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歲兒子的遺尿問題

2007-03-28 8:59 pm
7 歲兒子在晚間仍然有遺尿情況, 是否有很大問題或是很普遍? 在日間上洗手間的次數間中稍為頻密, 但並非很嚴重.

回答 (2)

2007-03-28 9:10 pm
✔ 最佳答案
夜遺尿又俗稱尿床,是指五歲或以上的兒童,於睡眠時不自覺的排尿現象。這是一個在兒童期很常見的問題。一般來說,輕微(即不頻密)的尿床並不算是一種疾病,隨著年紀的增長,尿床的現象通常都會自然消失。相反,頻密而持續的尿床很可能和隱藏的病理原因有關,必須給以正視和適當的治療。況且,尿床的問題往往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如果父母不能充分諒解,給予適當的支持和輔導,或甚至加以責罵和處罰,則更會導致孩子失去自信心和自尊心受損,形成自卑、畏縮、脾氣暴燥,及一些較嚴重的心理及行為上的問題。
1. 何謂夜遺尿?

尿床俗稱「瀨尿」,醫學上稱「夜遺尿」,五歲以上兒童每月若晚上尿床多於兩次,便算患上夜遺尿,若每周超過3、4次,病情便算嚴重。一般來說,6-7歲以後仍有尿床問題者,應及早求醫,以免對小孩的身心健康帶來負面的影響及其對家庭造成嚴重的困擾。



2. 問題的廣泛性

很多孩子都以為只有自已才會尿床,因此對尿床的問題羞於啟齒。其實在現實中,尿床這問題並非那麼罕見。在西方國家,估計五歲兒童有20%,七歲兒童有5至10%經常尿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小兒外科部最近進行的一個大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在超過一萬六千名本地5至19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中,約有2%的兒童有單症狀的夜遺尿,而其中五歲的兒童中,大約16.2%會有尿床的問題;在十歲及十九歲的兒童中,有夜遺尿問題的人則分別約2.8%和1.5%。而比例上男孩比較女孩更容易出現尿床的情況。

3. 夜遺尿的種類

4. 「尿床」問題需要正視

傳統觀念一直認為尿床是由於兒童發育未成熟,而不能控制排尿所致。很多家長,甚至醫護人員,都相信尿床是沒有大礙,並且會隨著兒童成長而相應消失,所以,他們對尿床都視為當然或者只採觀察的態度。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小兒外科部最近進行之一系列研究,卻成功推翻了這些過時的觀念。首先,嬰兒膀胱活動及睡眠腦電波研究顯示,即使在新生嬰兒,排尿也不是由簡單的脊柱神經反射控制,而是與複雜的中樞神經系統控制有關。超過一歲之幼兒已不會在熟睡中排尿。故此兒童原發性夜遺尿(尿床)不可能是由於簡單的膀胱排尿控制發育不成熟引起,等待及觀察亦不應是最佳或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們最近進行的一項大型兒童夜遺尿流行病學調查亦發現,經常或頻密尿床的病童(一周尿床三次或以上)在成長後明顯較非經常尿床者更常有持續尿床的情況,顯示並非所有尿床的兒童成長後症狀都會自然消失。我們剛完成的另一項大型成人夜遺尿調查結果亦發現,原來本港每一百個成年人就約有兩人患上夜遺尿,而且尿床次數一般較我們在兒童期所見者更為頻密。這表示尿床問題,特別是情況嚴重的話,如不及早醫治,可能會跟著病患者一生一世。此外,夜遺尿對兒童會造成長遠及嚴重的心理影響,它會阻礙一些兒童的正常活動,並會為他們的自我形象和心理發展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為兒童及其家人帶來莫大的焦慮,從而產生很多家庭問題及破壞家庭裏的和諧氣氛。



5.泌尿系統的運作

腎臟:負責製造尿液

輸尿管:從腎臟輸送尿液到膀胱

膀胱:一個由肌肉組成,富彈性的袋狀器官

尿道:一條幼細的管道,負責把尿液排出體外,男孩的尿道比女孩長

括約肌及骨盆底肌肉:負責控制膀胱的出口,收縮時可關閉膀胱出口,使尿液留在膀胱裏直至找到洗手間為止。

膀胱就好像一個會活動的袋子,當膀胱肌肉放鬆,慢慢儲存起腎臟製造的尿液時,就會令膀胱變大;而每個人的膀胱容量都不同,當膀胱裏的尿液積存到最高的份量時,膀胱便會發出「膀胱已滿」的訊息,通過神經系統傳送到大腦,發出〝尿急〞的感覺。排尿時,膀胱肌肉便會收縮而將尿液排出體外。



7. 尿床的成因

到目前為止,醫學界對於夜遺尿的各種成因,雖然還不是十分清楚,但大致可分為以下各類:




遺傳因素:有些假設認為尿床症有家族遺傳性,通常有尿床症的孩子,其父母、祖父母、叔叔、阿姨或是其他的家族成員,都可能有同樣的情況。


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大約有60%的夜遺尿患者在夜間睡眠時,身體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不足,令睡眠時製造過多的尿液,引致尿床的現象。


膀胱功能異常:尿動力學檢查顯示病童有膀胱肌肉過分活躍及膀胱容積減少的現象。部份夜遺尿兒童的膀胱功能則在日間大致正常,但在夜間入睡後則活動明顯增加,引致尿床。


大腦醒覺反應問題:大腦在入睡後不能正常地處理「膀胱已滿」的訊息,從而作出醒覺的反應及起床,因此患者往往就在半睡半醒的情況下排尿。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繼發性尿床的形成上往往有重大意義,但在原發性尿床,心理及情緒問題很可能只是孩子對尿床問題的一個反應及表徵,換句話說,是結果而非成因。雖然有許多精神科的文獻提到尿床是退縮和需要更多照顧和注意的一種表現,特別是在新弟妹出生、搬新家、剛剛進入學校,甚至父母親離異或死亡等環境壓力出現之後,但這些和繼發性尿床較有關係。必須強調的是,大部份的尿床兒童都並沒有潛在性的心理問題,且心理治療對尿床是無效的。


尿道感染及泌尿器官異常:在尿床的評估上,泌尿道感染仍是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另外,小部份的男孩則可能是尿道阻塞,如尿道瓣膜。女孩子可能是輸尿管異位。另外,尿倒流也是常見的問題。


其他的問題:如有注意力缺失或學習困難問題的兒童,似乎較多有尿床的問題發生。此外,任何會導致多尿症的情況都可能造成遺尿,尤其是原本尿量正常的小孩,例如糖尿病、尿崩症和後天性腎功能不全等。食物過敏也可能和尿床有關,因為某些食物對於一個敏感的膀胱有刺激的效應。如有人造色素及碳酸飲料、橙類水果、巧克力等也可能會增加尿床的頻率。




8. 夜遺尿的診斷




病史和身體檢查:需要詳細詢問孩子的小便習慣及失禁的細節,亦要檢查孩子的背部和下肢,看看有否脊椎神經問題,如隱性脊柱裂等的可能性。


排尿紀錄:詳細紀錄每次小便的頻密度和分量,以觀察膀胱的容量,肌肉活動和排尿情況等。


尿液檢查:排除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


超聲波檢查:觀察膀胱及腎臟的形態,特別是否有尿液反流、腎積水等現象,及膀胱排尿狀況等。


膀胱功能檢查:詳細評估膀胱各種功能指標,包括容量、肌肉穩定性、伸張性、壓力、排尿情況及括約肌協調狀況等。


腦電波檢查:檢查睡眠質素,尿床時的醒覺反應及腦電波變化及是否有類似癲癇的腦電波等。


內窺鏡檢查:檢查是否先天性尿道瓣膜或狹窄。

培養定時如廁的習慣,睡前要上廁所,把尿液排清。


晚飯後少喝水,不可飲用含有咖啡因或利尿的飲料。


每天做記錄,如有一兩天沒有尿床,父母應給予病童鼓勵或獎賞。


廁所的位置應在孩子睡房附近,若孩子怕黑,請開著燈或讓他睡在開關制旁邊或把尿壺放在孩子床邊。


年紀較大的病童應讓他自己清洗及更換已濕的床單及睡衣,以訓練其責任感;但請要緊記多鼓勵及多關懷。


父母要有正確的態度,注意他們自尊心問題,給予支持及鼓勵,對尿床不應加以處罰或羞辱。




10. 夜遺尿的治療

當家長與小孩因尿床問題感到焦慮及困擾時,請找一些專業人士傾訴,他們可以助你恢復信心並重新開始接受治療,並會切法找出其他有可能令孩子尿床的問題,並加以解決。經醫生診斷及排除其他可引致繼發性夜遺尿的原因後,醫生會與小朋友及家長一起商討出一個適當的治療方法。



心理及行為訓練:父母應避免責備子女;反而要在孩子沒有遺尿的翌日作出嘉許和鼓勵,從而加強他們的信心。填寫遺尿紀錄表可清楚知道遺尿的頻密程度及治療進展,亦增強小孩參予治療的積極性。


尿床感應器:感應器接觸到尿液時便會發出訊號喚醒小孩,這時應即叫孩子起床,關掉感應器,然後排清尿液;讓孩子自行換理衣物。但使用尿床感應器的效果較慢及要充份得到家中各人的體諒合作與協調。


藥物的治療:

Desmpressin (DDAVP):是一種抗利尿激素,小孩可於睡前服用這類藥物,作用是令夜尿減少。服用者需適量控制飲水的份量。

Oxybutynin :是一種能令膀胱在夜間容量增加的藥物,但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及已肯定地排除了膀胱出口及尿道阻塞的情況下才可服用;若發現有以下的副作用,好像口乾、便秘、失眠、鬧情緒等,請及早通知醫生。

Imipramine(Tofranil) 是一種三環抗抑鬱藥,可增加尿道阻力及膀胱容積。服用此藥物需要有醫生的指示及監督。


手術:一些小孩在膀胱功能檢驗中顯示膀胱出口或尿道有阻塞及排尿壓力極高,便有可能需要安排進行不同的手術來解決這問題。


膀胱訓練及治療:一部份孩子在日間有膀胱肌肉不穩定或括約肌不協調的情況出現,在專業人仕指導下進行適當的膀胱訓練及冶療,可令小朋友的膀胱變得穩定及容量增加,改善尿床的問題。首先,專業人仕會教育小孩正常泌尿系統的結構及運作;正確的小便坐姿及方法等,然後會因應小孩不同的情況來設計個別的定時小便及飲量訓練。訓練期間,家長必需盡力協助小孩及加以鼓勵。如有需要,專業人仕會安排小孩作骨盆底肌肉放鬆及協調練習。


心理治療:對於情緒有問題的病童會有一定的幫助。如果小孩因為尿床而產生種種的心理問題,應該要接受心理輔導。


催眠療法/針炙法:此類療法目前大部份仍在研究階段,亦未有廣泛及可靠的臨床醫學報告指出應用此類療法治療尿床會有很良好的效果,故仍未能廣泛被使用。
2007-03-28 9:24 pm

收錄日期: 2021-04-18 21:39: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8000051KK0115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