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有甚麽功績

2007-03-29 2:17 am
鄭和有甚麽功績?

回答 (3)

2007-03-29 2:32 am
✔ 最佳答案
一.鄭和恩威並施,海外各國紛紛遣使朝貢,中國聲威遠播
二.中國人羣往南洋各地經商,開礦,奠定了日後華僑在南洋的經濟地位
三.中國人將工藝技術及文化帶到南洋,促進當地經濟和文化的開發
參考: 中國歷史課本
2007-03-29 2:24 am
鄭和,回族,祖先來自西域,雲南昆陽人。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寶10歲,被擄入明營,被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馬三寶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2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寶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鄭和以長兄馬文銘之長子為嫡,名鄭文銘,字恩來,世襲錦衣千戶候3,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鄭和後裔至今已傳21代。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這些解讀通常都是基於各種現代觀點的對歷史事件的「回顧」,賦予了該事件很多「泛政治化」的意義。

一種觀點認為:「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

而另一些觀點則認為鄭和的航海,沒有像西方的航海那樣承載了通商和殖民的任務,未能使中國向西方列強一樣,走上殖民帝國的道路。並認為這是對中國現代化的一種延誤。
2007-03-29 2:21 am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史稱鄭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南美洲秘魯,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

航程
下『西洋』的定義
明初以婆羅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 於錫蘭山時,鄭和曾佈施該地佛寺並立碑留念。此碑現存於科倫坡博物館。

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其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生擒,回國獻永樂帝。 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明鈔本 馬歡:《瀛涯勝覽》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4 在蘇門大臘時曾助當地平亂,擒其偽王蘇幹剌獻給朝廷。

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六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目的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目前不同的歷史學家有不同的看法。


耀兵海外, 宣揚朱棣天下觀
《明史·鄭和傳》中記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尋找建文帝
一種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明史·鄭和傳》中記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
《西山雜誌·三寶太監下西洋》「永樂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鄭和、王景弘、張文等造大船百艘,率軍二萬七千餘」。
當時傳說建文帝逃往海外,因此要派鄭和率大軍查找建文帝及其餘黨的下落。


包抄帖木兒汗國
一種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包抄帖木兒汗國。明初時,帖木爾汗國進攻明朝,因此從海外包抄是鄭和的一個主要目的。 但帖木兒在東侵途中死亡,死於永樂三年,故鄭和七下西洋,實非此因。


發展海外貿易
鄭和下西洋發展的海外貿易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


航海技術和裝備

寶船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44丈4尺,寬18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關於鄭和寶船是不是如明史所記載的那樣大,有兩派不同的觀點

肯定派:認為明史基本上正確,因為
南京靜海寺鄭和殘碑所記「兩千料海船」,不是「寶船」,而是較小的「戰座船」。
對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考古,發掘出一根約15米長的舵,和明史所述寶船大小相符。
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船塢寬可容20丈。
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1304-1377)遊記中早已紀錄中國巨大的12張帆可載千人的海船。白圖泰的紀錄可作為12帆載千人的寶船的旁證。
質疑派:
認為木材強度有限,過大的船體無法保證水密性,難以做長時間的航行。
根據南京靜海寺鄭和所立殘碑記載,鄭和首次出海寶船為「兩千料」,根據他們推論,折合長約為長十五到二十丈,寬六到八丈左右。載重量約為五千噸。
至今未有人複製能夠實際航行的44丈「寶船」。目前複製中的寶船多采用質疑派的說法。
即便採用質疑派的說法,鄭和寶船仍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航海技術

明代航海羅盤24方點陣圖根據《鄭和航海圖》,鄭和使用海道針經(24/48 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這些解讀通常都是基於各種現代觀點的對歷史事件的「回顧」,賦予了該事件很多「泛政治化」的意義。

一種觀點認為:「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

而另一些觀點則認為鄭和的航海,沒有像西方的航海那樣承載了通商和殖民的任務,未能中國向西方列強一樣,走上殖民帝國的道路。並認為這是對中國現代化的一種延誤。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53: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8000051KK027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