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自古以來,騙局層出不窮,騙徒手法千變萬化。不論如何有些騙局會與時俱逝,但是有些手法卻經常復出,只不過是舊瓶新酒而已。在眾多騙局之中以「龐氏手法」(英文稱為 PONZI Scheme) 最為持久。
龐氏騙局 Ponzi Scheme又稱金字塔騙局(Pyramid Scheme),一種詐財方法,以異常高的收益誘人投入資金,然後以新加入者的錢向參與者支付收益,而不是依靠出色的投資策略賺錢。一旦新 投入的資金不足以支付收益,騙局即揭穿。
龐氏騙局是一種最古老和最常見的投資詐騙,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齊的投機商人“發明”的。
查爾斯·龐齊(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紀的意大利裔投機商,1903年移民到美國,1919年他開始策劃一個陰謀,騙人向一個事實上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後,狡猾的龐齊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由於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龐齊成功地在七個月內吸引了三萬名投資者,這場陰謀持續了一年之久,才讓被利益衝昏頭腦的人們清醒過來,後人稱之為“龐氏騙局”。
為什麼龐氏騙局能夠在不同時空,不同人物的情況下使無數受害人上釣,自投羅網呢?原因只有一個「貪」字。
2005年在大三藩市區的華人社會之中曾一度發生了一宗「龐氏手法」騙局。依警方估計,約有數百華人受騙,損失慘重。相信騙子們現在已經落網,正在接受法律制裁。「龐氏手法」能夠歷久如新,聽來雖然有點神奇,但說穿了不過如是。「龐氏手法」只是儘量利用人們的貪念,許以高利厚報,受害者便自投羅網。這個手法的重點是把受騙對象分批。一批一批的上釣。第一批受騙者的重利從第二批受騙者的投資中付出。第二批的受騙者的回報則用第三批的投資來抵償。這樣一來,首二批的受騙者再也沒有疑慮,不但會自動再投資,還會成為騙徒的口舌,引來大批的親朋戚友。如此這般,騙局資金滾滾而來。當騙徒們認為到了適合時機,便逃之夭夭。受害人一生的心血付之東流,只有欲哭無淚。
九月二十一日華爾街日報新聞 (Wall Street Journal) 有一篇有關報導。報導說目前有一組以亞特蘭大 (Atlanta) 為基地的騙徒用「龐氏手法」從東岸一路騙到西岸來。現在加州總監察署接獲報告,展開調查。這個「龐氏騙局」是用「Pinnacle Development Partners, LLC」地產開發公司的名義來進行的。據「華爾街」報導,這批騙徒在各大報章及時事刊物,包括新聞週刊 (Newsweek) 在內,刊登大幅廣告,許以在 60 天之內有高達 25%厚利回報。到了今天相信他們經已收集了千萬美元的投資。其實能夠在 60 天之內賺到 25%回報的投資當然聽來非常吸引,但是深思之下,便應該想到「有此可能」嗎?即使並非騙局,風險肯定十分之高。是如假包換的糖衣毒藥。
吳英版龐氏騙局
吳英的行為跟美國金融史上著名的龐茲騙局相似。把這兩個案例放在一起對比,發現他們都極像舞臺上的小丑劇。雖然是小丑劇,但受騙者依然眾多,涉及金額龐大,對本地區金融環境影響惡劣。
人物
龐茲:義大利移民,在美國和加拿大從事過金融、出口等工作,整天想著發大財。
吳英:野心勃勃,不甘於平庸的生活。
出場
龐茲:向周圍的人推銷他的國際郵券兌換計劃,初步獲得成功。
吳英:自稱在期貨市場上獲利數十億,成立本色集團,大肆收購東陽當地的房地產,進軍洗車、房地產、酒店等行業,出手闊綽。
開演(戲法)
鏡頭:龐茲對著他的鄰居說,如果給他投資1000美元,45天以後就可以拿回1500美元。吳英向浙江民間的商人們說,把錢交給我,每個月有八分的利息。
鏡頭:龐茲的的證券交易公司把新吸收進來的錢拿出來,交給早期給他投資的人,作為本金和利息。吳英(與龐茲有區別嗎?)
鏡頭:暴利引發投資狂熱。看著早期投資的人驚人的獲利,很多人爭著給龐茲,給吳英投錢。“在義烏、東陽等地,借錢給吳英的老闆不在少數。她的利息高啊,月利8分。義烏的很多老闆,貪圖吳英的高利率,以5分利息向民間借貸,再轉借給吳英。” (很多人未必不懂這是騙局,但是我是最後一個接刀子的人嗎?博傻!)
鏡頭:為逃避崩盤後財富迅速縮水,龐茲開始廣泛結交權貴,購置實業。龐茲還曾收購銀行,想通過銀行正規的金融行為讓自己的騙局翻盤、洗白。也曾策劃捐款潛逃。吳英自稱隨身帶10億元珠寶,向記者炫耀。
鏡頭:媒體質疑、官方調查,引發崩盤。
結局
龐茲:投資者損失慘重!龐茲鋃鐺入獄。波士頓地區的經濟幾乎被摧毀。
吳英:(?)
龐氏騙局的一般步驟
各種各樣的騙局往往大同小異,騙局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抓住人們的貪念,只有動了貪念的人才會相信騙子們所編織的騙局。以下是我們所總結,龐氏騙局的一般步驟,望各位讀者警醒。
第一步
編織一個很好的投資藉口。再以很高的回報承諾,誘使投資者將錢交給他(她)
第二步
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
第三步
大肆張揚,利用媒體的好奇心,或者與部分媒體合謀,廣泛傳播他的投資效益。誘使更多的人投資
第四步
為逃避崩盤後財富迅速縮水,一方面,開始廣交權貴謀求政治權利;購置實業。另一方面,做好攜款潛逃的準備。
第五步
盈利模式受到媒體質疑,官方開始調查;部分投資者要求贖回投資。
第六步
崩盤。被捕,或者逃脫。
龐氏騙局的中國例子
太陽地下沒有新鮮事。“龐氏騙局”不僅以前發生過,而且今後也一定還會再出現。眼下中國有無數個這樣的例子。讀史可以明智。
德隆案
備註:那是個委託理財極度盛行的時代。德隆只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家。
數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450億
。
德隆2001年到2004年利用六家金融機構非法吸存460億元資金。而據報道,司法機關統計的六家金融機構460億元的非法吸存額,時間段為2001年到2004年,實際僅佔其總吸存額的一半
方式:保底委託理財
德隆旗下機構一直從事“保底委託理財”業務。法院裁定這種“保底委託理財”業務是一種變相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判決書認定:“友聯等金融機構……吸收公眾存款32658筆或與693個單位和1073名個人簽訂合同,變相吸收公眾存款437.437億余元,其中未兌付資金餘額為167.052億余元人民幣”。
法院判決書認定“保底委託理財”,即承諾保底和支付固定收益獲取客戶資金的方式,其行為不符合證券市場的資產管理特徵,與吸收存款還本付息的基本性質一致,應屬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結局:德隆崩盤,唐萬新被判刑。
由於股價完全脫離企業內在價值的支援,這一遊戲之得以維持,必須確保委託理財業務融資額的持續擴張。與傳銷的性質相倣,傳銷的產品本身只是一個載體,本身的價值無關緊要,核心的是整個傳銷架構的搭建和資金鏈的金字塔效應。從2001年開始,由於中國股票市場的監管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媒體的不斷報道揭發,終使德隆旗下機構不斷發生擠兌風波,銀行警覺,被銀監會盯上.....
“瑞士共同基金”
備註:2006年基金贏利豐厚,所以各色人等都想打著基金的幌子賺一筆。
數據:上億資金
具透露國內投資者已逾17萬,資金達上億元。
方法:許諾高額回報
平均月收益率保證20%以上,15個月一個投資週期收益率300%,就是說,8000元30個月就能變成四萬八千
現狀:基金是名,傳銷是實(調查中)
中國銀監會一人士指出,種種跡象表明,該基金“基金是名,傳銷是實”。6日上午,記者已將調查資料全部轉交給銀監會等相關部門。有關部門懷疑其涉嫌非法集資與非法傳銷,已介入調查。某投資界資深人士認為,瑞士共同基金極可能是借基金之名,行傳銷詐騙之實,就此提醒廣大投資者:切勿上當受騙。
不要為了一時貪念,血本無歸。
http://big5.phoenixtv.com:82/gate/big5/bbs.phoenixtv.com/fhbbs/viewthread.php?tid=2201136&extra=page-ifbase4-base8-JTNEMw~~
2007-05-11 14:16:17 補充:
Thank you.