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百王之亂-->八王之亂
中國古代西晉晉惠帝時,朝廷腐敗,發生八王之亂。永興元年(304年),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今屬山西),國號漢。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劉淵死,其子劉聰繼立。次年四月其將石勒殲晉軍十餘萬人於苦縣寧平城(在今河南鹿邑),並俘殺太尉王衍等人。同年劉聰又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洛陽,屢敗晉軍,前後殲滅三萬餘人。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漢將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懷帝,殺太子、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餘人,並發掘陵墓和焚毀宮殿,史稱「永嘉之亂」。大量人口為避戰亂從中原遷往長江中下游,史稱「衣冠南渡」。這為東晉偏安一隅作了預備,大量的僑州僑郡的設立,深刻地影響了東晉的政治面貌。同時,客觀上促進了長江中下游經濟的發展,中國古代經濟中心進一步遷往南方。
一般認為,現代客家人的始祖來自於此時期南遷的中原人。
>>>
八王之亂是中國在西晉時期,一場統治階級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
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只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彙為一列傳,故史稱「八王之亂」。
曹魏時代,曹爽當政時,有者指出若不分封宗室諸王,政權可能轉入他姓之手。之後,司馬氏果然奪取了曹魏的政權,這事在司馬氏皇族中很有影響。因此,西晉建國初期,公元256年,晉武帝恢復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建國。之後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諸王可自行選用國中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的租稅。
公元277年(泰始元年),又制定了王國置軍的制度,將封國分為大、次、小三等,不同級別可置不同數目的軍,但各王無地方行政權。
詳細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AB%E7%8E%8B%E4%B9%8B%E4%B9%B1&variant=z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