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我有好多問題

2007-03-26 1:44 am
我想問鄭和7次下西洋嘅時間,又要佢出生時間,死亡時間

回答 (6)

2007-03-26 1:47 am
✔ 最佳答案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史稱鄭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南美洲秘魯,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


航程
下『西洋』的定義
明初以婆羅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 於錫蘭山時,鄭和曾佈施該地佛寺並立碑留念。此碑現存於科倫坡博物館。

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其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生擒,回國獻永樂帝。 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明鈔本 馬歡:《瀛涯勝覽》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4 在蘇門大臘時曾助當地平亂,擒其偽王蘇幹剌獻給朝廷。

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鄭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

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
家族背景:原本姓馬名和,雲南昆陽(今晉寧)寶山鄉知代村回族人。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剌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
父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
米里金生馬三寶,襲封滇陽候1。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馬三寶33歲時,因戰功御賜鄭姓,改名為和。


生平
鄭和,回族,祖先來自西域,雲南昆陽人。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寶10歲,被擄入明營,被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馬三寶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2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寶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鄭和以長兄馬文銘之長子為嫡,名鄭文銘,字恩來,世襲錦衣千戶候3,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鄭和後裔至今已傳21代。
2007-03-26 1:57 am
出生時間:明洪武四年1371年,死亡時間:宣德八年1433年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明鈔本 馬歡:《瀛涯勝覽》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4

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參考: computer
2007-03-26 1:52 am
1371年 洪武四年 鄭和出生於雲南昆陽州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
1382年 洪武十五年 1 1歲 父親馬哈只去世,鄭和被擄入明營,遭閹割。
1384年 洪武十七年 13歲 鄭和隨明軍傅友德藍玉部隊來到明都南京,後又調防北平。
1390年 洪武二十三年 19歲 鄭和被燕王朱棣看中,選入燕王府服役。
1398年 洪武三十一年 27歲 明太祖朱元璋駕崩。
1399年 建文元年 28歲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派軍攻打燕軍,鄭和隨朱棣作戰。
1402年 建文四年  31歲 鄭和隨燕王朱棣大敗建文軍,攻陷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1403年 永樂元年 32歲 朱棣在南京稱帝,為明成祖,年號永樂。
1404年 永樂二年 33歲 鄭和因戰功顯赫榮獲成祖賜姓「鄭」,從此由馬和改為鄭和,並擢升為內官監太監。
1405年 永樂三年 34歲 奉成祖命鄭和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
1406年 永樂四年 35歲 途中訪問占城、暹邏、舊港、滿刺加、蘇門答刺、錫蘭、古裏,消滅舊港海盜陳祖義。
1407年 永樂五年 36歲 回國後,立即與王景弘、侯顯等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
1408年 永樂六年 37歲 途訪渤泥、爪哇、加異勒、柯枝等國。
1409年 永樂七年 38歲 七、八月間回國,九月又偕王景弘、費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0年 永樂八年 39歲 途訪阿魯、甘巴裏、小葛蘭、淄山、忽魯謨斯等十餘國,在錫蘭粉碎錫蘭王亞烈苦奈兒的陰謀。
1411年 永樂九年 40歲 該年七月回國,為供奉從錫蘭帶回佛牙,在南京獅子山南麓建造靜海寺。
1412年 永樂十年 41歲 成祖為紀念太祖和馬皇后,命鄭和主持監造南京大報恩寺與琉璃寶塔。
1413年 永樂十一年 42歲 是年十一月偕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四次下西洋。
1414年 永樂十二年 43歲 途訪彭亨、吉蘭丹、木骨都束、麻林等亞非十五個國家,在蘇門答刺與蘇乾刺作戰,平息了該國內亂。
1415年 永樂十三年 44歲 該年七月回國。
1417年 永樂十五年 46歲 鄭和率船隊第五次下西洋。六月行經福建泉州,在泉州城外靈山聖墓行香,立有行香石碑。
1418年 永樂十六年 47歲 途中訪問南巫裏、阿丹、麻林、沙裏灣泥、卜刺哇、刺撒等國。
1419年 永樂十七年 48歲 該年七月回國。
1420年 永樂十八年 49歲 明成祖遷都北京。
1421年 永樂十九年 50歲 偕王景弘、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六次下西洋。所到之地有占城暹邏、滿刺加、祖法兒、阿丹、木骨都刺、卜刺哇等國。
1422年 永樂二十年 51歲 是年八月回國。
1424年 永樂二十二年 53歲 明成祖朱棣駕崩。
1425年 洪熙元年 54歲 明仁宗朱高熾即位,視下西洋為弊政,廢止遠航活動。二月,任命鄭和為南京守備。次年朱高熾駕崩。
1426年 宣德元年 55歲 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鄭和仍任南京守備。
1430年 宣德五年 59歲 受宣宗之命,準備第七次下西洋。鄭和命副使太監洪保趕往太倉著手準備,船隊在劉家港集結。鄭和等人刊立了《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碑》。
1431年 宣德六年 60歲 鄭和偕王景弘、馬歡、費信、鞏珍等率船隊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行經福建長樂,在南山天妃行宮刊立《天妃靈應之記》碑。為祈保下西洋往返平安,鑄銅鐘﹝後稱「鄭和銅鐘」﹞。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寶塔竣工。
1432年 宣德七年 61歲 途中訪問忽魯謨斯等二十餘國。太監洪保和通事﹝翻譯﹞七人到天方訪問。
1433年 宣德八年 62歲 鄭和在歸國途中,因積勞成疾,於古裏病逝。明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2007-03-26 1:50 am
鄭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
鄭和下西洋

主條目:鄭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相互了解。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8/ShenDuGiraffePainting.jpg/180px-ShenDuGiraffePainting.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明代沈度作《瑞應麒麟圖》,描繪永樂十二年(1414年}榜葛剌國表進麒麟

[編輯] 航程

下『西洋』的定義
明初以婆羅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c/YingYaiShengLan.jpg/250px-YingYaiShengLan.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明鈔本 馬歡:《瀛涯勝覽》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4
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e/WuBeiZhi.jpg/250px-WuBeiZhi.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
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2007-03-26 1:49 am
鄭和下西洋

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之原因:

鄭和出身回教家庭,其祖曾赴麥加朝聖,具航海知識,和受其薰陶,而本身又長於外交及軍事,成祖遂遣之下西洋。

建立海外聯盟:時帖木兒帝國強大,威脅明之西陲,成祖遣使聯繫海外諸國建立聯盟,以作牽制。

發展國際貿易:成祖為加強社會經濟發展,遣使打通往南洋之路,以增進國際貿易。

誇耀富強:成祖遣使南下,以宣揚明室之富強,樹主威信。

尋找惠帝:靖難之變後,成祖疑惠帝逃亡海外,為根除後患,遣使找尋其蹤跡。

鄭和下西洋對中國之影響:

宣揚國威:鄭和多次下西洋,恩威並施,西洋三十餘國遣使入貢,明國威遠播。

刺激經濟發展:海外貿易開拓後,迅速發展,推動我國手工業生產。

增加航海知識:鄭和下西洋所繪製之航海圖及其隨員之著述,豐富中國之航海、地理知識,對東西交通貢獻甚大。

國人外移日增:鄭和下西洋後,明室在海外之聲望日隆,華僑地位日高,激發國人移民南洋之興趣,奠定華僑在南洋之地位。

傳播中國文代:鄭和下西洋,中國文代亦隨之傳至海外,西洋各地均深梁染華風,諸蕃王子亦多來華留學。

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是因為帖木兒帝國的強大,威脅明朝。其實,早在明太祖在位時,曾遣傅安到帖木兒帝國報聘,但被拘留於當地,不得歸國。明成祖時發動靖難之變,由北平南下南京,明惠帝於動亂中失縱。帖木兒帝國因而以為明室內亂,於是乘機入侵。帖木兒整頓軍備,率兵二十萬,從蔥嶺南下攻明。但明成祖得知這消息,一方面令甘肅總軍宋晟加強西北的防守駐兵,一方面命鄭和出使沿海各國,意欲聯絡各國以牽制帖木兒。但成祖為了掩飾這動機,於是藉口傳說惠帝逃亡異域,派鄭和追尋惠帝下落。又順道招撫西南藩屬,揚威於異域和發展貿易。

其次,明成祖的得國手段甚不光采,為了爭取臣民的支持和堵塞反對者的口舌,故遣鄭和下西洋,以增加其聲威。故鄭和下西洋是有明成祖政治和軍事的動機。

此外,鄭和下西洋的原因和經濟也有很大的關係。明成祖位後,便很積極地改變太祖時消極的外交政策。由於明自建國至永樂年間,對外戰爭頻仍,故國庫仍空虛。於是明成祖便大力發展經濟,如開廣州、福建和浙江的市舶司,後又加設交趾和雲南二個通商地方。但對外貿易仍沒有改善,而沿海居民的生活質素仍不變。於是派遣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出使西洋,目的是要增加與西域各國貿易聯系,以中國的絲綢、茶葉等產物換取西洋的香料、寶貨等。既可使金錢和貨物的交流,亦可使沿海居民生活改善而免淪為海盜。而中西經濟的發展,使明手工業需求增加,亦使手工業得以發展。此外,鄭和下西洋亦為了滿足成祖個人的慾望。成祖要西洋各國臣服中國,並向中國朝貢,又借立碑文於西洋以宣揚明朝國威。
2007-03-26 1:48 am
鄭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

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
家族背景:原本姓馬名和,雲南昆陽(今晉寧)寶山鄉知代村回族人。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剌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
父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
米里金生馬三寶,襲封滇陽候1。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馬三寶33歲時,因戰功御賜鄭姓,改名為和。

生平
鄭和,回族,祖先來自西域,雲南昆陽人。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寶10歲,被擄入明營,被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馬三寶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2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寶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鄭和以長兄馬文銘之長子為嫡,名鄭文銘,字恩來,世襲錦衣千戶候3,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鄭和後裔至今已傳21代。


15世紀初朝鮮所製的地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顯示鄭和時代明朝及其藩屬國的世界觀
[編輯] 鄭和下東洋
1402年明成祖派遣使臣分赴四方。永樂元年(1403年)琉球、日本、暹羅各國使節到中國朝貢,建立了宗藩與冊封關係。1404年明成祖派鄭和出使日本。鄭和統督水師10萬到達日本,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足利義滿同時受明朝封賞,並派遣使節獻上抓獲的倭寇,與明朝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雙方簽訂了《勘合貿易條約》,日本以屬國的名義對明朝進行朝貢貿易。明朝賜足利義滿「日本國王」金印一枚,足利義滿回書自稱「日本國王,臣源義滿」。


[編輯] 鄭和下西洋
主條目:鄭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相互了解。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


明代沈度作《瑞應麒麟圖》,描繪永樂十二年(1414年}榜葛剌國表進麒麟
[編輯] 航程
下『西洋』的定義
明初以婆羅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編輯]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


[編輯]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編輯]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編輯] 第四次下西洋

明鈔本 馬歡:《瀛涯勝覽》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4

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編輯]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編輯]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編輯] 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詳情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4%AD%E5%92%8C&variant=zh-tw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33: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5000051KK0363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