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課,急!

2007-03-25 7:43 pm
有冇一些關於父子關係的作品?(《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除外)

回答 (2)

2007-03-25 7:48 pm
✔ 最佳答案
背影~朱自清
2007-03-25 7:50 pm
《家》中的高家是一個以高老太爺為首的長輩,對一群以覺新為首的青年人進行壓制、摧殘和迫害的傳統封建家庭,不過,相對於傳統舊式家庭中的青年人,《家》中的年輕人已經受到「五四」精神的影響,在覺民、覺慧和琴的身上開始具有反抗性。這樣的反抗對於舊式封建家庭來說其破壞力是根本性和結構性的,因為它反抗的不只是一個「父親」,而是一種制度,這種反抗代表了新生力量對舊勢力的拒絕,對自己未來命運的把握,對傳統「父子關係」倫理的顛覆。
資料取自http://www.singpao.com/20061130/feature/889351_main.html

######################################################

《家》裏頭性格迥異的三兄弟:覺新、覺民、覺慧,他們的所愛卻是命運極其的相似(sorry,其實偶還沒看完呢,才看到覺民逃婚那一段)。溫柔的梅表姐,有著新思想的琴,被苦苦壓迫的丫環鳴鳳,這三個女子,即使出身不同,學識各異,可是面臨的痛苦還不是一樣,一樣不能自主婚姻,一樣被封建的舊勢力逼迫著,不反抗的就流著淚形容憔悴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無法反抗的只能自我瞭解;反抗了的呢,像琴一樣,我真真希望她可以和覺民在一起,找到自己的幸福,可是看著巴老的那些描述,充滿無法逆轉的壓抑情緒,我想,他們恐怕是不能相伴到白頭了。
  
  如今這個年代看新青年的覺醒,實在有些隔靴搔癢的感覺,當年的女子剪發尚且被衛道士們批得一文不值,惶論主宰自己的人生,自主尋找生命的另一半。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憑藉個人的力量和整個傳統風氣對抗,又是多麽困難的一件事啊,更進一步說,即便是有鋼鐵般堅強意志的革新者,在茫茫濃霧中也容易失去方向,那條正確的,可以創造新世界、打破舊瓶頸的道路在何方呢,他們睜大眼睛也看不清楚,手中又無拐杖可依附,人生是迷惘的,愛情就更被縮小成點滴的淚光,懸在心上,不悲痛的時候不被想起。
  
  巴老說性格懦弱的覺新有他大哥的影子,這三兄弟中,我最討厭的,也正是覺新。名字裏倒有一個“新”字,思想處事卻一點不新。他總說他是犧牲了幸福換來家庭的平靜的,可他的決定卻讓梅、他的妻子和他三個人都同樣的痛苦,這樣的平靜能算是平靜嗎?梅表姐已被硬生生的拖離人世了,下一個受苦的人又會是誰呢。覺新就是魯迅黑房子裏被喚醒的人,無門無窗他無法逃脫,倒不如在昏迷中悄悄死去的人幸福。這個紳士的家庭已經走到沒落的邊緣了,覺新也明白老太爺的強勢、朱門的繁華不過是煙花落盡前最後的絢爛,他卻想用盡全力拖延那一刻美好,多麽卑微的心願,多麽徒勞的挽留。
  
  覺民就是個在愛情裏浮游的小爬蟲,只有爲了琴,他才能展現獨立堅強的一面;也只有爲了琴,他才敢撕破臉和老太爺對抗,逃婚抗議。可是初初覺醒的青年是沒什麽韌性的,他的反抗仍帶著對家庭的最後期許,滿心希望老太爺接受他的意見允許他娶心愛的琴爲妻,把希望寄託在固執守舊的老人家身上,就如同把千斤的重擔吊在一根爛麻繩上一樣,怎麽可能實現呢。舊式家庭的男性掌權者都是被慣壞的,一生從母親、妻子到兒女都在服侍著他,聽從著他,他早就形成惟我獨尊的性格,又怎麽會在乎旁人的幸福,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尊嚴不被侵犯,所以動不動使出斷絕子女關係的手段,迫得一代代孝子賢孫低著頭留著淚走不甘心的路,然後又變成下一代的家庭掌權者,因果迴圈、累世不休。
  
  覺慧的熱情和鳴鳳的愛慕點燃了黑夜裏的火光,可惜我們的覺慧生在這樣一個動蕩多災的年代,青年的責任感使他把對愛情的關注降到最低,終於,鳴鳳不甘做個百歲老頭的妾香消玉隕了,覺慧徒然在她投湖的岸邊遊蕩,難道是想收集鳴鳳消失前的點滴溫度嗎,這樣一個美好的女子,死於如此荒唐的絕望;那個悲淒的時代,到底埋葬了多少活潑愛笑的靈魂呢。許多人都說,看到鳴鳳投湖的一段哭了,我只覺得心有淒淒焉,擺在面前的,無非就兩條路,嫁人或者去死,苟活著或者期待下次輪回,那還不如期待輪回更好,難怪代嫁的宛兒也說:權當我已經死了吧~~~
  
  覺慧的悲淒沒持續多久,他又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中去了,也許這就是命運吧,歷史長河裏不乏爲愛受盡千般苦楚的男男女女,如晨星一般顯現又消失,唯有抛下兒女情長的,才被稱作真正的英雄。你說英雄無情太伶仃,可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啊。
  
  巴老的文看起來有一番與衆不同的沈重,和林語堂的“英國式幽默”不同,巴老不粉飾太平,不作壁上觀,苦和痛,舊事物消亡前的掙扎新事物出現前的犧牲,在他的筆下都一一顯現;可是,他仍然是充滿希望的,我們多次看見文中那句話“我們是青年,不是傀儡,我們是青年!”,迷霧籠罩的前方,就是因爲有了這些充滿熱情的青年才有了希望。
  
  —— 敬那些爲了新中國的建立犧牲了終生幸福甚至生命的先驅者們。
資料取自http://www.douban.com/review/1057848/

######################################################

巴金說過,他的《家》是要義無反顧地“宣告一個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來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Jaccuse(我控訴)”(《關於〈家〉──給我的一個表哥》)。這句話可以成爲我們理解這部作品的一把鑰匙。這裏所說的“制度”,指的是封建的家族制度,以及由它衍生的各種附屬制度(婚姻、蓄婢等制度)和觀念(等級觀念、孝敬觀念、節烈觀念等)。我們可以看出,巴金批判的是制度的罪惡,而不是具體哪一個人的品行。由此我們可以全面認識高老太爺這個人物。高老太爺是一個封建的衛道士,他憑藉自己在家族中的權力,包辦覺民的婚姻,囚禁覺慧,禁止他參加進步的學生運動,設計覺新的生活道路,可以說一手製造了無數的悲劇。但是,在他的價值觀中,這一切都是對的,是符合封建的倫理道德的,更重要的是這都符合家族的利益,有利於家族的繁榮興旺。高老太爺的確可恨,但他身後的家長制度更讓人痛恨。理解了這一點,對於整部作品的批判意義理解也會更深刻。
對於今天的學生來說,人無貴賤,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人是最寶貴的,戕害人的生命是最大的罪惡,這些都已經成爲社會普遍認同的準則。而作品中高老太爺對於覺新、覺民婚姻的包辦,他“我要怎麽樣,就怎麽樣”的家長作風,爲了死人可以戕害活人的迷信……這一切似乎有點難於理解,但一切都是真實的,它可以告訴學生,封建禮教、封建制度曾經摧殘了多少鮮活的生命,而爲了爭得自由和青春,又走過了多麽艱辛的道路。
《家》裏還描寫了兩類年輕人的形象,一類是以覺新爲代表的專制制度的犧牲者,他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命運,但“長房長孫”的責任讓他不敢有所作爲,他只能委曲求全,奉行“作揖主義”;另一類是以覺慧爲代表的叛逆形象,他充滿朝氣,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對封建等級制度和陳腐禮教痛恨不已。雖然覺慧是作者熱情歌頌的人物,但帶有理想化的色彩,給人感覺很模糊,並不是特別豐滿。而覺新是時常徘徊於舊世界和新世界之間的人物,既痛恨專制,向往自由,又對舊家庭抱有幻想。這是一個內涵豐富而複雜的人物,他的心理也代表了社會轉型時期的人物的典型心理,因而更爲豐滿真實。
巴金很善於刻畫人的心理。《家》裏的人物心理描寫很多,曲折細膩,富有感情。比如上面節選的鳴鳳投湖自盡前一段抒情獨白,字字含淚,句句帶情,極其細緻地刻畫了鳴鳳臨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無門的痛苦。除了這種獨白的形式,人物的心理還通過夢境、幻想的形式以及動作神態的細微變化來表現,閱讀時找出這樣的描寫,仔細體會一下。

2007-03-25 11:51:18 補充:
巴金的作品(家)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27: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5000051KK014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