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拔罐的原理是甚麼? 又有d咩功效呢?

2007-03-28 6:25 pm
請問拔罐的原理是甚魔麼? 又有d咩功效呢?

回答 (2)

2007-03-28 6:55 pm
✔ 最佳答案
拔罐較為普遍的有火罐療法,以罐為工具,藉助熱力或真空使罐附在腧穴或應拔部位的皮膚上,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的一種治療方法,千百年來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中醫癌症的拔罐療法
拔罐法是利用罐、筒或杯等器具,使之產生負壓,並吸附在體表的治療方式。中醫認為此法不僅可以吸出附在體表的風、寒、濕病邪,還會通過腧穴刺激作用,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清熱排毒的作用。





圖片參考:http://www.shen-nong.com/chi/images/exam/speciality_cancer2/cups.jpg

拔罐法在古時稱為「角法」,最初古人利用牛角、羊角等,磨成有孔的筒狀,用於吸除膿血。及後經由漫長演變,罐器已發展至用竹、木、銅、 鐵、陶、 瓷、玻璃等材料來製成,更發明利用吸吮、火力、水煮、水蒸、藥煮、藥蒸等來排氣。配合各種留罐手法以及其他施治手段並用。現代拔罐法的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從吸拔膿血,治療風寒濕痹症、虛喘等少數病証,已擴展至應用於治療傳染、內、外、婦產、五官及皮膚病等。
由於拔罐法容易入門,而且具有廉、便、驗的特點,深受中國民間喜愛。此法在印度、法國、日本、希臘、俄國等也得到廣泛應用。





圖片參考:http://www.shen-nong.com/chi/images/exam/speciality_cancer2/cupping-techniques.jpg



拔罐手法
中醫應用拔罐法於預防、診斷和治療三方面。





圖片參考:http://www.shen-nong.com/chi/images/principles/dot.gif

預防方面 :例如受了風寒拔罐可防感冒發作;蛇蟲咬傷拔罐可防止或減輕中毒;經常拔膻中穴可預防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疾病。


圖片參考:http://www.shen-nong.com/chi/images/principles/dot.gif

診斷方面 :拔罐後局部瘀斑或血泡色淡為虛証;色深伴局部發熱者為熱毒熾盛或陰虛火旺;色深但局部不發熱者多為瘀血、寒凝、陽虛、氣虛。如局部出現水泡、水腫、潮濕者多屬濕氣盛;水泡色清為寒濕;色黃為濕熱盛;如局部微癢或出現皮紋為受風表現。


圖片參考:http://www.shen-nong.com/chi/images/principles/dot.gif

治療方面 :隨同罐器的不同,不同選穴(或部位)、手法及其他療法的配合,此法可以起到溫經散寒、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溫陽固氣、袪風除濕、清熱瀉火等不同功效。臨床主要用於風濕痛,腹部病變,胃病,頭痛,高血壓,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經病、軟組織損傷等,對於小兒患者更為適合。
總括拔罐應用方面,以風邪為主的疾患,常用閃罐法,即快速連續吸拔多次。寒邪為主的病患,多用留罐法,使罐器在局部置留一段時間。走罐法是指罐器吸附後,反覆推拉或旋轉移動,以擴大施術面積,此法多用於背腹肌肉豐厚地方。由於膀胱經集中有臟腑俞穴、募穴,所以是走罐法最常用的循經部位。寒証還可以選用灸罐法。高熱無汗多選水罐法。
拔罐適用於各期癌症的輔助治療,以癌痛者最適宜。採用多部位拔罐留罐方式,用閃火法在穴位上留 10-15 分鐘,待拔罐部位充血、瘀血時,將罐取下,隔天 1 次, 10 次為 1 個療程。休息 1 個星期後再重複第二個療程。





部位

選擇腧穴

頭痛
太陽、印堂、風池、合谷

肩痛
肩髃、肩髎、肩內陵、臑俞

肩背痛
大杼、風門、肩井、曲垣

腰痛
腎俞、大腸俞、腰陽關

胃痛
中脘、梁門、足三里

腹痛
天樞、關元、三陰交
晚期癌症、體質非常虛弱者禁用此法。因高燒引起頭痛、暈眩、抽搐、皮膚破損、大血管部位以及各種水腫病均不適合。有出血傾向、孕婦、局部瘀血甚者,不宜使用。
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使罐內形成負壓,以致罐吸附於皮膚或穴位,產生溫熱刺激,使被拔部位有充血、瘀血,以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法,盛行於唐朝、明清時期,用於治療癰疽腫毒。目前大陸上用以協助風濕痛、胃痛、咳喘、扭傷、腹痛泄瀉、神經性皮炎、面癱、毒蟲咬傷、癰疽之病患克服病痛。
罐的種類很多,有竹罐、陶罐、玻璃罐,亦有用口圈平整光滑的瓶罐、茶杯或竹筒等。常用的有火罐法、藥罐法、水罐法、走罐法、刺血拔罐法等。火罐法是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種,乃利用燃燒時火焰的熱力排出空氣,使罐內形成負壓,將罐吸附著在皮膚上的外治法。

目前因為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的醫療器械紛紛出現,拔罐之工具有用橡皮塞封口的罐子,緊扣在需上罐的部位,再用注射器通過橡皮塞,抽出罐內空氣,使之產生負壓,即能吸住皮膚,或用抽氣筒套在塑膠罐的活塞上,將空氣吸出,抽氣罐漸漸演變為當今的負壓罐,也出現了電溫罐、磁罐等。
2. 拔罐部位的選擇
人之腰背肌肉平坦,且各臟腑皆在腰背有對應之區域,如肝區、肺區、脾區、腎區、胃區,故在背腰兩側輪流上罐,不影響工作或休息,並減少上罐時的疼痛,故為拔罐的最佳選擇區;而頭部範圍小,胸腹部皮肉嫩,四肢要勞動,除非必要,暫不上罐。
傳統中醫強調人體之陰陽平衡是藉經絡來協調,經絡學說中之奇經八脈,作用如湖泊,有溢蓄調節之作用,協助病人克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人,更該協助其加強自我調節的功能,故要考慮疏通奇經八脈,尤其是任督二脈(因其有自己的腧穴)。督脈在背正中的脊椎線上,又以大椎及腰俞穴所在部位最為重要。
十二經脈中之六條陽經,皆經過大椎,而腰俞穴位在五臟六腑的下端,故大椎、腰俞為重要的上罐所在;胸前上罐不方便,故疏通任脈時,以尾閭穴,即尾根區,上罐較適宜。有些病如咳嗽,需在胸腹上罐,在華蓋區開罐才見速效,以迅速止咳;但若輕咳,不如在腰背區開罐,以減輕疼痛;風寒牙疼、風寒頭疼可在尾根區、臍中區上罐;發燒不退有可能腎水不足,水不能剋火,故可在腎區拔火罐,以增強腎功能,疏導腎經,以助降火。
3. 拔罐留罐時間的長短
拔火罐之吸力要達到一定的要求(也就是病人能承受的最大吸力),一般來說,也就是皮膚被吸起約2~4公分的高度。留罐時間約5~15分鐘,達到充血性罐或淤血性罐即可,在這幾分鐘內,有些患者皮膚出現水泡,又重複上罐者,在罐口部位出現黃、白、赤膿水,有些施術者用針挑破水泡,加速病氣的排除,但要注意防止感染。
有些施術者卻加長留罐時間為40分鐘,其所依據的理論是在靈樞‧營衛生會篇,這個章節一文中提到「人受氣於谷…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衛不體,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指出了人體內氣血沿經脈運行一周,約需半小時,一天二十四小時約運行五十周,所以留罐40分鐘,約為氣血運行一周的時間,經絡各處的病氣,就可能由罐口部被排除。臨床上視疾病性質及病體狀況靈活運用,例如有些過敏性哮喘、心下痞硬,拔膻中、巨厥10分鐘即起水泡,有的患者因酒後困乏、胃痛、拔胃脘5分鐘即起滿水泡,水濕、酒濕、感冒者易起水泡,而有的拔30分鐘亦不見得起泡。
4. 拔罐的臨床應用
拔火罐可協助患者克服的適應症有胃脘痛、腹痛、厭食、泄瀉、呃逆、噯氣、便秘、中風、面癱、精神情志病、心絞痛、高血壓、低血壓、咳嗽、哮喘、頭痛、頸肩部疼痛、胸痛、背痛、腰痛、下肢痛、腱鞘囊腫、痛經、經多、經少、經少、經遲、經閉、漏症、經行頭痛、黃褐斑、帶症、乳癰、產後身痛、閉尿、遺尿、癱瘓、肺炎、泄瀉、目赤腫痛、溢泪(不自主的流眼淚)、蕁麻疹、纏腰火丹(帶狀疱疹)及痤瘡等。他們治療41例風寒外襲型感冒,令患者取坐位,雙手撐床沿,裸露背部,在督脈及膀胱經,塗一層石蠟油,把罐體吸拔於大椎穴後,手扶罐體,沿督脈緩慢向下推移到至陽穴,再上推到大椎穴,共6~8次,留罐於大椎穴,同法沿膀胱經,循行於大杼穴與膈俞穴之間。坐罐留於風門穴,若有咳嗽加拔雙側肺俞,留罐5~8分鐘,總有效率95%。
2015-03-20 12:29 am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43: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8000051KK006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