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中國紡織業既起源同發展既歷史

2007-03-29 6:08 am
我想知中國紡織業既起源同發展既歷史~~~

回答 (1)

2007-03-30 2:54 am
✔ 最佳答案
黃道婆

 
黃道婆,又名黃婆,我國元代著名的棉紡織革新家。元貞年間,她將在崖州
(今海南島)生活三十餘年所學到的紡織技術進行改革,製成了一整套扡、 彈、紡、
織工具(如攪 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極大地提高了當時的紡紗效率。在織造
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花工藝技術,織制出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松江一
帶棉紡織技術和棉紡織業的發展,使松江在當時一度成為全國棉紡織業的中心,對當
時植棉和紡織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離鄉背井苦學藝

  黃道婆生於南宋末年淳祐年間(約西元1245年),是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縣
龍華公社)人。南宋末年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頭,戰亂頻仍,民不聊生。江南地區人
民長期蒙受統治者的掠奪與壓榨,遇到旱澇之年,人們紛紛逃荒。在“男尊女卑”、
“三從四德”等封建禮數盛行的社會中,婦女更是如牛馬般在苦水中煎熬。黃道婆十
二三歲時,為生活所迫,給人家當童養媳,而偏偏又遇上刻薄的婆婆、蠻橫的丈夫。
一天,由於勞累過度,她織布時速度慢了一些,公婆、丈夫以此為藉口,將她毒打一
頓,鎖在柴房裏不給她飯吃,不讓她睡覺。黃道婆無處訴苦,便橫下一條心,在房頂
掏了一個洞,逃上了停靠在黃浦江上的一艘帆船,隨船到了海南島南端的崖州,從此
開始了不平凡的生活道路。

  我國是紡織業的發祥地,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古墓出土的200多件織工考究、
色彩斑斕的絲麻織品(圖 06.jpg(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蟬衣)),說明在
2000多年前人們就掌握了相當先進的紡織技術。宋朝時紡織業在內地逐漸發達起來,
海南島在11世紀(北宋中期)為滿足人們日用之需,已經開始大面積地植棉。趙汝適
《諸蕃志》說黎族“婦人不事蠶桑,惟織吉貝花被、縵布、黎幕。”方勺《泊宅編》
記載“閩廣一帶紡績……摘取出殼,以鐵杖捍盡黑子,徐以小彈弓,令紛起,然後紡
績為布,名曰吉貝。”相對來說,當時內地的紡織產量不高,因此布匹的質量低劣,
不能成為人們主要的衣著用品。而海南島一帶生產的棉織物,品種繁多,織工精細,
質量、色彩均居全國之首,作為“貢品”進入都城臨安(今杭州一帶,南宋時定都於
此)的各類棉布就有20餘種。棉布比之絲織物有著許多長處,王禎《農書》裏說它
“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免績緝之工,得禦寒之益。可謂不麻而布,不繭而
絮。”黎族人民還能織出堅厚的兜羅棉、番布、吉貝等紡織品,染成各種色彩的黎
單、黎棉、鞍搭等,銷往全國各地。

  黃道婆就是在這樣一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來到海南島的。她與黎族人民一起日
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共同的勞動生活與交往中,努力學習和掌握當地先進的棉紡織
技術。黎族同胞的細心傳授,黃道婆自己虛心刻苦的學習,使她瞭解並熟悉了各道棉
和織布工序。在實踐中黃道婆還融合吸收了家鄉織布技術的長處,逐漸成為有著精湛
技術的紡織能手。

  日月如梭,物換星移。在海南生活勞作的黃道婆不覺已度過了20多個春秋。中年
之後,思鄉情最切。桑梓故園之思,桑榆晚景之感,葉落歸根之情,使“有志複赤
子”的黃道婆在元成宗元貞年間(西元1295-1297年),帶著黎族人民的深情厚意和祝
福,身背踏車、椎弓等紡織工具,踏上了北歸的路途。
 

窮心竭力求革新
  隨著時代的前進,生產力也必然要向前發展。棉紡織業簡陋的生產條件和落後的
技術水平的改變,發生在宋末元初這一歷史時期,黃道婆對這一重大變革作出了巨大
貢獻。

  黃道婆重返故鄉的時候,植棉業已經在長江流域大大普及,但是紡織技術仍然很
落後。她回鄉後,看見婦女仍然用紅腫的手剝棉籽,男人依舊用小竹弓彈棉花,而且
織出來的布還像從前一樣粗糙,就致力於改革家鄉落後的棉紡織生產工具。據陶宗儀
《耕錄》記載,“烏泥涇初無踏車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線弦竹孤,置案間振掉
成劑”,操作起來十分辛苦,生產效率又極低。黃道婆先改革了紡織工具,“乃教以
做造捍彈之具,至於錯紗配色,綜線絮花,各有其法”,然後將黎族人民先進的棉紡
織生產經驗與漢族紡織傳統工藝結合起來,系統地改進了從軋籽、彈花到紡紗、織布
的全部生產工序,並創造出新的生產工具,把自己掌握的精湛的織造技術毫無保留的
傳授給了故鄉人民,將松江地區的棉紡織技術提高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

  黃道婆首先從棉紡織的第一道工序“軋棉去籽”著手,她最初教人用鐵杖來擀盡
棉籽,以代替原始的用手剖去籽的方法。後來黃道婆又把黎族人民用的攪車介紹過
來。攪車又名軋車,是由裝置在機架上的兩根輾軸組成,上面的是一根小直徑的鐵
軸,下面的是一根直徑比較大的木軸,兩軸靠搖臂搖動,向相反方向轉動。把棉花喂
進兩軸間的空隙輾軋,棉籽就被擠出來留在後方,棉纖維(皮棉)被帶動前方。應用
攪車後,完全改變了當時用手剝籽或用鐵杖擀去籽的落後狀況,大大提高了生產效
率,是當時皮棉生產中一件重大的技術革新。

  然後,黃道婆認為原先彈松棉花的操作太原始粗糙。經過試驗她不僅把原來的小
弓改成1米多長的大弓,用粗繩弦代替細繩弦,而且還用檀木做的椎子擊弦彈棉。這樣
既比以前用手指彈撥的小竹弓提高了效率,又使彈出的棉花均勻細緻,不留雜質,提
高了紗線的質量。

  在紡紗這道工序上,黃道婆所用的心力最多。她發現當時人們使用的舊式單繀
(一個紡錠)手搖紡車,功效很低,要三四個人紡紗才能供上一架織布機的需要,對
加快織布速度障礙很大。黃道婆就與木工師傅一起,經過反復的試驗和不斷的改進,
終於研製出了一種三繀式(3個紡錠)的棉紡車,使紡織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兩三倍,操
作也比原先方便省力。黃道婆創造性地發明了三繀腳踏紡車,代替了沿襲了幾千年的
單繀手搖紡車,這是棉紡織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是黃道婆對棉紡織業的卓越貢獻。
這種新式紡車很快被人們接受與運用,在江南一帶推廣普及後,生產的棉布在數量和
質量上都大為改觀。這種紡車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紡織工具。元初著名農學家王
禎在《農書》中介紹了這種紡車,其中的《農器圖譜》還對木棉紡車進行了詳細的繪
圖說明。這是我國古代棉紡織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有力證明,同時也顯示出黃道
婆不但在中國,而且在國際棉紡織史上所具有的崇高地位。

  另外,黃道婆還充分利用和改進了傳統的絲綢生產工具和技術,精益求精的提高
了整絲和織布工藝質量,使當地人民能用紗線織出各種色彩的棉布,其絢麗燦爛的程
度能與絲綢相媲美。王楨在《農書》中記載當時已用撥車、線架等紡織工具來分絡各
色棉紗,還記載了織布機與絲綢機的相同之處。這是黃道婆與勞動人民一起,把絲織
生產經驗運用於棉紡織業,改進了原先所使用的投梭織布機的又一革新創造。

熱心無私廣傳技
  黃道婆的歷史功績,還在於她把從海南島人民那裏學來並掌握的織造技術,結合
自己的實踐經驗,向烏泥涇人民介紹並推廣了織造崖州被面和其他精美棉織品的方
法。她總結了一套比較先進的“錯紗配色,絲線絮花”的織布技藝,推廣運用後,使
當地的棉紡織業形成了全新的格局,當時烏泥涇地區以棉織業為生的增至千餘家。經
過黃道婆的熱心傳授,烏泥涇人民能織出寬幅的被、褥、帶等多種棉紡織品,上面織
有傳統的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等“桀然若寫”的生動圖案。“烏泥涇被”一時成
為名聞全國的產品,附近地區都競相仿效,“盡傳其法”,產品不脛而走,蜚聲各
地。

  黃道婆根據自己幾十年豐富的紡織經驗,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對當地落後的棉
紡工具做了大量改革,創造了一整套的“擀、彈、紡、織”工具。

  由於黃道婆對棉紡織技術做出了這樣巨大的貢獻,當地勞動人民都深情地熱愛
她,懷念她。她死後大家把她公葬了,並且還在鎮上替她修建了祠堂,叫先棉祠,以
後其他地方也都先後為她興建祠堂,表達了人民對這位紡織工人的先驅者的感激和懷
念。

  黃道婆去世後不久,松江一帶就成為全國的棉紡織業中心,歷數百年之久而不
衰。明朝正德年間(西元1506-1521年),當地的棉紡織業達到高峰,織出的棉布一天
就有上萬匹。松江棉布遠銷各地,還出口到歐美,深得各個國家人們的讚賞,贏得了
極高的聲譽。從此,內地的衣著用品逐漸以棉布代替了絲麻,棉織業迅速在全國發展
起來。“衣被天下”的松江布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更蘊含著黃道婆這
位棉紡織革新家的心血和精力。正是由於黃道婆的不懈努力和非凡創造,拓展了我國
棉紡織業的廣闊天地,譜寫了紡織科學的嶄新篇章,其遺風所及,至今猶存,澤福後
人,永垂青史。

  棉紡織技術革新家黃道婆的偉大實踐和貢獻,人民是永志不忘,一首上海地區世
代流傳的民謠表達了人民群眾對這位傑出婦女的讚頌和銘記:
 


收錄日期: 2021-04-15 22:49: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8000051KK045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