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孫中山!!

2007-03-25 12:20 am
孫中山佢一生有咩事情係可以顯出佢係好man,好似英雄ga??
佢有咩失敗既事情呢??

最想要失敗既事情(希望有更多例子)

回答 (7)

2007-03-25 12:25 am
✔ 最佳答案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 孫中山《遺囑》(1925年3月11日)
中國革命與基督教信仰
三民主義 國父孫文著

由孫中山想到「完人」

最具親和力的領袖—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研究 : 中國走向世界:孫中山的理想
        孫中山與民初振興實業的熱潮

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提倡素食

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先生報告
孫中山主張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

孫中山先生也認為:“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佐科學之偏。”

孫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視植樹造林。中國每年3月12日作為植樹節還有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意義。

中山思想與今日中國之命運 湯本 1999.5.28

以英語發表的演講 「我的革命思想來自殖民地香港」


--------------------------------------------------------------------------------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名中山市)翠亨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孫中山幼名帝象,讀書時取名文,號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號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后,則常以中山為名。
孫中山幼年時愛听老人講述太平天國的故事,少年時代在美國屬地檀香山先后就讀于英美教會所辦的意奧蘭尼學校和奧阿厚書院。1883-1886年,孫中山繼續求學于香港拔萃書室、域多利書院。畢業后,他先進廣州博濟醫院附屬南華醫學堂學習,后來轉入香港西醫書院(這所學校后來并入香港大學〕學醫。在校期間,他不但努力攻讀醫學,而且還廣泛研讀了西方國家的政治、歷史、軍事、科學書籍,并結識了不少有志革命的青年朋友。

1892年 7月,孫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績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曾先后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他的醫術精明,而且對貧窮病人免費治療,因此,行醫“不滿兩三月,聲名鵲起”。

1892年 7月,孫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績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曾先后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他的醫術精明,而且對貧窮病人免費治療,因此,行醫“不滿兩三月,聲名鵲起”。

1894年 6月,孫中山到天津上書李鴻章,要求改革時政,被置之不理。同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在戰爭中接連失敗,孫中山進一步認清了清王朝的腐敗無能,愈發堅定了救國的信念。遂赴檀香山,在華僑中宣傳革命。這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复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次年1月,孫中山回到香港,成立了香港興中會,准備在廣州發動起義,因事泄而失敗,被迫逃亡海外。清政府將他作為重要國事犯到處懸重賞通緝。此后他在海外16年,先后 5次環游世界,在華僑中廣泛宣傳革命,建立革命組織。

1896年10月,孫中山在英國倫敦被清政府使館誘捕后經他的老師英國人康德黎營救脫險。1905年 8月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政党--“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孫中山被一致推舉為總理。在同盟會机關報《民報》的發刊詞里,孫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的政治綱領。

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党人,積极發動武裝起義。孫中山直接領導的起義有1907年5月的黃岡起義、6月的七女湖起義、9月的防城起義、10月的鎮南關起義、1908年2月的欽州起義、4月的河口起義,1910年2月的廣州新軍起義以及1911年4月27日(陰歷3月29日)的黃花岡起義,加上1895年的廣州起義和1900年的惠州起義,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共領導了10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雖然失敗,卻喚醒了中國人民,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孫中山在美國聞訊,立即在歐美各國開展外交活動,爭取各國的支持,并于同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29日,在南京舉行的17省代表會議上,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到南京宣誓就職,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成了臨時參議院,公布了具有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由于立憲派和其他舊勢力對袁世凱的支持以及革命党人的妥協態度,孫中山被迫于1912年2月13日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并荐袁世凱以自代。3月8日袁世凱在北京就職。4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解職。

袁世凱上台后,逐步實現其變共和為專制的陰謀。1913年3月20日,他派 人在上海暗殺了國民党代理理事長宋教仁;4月,又非法簽訂善后大借款,准 備發動內戰,消滅南方革命力量。孫中山看清了袁世凱的真面目,發動了二 次革命,江西、南京、上海、四川等地先后起兵討袁,但因國民党內部渙散, 在袁軍的進攻下,不到兩個月先后失敗。 二次革命失敗后,孫中山被迫逃亡日本。1914年7月,他在東京成立中華 革命党,被推舉為總理,繼續領導反袁斗爭。

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与宋慶齡在東京結婚。同年12月,袁世凱不顧全 國人民的反對,公然稱帝。12月25日,愛國將領蔡鍔首先在云南舉起了討袁護 國的旗幟,各省紛紛響應。袁世凱被迫取消了帝制,在舉國人民的唾罵中一命 嗚呼。 袁世凱死后,中國仍處于各派軍閥割据混 戰的動亂局面。張勛复辟事件發生后,孫中山 立即舉起護法旗幟,號召國會議員南下護法。 1917年9月1日,在廣州召開的國會非常會議上, 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軍政府 成立后,滇、桂軍閥通過改組軍政府排擠孫中 山。1918年5月4日,孫中山向非常國會提出辭職,离粵赴滬。自此到1920年11月,孫中山在 上海完成了《孫文學說》、《建國方略》、《 建國大綱》等箸述。 為了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力量,1919年10 月,孫中山把中華革命党改組為中國國民党。此時,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 五四”運動已經爆發。1920年10月,在孫中山的督促下,陳炯明率粵軍攻克 廣州。11月,孫中山回到廣州,重新護法軍政府。1921年 5月,孫中山在廣 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成立正式政府。

1922年 6月,陳炯明發動叛亂,孫中山被迫离開廣州再赴上海,二次護法 運動又告失敗。此后,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党和蘇俄的幫助,提出聯俄、聯 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1923年初驅逐陳炯明后,孫中山在廣州重建大元帥府,并派出“孫逸仙博 士代表團”訪問蘇聯,邀請蘇聯政治和軍事顧問到廣州幫助中國革命。1924年 1月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党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党綱、党章,重新解 釋了三民主義;同時創辦黃埔軍官學校,訓練革命武裝干部。同年10月在鎮壓 廣州商團叛亂后,應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國事,終因積勞病劇,于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2007-03-25 2:50 am
十一月十二日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誕辰紀念日。孫中山先生一生貢獻給革命事業,經過不知多少艱難挫折,終於在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辛亥革命推翻腐敗的滿清政府,結束中國數千年來的世襲君主專政制度。
2007-03-25 12:33 am
中華民國成立

臨時大總統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初聞革命成功時,孫中山還有些訝異,但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12月20日孫中山趕赴上海,並於28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並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秘密協議,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於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民國元年2月12日,清帝溥儀發佈《退位詔書》,先生即於13日向參議院請辭並舉薦袁世凱以自代。茲後苦心孤詣協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選任、就職、組職內閣,尤特重其向國民宣誓一事,引導袁氏步入民主程階。

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藉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此外由於孫並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革命軍被北洋軍接連擊敗後,孫中山決定與北洋軍的統帥袁世凱和談,希望通過給予袁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袁成為清朝垮臺的最後關鍵。最後孫與袁達成協議: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由袁接任,袁則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接受袁的條件,下旨遜位,中華民國終完全取代過去的帝國體制。隔日2月13日孫辭去臨時大總統,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


二次、三次革命
8月,經宋教仁從中斡旋,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合併,改組為國民黨。25日,孫中山在北京舉行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中被選為理事長,但孫中山以「決不願居政界,惟願作自由國民。」,即委宋教仁為代理理事長。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袁世凱嫌疑為原兇。孫中山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稱為二次革命。由於實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敗。孫中山被通緝,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尋求援助。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並兩次發表討袁宣言。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向孫中山個人絕對效忠,要按手模宣誓;並且將國民按入黨時間分成等級,享有不同待遇。部份同時流亡日本的國民黨員對此反對,原同盟會中重要人物如黃興、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等俱未有加入。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

袁世凱稱帝失敗後,孫中山重回中國。1917年,段祺瑞在張勛復辟後「再造共和」,廢止了1913年選出的國會。身在上海的孫中山展開護法運動(亦稱三次革命),號召國會議員一起到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織護法政府並就職爲大元帥,誓師北伐。但廣州護法政府逐漸由桂、滇系軍人控制,孫中山實力有限,甚至出現「政令不出士敏土廠(大元帥府)」的情況。孫中山曾嘗試發動兵變而未果。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國會改組護法政府,以七總裁取代大元帥,孫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職。1919年10月,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陳炯明成功擊退盤踞廣州一帶的桂、滇系,請孫中山重回廣州。次年,廣州非常國會取消軍政府,選孫中山為大總統(習慣上稱為非常大總統),開始第二次護法運動。孫中山就職後力主軍事北伐,最終與主張暫緩軍事,聯省自治的陳炯明產生激烈衝突,於1922年6月爆發炮擊總統府事件[3],孫中山離粵退居上海。


聯俄容共
第二次護法後,孫中山開始考慮與共產黨合作的可能。1923年1月,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共產黨合作。孫、越會面曾後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4]。


孫中山晚年同年年初,陳炯明部被逐出廣州,孫中山得以在3月回粵。12月29日,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共產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佈實行聯俄容共政策。在蘇聯援助下,於3月組建黃埔軍校,並以蔣介石為校長。11月,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推倒曹錕,邀孫中山北上共襄國是,惟健康已急轉直下。


革命尚未成功
孫中山1925年1月抵京後即開始病發,最終於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享年58歲,孫中山臨終時同意汪兆銘所代筆的《總理遺訓》及《致蘇聯政府書》。香港《華字日報》翌日報道了 孫中山的死訊:

「孫文吐嘔大作。不能進食。脈搏驟增至一百六十度。呼吸十八次。極危險。克禮醫生在左右看護。終夜不離。戴天仇為孫草遺囑。唯孫尚未簽字...孫文病至十日晚大變。腹脹加增。克禮為之打針放水。今日上午九點三十五分鐘逝世。當彌留時。戴天仇代草遺囑。孫科急電粵民黨要人來京。」

同日,胡民漢飭令各地停止宴會:

「十二日午一時胡漢民接汪精衛來電、謂孫中山於十二日上午九時四十分病終京寓,胡漢民即分飭各大小機關、由十二日起、下半旗七天、並令公安局分飭市內酒樓、即日起停止宴會、市民停止七天、在職人員則停止一個月、各機關用藍印一月、兵士及各機關職停員纏黑紗一月。」

1925年4月2日,孫中山安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北伐成功後,於1929年6月1日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彌留之際,孫中山提到國事的遺言是:「和平……奮鬥……救中國!」[5]


遺書
1925年3月11日,孫中山彌留之際,他在三份遺囑上簽署。今日中國人常提到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出自孫中山留給國人的政治遺囑。他當日托咐何香凝要「善視孫夫人(宋慶齡)」,「弗以其夫人無產而輕視」,何香凝回答:「先生,我親近先生二十多年,同受甘苦,萬一先生不測,我們當盡力保護夫人及先生遺族。我雖然知識能力都很薄弱,但是總算能夠親受總理三民主義的教誨,我有一分力量,必定盡力宣傳。」孫中山過去一再推遲為遺囑簽字,此時在宋慶齡附助下,在三個遺囑文件上簽名。[6]


家事遺書
「余國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政治遺書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致蘇聯遺書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大聯合中央執行委員會親愛的同志: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時轉向於你們,轉向於我黨及我國的將來。你們是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之首領,此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是不朽的列寧遺產與被壓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遺產。帝國主義下的難民,將藉此以保衛其自由,從以古代奴役戰爭偏私為基礎之國際制度中謀解放。我遺下的是國民黨,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合力共作。命運使我必須放下我未竟之業,移交於彼謹守國民黨主義與教訓而組織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囑咐國民黨進行民族革命運動之工作,中國可免帝國主義加諸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況之羈縛。為達到此項目的起見,我已命國民黨長此繼續與你們提攜。我深信你們政府亦必繼續前此予我國之援助。親愛的同志!當此與你們訣別之際,我願表示我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歡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為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併進以取得勝利。謹以兄弟之誼祝你們平安!」

註:以上三封遺書均為孫中山先生本人署名的文章,由於孫先生已逝超過五十年,版權已告失效,故在此錄用。
2007-03-25 12:30 am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奋斗了终生。
孙中山先生是广东香山市(今中山市)人。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l897年在日本曾化名中山樵,后名中山。早年先后在檀香山、香港、广州求学。l892年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行医于澳门、广州,从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走上了拯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政治家道路。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了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严重压力下解放出来,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清王朝末期,孙中山先生怀着强烈的救国救民愿望,于l894年北上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遭拒绝后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纲;l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进一步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从此,开始领导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四十年漫长而曲折的革命斗争道路,他探索真理,追求进步,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他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的立场与改良派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提出了三民主义,制定了同盟会纲领,策划、组织和领导了十次反清武装起义;在辛亥革命时期,他领导人民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以后,为维护民主政治,他以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领导了讨伐北洋军阀的“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尤其在晚年,他在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推动和帮助下,把旧三民主义重新加以补充,发展成新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结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发展。长期艰苦斗争使孙中山先生积劳成疾,l925年3月l2日在北京逝世。他留给人民的遗嘱中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先生开创的伟大的事业、建树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值得人们永远学习。他的革命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哲学上,他提出的“知难行易”说,有力批判了“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保守思想。尤其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后继者许多有益的东西。他的遗著编为《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孙中山选集》和《孙中山全集》等。


然而,孙中山又何尝不是独裁者和卖国者呢?当时在两广活动的孙中山又何尝不想获得西方支持呢?他是想寻求西方支持而不得。他为了与袁世凯争权竭力拉拢英国、美国和日本,向英美承诺:如果支持他,英美将得到远远超出其他国家的优惠,甚至把财权置于美国人的控制之下,把中国海军置于英国人的控制之下,可以割让更多的租借地给英美。对日本,孙更是极尽拉拢之能事,他承诺:只要日本支持他,中国能够提供给日本的利益远比印度提供给英国的更大,可以把满洲租让给日本,把成立国家中央银行的权利让给日本人,中国市场全面向日本开放,日本产品进入中国可以免征进口税,中国原料输向日本也可以免征出口税,这种双重免税就可以让日本工商界独占中国市场。孙之所以在二十年代前期转向苏联,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列宁式独裁党的信徒,创建了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种主义一个领袖的党国体制,同时大骂西方的议会体制,贬之为富人俱乐部和猪崽议员,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西方不支持他的暴力革命,而苏联却支持他。
2007-03-25 12:30 am
革命成功係最英雄的事跡,佢都try過因為買錯左d~紅豆~而被罵到阿媽都唔認得

2007-03-24 16:32:33 補充:
上面果d 講 ~生平革命史~炸喎

2007-03-24 16:33:12 補充:
下面一樣~~~~唉!!!!

2007-03-25 13:16:08 補充:
 唔唔~~~~~係今的,係孫中山9歲的時候,有一次佢嫲嫲尼探訪佢地,而佢阿媽就想煮紅豆沙比佢嫲嫲食,今禁arm 孫中山仔就無野做,so 孫媽媽就叫佢去買d紅豆反尼煮,但係就今arm孫媽媽重有d野都是係雜貨店到,所以就比多d$$佢去買啦. 去到士多,個老細見佢細細粒,容易握,見佢話要紅豆,佢都唔知咩係紅豆,so就話比佢廳~細佬,其實果d.果d.果d同果d都一樣嫁,你想要咩紅豆呀,跟往孫中山仔就話唔知,但是唔想比人罵,所以就話要曬,不過反到屋其就被罵到阿媽都唔認得,因為原來所謂的果d.果d.果d同果d只係d唔食得,食左包你暈三日的垃圾,而果個老細夜晚就已經走左佬la~~~

2007-03-25 13:19:46 補充:
希望幫到你la~~~~~~~~~多謝,多謝!!!
參考: 郎文出的書
2007-03-25 12:30 am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帝制,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开展护法运动。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担任总理。1921年,非常国会又于广州议定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1923年,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复任大元帅。同年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决定国共两党实行合作,以推进国民革命。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其三民主义。同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应邀北上,共商国是。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中山(1866~1925),中國近現代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一生致力於推翻封建專制、締造民主共和的事業,領導推翻了清朝統治、建立民國。是海峽兩岸都倍加推崇的人物,在中國大陸,他被稱為「民主革命的先驅」,其巨幅畫像在重大節日時出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在台灣,他仍被尊為「中華民國」的「國父」。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名中山市)翠亨村一農民家庭。幼名帝象,讀書時取名文,號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號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後,則常以中山爲名。

孫中山少年時代在美國屬地檀香山,先後就讀於英美教會所辦的意奧蘭尼學校和奧阿厚書院。1883-1886年,繼續求學於香港拔萃書室、域多利書院。畢業後,先進廣州博濟醫院附屬南華醫學堂學習,後來轉入香港西醫書院(後幷入香港大學〕學醫。在校期間,他不但努力攻讀醫學,而且還廣泛研讀了西方國家的政治、歷史、軍事、科學書籍,幷結識了不少有志革命的青年朋友。1892年7月,孫中山以最優異的成績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曾先後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不滿兩三月,聲名鵲起」。

1894年6月,孫中山到天津上書李鴻章,要求改革時政,被置之不理。同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在戰爭中接連失敗,孫中山進一步認清了清王朝的腐敗無能,愈發堅定了救國的信念。遂赴檀香山,在華僑中宣傳革命。這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衆政府」的主張。次年1月,孫中山回到香港,成立了香港興中會,準備在廣州發動起義,因事洩而失敗,被迫逃亡海外。清政府將孫中山作爲重要國事犯到處懸重賞通緝,1896年10月,他在英國倫敦被清政府使館誘捕,後經其老師英國人康德黎營救脫險。此後他在海外16年,先後 5次環游世界,在華僑中廣泛宣傳革命,建立革命組織。

1905年 8月,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孫中山被一致推舉爲總理。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發刊詞裡,他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的政治綱領。

以孫中山爲首的革命黨人,積極發動推翻滿清封建帝制的武裝起義,其中孫中山直接領導的起義共有10次。這些起義雖然失敗,卻喚醒了中國人民,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孫中山回國,於同年12月29日被推舉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次年1月1日,孫中山到南京宣誓就職,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公布了具有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由於立憲派和其他舊勢力對袁世凱的支持以及革命黨人的妥協態度,孫中山被迫於1912年2月13日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幷薦袁世凱以自代。4月1日,在南京正式解職。

袁世凱上台後,逐步實現其變共和爲專制的陰謀,並准備發動內戰消滅南方革命力量。孫中山遂發動二次革命,失敗後被迫逃亡日本。1914年7月,他在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被推舉爲總理,繼續領導反袁鬥爭。其間,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東京結婚。

1915年12月,袁世凱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公然稱帝,討袁護國戰爭爆發。最終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並於次年一命嗚呼。袁死後,中國仍處於各派軍閥割據混戰的動亂局面。張勛復辟事件發生後,孫中山立即舉起護法旗幟,號召國會議員南下護法。 1917年9月1日,在廣州召開的國會非常會議上,孫中山當選爲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但滇、桂軍閥通過改組軍政府排擠他。1918年5月4日,孫中山辭職並離粵赴滬。自此到1920年11月,孫中山在上海完成了《孫文學說》、《建國方略》、《建國大綱》等重要箸述。

爲了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力量,1919年10 月,孫中山把中華革命黨改組爲中國國民黨。此時,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五四」運動已經爆發。1920年10月,在孫中山的督促下,陳炯明率粵軍攻克廣州。11月,孫中山回到廣州,重新護法軍政府。1921年 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成立正式政府。

1922年6月,陳炯明發動叛亂,孫中山被迫離開廣州再赴上海,二次護法運動又告失敗。此後,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和蘇俄的幫助,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1923年初驅逐陳炯明後,孫中山在廣州重建大元帥府,幷派出「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訪問蘇聯,邀請蘇聯政治和軍事顧問到廣州幫助中國革命。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黨綱、黨章,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同時創辦黃埔軍官學校,訓練革命武裝幹部。同年10月在鎮壓廣州商團叛亂後,應當時的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國事,終因積勞病劇,於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參考: (據新華網、人民網等資料改編)
2007-03-25 12:28 am
你去呢個網址look see look see l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D%AB%E4%B8%AD%E5%B1%B1
參考: 網址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15: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324000051KK0289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