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的發展

2007-03-29 3:25 am
可唔可以簡單介紹現代科技發展?

回答 (3)

2007-03-29 3:28 am
✔ 最佳答案
助聽器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如果只是把聲音放大,會不會連週遭的噪音都一起放大了呢?會不會放得太大聲而對剩餘的聽力有損害呢?
雖然近年來助聽器科技有長足的進步,但其基本原理是不變的,即透過一些構造,將環境中的聲音收集,放大並傳送到耳膜上。最簡單的助聽器組成構造如圖一所示。外界的聲音由一麥克風接收後,接著由一擴大機放大。擴大機這裡可以調節音量的大小。放大後的聲音再由一耳機(earphone)及耳模(ear-mold)的組合輸出傳到耳膜上。就算再複雜、再先進的數位化助聽器也都是建築在這樣的基本架構上的。
的確,按照上面的原理,所有外面的聲音都放大了,包括環境中的一些噪音,不幸是我們最想放大的講話聲音的頻譜和環境中某些噪音是重複的,放大了講話也免不了放大噪音。事實上許多患者不願戴助聽器或對助聽器不滿意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覺得很吵,聽到了一些不該被放大的聲音。即使市面上有許多廠商宣稱他們的產品能消除環境噪音的放大,但事實並非如此,到目前為止所有助聽器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問題。
所以患者應有以下的認知:助聽器不是新的耳朵,它叫做「助聽器」就表示它只能幫助聽覺與溝通而已。而戴上助聽器後音質的改變,環境噪音放大等問題
,都要經過重新適應及學習。所以不要一戴上去覺得吵就停止使用。因為從長期觀點來看,助聽器對日常生活的溝通是有很大幫助的。
再來就是平常太大的聲音不但引人不快,也會造成內耳的傷害,那助聽器放大的聲音,會不會反而傷害了剩餘的聽力呢?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有人如此質疑
。幸虧現代科技對這個問題有了解決。
如果將助聽器的最輸出功率調整在某個特定值之下(這值叫『不舒適響度值』,臨床上可測得或估計),那麼應該就不會傷害剩餘的聽力。所以如果在合格廠商配的助聽器加上有配戴前有測試最大輸出功率,那麼就應該不用擔心這問題。但要注意的是每個助聽器設定的最大輸出功率不同,所以千萬不可用別人助聽器,也千萬不要讓別人用自己的助聽器。
市面上有那麼多型式與廠牌助的聽器,那種才適合我?我該如何選擇呢?
人造的助聽器始於十九世紀末期,最早是一些放在耳朵旁邊像牛角一般的東西。之後隨著電話科技發展,開始有一些石墨式、真空管式等的早期助聽器,最近的發展則是耳內式的研發。
2007-03-29 3:39 am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
2007-03-29 3:34 am
第三世界科學院副院長。在前人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系統流量檢測力反饋”、“系統壓力直接檢測和反饋”等新原理,並應用於先導流量和壓力控制器件,將此技術推進到一個新階段,使大流量和高壓領域內的穩態和動態控制精度獲得量級性提高。運用這些原理和機-電-液一體插裝技術相結合,推廣應用於閥控、泵控和液壓馬達等控制,研究開發了一系列新型電液控制器件及工程系統。該技術被認為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電液控制技術重大進展之一。主持開發研究相應的CAD、CAT支撐系統,被廣泛應用於中國許多工業部門。
21世紀,將是科學技術繼續突飛猛進的世紀,人類對客觀世界規律的認識將更加深入並不斷系統化。人類將通過對物質在極端時空和極端條件下的結構、運動、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揭示物質的本質,進而突破無生命與有生命物質的界限,建立新的理論模型。人類將從根本上認識生命的本質,認識遺傳、發育、變異、衰老、凋亡的規律,認識生命物質中能量、物質、信號的傳遞、變換、相互作用的規律,將更加系統地認識地球上生命的發生、發展與進化,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分子機制,從而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微觀生物學與系統生物學、生態學等宏觀生物學有機聯繫和統一起來。人類將更加系統地認識整個宇宙及我們所生活的地球的發展與演化規律,認識“天人”相互作用的規律,認識全球環境與生態變化的規律,將致力於探索外層空間、地球深部及海洋深部的物質與生命現象。腦與認知的奧秘將有可能逐步揭開,從而引發信息科學、教育學、醫學及心理學的革命。
  21世紀,科學知識的傳播與高技術規模產業化的速度將越來越快。由於信息技術與通訊網絡全球化普及進程的加快,科學知識的傳播方式將可能發生革命性變化,將可能逐步實現網上即時傳播,科學知識將真正成為全人類的財富,這必將對全球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進程產生深刻影響。由於經濟的全球化與市場化導致競爭的不斷加劇,以及信息技術與現代製造技術提供的可能性,高技術規模產業化的速度將越來越快,技術的“半衰期”將越來越短,因此,已有的高技術創新成果只有及時實現規模產業化,才能形成現實生產力與競爭力。
  21世紀,科學技術創新活動的全球化特徵將更加顯著。由於經濟的全球化,不僅科學探索活動,而且技術創新活動也將進一步全球化,需要在全球範圍內組織創新活動,集成全球知識、利用全球資源和人才,面向全球需求和市場。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全球網絡平臺的快速發展,為全球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隨著全球化理念的擴展以及跨國公司活動的影響,各個國家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將更為積極地推動科學技術創新活動的國際化與全球化。

表 1若干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比較表
科學發現 年份 技術發明 年份 孕育過程(年)
攝影原理
1782 照相機 1838 56
電機原理
1831 發電機 1872 41
內燃機原理
1862 汽油內燃機 1883 21
電磁波通信原理
1895 第一個公眾廣播電臺 1921 26
渦輪噴氣機原理 1906
渦輪噴氣發動機 1935 29
發現抗菌素
1910 制出抗菌素 1940 30
雷達原理
1925 制出雷達 1935 10
發現鈾核裂變
1938 制出原子彈 1945 7
發現半導體 1948
制出半導體收音機 1954 6
提出集成電路設計思想
1952 制出第一個單塊集成電路 1959 7
光纖通訊原理 1966
制出光纖纜 1970 4
提出無線移動通信設想 1974
蜂窩移動電話系統 1978 4
多媒體設想 1987 多媒體電腦 1991 4



  21世紀,科學技術已經成為影響各個國家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決定性因素。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發展,科學技術不僅將成為第一生產力,而且將成為國家民族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科學技術在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提升經濟競爭力中將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學技術將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保證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基礎。
  21世紀,科學技術在對人類文明進步帶來巨大推動作用的同時,也將可能對人類文明進步帶來新的挑戰。信息、生命、納米、認知科技的發展不斷產生新的成果,這些成果如果被濫用,將可能對國家和社會安全、家庭和個人隱私及健康、遺傳多樣性與倫理道德等帶來新的挑戰。化學、生物、核技術及信息技術的前沿成果如果被濫用,將可能成為恐怖主義者、極端主義者的危險工具和武器。知識創新、信息傳播、高技術研發和應用的不均衡、不平等、不對稱,將可能帶來人類社會貧富之間以及國家與地區之間差距的進一步擴大,將可能帶來全球政治和經濟格局的不穩定,而這些將不利於公平、公正、合理、均富、民主、文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活動全球化競爭的加劇,以及市場化功利思想的影響,也將可能對科學精神和學術道德的傳統規範帶來新的衝擊。


二、中國科技發展之現狀及與世界水平之差距

  經過近百年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現代科學教育與科技研發的基本制度,科學教育的結構與規模、R&D的結構與規模、R&D的產出規模與質量等均處在不斷發展和完善過程之中。中國已經將“科教興國”與“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發展的兩大基本戰略,隨著兩大戰略的貫徹實施,國家對科技和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經費投入逐年大幅度增加。目前,作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試點的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21世紀教育振興計劃”、應用研究與開發型研究所轉制改革、“企業技術創新工程”以及農業和公益類研究所改革等,都取得了很好的進展。
  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完善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為中國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社會環境和氛圍。市場經濟公平競爭規則的落實,以及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為企業創新提供了強大的科技創新需求動力與發展環境。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為進一步增加科技投入提供了可能。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建立與健全,將鼓勵並保護企業與科技人員創新的積極性。改革開放使中國恢復與發展了同國際同行的交流與合作,交流與合作的規模和層次不斷擴大和提升,交流與合作的效果日益顯著,特別值得重視的是,遍佈世界各地的海外中華學人在推動我國科技發展中正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儘管中國的科技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但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無論是科技投入與產出的數量與質量,還是科技創新活動的組織結構與運作機制,都存在諸多亟待加強與改進的環節和問題,尤其是為世界所公認的原始性科學發現和領先國際的關鍵性技術創新突破仍然很少。為了促進與推動中國科技的健康與快速發展,關鍵在於提升我國原始性科學發現與關鍵性技術創新與集成和實現規模產業化的能力,建設充滿活力的國家創新體系,完善創新價值鏈。
三、中國科技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會
  21世紀,中國科技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並存,關鍵在於把握機會,認識規律,制定正確戰略,積極應對挑戰,堅持改革創新,開拓未來。
表8部分國家R&D經費占GDP的比重
  21世紀中國科技的發展將面臨嚴峻的挑戰。世界科技發展的區域不平衡,歐美科技強國將繼續相對中國科技發展保持整體優勢地位。全球化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發達國家對本國科技發展的有力推動,將對發展中國家的科技發展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中國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一系列問題,諸如人口、資源、生態環境的壓力,以及西部大開發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等,也對中國科技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由於國際政治格局的複雜多變,國家的生態安全、健康安全、資訊安全、金融安全、經濟安全、國防安全的維護和保障的各個方面,對科技的期望和需求不斷提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譬如克隆技術和幹細胞研究引發的倫理道德問題,正日益受到廣大公眾的關注,科技的發展面臨新的社會倫理與科學道德的挑戰。
  21世紀中國科技的發展也具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中國擁有巨大的人力資源,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巨大的人口將轉化為無可比擬的人力資源;中國經濟的發展形成的巨大市場,中國社會的發展呈現的多樣化需求,例如,進入WTO後,進一步提升改革開放的中國經濟的競爭力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西部大開發中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資源保護與利用,十三億人口的醫療與保健,保障中國的國家與社會安全等,都為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了無可比擬的創新舞臺和發展動力。
  中國不但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國也具有獨特的科學文化傳統,歷史上形成了深厚的科學積澱,這些有別於西方的科學觀和自然觀,正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譬如中國中醫中藥中蘊涵的豐富知識積累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中國知識份子具有愛國、敬業、勤奮、求實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優秀代表,中國文化傳統中的精華必將在新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十多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國家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愈來愈有利於科學技術的快速健康發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理念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建立對於推動基礎研究工作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院士制度的恢復與完善表明國家對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視,“863”計劃、“973”計劃等國家重大科研計劃的實施,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不斷完善,對於促進科技的發展正發揮著積極作用


收錄日期: 2021-04-12 02:01: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8000051KK0325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