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係邊位發明?

2007-03-25 9:27 pm
蛋撻係邊位發明?幾時開始有蛋撻的出現?

回答 (3)

2007-03-25 9:30 pm
✔ 最佳答案
蛋撻,台灣稱為蛋塔,撻為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之批/派餡餅pie);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鬆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歷史
縱然蛋撻深受香港人歡迎,但其在香港歷史尚短。據業餘香港歷史學者吳昊考證,1920年代的廣州,各大百貨公司競爭激烈,為了吸引顧客,百貨公司的廚師每周都會設計一款「星期美點」作招徠,蛋撻正是這時候在廣州出現。Laura Mason在《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提出早在中世紀,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
香港引入蛋撻的時代,現未有準確年份,有說自1940年代起,香港餅店已出現蛋撻,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數茶餐廳。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個下午茶餐。1990年代起,兼營包餅之茶餐廳逐漸減少,故現只在舊式茶餐廳方有自家烤製的蛋撻,其他茶餐廳則從麵包工場訂購蛋撻饗客。另一方面,香港不少酒樓的點心中也包括蛋撻仔(小型蛋撻)。

[編輯] 種類
香港地道的蛋撻以撻皮分類,主要分為牛油蛋撻和酥皮蛋撻兩種:

牛油蛋撻的撻皮比較光滑和完整,好像一塊盆狀的餅乾,有一陣牛油香味,類似西點常用之餡批底皮(Pie Crust),口感像曲奇一樣,所以又有曲奇皮之稱。
酥皮蛋撻撻皮的為一層層薄酥皮,近似西點的牛油酥皮 (Puff Pastry);但因使用豬油(Lard),口感較牛油酥皮粗糙。另因撻皮較厚,故酥皮蛋撻的餡料量較牛油蛋撻為少。
除以砂糖及雞蛋為蛋漿的主流蛋撻外,亦有在蛋漿內混入其他材料的變種蛋撻,如鮮奶撻、薑汁蛋撻、蛋白蛋撻、巧克力蛋撻及燕窩蛋撻等等。

[編輯] 港式蛋撻製法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5/Information_icon.svg/40px-Information_icon.svg.png

本條目或段落包含不適合百科全書的指南或教學段落。
請藉由移除或重寫指南段落來改善條目,或在討論頁提出討論。

蛋撻皮:
材料: 牛油5兩,麵粉8兩,古士粉2兩,糖霜2兩,雞蛋1只
製法: 將各料搓勻成團便可做皮

蛋撻水:
材料: 砂糖10兩,熱開水20兩,煉奶1兩,雞蛋12只
製法: 用熱開水開溶砂糖,下煉奶,待水凍和雞蛋調勻,用篩過濾

綜合製法:
將皮把蛋撻模填滿至高出模邊少許,放進蛋撻水,入焗爐焗20分鐘便成

[編輯] 著名蛋撻售賣店

[編輯] 香港

位於香港島中環擺花街的泰昌餅家所出產的蛋撻,由於曾獲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光顧,故被稱為「肥彭蛋撻」,該店亦因此而吸引不少市民光顧。由於租金上漲,該店曾經暫停營業,但有熱心顧客為店主覓得新舖,該舖位置正好在舊舖對面,方便老主顧容易找回新店,現時已經復業,其後更於2005年11月11日在旺角新世紀廣場開設分店。舊舖因為業主大幅度加租而結業,該舖位現為一家朱古力(巧克力)製作及零售店租用。

位於九龍九龍城的豪華餅家於1970年代開業,高峰期每日賣3000多個蛋撻。常客包括也是泰昌熟客的影星周潤發:「新鮮出爐時,大家(豪華跟泰昌的蛋撻)一樣咁靚。」

於香港島有多家分店的檀島咖啡店,其門前對聯以其馳名之咖啡蛋撻作題:「檀香未及咖啡香,島國今成蛋撻國」。據稱該店的蛋撻有128層酥皮,比普通的100層多,特別鬆化香酥。

連鎖西餅店聖安娜餅店初開業時,以非傳統的橢圓形牛油蛋撻打出名堂,至今仍為該店特色小食之一。後來有不少餅店模仿其橢圓形蛋撻造型。

[編輯] 澳門

位於澳門氹仔地堡街的新好利茶餐廳,其出售之燕窩蛋撻遠近馳名。吸引了不少本地及外地遊客光顧,外地食客當中以香港最多。該店還出售很多不同口味的蛋撻。

位於路環的安德魯餅店,是葡撻的鼻祖。後來老闆夫婦離婚後,老闆娘另起爐灶創立瑪嘉烈餅店,並把葡撻的秘方和新產品開發權賣給肯德基。此舉使葡撻發揚光大,使瑪嘉烈葡撻紅遍兩岸四地。

[編輯] 參見

葡萄牙式奶油撻
椰撻
果撻
2007-03-25 9:33 pm
縱然蛋撻深受香港人歡迎,但其在香港歷史尚短。據業餘香港歷史學者吳昊考證,1920年代的廣州,各大百貨公司競爭激烈,為了吸引顧客,百貨公司的廚師每周都會設計一款「星期美點」作招徠,蛋撻正是這時候在廣州出現。Laura Mason在《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提出早在中世紀,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

香港引入蛋撻的時代,現未有準確年份,有說自1940年代起,香港餅店已出現蛋撻,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數茶餐廳。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個下午茶餐。1990年代起,兼營包餅之茶餐廳逐漸減少,故現只在舊式茶餐廳方有自家烤製的蛋撻,其他茶餐廳則從麵包工場訂購蛋撻饗客。另一方面,香港不少酒樓的點心中也包括蛋撻仔(小型蛋撻)。
2007-03-25 9:30 pm
蛋撻,台灣稱為蛋塔,撻為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之批/派餡餅pie);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鬆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2/21/Sainthonore.JPG/200px-Sainthonore.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香港聖安娜餅屋的橢圓形蛋撻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2/2b/Puffeggtart.JPG/200px-Puffeggtart.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酥皮蛋撻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b/Danta.JPG/200px-Danta.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北京季諾餐廳的葡式蛋撻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0/Egg_custard_tarts.jpg/200px-Egg_custard_tarts.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香港酒樓常見的點心「蛋撻仔」

歷史
縱然蛋撻深受香港人歡迎,但其在香港歷史尚短。據業餘香港歷史學者吳昊考證,1920年代的廣州,各大百貨公司競爭激烈,為了吸引顧客,百貨公司的廚師每周都會設計一款「星期美點」作招徠,蛋撻正是這時候在廣州出現。Laura Mason在《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提出早在中世紀,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
香港引入蛋撻的時代,現未有準確年份,有說自1940年代起,香港餅店已出現蛋撻,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數茶餐廳。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個下午茶餐。1990年代起,兼營包餅之茶餐廳逐漸減少,故現只在舊式茶餐廳方有自家烤製的蛋撻,其他茶餐廳則從麵包工場訂購蛋撻饗客。另一方面,香港不少酒樓的點心中也包括蛋撻仔(小型蛋撻)。

[編輯] 種類
香港地道的蛋撻以撻皮分類,主要分為牛油蛋撻和酥皮蛋撻兩種:

牛油蛋撻的撻皮比較光滑和完整,好像一塊盆狀的餅乾,有一陣牛油香味,類似西點常用之餡批底皮(Pie Crust),口感像曲奇一樣,所以又有曲奇皮之稱。
酥皮蛋撻撻皮的為一層層薄酥皮,近似西點的牛油酥皮 (Puff Pastry);但因使用豬油(Lard),口感較牛油酥皮粗糙。另因撻皮較厚,故酥皮蛋撻的餡料量較牛油蛋撻為少。
除以砂糖及雞蛋為蛋漿的主流蛋撻外,亦有在蛋漿內混入其他材料的變種蛋撻,如鮮奶撻、薑汁蛋撻、蛋白蛋撻、巧克力蛋撻及燕窩蛋撻等等。

[編輯] 港式蛋撻製法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5/Information_icon.svg/40px-Information_icon.svg.png

本條目或段落包含不適合百科全書的指南或教學段落。
請藉由移除或重寫指南段落來改善條目,或在討論頁提出討論。

蛋撻皮:
材料: 牛油5兩,麵粉8兩,古士粉2兩,糖霜2兩,雞蛋1只
製法: 將各料搓勻成團便可做皮

蛋撻水:
材料: 砂糖10兩,熱開水20兩,煉奶1兩,雞蛋12只
製法: 用熱開水開溶砂糖,下煉奶,待水凍和雞蛋調勻,用篩過濾

綜合製法:
將皮把蛋撻模填滿至高出模邊少許,放進蛋撻水,入焗爐焗20分鐘便成

[編輯] 著名蛋撻售賣店

[編輯] 香港

位於香港島中環擺花街的泰昌餅家所出產的蛋撻,由於曾獲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光顧,故被稱為「肥彭蛋撻」,該店亦因此而吸引不少市民光顧。由於租金上漲,該店曾經暫停營業,但有熱心顧客為店主覓得新舖,該舖位置正好在舊舖對面,方便老主顧容易找回新店,現時已經復業,其後更於2005年11月11日在旺角新世紀廣場開設分店。舊舖因為業主大幅度加租而結業,該舖位現為一家朱古力(巧克力)製作及零售店租用。

位於九龍九龍城的豪華餅家於1970年代開業,高峰期每日賣3000多個蛋撻。常客包括也是泰昌熟客的影星周潤發:「新鮮出爐時,大家(豪華跟泰昌的蛋撻)一樣咁靚。」

於香港島有多家分店的檀島咖啡店,其門前對聯以其馳名之咖啡蛋撻作題:「檀香未及咖啡香,島國今成蛋撻國」。據稱該店的蛋撻有128層酥皮,比普通的100層多,特別鬆化香酥。

連鎖西餅店聖安娜餅店初開業時,以非傳統的橢圓形牛油蛋撻打出名堂,至今仍為該店特色小食之一。後來有不少餅店模仿其橢圓形蛋撻造型。

[編輯] 澳門

位於澳門氹仔地堡街的新好利茶餐廳,其出售之燕窩蛋撻遠近馳名。吸引了不少本地及外地遊客光顧,外地食客當中以香港最多。該店還出售很多不同口味的蛋撻。

位於路環的安德魯餅店,是葡撻的鼻祖。後來老闆夫婦離婚後,老闆娘另起爐灶創立瑪嘉烈餅店,並把葡撻的秘方和新產品開發權賣給肯德基。此舉使葡撻發揚光大,使瑪嘉烈葡撻紅遍兩岸四地。

[編輯] 參見

葡萄牙式奶油撻
椰撻
果撻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B%8B%E6%92%BB&variant=zh-hk"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34: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5000051KK020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