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蘇軾的詩(急)

2007-03-27 1:45 am
幫我解下題西林壁同飲湖上初晴後雨兩句試的試意

回答 (3)

2007-03-27 1:50 am
✔ 最佳答案
題西林壁
廬山美景,千姿百態。詩人從正面看,覺得它是起伏綿延的山嶺;從側面看,又覺得它是陡峭峻拔的山峰。隨 距離的遠近,視線的高低等不同角度去欣賞,廬山在詩人面前呈視了不同的風貌,讓他有目不暇給之感。但他卻慨嘆自己不能認識廬山的全貌,只因為身處山中,所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局部而已。
第一、二句寫詩人遊廬山時所見的景象。他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廬山,步移景換,寫出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第一句由「橫看」和「側看」兩個角度作對比,得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成嶺,一成峰,讓讀者一開始便能感受到廬山面目變化之大。第二句「高」、「低」、「遠」、「近」四字,概括了所有看山的位置,既然詩人曾經從各個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欣賞廬山,該對它十分認識,可是詩人卻在第三句說:「不識廬山直面目」,使讀者大為錯愕。其實,這才是詩人高妙的地方。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到廬山遊覽之後,有人問他:「你對廬山認識有多深?」他會答道:「當然十分清楚,我親自去過的呢!」這樣回答好像沒有錯,但他所見的其實只是在某些角度下所見廬山的面貌而已。

詩人經過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對廬山各個局部片斷都了然於胸,但他卻慨嘆總是不能把握廬山的整體面貌。正因為他身處其中,只能從一個角度來看它,所以就「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無法看到廬山的全景。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陷入迷惘,而是作了進一步的思索:人的認識是相對的,有局限的。通過對廬山面貌的探索,他認識到「當局者迷」的道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對人們有深刻的啟發,成為千古名句,教人不要以偏概全,才能認識事物的全貌。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兩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一片遼闊的湖面上泛起陣陣的漣漪,早晨的太陽閃爍著亮晃晃的光芒,在晴朗的日子裏,西湖景色是如此美麗。
環繞的群山在黃昏細雨中迷離若隱若現,這真是一幅令人為之神魂顛倒的迷人景色。晴天的西湖景色宜人,然而雨天的西湖則增添了一份出奇的美麗氣象。
"西子"就是指越王句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絕世美女西施。若是把西施比喻為西湖,不論淡粧或濃抹各有其不同的風情,蘇軾以巧妙的比喻來形容西湖的美。
【評析】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好詩,是東坡第一次到杭州任通判時作的。東坡與西湖有緣,一生中曾兩度居此。第二度來杭州作太守的時候,曾美化西湖,將淤泥清除,在西湖當中築了一道長堤,堤上遍植桃花、楊柳。這道「蘇堤」不但解決了西湖淤泥之患,也增添了西湖的美感,真是這位大詩人神來之筆!單憑「若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的名句,東坡已夠資格作西湖的知音,何況他還是西湖的大功臣呢!題目是「初晴後雨」,著重的自然在前兩句,作者對於氣氛的轉變與控制把握得很好,尤其是虛字的運用,乃是七絕精髓所在。
這裏用「晴方好」和「雨亦奇」----- 一個「方」字,一個「亦」字前後呼應,造成一種氣氛,正是「初晴後雨」的醞釀。本來水光瀲灩的時候覺得西湖的晴光正美,驚然山色空濛、寒煙籠罩,又覺得這番景色更是奇絕美絕,就如一個天生絕色的女子,濃粧淡抹,各有千秋。

2007-03-27 2:03 am
題西林壁1蘇軾

橫看2成嶺3側成峰4,遠近高低5各不同6。不識廬山真面目7,只緣8身在此山中。


一作者簡介

蘇軾(公元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進士。雖與王安石同出歐陽修門下,但政見不同,反對王安石的新黨所推行的變法,在政治上屬於舊黨。在新黨執政時,他屢遭貶謫,先後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結果卒於常州。

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蘇軾在詩、詞、賦、書法等各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作品視野廣闊,風格豪邁,個性鮮明,意趣橫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二背景資料

元豐七年(公元1084)蘇軾由黃州(今湖南省黃岡縣)改貶汝州(今河南省臨汝縣)。他動身時先南下九江,遊覽了廬山。他在廬山所作的詩共有七首,這一首《題西林壁》是他遊遍廬山之後,對廬山全貌所作的總結性題詠。

廬山,又名匡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風景奇秀,其中瀑布更是名傳天下。不少詩人都曾遊覽廬山,並留下吟詠廬山的作品,著名的有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蘇軾此詩也非常著名,決不在李白之下。

三注釋

1.題西林壁:題詩在西林寺的牆壁上。
題:書寫。題壁,即寫在牆上。
西林:即西林寺,在廬山西北麓,始建於東晉,宋代改名乾明寺,是廬山著名的古剎之一。
2.橫看:正面看。視線在平面兩邊張望謂之橫看。
3.嶺:沿一定方向橫向伸延的山體。
4.峰:山的尖頂。
5.遠近高低: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各個不同角看廬山。
6.各不同:指從不同的角度和位置看到的廬山景象也不同。
7.真面目:指廬山的整體面貌。
8.緣:因為。

四賞析重點及詩意

蘇軾遊覽廬山十餘天,遊程所至達全山十分之五六,在他遊覽了廬山勝景之後,總結經驗,寫下了這首寓哲理於景物之中的詩歌。

廬山美景,千姿百態。詩人從正面看,覺得它是起伏綿延的山嶺;從側面看,又覺得它是陡峭峻拔的山峰。隨 距離的遠近,視線的高低等不同角度去欣賞,廬山在詩人面前呈視了不同的風貌,讓他有目不暇給之感。但他卻慨嘆自己不能認識廬山的全貌,只因為身處山中,所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局部而已。

第一、二句寫詩人遊廬山時所見的景象。他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廬山,步移景換,寫出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第一句由「橫看」和「側看」兩個角度作對比,得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成嶺,一成峰,讓讀者一開始便能感受到廬山面目變化之大。第二句「高」、「低」、「遠」、「近」四字,概括了所有看山的位置,既然詩人曾經從各個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欣賞廬山,該對它十分認識,可是詩人卻在第三句說:「不識廬山直面目」,使讀者大為錯愕。其實,這才是詩人高妙的地方。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到廬山遊覽之後,有人問他:「你對廬山認識有多深?」他會答道:「當然十分清楚,我親自去過的呢!」這樣回答好像沒有錯,但他所見的其實只是在某些角度下所見廬山的面貌而已。

詩人經過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對廬山各個局部片斷都了然於胸,但他卻慨嘆總是不能把握廬山的整體面貌。正因為他身處其中,只能從一個角度來看它,所以就「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無法看到廬山的全景。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陷入迷惘,而是作了進一步的思索:人的認識是相對的,有局限的。通過對廬山面貌的探索,他認識到「當局者迷」的道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對人們有深刻的啟發,成為千古名句,教人不要以偏概全,才能認識事物的全貌。

這首詩沒有用一個難字、僻字,更沒有運用典故,但其中又蘊含哲理,寓意深刻而又不故作高深,故能雅俗供賞,贏得了歷代讀者的喜愛。「不識廬山真面目」更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熟語。
***********************************************************************************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兩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語譯】

一片遼闊的湖面上泛起陣陣的漣漪,早晨的太陽閃爍著亮晃晃的光芒,在晴朗的日子裏,西湖景色是如此美麗。

環繞的群山在黃昏細雨中迷離若隱若現,這真是一幅令人為之神魂顛倒的迷人景色。晴天的西湖景色宜人,然而雨天的西湖則增添了一份出奇的美麗氣象。

"西子"就是指越王句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絕世美女西施。若是把西施比喻為西湖,不論淡粧或濃抹各有其不同的風情,蘇軾以巧妙的比喻來形容西湖的美。


【詩人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膽,號東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學家﹑書畫家。世稱蘇東坡。卒后追謚文忠,后人也稱為蘇文忠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評析】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好詩,是東坡第一次到杭州任通判時作的。東坡與西湖有緣,一生中曾兩度居此。第二度來杭州作太守的時候,曾美化西湖,將淤泥清除,在西湖當中築了一道長堤,堤上遍植桃花、楊柳。這道「蘇堤」不但解決了西湖淤泥之患,也增添了西湖的美感,真是這位大詩人神來之筆!單憑「若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的名句,東坡已夠資格作西湖的知音,何況他還是西湖的大功臣呢!題目是「初晴後雨」,著重的自然在前兩句,作者對於氣氛的轉變與控制把握得很好,尤其是虛字的運用,乃是七絕精髓所在。

這裏用「晴方好」和「雨亦奇」----- 一個「方」字,一個「亦」字前後呼應,造成一種氣氛,正是「初晴後雨」的醞釀。本來水光瀲灩的時候覺得西湖的晴光正美,驚然山色空濛、寒煙籠罩,又覺得這番景色更是奇絕美絕,就如一個天生絕色的女子,濃粧淡抹,各有千秋。
2007-03-27 1:55 am
作者: 蘇 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收錄日期: 2021-04-16 22:43: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6000051KK026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