閞於張騫第一次出使時,能不能完成任務呢?

2007-03-26 5:48 am
張騫第一次出使時..能否完成任務呢....
而他途中經過的路線是什麼呢...
請各位詳細解答...
麻煩各位~!
更新1:

而張騫曾經到過那一個特別的地方可以介紹?

回答 (3)

2007-03-26 5:52 am
✔ 最佳答案
2. 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和經過:

第一次出使目的
漢武帝欲一洗漢室對匈奴和親的恥辱,積極對匈奴用兵。因聞匈奴殺大月氏王,且以其頭為飲器,大月氏被迫西遷,深存復仇之心,於是募人出使大月氏,以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斷匈奴右臂,張騫乃應募前往。

第一次出使經過
1. 中途被俘
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張騫率領百餘人從隴西出發,剛出河西走廊,不幸被匈奴所俘,留居匈奴12年。

2. 結盟失敗
張騫不辱漢節,最後伺機逃脫,輾轉經烏孫、大宛、康居而抵大月氏。時大月氏已重新在中亞建國,土地肥沃,不願再和匈奴為敵,張騫求盟失敗。

3. 重返故土
張騫在大月氏一年多,無功而還,在回程中又遭匈奴拘獲,扣留年餘,後乘其內亂,逃返長安。時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這次出使,歷時13年。

第一次出使結果
張騫雖然未能聯絡大月氏,但此行獲得不少有關西域的資料,加深漢室對西域的認識。張騫出使大月氏時,得悉中國西南有路可通西域,遂促使武帝遣使通西南夷,欲打通往大夏之路,但沒有成功。

第二次出使目的
漢武帝派衛青出兵擊敗匈奴,取得河西之地,於是再派張騫出使烏孫,欲說服烏孫東歸河西故地,與漢聯親,共抗匈奴,並欲加強與西域各國聯繫。

第二次出使經過
1. 求盟不遂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張騫率領副使及隨從300多人,帶備大批金銀玉帛,出使烏孫,欲與烏孫結盟。可惜烏孫王年老,且不知漢之虛實,加上其地與匈奴相近,不敢與匈奴為敵,求盟失敗。

2. 聯絡各國
張騫求盟不成,於是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等國探訪。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張騫偕同數十名烏孫使者返回長安。這一次出使歷時5年。其他副使亦帶同各國使者陸續回國。

第二次出使結果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亦未能成功游說烏孫共抗匈奴,但卻與西域各國加強了聯繫,從此西域與漢室不斷有使者往還,打通了中西之間的交通,故史稱張騫出使為「鑿空」。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雖未能成功,但卻加深漢室對西域各國的認識和溝通,有助中西交通的展開。
2007-03-26 10:31 pm
第一次出使
前139年 (漢建元四年),張騫率100多志願人員,出使西域的大月氏國,打算與月氏人結盟來對付匈奴人。三十多年前,匈奴人曾殺月氏王並以其頭為飲器,迫使月氏部落放棄甘肅,穿過戈壁沙漠,遷往遙遠的康居。

張騫等人從隴西 (今甘肅)往媯水 (今阿姆河一帶,前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流域出發,中途遭匈奴俘虜,當時匈奴的首領單于沒有照例殺掉他們,而是將他們秘密監禁起來,還讓張騫娶了匈奴夫人,甚至還生了幾個小孩。但張騫並沒有忘記自己的使節身份,始終保留著使節的象徵——「漢節」,等待完成漢武帝交付他們使命。

前129年,張騫和隨從堂邑父兩人逃出了匈奴的控制,取道車師國(今新疆吐魯番盆地),進入焉耆,接著沿塔里木河西行,經龜茲國 (今新疆庫車東)、疏勒國 (今新疆喀什)等地,翻越蔥嶺,到達大宛 (Ferghana,今費爾干納盆地),這裡,離他們出發地有6000公里之遙。在這裡,他們看到了汗血馬,大宛國王歡迎中國的使節,並派人做嚮導,幫助張騫等人到達了月氏人所在地——媯水流域 (烏滸水,Oxus)的康居 (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這裡土地肥沃,民眾生活安樂,月氏人無意聯合漢朝來對付宿敵匈奴。張騫在附近的大夏國看到了"邛竹杖"、"蜀布" (都是中國四川的特產),當地人稱這些來自"身毒" (印度)。

前128年 (漢元朔元年),張騫啟程回國,此時他已經搜集了絲綢之路腹地的大量資料,包括大宛、大夏 (巴克特裡亞)、康居 (索格狄亞納)等。為避免再次被匈奴俘虜,張騫繞遠路從蔥嶺、沿崑崙山北麓而行,經莎車、於闐 (今新疆和田)、鄯善 (今新疆若羌),但不幸又被匈奴擒獲。

前126年,匈奴單于死去,張騫乘機帶著堂邑父以及匈奴妻子逃脫,終於回到了中國。100多人的使團,生還的只有兩人,漢武帝封張騫為太中大夫,堂邑父為奉使君。

張騫開拓的這一條路線,也就是今日的絲路中線,主要在天山南麓。
2007-03-26 5:54 am
張騫﹙前164?* 前114年﹚,漢中郡成固﹙今陝西城 固縣﹚人。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朝廷招募出 使西域的人,張騫以郎官身份應募。這是中國政府第 一次向中亞地區派遣官方使者。張騫的具體目標是, 找到被匈奴從河西走廊驅趕西走的大月氏,勸說其回 到河西故地,與漢朝共同打擊匈奴。他率領一百多名 隨從,經臨洮渡過黃河西進。但是這時黃河以西全是 匈奴的勢力範圍,張騫一行很快落入敵手,被拘禁長 達十一年之久。這十一年中,張騫從沒忘記自己的使 命,終於找到機會逃出來,繼續西行,先後到達大宛 ﹙今費爾乾納﹚、康居﹙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和 大月氏﹙今阿姆河上游﹚。他未能說服大月氏,只好 帶?對中亞地區的豐富知識向東返回。歸途中再次被 匈奴俘虜,一年多後乘匈奴內亂逃出,於漢武帝元朔 三年﹙前126年﹚回到長安。這時距他出發西使已經 有十三年了,去時一百多人,回來時只剩下他和甘父 二人。 雖然沒能完成聯合大月氏的使命,但張騫從西域歸 來,還是給長安的漢朝廷帶來了巨大的驚喜。他向武 帝詳細彙報了西行見聞,描述了萬里之外的西域,在 大沙漠、大戈壁和冰山雪峰的另一面,有?富庶的國 家和城市,有?美麗廣闊的大草原,有?前所未聞的珍 寶和動植物。 這些嶄新的地理知識,對漢武帝及其大臣來說,真是 大開眼界,充滿誘惑力。這時的華夏民族,正處在蓬 蓬勃勃的上升期,對周圍世界滿懷新奇。在張騫帶回 來的這些西域知識的指引下,漢武帝決策開拓西域, 把漢王朝的政治統治和文化影響向西推進。前21年, 河西走廊完全被漢軍控制。隨後,匈奴勢力在漠南地 區遭到漢軍重創。清除了匈奴的阻梗,漢朝與西域已 經可以隔?流沙彼此張望了。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他這一 次主要是為了聯絡烏孫,進一步削弱匈奴在草原地帶 的影響,並開通西域及其以西的道路。前119年,張 騫率領一個龐大的使團,人員三百,馬六百匹,牛羊 萬頭,以及價值巨萬的幣帛禮物出發。到達烏孫以 後,張騫又向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今 伊朗﹚、于闐、身毒﹙今印度﹚等地派出副使。張騫 的使團在西域受到熱烈的歡迎,漢朝的政治和文化面 貌在西域各國得到前所未有的宣傳,漢朝繁榮發達的 經濟和珍奇的物產,對西域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吸引 力。 張騫歸國時,各國紛紛派遣使者隨至長安,他們帶來 各國的友好信息,也帶來了西域各地的物產。他們隨 後又把漢朝的友好願望帶回西域。更重要的是,他們 也帶回去後來成為絲綢之路主要商品的精美的中國絲 絹。通過西域各國的官私貿易機構,這些中國絲絹又 被販運到更遠的西亞和歐洲。 對中國絲絹的強烈渴求,推動了從漢朝長安經中亞地 區到西亞和歐洲的漫長商路的開通,沿途許多國家和 民族都捲入絲綢貿易。絲綢之路由此進入了繁榮期。 張騫前後兩次出使西域,歷時十五年,行程數萬里, 遭逢苦厄,備嘗艱辛。他體現了他那個時代中國人堅 毅果敢,昂揚勇決的精神風貌。他在西域宣傳中國, 又把對西域的切實了解報告給漢朝中央,是歷史上第 一個在中國與中亞各國間正式架起相互了解與合作橋 樑的的人。司馬遷在《史記》中稱張騫開通西域是 “鑿空”,後人也高度評價張騫在絲綢之路歷史上的 偉大功績。

張騫通西域路線圖
http://www2.hkedcity.net/sch_files/a/ch/ch-cpl/public_html/chin-hist/ch_3/ch-3r.htm#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32: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5000051KK0548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