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名is what?

2007-03-28 6:13 am
美國全名is what?

回答 (3)

2007-03-28 6:17 am
✔ 最佳答案
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通稱美國,舊稱花旗國,是位於北美洲的聯邦共和制國家,也是世界上最為悠久的共和立憲制國家。
美國本土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及墨西哥灣。首都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美國源自於1776年脫離英國統治的北美殖民地,13州的殖民地代表一同發表了《美國獨立宣言》,在經歷艱苦的獨立戰爭後,於1783年與英國簽訂了巴黎協約,從此受到世界各國的承認。
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美國國土不斷拓展,37個州陸續加入聯邦旗下。目前有50個州,1個聯邦直轄特區,以及若干海外領地。國土面積超過96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國土面積的國家。美國有3億居民,人口數量位居世界第三。美國國旗上的50顆白色星星代表50個州;每當新州加入聯邦,次年的7月4日國旗將增加一顆星。[2]國旗上紅色及白色橫條各7及6條,共13條,紀念最初的13個州。[3]
建國200多年以來,美國曾經歷過內戰(1861─65年)和經濟大恐慌(1930年代)兩次嚴酷考驗[4],仍堅守自由民主制政治制度,成為憲法民主和公民自由的代表性國家。美國龐大的經濟、文化、科技、和軍事影響力貫穿了整個20世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和同盟國一同獲得勝利,並經歷數十年的冷戰後終於拖垮蘇聯,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5]。當今美國在全世界的經濟、政治、軍事等眾多領域的龐大影響力都是無他國能比的[6][7][8][9][10][11][12][13][14][15][16]。




美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4/Flag_of_the_United_States.svg/125px-Flag_of_the_United_States.svg.png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3/Great_Seal_of_the_US.png/110px-Great_Seal_of_the_US.png


國旗
國徽

格言: E Pluribus Unum
(拉丁文:合眾為一,1776年 ─ )
In God We Trust
(英文:我們信仰上帝,1956年 ─ 現在)

國歌:星條旗之歌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8/LocationUSA.png/250px-LocationUSA.png


首都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最大城市
紐約市

官方語言
英語(非法定)

政治體制
聯邦共和制
自由民主制

- 總統
喬治·沃克·布希

獨立


- 宣佈獨立
1776年7月4日

- 承認獨立[1]
1783年9月3日

面積


- 總計
9,631,420 km²(3)

- 水域率
4.87%

人口


- 2006年估計
300,000,000人(第3名)

- 密度
32/km²(第140名)

GDP(PPP)
2006年估計

- 總計
13.05萬億美元(第1名)

- 每人
43555 美元(第3名)

HDI(2004年)
0.948(第8名) – 高

貨幣
美元($)

時區
UTC-5 至 -10

- 夏時制
UTC-4 至 -10

國際域名縮寫
.us .gov .edu .mil .um

國際電話區號
+1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8/MayflowerHarbor.jpg/180px-MayflowerHarbor.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620年,一百餘名英國清教徒乘五月花號來到新大陸。
美洲原住民在這塊土地上居住了15,000餘年。歐洲從15世紀末開始殖民美洲。1607年,第一個英格蘭人殖民區成功地在維吉尼亞州建立。接下來二十年裡,一些荷蘭殖民區也陸續建立,包括位於新阿姆斯特丹(今紐約市)和新澤西州的殖民區。在17世紀和18世紀裡,英國逐漸佔領荷蘭人和其他歐洲殖民者的地區,並在美國東岸廣泛開墾殖民,建立更多的殖民地區。除今天的加拿大外,英國在北美洲共建立了13個殖民地。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5/Declaration_independence.jpg/180px-Declaration_independence.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各殖民地的代表簽訂獨立宣言時的場景。
在1760年代和1770年代,13個美洲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最終引發了革命戰爭,殖民地的代表們在1776年7月4日簽下了《美國獨立宣言》。在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中,喬治·華盛頓領導13個殖民地組成的大陸軍團對抗英軍。殖民地在76年的大會中創立了大陸軍團,但未授權他們徵收稅賦和制定聯邦法律。1777年,獨立的殖民地正式採納邦聯條例,建立了一個聯邦的主權國家、以及行使管理權的聯邦政府,並批准了美國憲法。經歷艱苦的獨立戰爭後,大陸軍團終於擊敗英軍,英國於1783年簽下了巴黎條約,正式承認美國的獨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4/U.S._Territorial_Acquisitions.png/176px-U.S._Territorial_Acquisitions.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地圖顯示了特定區域被佔據的時間。奧勒崗州和其他地區尚未包含在內。
從1803年至1848年,新成立的美國的面積幾乎擴大了三倍,殖民者們胸懷新的共和國「註定擴展至整個大陸」的理想,朝廣闊無際的原野拓展,甚至在「路易西安納購地」之前便已深入內陸[17]。這種擴展在1812年戰爭時遭到了短暫的阻撓,但很快隨著戰爭的勝利而繼續進行。1848年美國贏得了美墨戰爭,更增強了殖民者們擴展國土的理想。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9/Battle_of_Gettysburg%2C_by_Currier_and_Ives.png/200px-Battle_of_Gettysburg%2C_by_Currier_and_Ives.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蓋茨堡之役是美國內戰的主要轉戾點之一。
隨著國家的不斷擴展和發展,一個新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北方掌控的聯邦政府與南方的州政府在蓄奴問題和州權上產生分歧:北方州反對奴隸制度的擴展;而南方州反對北方州干涉其生活方式,因為他們的棉花經濟產業是全盤依賴於奴隸制度的。在亞伯拉罕·林肯於1860年當選總統後,衝突徹底爆發[18],南卡羅萊那州成為第一個宣佈脫離聯邦的州,六個南部州也相繼分離,於1861年成立美利堅聯盟國以對抗聯邦政府。美國內戰以聯邦在1865年取得勝利告終,同時終結了奴隸制度、以及州是否有權脫離聯邦的爭議。這場內戰成為美國歷史的主要分水嶺,聯邦政府的權力從此大為增加[19]。
內戰期間的科技發展,加上來自歐洲的大量移民潮,為美國的新興產業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以前無人開發的區域開創了許多社區和城市,加速了美國的工業發展以及邁向國際強權的進程。接著,美國在海外進行了許多帝國主義的冒險,包括在美西戰爭[20]勝利後吞併了波多黎各和菲律賓,使美國成為世界主要的列強之一。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8/Ellis_island_1902.jpg/176px-Ellis_island_1902.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移民者乘船抵達美國,1902年。大量的移民促成了美國的經濟繁榮。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美國最初保持中立;由於德國發動的無限制潛艇戰擊沉在大西洋航行的美國船隻,造成許多美國平民的無辜死傷,激怒了美國大眾。在戰爭最後階段美國加入協約國以對抗同盟國。由於歷史原因,美國大眾對於英國和法國較為同情,雖然有部分德裔和愛爾蘭裔反對介入[21]。為了保護美國投資者和聯邦政府在歐洲的大量投資也是美國參戰的主因之一。在美國於1917年參戰後,戰局隨即扭轉,使協約國在1918年獲勝。戰後,擔心過度捲入歐洲事務,美國參議院並未批准協約國制裁同盟國的凡爾賽條約;相反,美國採取了孤立主義政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6/Dallas_South_Dakota_1936.jpg/176px-Dallas_South_Dakota_1936.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在經濟大恐慌中一處被拋棄的農場,南達科他州,1936年。
戰爭使歐洲國家元氣大傷,卻帶給美國帶來大量財富和聲望。在幾乎整個1920年代,農產品價格不斷降低,工業利潤大幅增長,美國經濟發展得異常繁榮。這波經濟成長還被信貸上升和股票市場的興盛推波助瀾,終於令股市在1929年大崩盤,隨之而來的是經濟大恐慌。為了復甦經濟,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政府實行新政,大幅增加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然而新政卻沒有完全生效,美國經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徹底復甦。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以對抗軸心國。接下來的戰爭成為美國歷史上代價最高昂的一場戰爭,然而前線和大後方創造的大量工作機會、以及軍工產業帶動的生產復甦,使美國經濟完全走出了大恐慌的陰霾。美國婦女也因此大規模踏入工作職場[22] 。
在戰爭勝利後,美國和蘇聯的衝突逐漸浮現,美國代表的是資本主義和自由民主制,而蘇聯則代表共產主義和計劃經濟,蘇聯的崛起和意識形態的衝突造成了1940年代末期開始的冷戰。兩國在許多地區和國家進行一連串代理人戰爭,包括了韓戰、越南戰爭、幾乎觸發核大戰的古巴飛彈危機、以及阿富汗戰爭。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d/Buzz_salutes_the_U.S._Flag.jpg/176px-Buzz_salutes_the_U.S._Flag.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美國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在月球上豎起國旗,1969年。
由於警覺到與蘇聯的太空競賽上的落後,美國政府開始大力培養數學和科學的精英人才[23],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努力下,於1969年第一次成功派人登上月球。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5/President_Reagan_giving_a_speech_at_the_Berlin_Wall_1987.jpg/180px-President_Reagan_giving_a_speech_at_the_Berlin_Wall_1987.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87年6月12日,隆納·雷根訪問西柏林時在柏林圍牆的布蘭登堡門前發表演說:「戈巴契夫先生,推倒這堵牆!」
在美國國內,城市化的發展逐漸完成,美國社會經歷了一段時期的持續經濟擴展。同時,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逐漸受到重視,尤其是在南方。從1950年代開始,這些歧視受到馬丁·路德·金等人領導的民權運動的挑戰,最後終於廢除了南方各州的種族隔離法律[24]。
經歷1970年代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後,美國經濟於1980年代開始茁壯的復甦。蘇聯在1991年徹底垮臺,使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依然繼續派兵參與海外的戰爭,例如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在1990年代,拜數位革命以及互聯網製造的大量工作機會和技術變革之賜,美國經濟展開了史無前例的繁榮成長,新興的矽谷成為世界資訊產業的龍頭重鎮。
在21世紀開端發生的九一一襲擊事件,使美國的外交政策集中於對付恐怖主義威脅。美國政府開始了反恐戰爭和行動,在2001年10月推翻阿富汗塔利班專制政權後,又在2003年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並推翻了侯賽因獨裁政權,建立了民選的伊拉克政府。
2007-03-28 6:17 am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7-03-27 22:19:54 補充:
注意一定要有 Thee.g. The U.S.A., the U.K. but France, Germany.
2007-03-28 6:16 am
英文全名: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中文全名:美利堅合眾國

收錄日期: 2021-04-11 00:45: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7000051KK0458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