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歷史

2007-03-25 7:31 pm
巴士的歷史
因有project要做~~!需要這部分的info
Thank you

回答 (10)

2007-03-25 7:35 pm
✔ 最佳答案
公共汽車,一般指在道路上循一定路線、班距行走,並接載乘客的機動車輛,屬客車的一種。在中國大陸,一般簡稱為公交車、公車或巴士;在台灣,一般簡稱為公車、客運或巴士;在香港和澳門,則多稱公共汽車為巴士。「巴士」是英語中「bus」的音譯。

目錄 [隐藏]

2 各種類型的公共汽車
2.1 雙層巴士
2.2 導向巴士
2.3 掛接巴士
2.4 低地台巴士


3 巴士專用道
4 公車捷運
5 參閱
6 參考



[編輯] 歷史
公共運輸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1826年。當時法國一位退休軍官在西北部的南特(Nantes)市郊興建公眾浴場,並提供接駁市中心的客車服務。當他發現人們只於沿途使用他的客車線,便改變主意,增辦穿梭旅館之間的客車路線,讓乘客和郵件於沿途自由使用。

巴黎是公共汽車的先行城市,倫敦繼之。1829年7月4日,英國人George Shillibeer的公共汽車(Omnibus)出現於倫敦街頭,沿新建的『新路』(New Road)往返Paddington與銀行地帶,經停Yorkshire Stingo,每日每個方向4班。不到十年,這一服務法國、英國及美國東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倫敦、紐約)得到普及。

公共汽車對社會影響巨大,對城市發展起著最基本的推動作用。公共汽車使市民體驗到彼此間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縮短城市和鄰近村鎮間的距離、往來頻繁。

19世紀的公共汽車以馬匹拉行。當時的路面使公共汽車的舒適度受到限制。有軌電車的發明使公共汽車遇上了面世以來的第一個勁敵,因為公共汽車行走於凹凸不平的石路上,電車卻在平滑的鐵軌上運行。

至20世紀初,機動交通的試驗取得成功,公共汽車亦開始改以引擎驅動。現在絕大部份公共汽車仍以柴油引擎為動力。

近年有些國家開始研製使用石油氣、天然氣甚至電力驅動的公共汽車。


[編輯] 各種類型的公共汽車
一般的公共汽車均以提供最大的載客量為目標,大部份空間均擺設座位,通道等空間亦供乘客站立。

此外,公共汽車可以根據其機械操作、外形設計等而分為以下類別:


[編輯] 雙層巴士
主條目:雙層巴士

車廂分為兩層,載客量更大。一般而言,一輛車長10米並容許企位的單層巴士可運載約60名乘客,而長度相近的雙層巴士則能運載約130名乘客。

倫敦、香港、新加坡、柏林、孟買等城市均大量採用雙層巴士。其中,自1950年代起於倫敦服務的Routemaster車款更成為該市的地標(因應歐盟要求歐洲各國的巴士在2016年後必須全數是超低地台巴士以方便老弱人士,於2005年年尾全數退役)。

有些雙層巴士的上層不設車頂,供遊客登上作瀏覽沿途景色,稱為開篷巴士。

香港亦有開篷巴士為接駁山頂纜車站至中環的服務。

台灣的臺北市公車處曾購買過雙層巴士,後因車輛高度以及車輛其他問題而不再添購、使用。


[編輯] 導向巴士
主條目:導向巴士

導向巴士是一種由司機控制以外接受外來媒介導向行駛的巴士系統,常見的是使用導輪在專用車道上引導。


[編輯] 掛接巴士

行走於溫哥華的掛接巴士。有些公共汽車會以兩節車身來增加長度及載客量,並在兩節車身間加設可伸縮的接合位置(類似火車車卡之間的接駁部份)以輔助轉向。這些公共汽車稱為掛接巴士,於北美各地頗為盛行。中國大陸稱「鉸接車」、「通道車」或「巨龍 (車) 」。在北京、上海等地一度很常見,但這在台灣較罕見。20世紀80年代中期,瀋陽客車製造廠生產出了全中國第一臺「雙鉸接巴士」,商標為華龍牌,長23米,併進行了量產,曾在瀋陽、大連多條公交線路上長期使用。近年歐洲製造商更生產了「雙掛接巴士」、「雙層掛接巴士」等;全球最長的巴士——在巴西行走,長26.8米的富豪B12M巴士,便是一輛雙掛接巴士[1]。


[編輯] 低地台巴士
主條目:低地台巴士

在20世紀末期開始盛行的低地台巴士,車廂地台比舊款巴士更貼近路面,並且不設梯級。全車低地台的被稱為低地板巴士,而後半車廂有二三臺階而前半車廂地地板的被稱為低入口巴士。這些巴士裝有設施以方便行動不便的乘客(如乘坐輪椅的人仕),並縮短上落所需的時間。

在香港,低地台巴士是很常見的。香港的九巴率先引入低地台巴士。隨著香港社會對無障礙運輸的需求增加,加上新機場啟用,政府要求各間巴士公司以低地台巴士服務機場線。自此之後,所以香港巴士公司均只會購置環保低地台巴士。而在中國大陸,低地板/入口巴士仍未普及,只在少數大城市的個別路線上很行走。


[編輯] 中、小型巴士
小型巴士(簡稱小巴)的體積比普通巴士為小,載客量一般在8至20人之間。它們多數行走於客量較低或需要服務偏遠、彎多、路窄地區的路線。有些路線亦會使用小巴以提供頻密的班次。在營運上,大部份地區的小型巴士與普通巴士沒有分別。但在某些城市如香港,公共小型巴士的營運制度是獨立於普通巴士之外。(參見:香港交通)

為了與小巴區別,一般公共汽車也有被稱為大巴的。

亦有載客量約30至40人的公共汽車,較小巴為大但小於大巴,一般稱為中型巴士。在中國大陸,人們通常使用中巴的簡稱來稱呼中型巴士;但香港並未對中型及大型巴士加以區別,而中巴的簡稱亦一般用來稱呼曾於香港營辦大巴服務的中華巴士。


[編輯] 學校巴士
學校巴士(簡稱校巴或校車)是用以接載學童往返學校的巴士。

一般而言,巴士及提供校巴服務。可以由政府營運或經由合約交予經營商來營運。例如在紐西蘭,巴士也要提供校巴服務,在上、下課時間掛上校巴的牌。在某些地方亦有學校本身擁有巴士及提供校巴服務。在美國的校車大多是黃色的。


[編輯] 巴士專用道

一個位於中和市景平路的公車站主條目:公車專用道

由於公共汽車需要與其他汽車共用同一路面資源,其班次無法像其他公共運輸工具系統(如鐵路)般精確。

部份城市為解決此問題,在路上劃出只准公共汽車使用的行車線,台灣稱為公車專用道,中國大陸稱作公交專用道,香港稱為巴士專線。在一些較特殊的情況下,甚至有整條街道皆劃作公車專用道的情況。


[編輯] 公車捷運
主條目:公車捷運系統

公車捷運是一種新型大容量快速交通方式,高載客量的巴士在專用道上行走,並在特定的站點設立專用站臺。這系統既結合了巴士的靈活性、低投資成本、短興建時間來達到軌道交通的高運載力特點。現時北京及杭州已設立公車捷運系統,在台灣,為了接駁台灣高鐵嘉義站,所以在嘉義施行公車捷運系統。
2008-04-01 2:09 am
Better than the first
2007-04-02 1:47 am
1921:一切從九龍開始
  早在1920年代,香港已有巴士行駛。當時香港島的市民可以乘搭電車來往港島北岸各區,但九龍並沒有電車,九龍區的市民只能安步當車,除了富裕人家可以坐人力車代步。這造就了在九龍經營巴士的市場空間。「九龍汽車公司」是最早期成立的巴士公司,於1921年創辦,提供來往尖沙咀及深水埗的巴士服務,最初祇有幾輛Ford行走。
1924年,一群華人向英國Thornycroft公司購買了一輛Bodicea型巴士在九龍行駛,這便是中華汽車公司,也行走尖沙咀到深水埗的路線。當年大多數市民從未嘗試過坐「呠呠車」的滋味,當巴士投入服務時,吸引不少市民乘搭,生意大好,也吸引了新的投資者。這個時期香港的巴士公司自由競爭,存在著多家小型營辦商,包括啟德巴士公司行走九龍城至油麻地及尖沙咀的路線,香港島則有電車公司、大酒店及香港仔街坊會分別經營多條路線 。新界亦有巴士行駛,主要以貨車改裝成,規模亦相較港九各間巴士公司為小,包括有專門行走元朗至上水間之南興巴士公司、只在週日接載乘客到海灘之泉興巴士公司,及1925年成立之長美巴士公司。
1933:專利權的誕生
  三十年代,香港政府為了更有效管理巴士業務,於是實施「地區專利」制度,劃出香港島及九龍新界兩個地域招標,每個地域由一家巴士公司專營,部份盈利要上繳專利稅予政府。一九三三年四月,港府將港島巴士的專營權交給中巴,九龍及新界的專營權交給九巴。多家小型巴士公司經過合併改組後,「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及「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便相繼成立,接手維港兩岸的公共巴士服務。九巴和中巴也成為了以後六十年,香港公共巴士業務的表表者 。 一九七三年,政府再以地區專利形式,把大嶼山的巴士服務交予 「新大嶼山巴士(1973)有限公司」專營。
不久隨著社會轉變,地區專利已過時,政府於1975年開始,將地區專利改為「路線專利」,每一地區再不局限由一家巴士公司提供服務,容許多家公司競爭。其實這時的過海隧巴已讓兩巴進行有限度競爭 。
1949:雙層巴士時代
  戰後大量新移民從內地湧來香港,人口暴增,交通需求與日俱增,巴士服務供不應求,九巴決定購買雙層巴士。第一輛雙層巴士於1949年4月投入服務,這就是Daimler CVG5。政府特別為了讓雙層巴士在路面行駛,把主要街道上的樹木修剪及提升店舖招牌至離地4.8米高。五十年代起,巴士網絡隨著新發展區而伸展,路線和車輛以幾何級數增加,柴灣、觀塘、荃灣等地相繼有巴士行走。由於香港島的道路狹窄曲折,中巴直到1963年1月才有第一輛雙層巴士行走,這是一輛Dennis Loline III。香港成功行走雙層巴士後,中巴便大量購置雙層巴士 。
六十年代,兩巴不論單、雙層巴士都不斷添置,市區用雙層,郊區用單層,配合地形、路面和乘客需求。直到70年代初,因新市鎮發展和郊區道路改善了,新界區和港島南區才開始行走雙層巴士 。
 1971:一人控制一輛巴士
  一直以來,每輛巴士除了司機外,還有售票員和守閘員。踏入七十年代,為了節省成本,精簡運作,一人控制(One-Man-Operated,OMO)的概念誕生,將巴士帶進一個全新的時代。OMO全車祇由一位司機操作,不設售票,乘客上車後自行把車資投進錢箱裡,不設找贖。中巴於1971年率先試行OMO,但不少巴士因設計所限,難以採用OMO,兩巴祇能循步漸進,把舊型巴士逐步改裝,遷移車門,讓乘客在最接近司機位處上車入錢。九巴更須經歷「一人駕車一人售票」(One-Condictor-Operation,OCO)的過渡期,直至1983年,一人控制才能全面實行 。
1972:隧巴打破壟斷
  海底隧道於1972年8月通車,香港九龍兩地從此貫通。九巴和中巴開始聯營過海隧巴,兩地都有九巴和中巴行駛,「地區專利」已名存實亡 。
1973:後置引擎+珍寶巴士
  六十年代之前的巴士大部份是前置引擎,半駕駛艙(Half-cab)的設計,載客量有限。巴士設計推陳出新,後置引擎巴士於70年代引進香港,令車廂更寬敞,司機也不須日夕和引擎噪音熱氣相伴。1973年,中巴購買了Daimler Fleetline,並率先採用三加二座位設計,使載客量大增,地台也較傳統型號為低,易於上落。從此,高容量的「珍寶巴士」成了主流,三加二座位是這時的巴士標準 。
1975:豪華巴士
  經濟起飛形成了富裕階層,巴士公司開始不單提供大眾化的巴士服務,也開辦收費稍昂而高質素的「豪華巴士」,行走高尚住宅區,及以旅客為對象的機場巴士。1975年九巴購買了一百輛Albion豪華巴士,行走多條200系列的巴士線及創辦啟德機場巴士服務,中巴也在1978年引 入Metrobus雙層巴士,行走中環至赤柱及舂坎角的260及262路線。1981:超級雙層巴士
  雖然地下鐵路和電氣化火車相繼於八○年代初期通車,但香港人口持續急劇膨脹,加上新市鎮不斷發展,對巴士的需求依舊有增無減。巴士公司急需更大型的車輛去應付,於是積極尋覓新型號,終於在1981年5月,車長12米的三軸超級雙層巴士來港了。這是MCW的Metrobus 12米,全車可載客160多人,比傳統雙層巴士的載客量高出45%。三軸巴士對紓緩多條路線的需求甚為有效,由八十年代中起,九巴及中巴訂購新車都以三軸巴士為主,今天的香港街上大部份巴士都是三軸型號 。
1981:超級雙層巴士
  雖然地下鐵路和電氣化火車相繼於八○年代初期通車,但香港人口持續急劇膨脹,加上新市鎮不斷發展,對巴士的需求依舊有增無減。巴士公司急需更大型的車輛去應付,於是積極尋覓新型號,終於在1981年5月,車長12米的三軸超級雙層巴士來港了。這是MCW的Metrobus 12米,全車可載客160多人,比傳統雙層巴士的載客量高出45%。三軸巴士對紓緩多條路線的需求甚為有效,由八十年代中起,九巴及中巴訂購新車都以三軸巴士為主,今天的香港街上大部份巴士都是三軸型號 。
1982:特快路線
  八十年代,高速公路陸續通車,巴士公司為了加快疏導乘客,提高與地鐵、火車的競爭力,開辦多條新市鎮往市中心,行經高速公路的新線。1982年起,九巴經營一系列「X」線,行走東九龍走廊、吐露港公路、荃灣路等幹線公路,中巴則在1984年開辦700系列的東區走廊特快路線,連接東區及中環 。
1990:流動冷氣機
  隨著科技進步及市民要求日漸提高,九巴於70年代中開始研究冷氣巴士。1980年,全球首兩輛雙層冷氣巴士率先投入香港行走,它們分別是Dennis Jubilant 及Leyland Victory MkII,然而技術未成熟,試驗並未成功。1987年,九巴引進豐田24座中型巴士,開始經營空調巴士路線。
直至1988年,九巴的Leyland Olympian 11米空調巴士投入運作,這是第一輛成功的雙層空調巴士。從1990年起,中巴和九巴開始大量購買空調巴士,普通巴士的訂單逐漸淡出。時至今日,各式各樣的單、雙層空調巴士成為公共交通的主力 。
1993:新經營者新氣象
  港府鑑於中巴服務未如理想,於1992年決定將中巴部份路線,為數共26條公開競投,最後由一家新的專利巴士公司: 「城巴有限公司」奪得,打破了中巴在港島專營的局面。1993年9月1日起,城巴開始經營港島26條巴士線,香港的巴士首次出現面對面的直接競爭。城巴陸續開辦新線,市場佔有率不斷上升,再於1995年9月接管中巴另外14條路線,與中巴漸成均勢 。
1993:新經營者新氣象
  港府鑑於中巴服務未如理想,於1992年決定將中巴部份路線,為數共26條公開競投,最後由一家新的專利巴士公司: 「城巴有限公司」奪得,打破了中巴在港島專營的局面。1993年9月1日起,城巴開始經營港島26條巴士線,香港的巴士首次出現面對面的直接競爭。城巴陸續開辦新線,市場佔有率不斷上升,再於1995年9月接管中巴另外14條路線,與中巴漸成均勢 。
1996:低地台新世代
  九十年代市民意識到傷健平等,在政府推動下,方便殘疾、老弱乘客上落的低地台巴士引進香港。1996年,首批有輪椅斜板、地台可調高調低的Dennis Dart SLF單層「易搭巴士」成功推出,1997年底,全球首輛雙層低地台巴士Dennis Trident投入服務,低地台巴士成為廿一世紀香港以至全世界巴士的新標準。這時巴士已由過去重量演變為重質,除車隊陸續空調化外,三加二座位的擠迫設計已不合時宜,取而代之的是寬敞舒適的二加二座位 。
1997:青嶼西隧帶來新領域
  1997年5月,青嶼幹線通車,以往偏處一隅的大嶼山和市區連為一體。配合新機場及東涌新市鎮的發展,北大嶼山巴士線首次以分組招標的形式公開競投,規定採用全空調車隊,成為今後批出巴士線專營權的新模式,競爭和服務質素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另一家新經營者──「龍運巴士有限公司」出現了。
西區海底隧道通車,西隧巴士網絡首次以一公司一線,非聯營模式運作,新界西北直通港島的隧巴線,成功地搶走不少巴士轉地鐵的乘客 。

2007-04-01 17:53:43 補充:
未來:充滿挑戰和變革   
2007-03-30 4:06 pm
1921:一切從九龍開始
早在一九二○年代,香港已有巴士行駛。當時香港島的市民可以乘搭電車來往港島北岸各區,但九龍並沒有電車,九龍區的市民只能安步當車,除了富裕人家可以坐人力車代步。這造就了在九龍經營巴士的市場空間。「九龍汽車公司」是最早期成立的巴士公司,於1921年創辦,提供來往尖沙咀及深水埗的巴士服務,最初祇有幾輛Ford行走。

1924年,一群華人向英國Thornycroft公司購買了一輛Bodicea型巴士在九龍行駛,這便是中華汽車公司,也行走尖沙咀到深水埗的路線。當年大多數市民從未嘗試過坐「呠呠車」的滋味,當巴士投入服務時,吸引不少市民乘搭,生意大好,也吸引了新的投資者。這個時期香港的巴士公司自由競爭,存在 著多家小型營辦商,包括啟德巴士公司行走九龍城至油麻地及尖沙咀的路線,香港島則有電車公司、大酒店及香港仔街坊會分別經營多條路線 。

1933:專利權的誕生
三十年代,香港政府為了更有效管理巴士業務,於是實施「地區專利」制度,劃出香港島及九龍新界兩個地域招標,每個地域由一家巴士公司專營,部份盈利要上繳專利稅予政府。一九三三年四月,港府將港島巴士的專營權交給中巴,九龍及新界的專營權交給九巴。多家小型巴士公司經過合併改組後,「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及「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便相繼成立,接手維港兩岸的公共巴士服務。九巴和中巴也成為了以後六十年,香港公共巴士業務的表表者 。 一九七三年,政府再以地區專利形式,把大嶼山的巴士服務交予 「新大嶼山巴士(1973)有限公司」專營。

1949:雙層巴士時代
戰後大量新移民從內地湧來香港,人口暴增,交通需求與日俱增,巴士服務供不應求,九巴決定購買雙層巴士。第一輛雙層巴士於1949年4月投入服務,這就是Daimler CVG5。政府特別為了讓雙層巴士在路面行駛,把主要街道上的樹木修剪及提升店舖招牌至離地4.8米高。五十年代起,巴士網絡隨著新發展區而伸展,路線和車輛以幾何級數增加,柴灣、觀塘、荃灣等地相繼有巴士行走。

由於香港島的道路狹窄曲折,中巴直到1963年1月才有第一輛雙層巴士行走,這是一輛Dennis Loline III。香港成功行走雙層巴士後,中巴便大量購置雙層巴士 。 六十年代,兩巴不論單、雙層巴士都不斷添置,市區用雙層,郊區用單層,配合地形、路面和乘客需求。直到七○年代初,因新市鎮發展和郊區道路改善了,新界區和港島南區才開始行走雙層巴士 。

1972:隧巴打破壟斷
海底隧道於1972年8月通車,香港九龍兩地從此貫通。九巴和中巴開始聯營過海隧巴,兩地都有九巴和中巴行駛,「地區專利」已名存實亡 。

1981:超級雙層巴士
雖然地下鐵路和電氣化火車相繼於八○年代初期通車,但香港人口持續急劇膨脹,加上新市鎮不斷發展,對巴士的需求依舊有增無減。巴士公司急需更大型的車輛去應付,於是積極尋覓新型號,終於在1981年5月,車長12米的三軸超級雙層巴士來港了。這是MCW的Metrobus 12米,全車可載客160多人,比傳統雙層巴士的載客量高出45%。三軸巴士對紓緩多條路線的需求甚為有效,由八十年代中起,九巴及中巴訂購新車都以三軸巴士為主,今天的香港街上大部份巴士都是三軸型號 。

1993:新經營者新氣象
港府鑑於中巴服務未如理想,於1992年決定將中巴部份路線,為數共26條公開競投,最後由一家新的專利巴士公司: 「城巴有限公司」奪得,打破了中巴在港島專營的局面。1993年9月1日起,城巴開始經營港島26條巴士線,香港的巴士首次出現面對面的直接競爭。城巴陸續開辦新線,市場佔有率不斷上升,再於1995年9月接管中巴另外14條路線,與中巴漸成均勢 。

1997:青嶼西隧帶來新領域
1997年5月,青嶼幹線通車,以往偏處一隅的大嶼山和市區連為一體。配合新機場及東涌新市鎮的發展,北大嶼山巴士線首次以分組招標的形式公開競投,規定採用全空調車隊,成為今後批出巴士線專營權的新模式,競爭和服務質素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另一家新經營者──「龍運巴士有限公司」出現了。
西區海底隧道通車,西隧巴士網絡首次以一公司一線,非聯營模式運作,新界西北直通港島的隧巴線,成功地搶走不少巴士轉地鐵的乘客 。

1998:改朝換代更進一步
1998年3月,由於中巴服務未能合乎公眾要求,政府決定終止中巴的專營權,大部份路線公開競投,結果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由9月起接手經營,具65年歷史的中巴從此退出專利巴士業務。
2007-03-30 1:09 am
我個答案會詳盡d
1921:一切從九龍開始
  早在1920年代,香港已有巴士行駛。當時香港島的市民可以乘搭電車來往港島北岸各區,但九龍並沒有電車,九龍區的市民只能安步當車,除了富裕人家可以坐人力車代步。這造就了在九龍經營巴士的市場空間。「九龍汽車公司」是最早期成立的巴士公司,於1921年創辦,提供來往尖沙咀及深水埗的巴士服務,最初祇有幾輛Ford行走。
  1924年,一群華人向英國Thornycroft公司購買了一輛Bodicea型巴士在九龍行駛,這便是中華汽車公司,也行走尖沙咀到深水埗的路線。當年大多數市民從未嘗試過坐「呠呠車」的滋味,當巴士投入服務時,吸引不少市民乘搭,生意大好,也吸引了新的投資者。這個時期香港的巴士公司自由競爭,存在著多家小型營辦商,包括啟德巴士公司行走九龍城至油麻地及尖沙咀的路線,香港島則有電車公司、大酒店及香港仔街坊會分別經營多條路線 。新界亦有巴士行駛,主要以貨車改裝成,規模亦相較港九各間巴士公司為小,包括有專門行走元朗至上水間之南興巴士公司、只在週日接載乘客到海灘之泉興巴士公司,及1925年成立之長美巴士公司。
1933:專利權的誕生
  三十年代,香港政府為了更有效管理巴士業務,於是實施「地區專利」制度,劃出香港島及九龍新界兩個地域招標,每個地域由一家巴士公司專營,部份盈利要上繳專利稅予政府。一九三三年四月,港府將港島巴士的專營權交給中巴,九龍及新界的專營權交給九巴。多家小型巴士公司經過合併改組後,「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及「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便相繼成立,接手維港兩岸的公共巴士服務。九巴和中巴也成為了以後六十年,香港公共巴士業務的表表者 。 一九七三年,政府再以地區專利形式,把大嶼山的巴士服務交予 「新大嶼山巴士(1973)有限公司」專營。
  不久隨著社會轉變,地區專利已過時,政府於1975年開始,將地區專利改為「路線專利」,每一地區再不局限由一家巴士公司提供服務,容許多家公司競爭。其實這時的過海隧巴已讓兩巴進行有限度競爭 。
1949:雙層巴士時代
  戰後大量新移民從內地湧來香港,人口暴增,交通需求與日俱增,巴士服務供不應求,九巴決定購買雙層巴士。第一輛雙層巴士於1949年4月投入服務,這就是Daimler CVG5。政府特別為了讓雙層巴士在路面行駛,把主要街道上的樹木修剪及提升店舖招牌至離地4.8米高。五十年代起,巴士網絡隨著新發展區而伸展,路線和車輛以幾何級數增加,柴灣、觀塘、荃灣等地相繼有巴士行走。
  由於香港島的道路狹窄曲折,中巴直到1963年1月才有第一輛雙層巴士行走,這是一輛Dennis Loline III。香港成功行走雙層巴士後,中巴便大量購置雙層巴士 。

  六十年代,兩巴不論單、雙層巴士都不斷添置,市區用雙層,郊區用單層,配合地形、路面和乘客需求。直到70年代初,因新市鎮發展和郊區道路改善了,新界區和港島南區才開始行走雙層巴士 。
1933:專利權的誕生
  三十年代,香港政府為了更有效管理巴士業務,於是實施「地區專利」制度,劃出香港島及九龍新界兩個地域招標,每個地域由一家巴士公司專營,部份盈利要上繳專利稅予政府。一九三三年四月,港府將港島巴士的專營權交給中巴,九龍及新界的專營權交給九巴。多家小型巴士公司經過合併改組後,「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及「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便相繼成立,接手維港兩岸的公共巴士服務。九巴和中巴也成為了以後六十年,香港公共巴士業務的表表者 。 一九七三年,政府再以地區專利形式,把大嶼山的巴士服務交予 「新大嶼山巴士(1973)有限公司」專營。
  不久隨著社會轉變,地區專利已過時,政府於1975年開始,將地區專利改為「路線專利」,每一地區再不局限由一家巴士公司提供服務,容許多家公司競爭。其實這時的過海隧巴已讓兩巴進行有限度競爭 。
1933年時的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的標誌,該標誌一直使用至1983年方由新標誌取
中華巴士的標誌
1921:一切從九龍開始
  早在1920年代,香港已有巴士行駛。當時香港島的市民可以乘搭電車來往港島北岸各區,但九龍並沒有電車,九龍區的市民只能安步當車,除了富裕人家可以坐人力車代步。這造就了在九龍經營巴士的市場空間。「九龍汽車公司」是最早期成立的巴士公司,於1921年創辦,提供來往尖沙咀及深水埗的巴士服務,最初祇有幾輛Ford行走。
  1924年,一群華人向英國Thornycroft公司購買了一輛Bodicea型巴士在九龍行駛,這便是中華汽車公司,也行走尖沙咀到深水埗的路線。當年大多數市民從未嘗試過坐「呠呠車」的滋味,當巴士投入服務時,吸引不少市民乘搭,生意大好,也吸引了新的投資者。這個時期香港的巴士公司自由競爭,存在著多家小型營辦商,包括啟德巴士公司行走九龍城至油麻地及尖沙咀的路線,香港島則有電車公司、大酒店及香港仔街坊會分別經營多條路線 。新界亦有巴士行駛,主要以貨車改裝成,規模亦相較港九各間巴士公司為小,包括有專門行走元朗至上水間之南興巴士公司、只在週日接載乘客到海灘之泉興巴士公司,及1925年成立之長美巴士公司。
1971:一人控制一輛巴士
  一直以來,每輛巴士除了司機外,還有售票員和守閘員。踏入七十年代,為了節省成本,精簡運作,一人控制(One-Man-Operated,OMO)的概念誕生,將巴士帶進一個全新的時代。OMO全車祇由一位司機操作,不設售票,乘客上車後自行把車資投進錢箱裡,不設找贖。中巴於1971年率先試行OMO,但不少巴士因設計所限,難以採用OMO,兩巴祇能循步漸進,把舊型巴士逐步改裝,遷移車門,讓乘客在最接近司機位處上車入錢。九巴更須經歷「一人駕車一人售票」(One-Condictor-Operation,OCO)的過渡期,直至1983年,一人控制才能全面實行 。
1975:豪華巴士
  經濟起飛形成了富裕階層,巴士公司開始不單提供大眾化的巴士服務,也開辦收費稍昂而高質素的「豪華巴士」,行走高尚住宅區,及以旅客為對象的機場巴士。1975年九巴購買了一百輛Albion豪華巴士,行走多條200系列的巴士線及創辦啟德機場巴士服務,中巴也在1978年引 入Metrobus雙層巴士,行走中環至赤柱及舂坎角的260及262路線。
1981:超級雙層巴士
  雖然地下鐵路和電氣化火車相繼於八○年代初期通車,但香港人口持續急劇膨脹,加上新市鎮不斷發展,對巴士的需求依舊有增無減。巴士公司急需更大型的車輛去應付,於是積極尋覓新型號,終於在1981年5月,車長12米的三軸超級雙層巴士來港了。這是MCW的Metrobus 12米,全車可載客160多人,比傳統雙層巴士的載客量高出45%。三軸巴士對紓緩多條路線的需求甚為有效,由八十年代中起,九巴及中巴訂購新車都以三軸巴士為主,今天的香港街上大部份巴士都是三軸型號 。

 
1975:豪華巴士
  經濟起飛形成了富裕階層,巴士公司開始不單提供大眾化的巴士服務,也開辦收費稍昂而高質素的「豪華巴士」,行走高尚住宅區,及以旅客為對象的機場巴士。1975年九巴購買了一百輛Albion豪華巴士,行走多條200系列的巴士線及創辦啟德機場巴士服務,中巴也在1978年引 入Metrobus雙層巴士,行走中環至赤柱及舂坎角的260及262路線。


由於資料過多 答唔完
我可以俾個網頁你
http://www.busfanworld.org/bushistory/hongkong.htm
慢慢睇  一定岩你
2007-03-25 11:39 pm
巴士起源

巴士,我們知到是行走於大小街道,擁有固定班次、收費、載客量,與固定行走路線之集體運輸工具。要說巴士之起源,我們需回到十九世紀初之英國...

十九世紀初的英國,正值工業革命,鐵路:一種全新的公共交通模式正在掘起。主要鐵路幹線相繼建成,由南至北、東至西,貫通全國。除鐵路外,馬車仍是當時最主要的交通公具。

各條主要鐵路,皆以首都倫敦為目的地,當時的火車是以蒸汽機車驅動,燃燒煤所產生大量的黑煙,遂迫使倫敦市議會立法禁止鐵路進入倫敦市中心。

條例實施後,雖為乘客帶來不少不便,但亦帶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商機:由市郊的火車站接駁到市內之馬車租用服務,遂應運而生。

1829年,馬車商人(George Shillbeer 1797-1846) 抓緊時機,以法國租用馬車租有服務為藍本,將馬車租用服務制度化,建立一套附有固定班次、收費、行走路線馬車租用服務,讓所有人都可以乘搭,取名Omnibus (Omni,拉丁文解作For all,即「給予所有」),亦即是後來人們簡稱Bus。

於是,世界上第一條巴士服務,遂於1829年7月4日開始,行駛於當時仍是倫敦市郊的柏寧頓(Paddington)車站至英倫銀行(Bank)之間。

香港巴士歷史
1921:一切從九龍開始
  早在1920年代,香港已有巴士行駛。當時香港島的市民可以乘搭電車來往港島北岸各區,但九龍並沒有電車,九龍區的市民只能安步當車,除了富裕人家可以坐人力車代步。這造就了在九龍經營巴士的市場空間。「九龍汽車公司」是最早期成立的巴士公司,於1921年創辦,提供來往尖沙咀及深水埗的巴士服務,最初祇有幾輛Ford行走。

  1924年,一群華人向英國Thornycroft公司購買了一輛Bodicea型巴士在九龍行駛,這便是中華汽車公司,也行走尖沙咀到深水埗的路線。當年大多數市民從未嘗試過坐「呠呠車」的滋味,當巴士投入服務時,吸引不少市民乘搭,生意大好,也吸引了新的投資者。這個時期香港的巴士公司自由競爭,存在著多家小型營辦商,包括啟德巴士公司行走九龍城至油麻地及尖沙咀的路線,香港島則有電車公司、大酒店及香港仔街坊會分別經營多條路線 。新界亦有巴士行駛,主要以貨車改裝成,規模亦相較港九各間巴士公司為小,包括有專門行走元朗至上水間之南興巴士公司、只在週日接載乘客到海灘之泉興巴士公司,及1925年成立之長美巴士公司。

1933:專利權的誕生
  三十年代,香港政府為了更有效管理巴士業務,於是實施「地區專利」制度,劃出香港島及九龍新界兩個地域招標,每個地域由一家巴士公司專營,部份盈利要上繳專利稅予政府。一九三三年四月,港府將港島巴士的專營權交給中巴,九龍及新界的專營權交給九巴。多家小型巴士公司經過合併改組後,「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及「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便相繼成立,接手維港兩岸的公共巴士服務。九巴和中巴也成為了以後六十年,香港公共巴士業務的表表者 。 一九七三年,政府再以地區專利形式,把大嶼山的巴士服務交予 「新大嶼山巴士(1973)有限公司」專營。

  不久隨著社會轉變,地區專利已過時,政府於1975年開始,將地區專利改為「路線專利」,每一地區再不局限由一家巴士公司提供服務,容許多家公司競爭。其實這時的過海隧巴已讓兩巴進行有限度競爭 。

1949:雙層巴士時代
  戰後大量新移民從內地湧來香港,人口暴增,交通需求與日俱增,巴士服務供不應求,九巴決定購買雙層巴士。第一輛雙層巴士於1949年4月投入服務,這就是Daimler CVG5。政府特別為了讓雙層巴士在路面行駛,把主要街道上的樹木修剪及提升店舖招牌至離地4.8米高。五十年代起,巴士網絡隨著新發展區而伸展,路線和車輛以幾何級數增加,柴灣、觀塘、荃灣等地相繼有巴士行走 。

  由於香港島的道路狹窄曲折,中巴直到1963年1月才有第一輛雙層巴士行走,這是一輛Dennis Loline III。香港成功行走雙層巴士後,中巴便大量購置雙層巴士 。

  六十年代,兩巴不論單、雙層巴士都不斷添置,市區用雙層,郊區用單層,配合地形、路面和乘客需求。直到70年代初,因新市鎮發展和郊區道路改善了,新界區和港島南區才開始行走雙層巴士 。

1971:一人控制一輛巴士
  一直以來,每輛巴士除了司機外,還有售票員和守閘員。踏入七十年代,為了節省成本,精簡運作,一人控制(One-Man-Operated,OMO)的概念誕生,將巴士帶進一個全新的時代。OMO全車祇由一位司機操作,不設售票,乘客上車後自行把車資投進錢箱裡,不設找贖。中巴於1971年率先試行OMO,但不少巴士因設計所限,難以採用OMO,兩巴祇能循步漸進,把舊型巴士逐步改裝,遷移車門,讓乘客在最接近司機位處上車入錢。九巴更須經歷「一人駕車一人售票」(One-Condictor-Operation,OCO)的過渡期,直至1983年,一人控制才能全面實行 。

1972:隧巴打破壟斷
  海底隧道於1972年8月通車,香港九龍兩地從此貫通。九巴和中巴開始聯營過海隧巴,兩地都有九巴和中巴行駛,「地區專利」已名存實亡 。

1973:後置引擎+珍寶巴士
  六十年代之前的巴士大部份是前置引擎,半駕駛艙(Half-cab)的設計,載客量有限。巴士設計推陳出新,後置引擎巴士於70年代引進香港,令車廂更寬敞,司機也不須日夕和引擎噪音熱氣相伴。1973年,中巴購買了Daimler Fleetline,並率先採用三加二座位設計,使載客量大增,地台也較傳統型號為低,易於上落。從此,高容量的「珍寶巴士」成了主流,三加二座位是這時的巴士標準 。

1975:豪華巴士
  經濟起飛形成了富裕階層,巴士公司開始不單提供大眾化的巴士服務,也開辦收費稍昂而高質素的「豪華巴士」,行走高尚住宅區,及以旅客為對象的機場巴士。1975年九巴購買了一百輛Albion豪華巴士,行走多條200系列的巴士線及創辦啟德機場巴士服務,中巴也在1978年引 入Metrobus雙層巴士,行走中環至赤柱及舂坎角的260及262路線。

1981:超級雙層巴士
  雖然地下鐵路和電氣化火車相繼於八○年代初期通車,但香港人口持續急劇膨脹,加上新市鎮不斷發展,對巴士的需求依舊有增無減。巴士公司急需更大型的車輛去應付,於是積極尋覓新型號,終於在1981年5月,車長12米的三軸超級雙層巴士來港了。這是MCW的Metrobus 12米,全車可載客160多人,比傳統雙層巴士的載客量高出45%。三軸巴士對紓緩多條路線的需求甚為有效,由八十年代中起,九巴及中巴訂購新車都以三軸巴士為主,今天的香港街上大部份巴士都是三軸型號 。

1982:特快路線
  八十年代,高速公路陸續通車,巴士公司為了加快疏導乘客,提高與地鐵、火車的競爭力,開辦多條新市鎮往市中心,行經高速公路的新線。1982年起,九巴經營一系列「X」線,行走東九龍走廊、吐露港公路、荃灣路等幹線公路,中巴則在1984年開辦700系列的東區走廊特快路線,連接東區及中環 。

1990:流動冷氣機
  隨著科技進步及市民要求日漸提高,九巴於70年代中開始研究冷氣巴士。1980年,全球首兩輛雙層冷氣巴士率先投入香港行走,它們分別是Dennis Jubilant 及Leyland Victory MkII,然而技術未成熟,試驗並未成功。1987年,九巴引進豐田24座中型巴士,開始經營空調巴士路線。

  直至1988年,九巴的Leyland Olympian 11米空調巴士投入運作,這是第一輛成功的雙層空調巴士。從1990年起,中巴和九巴開始大量購買空調巴士,普通巴士的訂單逐漸淡出。時至今日,各式各樣的單、雙層空調巴士成為公共交通的主力 。

1993:新經營者新氣象
  港府鑑於中巴服務未如理想,於1992年決定將中巴部份路線,為數共26條公開競投,最後由一家新的專利巴士公司: 「城巴有限公司」奪得,打破了中巴在港島專營的局面。1993年9月1日起,城巴開始經營港島26條巴士線,香港的巴士首次出現面對面的直接競爭。城巴陸續開辦新線,市場佔有率不斷上升,再於1995年9月接管中巴另外14條路線,與中巴漸成均勢 。

1996:低地台新世代
  九十年代市民意識到傷健平等,在政府推動下,方便殘疾、老弱乘客上落的低地台巴士引進香港。1996年,首批有輪椅斜板、地台可調高調低的Dennis Dart SLF單層「易搭巴士」成功推出,1997年底,全球首輛雙層低地台巴士Dennis Trident投入服務,低地台巴士成為廿一世紀香港以至全世界巴士的新標準。這時巴士已由過去重量演變為重質,除車隊陸續空調化外,三加二座位的擠迫設計已不合時宜,取而代之的是寬敞舒適的二加二座位 。

1997:青嶼西隧帶來新領域
  1997年5月,青嶼幹線通車,以往偏處一隅的大嶼山和市區連為一體。配合新機場及東涌新市鎮的發展,北大嶼山巴士線首次以分組招標的形式公開競投,規定採用全空調車隊,成為今後批出巴士線專營權的新模式,競爭和服務質素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另一家新經營者──「龍運巴士有限公司」出現了。

  西區海底隧道通車,西隧巴士網絡首次以一公司一線,非聯營模式運作,新界西北直通港島的隧巴線,成功地搶走不少巴士轉地鐵的乘客 。
2007-03-25 11:21 pm
巴士起源

巴士,我們知到是行走於大小街道,擁有固定班次、收費、載客量,與固定行走路線之集體運輸工具。要說巴士之起源,我們需回到十九世紀初之英國...

十九世紀初的英國,正值工業革命,鐵路:一種全新的公共交通模式正在掘起。主要鐵路幹線相繼建成,由南至北、東至西,貫通全國。除鐵路外,馬車仍是當時最主要的交通公具。

各條主要鐵路,皆以首都倫敦為目的地,當時的火車是以蒸汽機車驅動,燃燒煤所產生大量的黑煙,遂迫使倫敦市議會立法禁止鐵路進入倫敦市中心。

條例實施後,雖為乘客帶來不少不便,但亦帶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商機:由市郊的火車站接駁到市內之馬車租用服務,遂應運而生。

1829年,馬車商人(George Shillbeer 1797-1846) 抓緊時機,以法國租用馬車租有服務為藍本,將馬車租用服務制度化,建立一套附有固定班次、收費、行走路線馬車租用服務,讓所有人都可以乘搭,取名Omnibus (Omni,拉丁文解作For all,即「給予所有」),亦即是後來人們簡稱Bus。

於是,世界上第一條巴士服務,遂於1829年7月4日開始,行駛於當時仍是倫敦市郊的柏寧頓(Paddington)車站至英倫銀行(Bank)之間。
香港巴士歷史
http://www.busfanworld.org/bushistory/hongkong.htm
2007-03-25 8:10 pm
巴士的歷史


1921:一切從九龍開始
早在一九二○年代,香港已有巴士行駛。當時香港島的市民可以乘搭電車來往港島北岸各區,但九龍並沒有電車,九龍區的市民只能安步當車,除了富裕人家可以坐人力車代步。這造就了在九龍經營巴士的市場空間。「九龍汽車公司」是最早期成立的巴士公司,於1921年創辦,提供來往尖沙咀及深水埗的巴士服務,最初祇有幾輛Ford行走。

1924年,一群華人向英國Thornycroft公司購買了一輛Bodicea型巴士在九龍行駛,這便是中華汽車公司,也行走尖沙咀到深水埗的路線。當年大多數市民從未嘗試過坐「呠呠車」的滋味,當巴士投入服務時,吸引不少市民乘搭,生意大好,也吸引了新的投資者。這個時期香港的巴士公司自由競爭,存在 著多家小型營辦商,包括啟德巴士公司行走九龍城至油麻地及尖沙咀的路線,香港島則有電車公司、大酒店及香港仔街坊會分別經營多條路線 。

1933:專利權的誕生
三十年代,香港政府為了更有效管理巴士業務,於是實施「地區專利」制度,劃出香港島及九龍新界兩個地域招標,每個地域由一家巴士公司專營,部份盈利要上繳專利稅予政府。一九三三年四月,港府將港島巴士的專營權交給中巴,九龍及新界的專營權交給九巴。多家小型巴士公司經過合併改組後,「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及「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便相繼成立,接手維港兩岸的公共巴士服務。九巴和中巴也成為了以後六十年,香港公共巴士業務的表表者 。 一九七三年,政府再以地區專利形式,把大嶼山的巴士服務交予 「新大嶼山巴士(1973)有限公司」專營。

1949:雙層巴士時代
戰後大量新移民從內地湧來香港,人口暴增,交通需求與日俱增,巴士服務供不應求,九巴決定購買雙層巴士。第一輛雙層巴士於1949年4月投入服務,這就是Daimler CVG5。政府特別為了讓雙層巴士在路面行駛,把主要街道上的樹木修剪及提升店舖招牌至離地4.8米高。五十年代起,巴士網絡隨著新發展區而伸展,路線和車輛以幾何級數增加,柴灣、觀塘、荃灣等地相繼有巴士行走。

由於香港島的道路狹窄曲折,中巴直到1963年1月才有第一輛雙層巴士行走,這是一輛Dennis Loline III。香港成功行走雙層巴士後,中巴便大量購置雙層巴士 。 六十年代,兩巴不論單、雙層巴士都不斷添置,市區用雙層,郊區用單層,配合地形、路面和乘客需求。直到七○年代初,因新市鎮發展和郊區道路改善了,新界區和港島南區才開始行走雙層巴士 。

1972:隧巴打破壟斷
海底隧道於1972年8月通車,香港九龍兩地從此貫通。九巴和中巴開始聯營過海隧巴,兩地都有九巴和中巴行駛,「地區專利」已名存實亡 。

1981:超級雙層巴士
雖然地下鐵路和電氣化火車相繼於八○年代初期通車,但香港人口持續急劇膨脹,加上新市鎮不斷發展,對巴士的需求依舊有增無減。巴士公司急需更大型的車輛去應付,於是積極尋覓新型號,終於在1981年5月,車長12米的三軸超級雙層巴士來港了。這是MCW的Metrobus 12米,全車可載客160多人,比傳統雙層巴士的載客量高出45%。三軸巴士對紓緩多條路線的需求甚為有效,由八十年代中起,九巴及中巴訂購新車都以三軸巴士為主,今天的香港街上大部份巴士都是三軸型號 。

1993:新經營者新氣象
港府鑑於中巴服務未如理想,於1992年決定將中巴部份路線,為數共26條公開競投,最後由一家新的專利巴士公司: 「城巴有限公司」奪得,打破了中巴在港島專營的局面。1993年9月1日起,城巴開始經營港島26條巴士線,香港的巴士首次出現面對面的直接競爭。城巴陸續開辦新線,市場佔有率不斷上升,再於1995年9月接管中巴另外14條路線,與中巴漸成均勢 。

1997:青嶼西隧帶來新領域
1997年5月,青嶼幹線通車,以往偏處一隅的大嶼山和市區連為一體。配合新機場及東涌新市鎮的發展,北大嶼山巴士線首次以分組招標的形式公開競投,規定採用全空調車隊,成為今後批出巴士線專營權的新模式,競爭和服務質素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另一家新經營者──「龍運巴士有限公司」出現了。
西區海底隧道通車,西隧巴士網絡首次以一公司一線,非聯營模式運作,新界西北直通港島的隧巴線,成功地搶走不少巴士轉地鐵的乘客 。

1998:改朝換代更進一步
1998年3月,由於中巴服務未能合乎公眾要求,政府決定終止中巴的專營權,大部份路線公開競投,結果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由9月起接手經營,具65年歷史的中巴從此退出專利巴士業務。
2007-03-25 7:35 pm
 
巴士起源

巴士,我們知到是行走於大小街道,擁有固定班次、收費、載客量,與固定行走路線之集體運輸工具。要說巴士之起源,我們需回到十九世紀初之英國...

十九世紀初的英國,正值工業革命,鐵路:一種全新的公共交通模式正在掘起。主要鐵路幹線相繼建成,由南至北、東至西,貫通全國。除鐵路外,馬車仍是當時最主要的交通公具。

各條主要鐵路,皆以首都倫敦為目的地,當時的火車是以蒸汽機車驅動,燃燒煤所產生大量的黑煙,遂迫使倫敦市議會立法禁止鐵路進入倫敦市中心。

條例實施後,雖為乘客帶來不少不便,但亦帶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商機:由市郊的火車站接駁到市內之馬車租用服務,遂應運而生。

1829年,馬車商人(George Shillbeer 1797-1846) 抓緊時機,以法國租用馬車租有服務為藍本,將馬車租用服務制度化,建立一套附有固定班次、收費、行走路線馬車租用服務,讓所有人都可以乘搭,取名Omnibus (Omni,拉丁文解作For all,即「給予所有」),亦即是後來人們簡稱Bus。

於是,世界上第一條巴士服務,遂於1829年7月4日開始,行駛於當時仍是倫敦市郊的柏寧頓(Paddington)車站至英倫銀行(Bank)之間。

 

歷史
1998年初,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與英國最大的地面運輸機構第一集團合資,新世界第一巴士有限公司﹝新巴﹞正式成立。由於當時擁有港島區巴士服務專營權的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中巴)服務欠佳,屢遭投訴,政府遂終止其專營權,並公開競投。最後有6家公司競投,包括中華汽車(中巴)、九龍巴士(九巴)、城巴等。當時新巴是唯一缺乏本地交通營運經驗的競投者,因而被視為「冷門」。最終,新巴因承諾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服務建議,其中最重要一項承諾,接收全部前中巴的員工,解決前中巴員工的去留問題,因而成功投得原中巴擁有的港島88條巴士路線專營權。經過這次一次過喪失最後88條巴士路線的專營權之後,中巴亦因此退出經營專利巴士業務。

新巴接管88條巴士線後,只用了1年多時間便迅即進行大規模改革,包括添置新巴士、改善管理制度及員工福利、加強巴士線班次等。在買新巴士方面,新巴大量購入全新的特低地台巴士,包括「丹尼士三叉戟」雙層空調巴士及「丹尼士飛鏢」單層空調巴士。但是由於部份新巴士未能趕及付運,新巴最初是暫時購入大量中巴的舊巴士服務,但2年後全數淘汰。新巴在1999年3月起開始為旗下巴士安裝八達通收費器,並在2001年2月全面完成。由2000年8月開始,新巴推出了八達通巴士轉乘優惠計劃,使乘客可以以優惠價轉乘指定的路線。這計劃後來不斷拓展至不同路線,而新巴亦藉此計劃,取消了一些乘客量不理想的路線,並由巴士轉乘取代,另外,由於將軍澳區路線客量欠佳,新巴於區內部份路線推出即日來回證優惠,乘客登車時如一次過付來回車資,可獲得九折至八五折不等的優惠,以求提升客量。

1999年7月,政府開放天水圍北及將軍澳南新發展地區的巴士線公開競投。新巴成功投得將軍澳南的一組共7條路線,2001年再投得西九龍區的巴士路線專營權,打破了九巴一直在九龍及新界區的壟斷。

新巴主要是經營港島和九龍區一些路線,路線共有百條。在營辦初期新巴不斷強調形象,經常在巴士上貼上了其自家宣傳廣告以顯示其進取精神。不過由於之前新巴未有任何本地交通營運經驗,所以經營能力經常被質疑。管理層的作風,遇到問題或投訴時,往往歸咎於前線員工。結果新巴大部份員工都養成一種習慣:盡量減少乘客乘車,以減少投訴和問題出現,巴士公司的收入自然有所影響。當新巴投得將軍澳南巴士線後,很多路線又往往在無考慮實際需求下而更改,加上地鐵將軍澳線通車,造成客源大量流失,其中一條路線796更因客量過低而於2005年5月1日起取消,由專線小巴108A取代;在港島的路線又是因為常常改動而引致投訴連連;西九龍區巴士路線亦要跟九廣西鐵合作後才有些起色。亦有報道指新巴旗下路線,每5條便有3條蝕本。
中巴全名「中華汽車有限公司」﹝股票電腦代碼0026﹞,成立於一九二四年,當年香港交通不是十分進步,高上階層入出主要靠人力車、山兜和纜車,普通市民則以腳代步。潮州人顏成坤為造福僑胞計,與友人創立中華汽車公司,根據地在九龍半島,與其他巴士公司爭一日之長短。

到了一九三三年香港政府為改善公共巴士服務的質素及水準,提出專利計劃,將香港島專營權批予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中巴遂在港島大展拳腳。購買多部新巴士,由於香港是英國值民地,港英政府規定巴士公司必須向英國車廠購買巴士,中巴購買了利蘭獅子型。中巴於一九四一年擁有108部巴士,但好景不常,日軍攻入香港,港府投降。日軍徵用所有巴士或毀壞,並炸毀中巴位於威菲路道的車廠。

重光後,中巴只有4部巴士尚可行走,有為數廿部的巴士於大陸被尋回繼續服役,於一九四六年英軍為中巴提供多部貨車,以解燃眉之急,當年年底中巴有44部巴士,回復戰前規模。至一九五二年中巴有170部巴士。而中巴亦為居於半山的人士提供豪華巴士服務,亞比安維京和薜頓巴士曾為這地區的人士服務。中巴於一九六二年購入一輛有「中華之寶」之稱的丹尼士Loline巴士,它是港島區第一部雙層巴士。自此開始,中巴逐步取締單層巴士,所有單層巴士於一九七二年退役。
參考: you can go to yahoo and find some informations.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49: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5000051KK0137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