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隱之心 人皆有知

2007-03-28 2:47 am
{惻隱之心,人皆有知}
係邊個作?

回答 (4)

2007-03-28 2:56 am
✔ 最佳答案
孟 子

論四端

孟子認為有「不忍人之心」,便會有「不忍人之政」。古代的聖王有憐恤別人的心,不忍心令百姓受苦,因此能愛護人民,以憐恤人民的政策來治理天下。

孟子以「孺子入井」為例來證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假如人們見到一個幼童將要墮進井中,心中一定會驚懼同情;這是一種本能反應,既不是想藉此結交幼童的父母,也不是為了在鄉裏朋友間博取名譽,更不是怕沾上見死不救的壞名聲。

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惻隱之心」是「仁」的源頭,「羞惡之心」是「義」的源頭,「辭讓之心」是「禮」的源頭,「是非之心」是「智」的源頭;孟子稱這四個源頭為「四端」。

孟子指出人的四善端和人的四肢都是與生俱來的。

孟子以此說明「四端」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

人知道自己有四端,應該把它們擴充,發揚光大。

為人君的如果能擴充善端,便可安定天下。不擴充善端的人,連事奉父母也做不到。

「不忍人之政」就是愛護百姓,以憐恤別人的政策來治理天下,即孟子所說的「仁政」。

因為君主憐恤和愛護百姓,施行仁政,百姓必定心悅誠服,並以君主為榜樣,互助互愛;這樣,君主治理天下便好像在手掌上運轉圓丸那麼容易了。

孟子「行仁政」的政治主張,就是以性善說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文中指出人有四善端,為人君者如能擴充這些善端,施行仁政,便足以安定天下。

人性本善

- 從正面說明: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說明人有善性。

- 從反面說明:以「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說明無善性就算不上是人。

擴充四端的重要

- 從正面說明: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說明擴充四端的效益是足以安定天下。

- 從反面說明:以「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說明不擴充四端的後果是連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以在掌上運轉圓丸來比喻治天下的「容易」,貼切得很。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以與生俱來的手足四肢來比喻同是與生俱來的四端,指出人與生俱來就有「仁」、「義」、「禮」、「智」四種善端,是貼切的比喻。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以火焰剛燃起而終必不可撲滅和泉水剛流出而終必匯成江河,比喻擴充四端所產生的巨大作用,具體而貼切。


「孺子入井」的例子只可證明人有惻隱之心,而與「辭讓」、「是非」、「羞惡」之心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孟子認為「惻隱之心」與「辭讓」、「是非」、「羞惡」之心都是與生俱來的善性,既然「孺子入井」的例子證明人有惻隱之心,那麼由此可引申出人也同時具備「辭讓」、「是非」、「羞惡」之心。這是用引申論證的方法,把已有的論證結果作進一步發揮。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引申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再引申出先王「有不忍人之政」,從而得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的結論。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歸納出人皆有惻隱之心,再引申出人皆有「羞惡」、「辭讓」、「是非」之心,這是仁、義、禮、智等善性的源頭;由此又引申出無「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非人也。

人皆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引申出「人之有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人有這四端,就好像有四肢一樣,所以人人都能行善。有四端而說自己不能行善的,就是自暴自棄,即文中說的「自賊者也」。進一步引申,說國君不能行仁政的,便是暴棄他的君主。
2007-03-28 3:06 am
it is 孟子
2007-03-28 3:02 am
問咩答咩,「孟子」
2007-03-28 2:53 am
是孟子作的。

◎ 白話解:孟子說:「沒有憐憫傷痛的心,不能算是人;沒有羞恥憎惡的心,不能算是人;沒有謙辭禮讓的心,不能算是人;沒有是非善惡的心,不能算是人;憐憫傷痛的心,是仁的發端;羞恥憎惡的心,是義的發端;謙辭禮讓的心,是禮的發端,辨別是非善惡的心,是智的發端;一個人有仁義禮智這四端,就如同身上有手足四肢一樣。」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天地以生物為心,而所生之物因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為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言眾人雖有不忍人之心,然物欲害之,存焉者寡,故不能察識而推之政事之閒;惟圣人全体此心,隨感而應,故其所行無非不忍人之政也。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党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怵,音黜。內,讀為納。要,平聲。惡,去聲,下同。乍,猶忽也。怵惕,惊動貌。惻,傷之切也。隱,痛之深也。此即所謂不忍人之心也。內,結。要,求。聲,名也。言乍見之時,便有此心,隨見而發,非由此三者而然也。程子曰:“滿腔子是惻隱之心。”謝氏曰:“人須是識其真心。方乍見孺子入井之時,其心怵惕,乃真心也。非思而得,非勉而中,天理之自然也。內交、要譽、惡其聲而然,即人欲之私矣。”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惡,去聲,下同。羞,恥己之不善也。惡,憎人之不善也。辭,解使去己也。讓,推以与人也。是,知其善而以為是也。非,知其惡而以為非也。人之所以為心,不外乎是四者,故因論惻隱而悉數之。言人若無此,則不得謂之人,所以明其必有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情也。仁、義、禮、智,性也。心,統性情者也。端,緒也。因其情之發,而性之本然可得而見,猶有物在中而緒見于外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四体,四支,人之所必有者也。自謂不能者,物欲蔽之耳。
本文是孟子道性善的代表性文字,其中最重要的命題,即孟子言四端心人人固有者。但是現實上是世人有善有惡,因此孟子解釋人之善惡的理論方式,便成為善惡之所差只在「充之」與否而已。文中有強烈敘述無四端心者非人也之說法,需要疏解:我們若從人之本有此端心立說,而非謂人之已充放之且卓然已成君子之人格者言之,則謂無四端心者非人也之說則可以成立。此外,文中孟子又作出強烈的道德判斷,指出人人本有此端心,因而在道德行為上若仍謂不能者則是騙子。這是孟子以本有者為本能者,這是把能的概念,放在存有論上講,或者說,這是把四端心的有的概念,轉為實踐哲學上的能動的功夫上講,有此本有之四端心的理論意義是:此心本質上即為一能動的意志,有此心即謂有此動能的意志力量,因此仍說自己不能發動四端心者,必是騙子,所以人之為善為惡便真的只是「充之」與否的問題了。在孟子這個強烈的道德批 判下,任何人還要說仁義禮智為己之所無者,必受孟子攻擊。孟子會認為你只是不充擴它,它其實早在你心中已有了的。


收錄日期: 2021-04-18 22:59: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7000051KK0306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