如知道點解請回應下小弟吧。

回答 (2)

2007-04-02 11:42 pm
✔ 最佳答案
平型關戰役嘛,又是笑死老外之作。
是次戰役,中共稱擊敗日軍精銳的第五師團,第五師團外號板垣師,仍板垣征四朗陸軍中將一手調教出來的精銳部隊。攪笑在於日軍的第五師團,實況在崑崙關戰役全軍覆沒,所以擊敗第五師者為國民政府軍的第五軍,最大功勞的是第五軍軍長杜聿明中將,當然還有其他番號的國軍參戰,不過當時的第五軍,仍是上海南京戰役後重組的中央精銳,亦是當年國軍中唯一的裝甲部隊,是由上海退下的南京裝甲團,調到湖南湘潭,再接收新入口的德式裝備及戰車而擴編出來的部隊,亦都是代表國軍陸軍現代化的一重要一頁。
至於林彪當年攻擊者,仍日軍第五師團轄下的新莊輜重支隊,實際是運輸部隊,而非第一線之戰鬥部隊!運輸部隊是支援的部隊,又有多大的戰鬥力?打敗還些九流部隊,又有多高明?這尚要大書特書,記在史冊中,那麼國軍第五軍連日軍整個精銳部隊都吃掉,就不知該如何寫了。

回到正題,從前計算殲敵數字,是有一種計法的,最常見的是點算敵人遺下的屍體,此仍實際陣亡人數。此外亦會計算捉獲的戰俘人數,這些數字會計作殲敵數字。不過在中國軍閥等地方武力混戰的時代,在點算殲敵數目時,會加上在戰場上收獲敵人槍械的數字,因為以前槍械生產速度,不及現今之快,所以槍械供應,許多時會不及戰時損耗的。因此,以前就會視槍械比人命還要重要!這是事實。因為有人無槍,軍隊就打不到仗。而只要有槍,就不愁沒人,軍隊也能攪起來。因此以前就會算槍等同人命,所以繳獲一枝槍,就等於殲滅了一個敵人。
這種計法,你當然會看出重覆計算的可能,因為戰死的人,當然會遺下槍械,即是對方陣亡一人,就會算作兩人計,即是倍增了。這種計法雖然有問題,但站在戰術上的立場,殲敵的概念,是以計算敵人真正的戰力而言。即是對方陣亡多少不重要,而是尚有多少戰鬥力。所以就算打死敵軍多少人,如果槍枝還在,就其實不能說有損失,因為如果陣亡士兵的槍枝可以交給補充的士兵用,就等於戰力補充了。而如果對方少了一枝槍,就真的少了一人作戰,就真的是少了一個人的戰鬥力,因為就算人員補充了,沒槍還是不行呀。所以計收獲敵人槍枝數量,也不能算作大。(如果最近有看過「敵對邊緣」一劇,就應該體會到槍枝的重要性,一開始講史達林格勒的戰鬥,紅軍是兩個人才發到一枝槍,要其中一人戰死,另一人才有槍用。就可見那個時代,戰爭期間槍械是比人命還重要的呀!)

而平型關戰役,應該是引用當時的戰鬥報告來看,因為當年林彪打仗就很勤力,每打完一場戰鬥,都要部下交報告,做戰鬥評估。當年的報告我未看過,但主要是評估敵人戰力及報告自己傷亡的報告。當年林總就好重視前線縱隊及師指揮的敵情損失分析,即是估下對方戰鬥後尚有的戰鬥力。如果假設這個支隊沒了戰鬥力,就會視作整個支隊被殲。既然當日方整個支隊被殲滅,說殲敵過千都不能說老作呀!這也是中共官方及日方在傷亡數字不同的原因。

基本上以前打仗,最原始的計算戰果就是數死屍數字。之後進步了,就會評估對方戰鬥力損耗的情況,這其實是比較實際的做法。因為戰場上動輒十數萬人,多幾千和少幾千人,有何分別?所以具體數字其實並不重要,反而是戰鬥力才是指揮官應該關注的地方,因為這是影響指揮官決定接下來該如何打的因素。
當然新莊輜重支隊本身就沒有戰鬥力,當作沒戰鬥力也不會影響指揮官作出錯誤決定。因為身處當時的指揮官,當然會理解這些估計數字的實質含意。

所以看國共內戰的紀錄,就不要以為殲敵數千就真的殺了幾千人那麼恐怖呀!因為以前內戰還多了一個情況,就是雙方會收編對方部隊,這些收編的部隊人數,亦往往會計算作殲敵人數的呀!因為收編敵人一人,敵軍就少了一人的戰鬥力嘛!就當作殲滅了!所以中共有記錄國共戰鬥時,常會講到殲敵數萬以至一整個軍、一整個師,其實是指收編數字及假設國軍部隊沒了戰鬥力的部隊數量而已,可不要當真呀!本人看張正隆上校寫的「雪白血紅」一書,記述共軍與國軍在東北戰場交戰的情況,其中就記述共軍把國軍主力25師殲滅了好幾次!殲滅就是殲滅,那會殲滅了還在,之後又要殲滅的情況,這情況最少出現了三、四次,25師給殲滅了三、四次,就真的很不簡單呀!你可以死三、四次嗎?會心微笑啦!
參考: 百分百老作,歡迎抄襲翻錄,絕無版權問題。
2007-04-02 7:10 pm
因為中國係己方,一定話自己好。日本係敵方,一定話自己好too!咁就要自己搵多d史料證明之......你可以看以下一本書:
中國史講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36: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9000051KK0319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