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製造業對香港經濟的好處

2007-03-27 1:50 am
This is the topic of our project. Please give me some ideas of 泛珠三角製造業對香港經濟的好處

回答 (1)

2007-03-27 2:21 am
✔ 最佳答案
香港躍居國際公認的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成績是令人感到鼓舞的。但過去的成功,不是意味着永遠的成功,特別在金融業全球化、新興金融中心崛起的激烈競爭情況下,香港若不採取比前更具前瞻性及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提升競爭力,便可能會失去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被其他金融中心趕上。
香港金融業是香港經濟支柱之一,如何鞏固香港作為重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民建聯研究部與香港及內地的業界、專家及學者,就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所面對的挑戰及機遇、未來的發展前景進行探討後,民建聯認為, 香港應從以下五個方面着力,以鞏固香港作為重要國際金中心的地位,這包括:(一)拓寬主板股市的集資、投資來源;(二)改革創業板以招徠內地高新企業;(三) 大力發展石油、黃金期貨及其他中 國衍生產品 ;(四)開辦更多人民幣業務;(五)推動債券市場發展。

我們會分別就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整體發展策略撰寫主體報告,然後就以上五個方面的金融領域,包括股票市場、期貨及其他 衍生工具、銀行和人民幣業務、債券市場 撰寫一系列分報告。
本主體報告首先從分析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面對的機遇與挑戰出發,嘗試探索其發展前景,然後提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整體發展策略建議。 從以往的歷史來看,香港金融業的發展與內地的發展息息相關。隨着香港主權回歸中國、近年內地經濟高速發展,內地因素成為推動香港金融業增長的力量,日趨增強。因此, 當研究如何發展香港金融業,香港絕不能只從本身出發,而必須結合內地經濟發展及金融開放改革帶來的機遇,在互惠互利的情況下,加強協作,充分發揮香港的優勢 。只有這樣,才能令香港金融業再上一層樓,繼續保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成為具活力的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

在個別金融市場發展方面,香港在股票市場、財富管理、私募基金、 期貨等衍生工具及人 民幣業務有發展潛力 。近年香港在股票市場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較快,但其他金融市場如 商品期貨等衍生工具、債市的發展則相對較為緩慢。

展望香港未來,香港有龐大的內地為其金融腹地,及以經濟高速增長的亞洲區為其後花園,作為香港經濟支柱之一的金融業,是享有天時地利的。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問題是香港能否把握此機遇。 香港應繼續發揮其背靠內地、立足亞太、面向全球 的優勢 ,發展為區內金融管理、中介服務、資金清算、研發創新及風險管理的金融中心。長遠來說,在中國及亞洲區其他國家經濟強勁發展,未來人民幣成為國際流通貨幣的良好勢頭下,香港是有條件發展成全球性的國際金融中心的 。

針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面對的挑戰 與機遇,民建聯提出 以下 八點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整體發展策略的建議 :

1. 採取前瞻性思維,積極扶助業界發展

雖然香港政府近年在金融業的監管及市場基建等做了不少工作,但香港政府由於過往受積極不干預、不資助某一行業的政策影響,對金融業的支持仍不足夠,對金融業的發展角色較為被動,缺乏對發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系統研究,更無制定長遠的規劃,主動創造條件支持業界發展新業務,拓展新市場,面對目前競爭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場,已顯得不合時宜。

我們認為, 香港政府不應只做市場追隨者,而應擔任具前瞻性的促進者,從完善法規、建設市場基建、改善稅務收費、創新金融產品 、提升 服務質素、吸納人才、擴大上市集資來源 , 及加強與内地和海外合作等方面 ,全方位增強本身的競爭力 ;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未來發展進行深入研究;制定長遠發展規劃及策略 ;而最關鍵的問題是要改變思維,改變不資助某一行業的政策,支持業界提高競爭力,並讓有潛力的新興業務能發展起來。

2. 調低收費改善稅制,提升交易結算平台的效率

香港近期豁免遺產稅和離岸所得稅,對香港發展為資產管理中心,起着推動作用。不過,面對國際激烈的競爭,香港當局在避免對財政收入造成太大衝擊的前提下,仍應在稅制上作出與時俱進的改良。

政府可考慮免徵 7 年期以下的債券利息及盈利稅, 考慮 調低印花稅及股票交易費 ,短期來說可能會影響稅收, ( 以今年 1 - 10 月香港交易所總成交額達 6.36 萬億港元計算,港府來自證券交易的印花稅收入估計達 127 億港元 ) ,但為提升香港金融中心的競爭力,長遠來說對香港是有利的。事實上, 現時世界不少地區如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新西蘭等市場,均沒有徵收股票印花稅。

近年不斷湧現的嶄新科技,對促進金融中心效率,改變國際金融中心競爭生態的能量,是不容忽視的。香港須不斷密切留意新科技的發展,提升現有交易平台的效率,才不會落後於其他國際金融中心。

3. 擴大對外宣傳推廣

鑑於香港經濟基數小,經濟結構過於單一,缺乏大型製造業的支持,單靠香港本身的企業及資金,發展始終有限 。 香港應保持其國際化特色,在投資中介、投資者、資金來源方面,保持或增大其國際參與的比重,吸引更多海外資金及參與者加入金融市場。同時,亦須繼續吸引內地企業來港上市。 香港作為內地對外的橋頭堡,香港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固然可吸引內地的企業及資金;但反過來香港金融市場的「內地化」,是吸引海外投資者的重要元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香港雖有務實的金融法規及優良的基建,上市費用相對較低等,但香港對外宣傳及提供服務不足,未能吸納更多海外業務。即使連老牌國際金融中心─倫敦亦積極拓展客源,相比之下,香港顯得較為被動。 香港應仿效倫敦交易所,在香港設立亞太區 辦事處 ,與政府牽頭帶同業界出訪,聯絡有潛質的公司在倫敦上市投資的做法,在海外及內地設立地區辦事處,加強宣傳,及協助解決上市或集資的問題,吸引更多外地公司來港進行投融資活動 。

4. 加強與國際及內地的聯繫和合作

香港可加強與海外其他交易所的聯繫和合作,共同推出金融產品,以預託證券吸引優質企業來港掛牌,推動企業在香港及其他金融中心雙掛牌上市( dual listing ),及加 強國際間的交易結算系統聯網等 。

至於與內地金融中心的合作方面,現時不少內地城市包括上海、廣州、北京和深圳等正大力發展其金融業,有意見認為,這將會造成競爭,但其實香港與內地金融中心的關係應是互利互補的,不少國家均有超過一個金融中心, 中國內地是完全可容納超過 1 個的金融中心。 香港與內地可探討共同發展某些業務的可能性,利用內地的經濟實力、配合香港的自由開放和國際化的優勢,發展股票於兩地掛牌、 A 股指數期貨、商品期貨及人民幣期貨等金融工具,並加強香港與內地的訊息交流及交易結算系統聯網 。
5. 協助推進內地金融改革、資本帳開放及人民幣自由兌換

近年中央政府 推出 境內合資格投資者機構制度( QDII )的先行措施, 容許部分內地合格的機構作有限度的海外投資。 在內地資金正準備大舉來港之際,香港是否有 足夠的金融工具,如有關定息或股票組合的投資工具, 活躍的二手市場,以吸引內地資金留在香港,並為將來更大規模的流向海外的內地資金作好吸納準備 。

另一方面,內地容許香港銀行經營有限度人民幣業務,是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第一步。 香港銀行應做好現今已批准開辦的人民幣業務的工作,以便使香港流通的人民幣回流納入正常機制;籌備有關人民幣結算平台的建設;在適當時候向中央推介在香港擴大人民幣業務經營範圍,如發行人民幣債券、 對香港進口的內地產品提供人民幣結算,及設立人民幣離岸市場等 ; 闡述 有關業務對國家和香港帶來的好處,及提出有助促進內地金融市場開放改革和穩定發展的措施及理 據 ,從而 協助推進內地金融改革、資本帳開放及人民幣自由兌換 。

6. 完善監管制度

香港必須根據國際最新的發展情況,不斷完善金融體系的監管制度,以維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高風險投資工具如衍生金融工具愈來愈受歡迎,國際資金(熱錢)的大進大出,增加了金融市場的波動性之際,當局宜密切注意有關市場的發展情況,參考國際做法,並制定有關防範風險的監管方案 。 在金融業全球化的今天,香港亦應加強與其他國家監管部門的聯繫和合作 ,及早應付日新月異的問題,以減低對市場造成的震盪。總的來說,香港監管當局應繼續恪守其 既維持市場穩定又不致窒礙金融業的靈活性和創新性的監管原則。


收錄日期: 2021-04-18 21:11: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6000051KK0271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